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作宾-耄耋之年 壮心不已
孙晓南 孙晓中
我父亲孙作宾是位老共产党员。1927年参加革命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长达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父亲出生入死、艰苦奋斗,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了一个个艰难险阻,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他在陕、甘、青工作中,有过辉煌的成就;但也由于“左”的错误的影响,有过不幸的遭遇。工作顺利时期,他谦虚谨;一旦受到挫折,他从不气馁。“反右”、“文革”中,虽然长期蒙冤受屈,但他坚贞不渝的革命精神从未因此而减退,仍在实践着他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诺言。
值得欣慰的是,父亲看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也看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这些胜利让他高兴,使他晚年不断焕发出革命热情。1978年,父亲的问题彻底平反,由青海调回陕西工作,又重新回到离开多年的老家。他不顾年已七旬、体弱多病,一面积极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一面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而欢欣鼓舞。一次在家对改革开放的形势大加赞扬的同时,念了他自己作的诗:
秦岭华山气势雄,周秦汉唐长安城。
天地日月人才众,渭河泾水两分明。
长江黄河入东海,中华民族站起来。
十亿人民齐欢唱,三中全会共产党。
接着他又强调,“历史是最公正的评判官,客观事实是抹煞不了的,是非曲直自有公论。”
父亲最讲表里如一,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为人秉直,疾恶如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从内心由衷地感到高兴与喜悦,为党的事业所取得的每项成就而拍手叫好,他在自己作的一段四言十二句的感慨中说:
三中全会,振兴中华。开放搞活,富强发达。
民主法制,人民当家。社会主义,盛开奇花。
天长地久,永不败煞。人类贡献,赖我中华。
就此可以看出,他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好形势倍加赞赏之情溢于言表。父亲这种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言谈举止,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受益匪浅。
父亲革命多年中遭受了许多磨难,但他的革命意志坚如磐石,革命信念从不动摇。他经常用革命道理教育我们子女,用历史上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和发人深思的至理名言教育我们。他常引用古人的话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告诉我们,将革命道理想透接受后,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实践,这样革命才能成功,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他还引用《诗经》中的名句:“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诉人们,经历磨难挫折之后,才会发出玉石般的光洁来,其才学、德行才会受到人们的赞誉。
是啊,这正是父亲一生历经坎坷,无怨无悔,不屈不挠闹革命,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甘愿为人民吃苦牺牲的真实写照。
现在父亲虽已离休多年,但他关心最多的还是时事政治,国家大事,闲暇之余与人谈的最多的也是这个话题。他多次表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一方针是要在各项工作中认真遵循的。
父亲革命一辈子了,还要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保持革命晚节。于是,他在自己眼力严重衰退,几乎失明,手脚很不灵便,还揣摸着书写江泽民同志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名言。并将它挂在家里客厅的墙上,时时刻刻都能看到,表明了父亲与党中央正确领导心心相印的情怀和革命到底的决心。
父亲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革命理想、情操,仍然是那样耀眼、鲜明,并将不断地、长久地影响着周围的人。这正是父亲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孙晓南 孙晓中
1997年1月10日
孙作宾/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