孙作宾-民族统战工作是全党的重任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这次会议很重要,冀春光部长传达了中央统战部关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精神和检查民族统战政策执行情况的意见,我相信经过这次会议,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我省民族统战工作,会有进一步的发展。现在我就最近了解的一些民族、统战工作情况,讲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有关牧业区的一些工作问题。
牧业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牧主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矛盾,其次是牧民个体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矛盾。为了稳妥地解决这两个矛盾,我们必须对牧业区的实际,要有一个深刻、正确、全面的认识。
青海地区的实际是,政治、经济、文化一切工作里面,都包含着民族问题,考虑任何工作,如离开了它,就离开了青海地区特点,就离开了青海的实际。由于一切工作中有民族问题,我们就需要从解决民族问题角度出发,在整个工作(首先是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步骤,要与邻近各省联系起来去考虑,既要看到甘肃、新疆,又要看到西藏。在一些问题上要向甘肃看齐,在另一些问题上又要照顾到西藏。尽管我们在某些工作条件上比西藏好些,但藏族在我省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上,占第一位,他们与西藏的藏族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有共同的风俗习惯,有长远的、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民族问题,考虑解决问题时,必须要照顾到西藏。同时,就我们今天进行工作的基本条件来看,不论在群众的觉悟程度上,民族干部的成长上,代表人物的团结、教育、改造上,反动上层的孤立程度上,都还很不足,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艰苦工作。所以,我认为在牧区进行任何工作,特别是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必须全面考虑,充分注意民族特点,步子适当放缓一些,以便使这项工作建立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上。
为要把一切事情建立在稳妥、可靠、有把握的基础上,我感到应该注意的是要善于调查研究,善于大胆思考问题,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调查研究时,要特别注意走群众路线,注意活的材料,多和群众交谈,多和民族干部交谈,也要多和民族上层交谈。认真同他们交谈,就会发现好多我们注意不到的问题和宝贵的材料。调查之后,要多想,独立大胆的去想,不要东说东对,西说西对,和尚衣服谁也能穿,应该通过大胆思考,找出最本质的东西来。同时,不仅要善于调查,善于思考,还要善于总结经验。记得过去有个同志说:“不善于总结经验的领导者,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甚至不配作个领导者。”开始我还想不通这句话,后来感到这句话很对。确实我们在好些事情上,其所以犯错误,就是不善于总结经验,接受经验,不但不能接受历史的经验,外国的经验,别的地区的经验,甚至连自身的经验也不接受,经常重复自己所犯过的错误。由于这样,思想的发展、提高,就常常受到限制。我们常喊毛主席万岁,说毛主席伟大,他的最伟大处就是,思想不停止地在向前发展,能够用直接和间接的方法认真研究问题,能够把历史的经验与当前斗争结合起来,能够把新的情况新的实际与马列主义相结合。我们要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这种思想方法。此外,我感到一个作领导工作的人,还要善于掌握工作的进度和方向,就像打铁一样,要懂得定火色,就像用笼蒸馍一样,揭笼要揭得适时,这也就是说,在实际中,要时刻注意在什么样的工作条件下,什么样干部和群众条件,应该积极大胆地去进行;同样,又在怎样的条件下,还需要进行引导和教育,还不能无把握地去硬干。了解和懂得这个道理,也是一个领导人必备的政治修养。
(二)关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问题。
毛主席鉴于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反映出一党专政的害处,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万岁,根据两个万岁的精神,中央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民主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是一个重大的方针,要很好的贯彻。我们可以细想,一党专政确有不好的一面,如果一党专政,“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对也是对,不对也是对,那就必然会使我们失去了比较,失去了警惕,滋长主观主义。因为事物就是在矛盾中求得发展的。再说,我们社会上本来就有那个阶层,你不要他讲话,不互相实行监督,实际上也会用告状,用散布不满言论,实行监督。与其叫他暗中存在,不如让他公开存在,这样已经明朗之后,我们就更主动,对工作更有利。
