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历史回顾
焦思温
西安电影制片厂是以拍摄故事片为主,科教、纪录片为辅,并担负洗印和缩制影片拷贝的综合性电影制片厂。是我国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电影制片基地。它创建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五十年代后期。一九五六年四月开始筹建,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正式成立。从筹建之日算起,至今已有二十八个年头了。截止一九八三年底,西影厂共生产故事片六十七部(其中戏曲和舞剧艺术片十四部);科教片八十二部(一百九十六本);纪录片八十七部(一百八十二本);《新闻简报》八十八本;累计洗印和缩制影片拷贝一亿五千六百五十五万米。西影厂为我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难忘的创业岁月
西影厂的筹建是根据我国影片生产的布局,于一九五五年九月经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的。当年,文化部电影局负责人王阑西、司徒慧敏等,曾带领有关人员前来西安勘察、选择厂址,后来又派罗茅来陕筹建。一九五六年四月,经中共陕西省委批准,在省文化局领导下,成立了西影筹建处,并根据勘察的结果,决定把西影厂建立在西安南郊大雁塔的东侧。当时负责筹建的有罗茅、钟纪明、艾丕增、姜应宗等人。
筹建西影厂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干部。一九五六年八月,省文化局抽调了近一百名干部和大、中学生,组成了西影实习团,以钟纪明为团长、姜应宗为副团长,分赴长春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学习。一九五七年又陆续抽调了十多名同志。这一百多名同志中,有从事文艺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也有刚出校门的青年。在长影、新影和上海科影等老厂的党政领导和老师们的关怀、帮助下,按照电影制片工艺要求,分配了专业,制定了学习计划,通过“讲课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师傅带徒弟”等方式进行训练与培养。
两年的学习生活,对实习团的同志来说是难忘的。当时,大部分同志是在长影学习的。实习团的领导机构也设在长影。就像长影厂一个部门一样,实习团参加长影厂的各种活动。长影厂也从不把西影实习团当外人看待。通过两年的共同生活,使实习团的同志和长影、新影、上海科影等老厂的同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至今,西影厂仍同这些老厂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记得一九五七年冬天,实习团正在长影实习期间,陕西省拍摄《火焰驹》的秦腔电影剧团(由省、市秦腔剧团选调的人员临时组织起来的)也来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在这远离家乡数千里以外的东北,能够听到故乡高亢优美的秦腔,怎能不叫人高兴呢!在一九五八年的元旦,实习团邀请秦腔电影剧团,一起举行了联欢晚会。会上苏育民、刘毓中等著名秦腔艺术家都演唱了节目。真是“北国遇故知,异地闻秦声”,多么令人兴奋和愉快的时刻!至今回忆起来还是那么亲切。
由于实习团同志们的努力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经过两年的学习,到一九五八年八月回厂,绝大部分学习人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工作中独当一面。目前,实习团这部分干部已是西影厂创作、技术和生产管理方面的骨干力量了。
筹建西影厂的另一项繁重任务,就是进行从选择厂址到图纸设计、施工备料、安装机器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为选好厂址,有关人员曾在西安周围勘察了好几个地方,根据环境、水源、供电、交通等条件,最后才确定了大雁塔东侧的现址。图纸设计更是经历了一番曲折、摸索。直到一九五七年底,厂区初步设计的全套图纸才绘制出来。一九五八年五月开始动工,到一九六○年五月,经过两年施工,建成三座摄影棚,一座生产技术楼,一幢洗印车间,一幢置景车间,一幢修配车间,两幢仓库,一座食堂,一幢汽车库,一座花房和一个烟火工作室等十余项建筑物。建筑面积约两万六千平方米左右。按照年产故事片八部,科教片和新闻纪录片四十八本的规模,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工程。由于当时受极左思潮和浮夸风的影响,强调土法上马,急于投入生产,工作忙乱,主次不明,致使厂房建筑质量低劣,机器设备新旧参差不齐。所以建厂二十多年来,一直处在边生产边修补的状态之中。
二、迎着困难前进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这一天,西影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欢迎长影、新影等老厂支援西影的干部来厂,和西影实习团的人员学习归来。会上,省文化局局长鱼讯代表上级党委和政府,宣布西影厂正式成立,并宣布了上级任命的领导成员名单:厂长钟纪明,副厂长董锡斌、汪中熙,厂长助理艾丕增、姜应宗。建厂初期的党委由董锡斌、钟纪明、林丰、艾丕增、周军、高振寰等人组成,董锡斌为临时党委书记。
西影厂虽然正式成立了,但厂房建筑还才开始动工。在当时盲目跃进的形势下,提出了“边建厂边生产”、“三年赶上老厂”等口号,这种急于求成,忽视影片生产规律的情绪和作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当时人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在生产上的创造精神却是非常可贵的,也是令人难忘的。
