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事变中的陕西人>孙作宾>孙作宾参考书架>孙作宾

  


孙作宾-从事家务劳动也是光荣的

刘杰

                                               
  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紧缩机构、下放干部、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的号召。这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新阶段中的一项重大措施。中共青海省委根据这一精神,决定在省、州(市)、县(自治县)各级机关中,抽调大批干部下放,其中一部分是下放到基层加强基层工作,而大部分是要直接到生产战线上去参加劳动生产。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是继今年春季下放干部后的又一革命措施,作为国家的女工作人员,不仅应当积极拥护,带头响应党的号召,而且还应当帮助党和政府大力贯彻这个决定。
  紧缩机构,下放干部,是减少机关里人浮于事,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有利于克服我们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使干部们自己也可以得到实际工作和生产劳动的锻炼,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的坚强战士。大批干部下放参加劳动,对社会也可以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改变人们由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轻视体力劳动,轻视家务劳动的观点。
  从我们妇女干部的具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干部是解放以后参加工作的,其中很多人没有经过生产劳动和基层工作的锻炼,有的个人主义思想还比较严重,劳动观点还很薄弱,因此我们到基层去,到农村去,以及根据实际情况从事家务劳动,对于我们来说都有很大的好处。
  在党发出紧缩机构、下放干部的号召之后,在妇女干部中有几种不同的表现:一是思想上真正解决了问题,没有顾虑,坚决响应党的号召。二是不坚决,有顾虑,抱着组织决定去就去,不积极不主动。三是对于下放,有很大抵触情绪,留恋城市生活,嫌农村脏,生活苦,放不下架子。
  特别应该提出的是,比较普遍的是不愿退职当家属。十多天来,由于各单位的领导、很多同志和自己爱人的帮助,以及本人思想觉悟的提高,这种情况是有了转变,已经有五百人提出退职当家属的申请。这当然是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很多人的思想深处,还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因而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详细的说明。
  为什么有许多人家务事情繁重,孩子多,身体不好,丈夫还留在机关工作,申请时不愿作家属而愿去农业社生产呢?根据了解,主要是认为参加工农业生产是光荣的,对个人的改造大,能受到社会上的尊重。这是对的,正确的。但这不等于说作家属就是不光荣的。至于那些认为作家属别人瞧不起,家务劳动没出息,埋没了前途,依赖丈夫生活会影响感情。譬如有的女干部讲“过去我们结婚时,我是干部,现在作了家属,依靠丈夫,夫妻感情会受影响”;有的则嫌家务劳动麻烦,活重,不愿搞,那就更不正确了。当然,目前在男女干部中存在的认为家务劳动不光荣,这也有它的社会根源。在阶级社会里,劳动人民虽然辛勤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但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从事家务劳动的人更被人瞧不起。但是解放后的中国,情况就不同了,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劳动成为最光荣的事情,只要是对社会主义事业有利的劳动,都是光荣的,特别在改变了私人所有制之后,家务劳动的意义更加不同了。社会制度变了,家务劳动的性质和意义也就变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人民受到尊重,家务劳动同样是光荣的,同样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因此它也必然会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必须批判用封建的、资产阶级的观点看待家务劳动。
  至于说家务劳动麻烦、琐碎、没出息、没前途,是那些没有文化的人搞的事,知识分子搞就是埋没了青春,显然也是错误的。家务劳动,特别孩子多的家庭,劳动是繁重的、麻烦的,洗衣、做饭、缝补、家庭卫生、抚育子女等。但是搞革命,就不能怕麻烦,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把人民的事情办好,把国家治理好,何况作为一个革命干部,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民,怎能因为畏惧麻烦而去逃避这一任务呢!至于有无前途,我看不仅有前途,而且也有出息。因为国家是由各个家庭组成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有家庭就要有人操劳家务,这一部分劳动是不能缺少人的,我们不操劳,就得请人代劳。以家务劳动的内容来看,有培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接班人的任务,有鼓励督促亲人积极劳动的责任,有节约储蓄计划生活的任务,有搞好家庭与周围群众团结的任务,还有参加社会活动教育群众的任务,因为我们是由干部转为家属的,我们经过党多年培养教育,政策思想水平比较高,我们不仅有责任把我们的家庭搞成团结、互助、勤俭持家的新型家庭,而且还有教育帮助周围群众的责任,这难道是没有前途,没有出息的事情吗?至于文化问题,苏联今天已经实行了七年制普及教育,农民、工人、家属都具有初中以上的程度,我们也要过渡到使我们全人民都有文化,当然家属也都要成为有文化的人。
  至于说家务劳动没价值,依靠别人生活,这种看法更没有道理了。咱们算算细账吧,假如职工家属不给职工做饭、洗衣服、带孩子,这些事情都要雇人或者买着吃,买着穿。一句话,要花钱。有了家属这些钱就可以大部分省下来,难道这不是家属创造的价值吗?当然那种家务拖累不大,又不热心群众工作,游手好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那就变成不劳而食的人,就变成了废物,就不光荣了,也没有什么出息和前途。
  至于有人反映,需要时把我们动员出来工作,不需要就推出作家属,或劳动生产,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这是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认识不清。同志们,我们想想,当着民主革命时期我们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那时需要许多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人离开家庭,离开家乡为革命工作,动员组织群众,支援革命战争,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这在当时来说是需要的;在解放后为了建立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为了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为了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为了给工业生产打下基础,动员一部分人出来搞这些工作,也是服从国家需要;今天转入建设时期,要大批的人回到生产岗位,直接参加工、农业生产,参加家务劳动,这也是由于建设的需要。我们也应当积极拥护,响应国家号召,服从国家分配,这也是完全正确的。何况我们的家务劳动又是社会主义分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难道作干部就是国家需要,作农民、家属就是不需要吗?难道干部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家务劳动就不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家庭和家务劳动还能成一个社会吗?所以说这种看法不对,实际上还是轻视劳动的思想作崇。
  我讲家务劳动光荣,并不是号召大家都脱离工作去当家属,而是因为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家务劳动没有正确的认识、轻视家务劳动,所以就有必要分析家务劳动到底光荣不光荣,需要不需要。有了正确的看法,就不会发生抵触情绪。就会愉快的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的提出自己的要求。当然也不能因为家务劳动光荣,我们一律都提出作家属,而不服从国家需要?这还要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留在机关工作的,就要更加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学习理论政策,提高思想水平,兢兢业业搞好工作。到农村去的,就要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安下心、扎下根,密切联系群众,作个名副其实的有文化的农民。如果因为身体不好,孩子多或者不能胜任工作,或者由于机构庞大,需要精简,就应踏实的搞好家务,作一个“五好”的模范家属。
  *这是刘杰在青海省妇联干部大会上的发言节录。
  (原载《青海日报》) (1957年12月14日)
  

孙作宾/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