为了贯彻“长期共存”方针,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养成商量办事的民主习惯,要认真尊重党外人士的职权。该说的必须要说到,该走的路必须要走到,该经过手续必须要做到。这样他们就会满意,工作就好做。在这方面,他们一方面是剥削阶级分子,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民族上层。我们除了懂得前者之外,更重要的还要懂得后者,把他们当作少数民族的上层去看,要与之平等,对其尊重,绝不能单纯的把他们当剥削阶级分子去看。这里我想起有些干部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问题的态度。我们有些干部,宣传时口口声声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干涉宗教内部问题”等,到实际工作中,却当面说“化布施是剥削”,“算卦是迷信”,回民合作化后礼拜不给准假。说“尊重”实际上是不尊重,说不“干涉”,实际上是在干涉,这是极其不对的。固然我们是唯物主义者,知道“宗教是麻醉人们的鸦片”,但我们又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能了解宗教是个历史的产物,以及它长时期存在的原因。我们今天其所以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是尊重宗教,而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这样说,并不是我们对宗教问题不了解,不进行斗争,问题是对宗教问题不能采取暴力,而是要用长期的教育和文化科学去解决。实际上这几年来我们办学校、修公路、开发资源,都是对宗教的一种有力斗争。决不能把对宗教的斗争片面化。至于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宗教人员向我们提出的好些为难质问,如何解答呢?我认为应该采取“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办法去解决。如有人问“你们共产党是唯物论者,我是唯心论这问题将来如何解决”等等,我们不必和他争唯物论、唯心论,只是丢开这一面,向他讲团结、讲爱国、讲多为人民办好事,这样就不会把政策降低到宗教水平,也不会把宗教提高到政策水平,还不至于伤害他们的感情。总之,宗教问题,在我省是一件大事,要特别重视,确实作到尊重和不干涉。为了做到这一点,最好是多召开宗教人员座谈会,听他们在这方面的意见,与他们一起研究如何贯彻这个政策,使其感到我们是在替他着想。同时对条件许可能照顾的问题,要给以照顾,条件不许可无法照顾的,也要诚恳的向他们讲清楚,这样做下去,即便在某些问题上不能很好的照顾,也会使其感到我们关心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感到满意。
(三)关于检查民族政策执行情况和统战部的工作问题。
几年来,我们青海在民族工作方面有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去年到今年,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除内蒙外,都发生了骚动和叛乱,但我省还比较安定,不但完成了农业合作化,而且在牧业区还试办30几个牧业生产合作社。这与全党同志在民族统战工作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如果我们按百分之百的布尔什么维克要求的话,不论在农业、工业、城市建设、资源勘探以及其他机关内部,都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加以检查和解决,当然检查并不是肯定那个人在那一方面有多大的责任,如果追责任首先省委和省委统战部有责任,最重要的是检查我们工作中的问题,求得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当前我们在执行民族统战政策方面,存在的是什么问题呢?我感到中央“关于进一步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和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的指示”(草稿)中指出的问题,我们青海地区都程度不同的都存在着。中央指示中说:“我们许多同志不承认或不尊重民主党派的独立、平等地位,干涉和控制他们的内部事务,在政府机关、学校、企业内共产党员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关系上,党外人士普遍反映有职无权,想积极工作而不可得;在民族关系上,许多同志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和地方自治权利。”而我们青海地区也有这种情况,例如我们这里已经安置在机关的民族宗教上层,虽然口头上说这部分人的工作很重要,但职权上还是尊重得很不够,不是把他们当机关的领导人去看待,而是总认为他们办不了事,让他们坐冷板凳。虽然他们在某些方面差些,甚至有些连自己牛羊数目都不知道,但他们在群众中有深厚的影响,他们对当地的人情思想以及各种复杂的情况,要比我们了解的多,如果利用他们的这些条件与我们一起工作,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任何坏处。因此,今后要特别重视这些人的工作,要象一个侦察兵时刻注意对方的情况一样,注意他们的动态,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其职权,使他们为社会主义服务。其次,在培养民族干部问题上,对民族干部的认识上和尊重意见方面,也有某些问题。如有的汉族干部反映:“民族干部是凭汉族干部吃饭”,这是极其不对的,也是有害团结的。固然民族干部工作经验和文化方面可能差一些,但他们对本民族的一切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会,有更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或者可以说,正是由于他们在工作经验、文化水平方面差一些,才要我们汉族干部来帮助他们自己解放自己,如果都象汉族干部一样,那为什么要汉族来帮助呢?所以这种认识很不对,要大力教育汉族干部,加以改正。在对待民族干部问题上,要把他们看作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帮助少数民族自己解放自己的晴雨表,既要在各种问题上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并向他们学习,又要采用多种办法,经常耐心的帮助他们,使他们很快的成长起来,自己解放自己。
最后我要讲的是,民族、统战工作是全党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统战部门只是党委这个方面的帮手,因此,全体党员同志要共同重视这项工作,共同搞好这项工作。同时,为使统战部门经常能从政策上反映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和办法,党委要加强对民族统战工作的领导,帮助其克服业务工作中的某些缺点,并对其机构、干部配备方面的一些问题,要很好的予以解决。
*这是孙作宾在中共青海省委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56年11月14日)
孙作宾/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