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22日
杨中州
22日,上午10时,宋子文、宋美龄、端纳及蒋鼎文、戴笠等由南京乘机西飞,下午3时20分到达西安。张、杨到机场迎接。
△杨虎城电孙辅丞谓:“……谈判开始,南京军队停止进攻行动,但需严密注意对方军事动作,及时报告。”
△杨虎城电冯钦哉谓:南京决定开始谈判,宋子文、宋美龄等到西安,是日至26日,南京军队停止一切对我军活动。杨密约冯在西安~大荔间商谈。
△王以哲电毛泽东、朱德等,要求告知红军部署及胡宗南军之行动。
△毛泽东电周恩来通报红军进军及陕北、苏区恢复情况。
△蒋鼎文电孔祥熙、何应钦称:“夫人及宋部长等于5时安抵此间,即将部长手书停战条件交张、杨两位,转告前线知照。惟此间同人尚望双方警戒线稍向后移,免无知士兵误会冲突,中央方面最后能将主力撤至华阴附近,华县仍归中央军前线,乞尊转令遵办。”
△周恩来电告毛泽东:张、杨已计划守西安城,红军应缩短到达咸阳日期。
△宁夏七营、固原与平凉间东北军已南下,红军由预旺堡向陕西省西北部转移。
△毛泽东函阎锡山,称:“敝方为大局计,不主决裂,亦丝毫不主报复南京,愿与我公及全国各方调停于宁陕之间,诚以非如此则损失尽属国家,而所得尽在日本。目前宁军攻陕甚急,愿我公出以有力之调停手段。至于红军,只要南京停止‘剿共’政策,赞同统一战线,一致抗日,并划定适宜之防地,决不向南京管辖境内进攻。”
△孔祥熙函蒋介石,中有:“此间政务暂由弟及中枢同一秉吾兄既定方针,负责处理。”“三妹准于明晨乘机飞陕前来探视。”
△孔祥熙函杨虎城谓:“抗敌救亡是既定国策,介公潜筹密运,久具深心。步骤纵有后先,主张初无二致。望与汉卿详加讨论,折襄至当,洞明国家民族利害,共求适当解决之途径。”
△叶剑英抵西安后,参加西北抗日联军参谋团,协助制定抵抗“讨逆军”作战计划。
△叶剑英电毛泽东,对目前战略提出建议:军委向彭、任电示:野战军应分两路迅速南下,不顾一切集中咸阳,消灭刘峙部;对胡宗南部,以王以哲、于学忠、罗炳辉、肖劲光等部钳制之。
△上午9时半,“西救”负责人出席民先队座谈会,提出谈判条件:“(一)立即停止内战之挑衅,中央军退出潼关。(二)改组南京政府,驱逐一切亲日派分子及不抵抗主义者。(三)南京政府即刻动员军队赴绥援战,尤其应积极拨空军援绥。(四)改组南京军事委员会,另组抗日联军总司令部。(五)民众需享受一切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权利,并即刻释放上海被捕爱国七君子及一切政治犯。(六)召开全国救国会议,首先于西安召开预备会议。并发表目前救亡工作宣传大纲。
△《西北文化日报》以《我们所争取的是什么——对和平谈判的态度》为题发表社论,指出:“西救”提出的六项条件“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南京亲日派名为救蒋,实为害蒋、倒蒋”。
△“西救”提出中央军立即退出潼关,全国陆、空军即刻开赴绥东等中心口号14条。
△西安绥靖公署参谋长李兴中在西安电台发表讲话,阐述救亡意见。
△民先队西安队部举行座谈会,徐彬如、张语还及各团体代表50余人出席。
△截止本日,陕西省第一监狱释放政治犯45人;西安绥署军法处释放政治犯106人。
△各地被释放的政治犯,纷纷参加救亡工作。
△陕西援绥服务团后援会成立,并派员赴三原一带宣传。
△西安汽车、水、木工人联合救国会成立。
△西北军人义勇队上午12时在西安师范礼堂举行成立大会。
△西安救亡先锋总队部成立。
△平津救亡团体代表邹大鹏到达西安,谒见张学良、杨虎城,报告平津地区救亡工作情况及对西北救亡工作的殷切希望。
△民先队总代表抵达西安。
△西安学联在西安高中举行第九次代表大会,东北大学、西安高中、二中、东望等13校代表20余人到会。会议决定:1937年元旦各校联合公演《打回老家去》、《死亡线上》、《中华母亲》等救亡剧目,张寒晖、刘尚达等担任导演。
△“东救”召开宣传工作会议。研究宣传工作,并决定设讲演台于钟楼,宣传张、杨八项主张。
△“东救”组织被释放的政治犯参加救亡工作。
△西安《老百姓报》创刊。
△于右任继续在华阴、华县一带活动。夜返潼关。
△冯钦哉就任“渭北讨逆军”司令。冯部沿渭河北岸西进,抵固市镇一带,与张、杨部队隔河对峙。
△南京军队在潼关~渭南一线结集。东北军在渭南~赤水间埋地雷、布网、作障碍工事。
△陕西省警备第一旅一部开抵渭南增防。
△为协助张、杨抵抗“讨逆军”进攻,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开赴泾河以北,红二十五军挥师南下,开往商州,威胁南京军队的东路侧翼。
△孔祥熙通电各省市政府,提出维持秩序、安定民心的四项事项。
△孔祥熙分别致函、致电蒋介石、韩复榘,报告宋氏兄妹赴陕消息。
△韩复榘、宋哲元在德州北津浦路一小站秘密会晤,分析形势,商讨对策。
△傅作义由绥远赴太原,转赴西安,不料中途迷失方向,傍晚在河北易县强行降落。等傅乘火车返绥时,蒋介石已改回南京。
△阎锡山召集部属商讨绥战及陕变事。
△阎锡山密电赵丕廉:“顷接汉卿来电云:福特机因端纳南返,已飞南京,次龙先生暨次宸兄如何来陕并何时可到,尚祈裁复。等语。我意汉卿代表现未再来,而于次龙等能否单见介公一节,又无明白答复。傅宜生与汉卿个人私交尚好,拟先令其代表前敌将士名义赴陕一行,打开僵局,次龙,次宸俟察知机宜,再前往。”
△汪精卫由意大利齐亚诺启程回国,行前发表谈话云:“中央有电催促,故即首途。西安事变而言御侮,真所谓南辕而北辙。”“此次事变一切决议已显示吾人之目标,回国后当与诸同志一致努力,以期挽回此局。”
△《大公报》主笔张季鸾电杨虎城:“有田谓许世英,如蒋与张、杨妥协,日本不能再作静观。德王巧日通电停战,大局非常机微,盖日盼蒋速死,近甚失望,次盼陕战大起故停攻绥。”
△何应钦派何竟武自南京前往济南,何竟武向韩复榘提出请于学忠父亲电学忠“劝告”。
△日本驻南京大使川越表示:“如南京容纳西安之政治主张,日本当不能坐观。”
△日本驻南京大使馆书记官访南京外交部司长。
△日本驻沪领事访上海市长吴铁城、警备司令杨虎及市公安局长蔡劲军。
△日本驻海军领署海军武官乘日本军舰抵厦门与日驻粤武官大平密谈。
△詹森电穆尔报告宋子文、端纳活动情况。
△川越会晤孔祥熙,表明日本政府对事变态度。
△意大利驻南京大使罗亚谷诺本日晨到达南京,下午4时访张群,探询西安事变情况。
△日浅野少佐本日到天津活动。
西安事变大事记 /杨中州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