西影厂第一部故事片《雪海银山》,是在厂房筹建期间,于一九五八年土法上马拍摄的。这是一部反映关中平原农村生活的影片。它歌颂了走向合作化道路的农民,在植棉劳动中互相竞赛,互相帮助的高尚风格和友谊。影片的剧本是由西影厂第一任厂长钟纪明编写的,由孙敬导演,曹金山摄影,主要演员有刘燕平、王兰、赵滋民等。摄制组人员除个别老手外,大部分是实习团的青年同志。当时的内景是在席棚下拍摄的,那是职工的临时食堂,上面漏雨,四面透风,摄制组的同志们冒着秋雨之夜的寒风,通宵达旦的工作,终于在短期内完成了摄制任务。这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也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
当时拍摄的各种影片,都送往老厂加工制作。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争取自己洗印、录音,同时由于新闻片时间性很强,为了要在三天之内使新闻片能在西安上映,厂里决定土法上马,建立自己的洗印车间和录音车间。在隔壁西安市委党校借了几间房子和旧的办公桌。洗印车间的老技师杭子玉、陆元善自己设计、制作了手工洗片的木槽、木架,用电风扇和红外线灯泡做成了胶片烘干箱,其它工具如卷片盘、配光台、剪接台、套片器等,都是自己动手用旧的办公桌改装的。录音车间当时的全部家当,也就是两部国产皮包放映机和两台钟声牌小磁带录音机。为了保证三天之内能让西安观众看到有声新闻影片,就在省广播电台协助下录了音,在影院一边放画面,一边放录音。一九五八年《欢度国庆》和其它新闻片,就是这样在三天之内同西安观众见面的。
西影演员剧团是于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以西安市话剧院二队为基础,吸收从上影、北影、长影等老厂调来的个别演员组成的。当时由于故事片任务少,演员除参加本厂故事片拍摄工作外,还与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合并进行舞台演出。一九六○年在西安招收了一批青年学员,举办了第一届演员训练班;一九六四年,演员剧团与省人艺分开,独立进行演出和参加拍片工作。当时约三十余人。
从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西影厂正式成立,到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可以说是西影厂的初创时期。虽然条件困难,生产还是节节上升的。现分述如下:
(一)新闻简报
为了向“五一”节献礼,新闻片《陕西简报》第一号,于一九五八年四月三十日出片。省委书记赵伯平、省委宣传部长赵守一等领导同志观看了该片在省电影公司的预映,给以热情鼓励。当晚在平安电影院上映,当银幕上出现“西安电影制片厂”厂名和厂徽时,观众席发出了热烈的掌声。第一号《简报》包括五个题材:①今日长安;②西安电力电容器厂;③农学院和农业社;④耕畜丰产乡;⑤五千年的村落遗址。
当时参加新闻片拍摄和编辑工作的是新影厂支援的摄影干部盛玉增、张发良、王嘉耀和实习培养的谢增堂。当年共拍了十二号《陕西简报》,以后每年(到一九六二年上半年止)拍摄二十四号,及时向观众介绍了本省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貌。
(二)纪录片
西影厂第一部彩色纪录片《古都青春》,于一九五八年国庆节前完成。它是由林景担任编导,林景、王志雄担任摄影。影片向观众介绍了西安的历史文物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面貌。当年拍摄并完成的纪录片有:桑夫编导、连城摄影的《勤工俭学》(介绍西安航空技校勤工俭学的先进事迹);东方编导、于叔昭摄影的《农业科学兵团》(介绍礼泉县烽火大队王保京提高玉米产量的先进事迹);俞少逸编导、王志雄摄影的《西安人民搪瓷厂》(反映西安人民搪瓷厂在技术革命运动中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先进水平);于连起编导、王志雄摄影的《地下探宝的眼睛》(反映西安地球物理仪器厂几项技术达到先进水平);赵养轩、李佩成编导,郭浪摄影的《革新先锋》(反映西安某厂第一个标兵张秉礼的先进事迹)等。从建厂到“文革”开始,共拍摄纪录片四十八部九十本。
(三)科教片
西影厂从一九五九年开始拍摄科教片,至“文革”前,共拍摄了二十二部三十九本。主要有:《人工心肺》(朱角编导,李志平摄影),《小麦条锈病》(朱角编导,许德运摄影),《林粮间作》(于连起编导,刘克崇摄影),《小麦灌溉》(李佩成编导,陈万才摄影)。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组片共拍摄了六部:《草木栖》、《柠条》、《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引洪漫地》、《引水拉沙》(参加这部组片的编导有朱角、李佩成、于连起、谢增堂等,摄影有许德运、陈万才、马银道、侯捷等)。
(四)故事片
从建厂到“文革”开始,西影共拍摄故事片(包括戏曲片)十九部。其中反映西北地区兄弟民族斗争生活的有《草原风暴》(编剧程秀山、王吾增,导演林丰,摄影韩仲良、林景,美术李鸣九,主要演员有程森林、艾维光、成艺、孙永和等);《天山的红花》(与北影合拍,编剧欧琳,导演崔嵬、陈怀皑、刘宝德,摄影聂晶、林景,美术池宁、张井南,主要演员有法蒂哈、木特默等)。反映青年生活的有《碧空银花》(编剧韩光,导演桑夫,摄影于叔昭,美术田世珍,主要演员有鲁荣敏、沈荣坪、王芳、孟秀玲等);《生命的火花》(编剧邓普,导演东方,摄影于叔昭,美术胡强生,主要演员有黄意麟、王志杰、党启锡、杨惠珍等;《红梅岭》(编剧裴斐》,导演郭阳庭,摄影凌萱,美术艾农、王非,主要演员有朱玉笼、李安泰等)。根据古典文学名著《桃花扇传奇》改编的故事片《桃花扇》,在艺术、技术质量上都有所突破,在观众中有一定影响。该片编剧梅阡、孙敬,导演孙敬,摄影王志雄,美术董萍,主要演员有王丹凤、冯喆、卢俊芳、韩涛、周文彬等。把舞台艺术搬上银幕的有:京剧表演艺术家、尚派艺术的创始人尚小云主演的《尚小云舞台艺术》(《昭君出塞》、《失子惊疯》片断),该片导演桑夫,摄影凌萱,美术艾农、王非;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参加演出的现代豫剧《人欢马叫》,编剧许文,导演孙敬,摄影王志雄,美术胡强生;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刘毓中和孟遏云、肖若兰、陈妙华等著名秦腔演员参加演出的秦腔传统剧《三滴血》,由孙敬、郭阳庭导演,王志雄摄影,张晓晖美术设计。故事片《延安游击队》,是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由钟纪明等编剧,姜应宗导演,曹金山摄影,张井南美术设计,主要演员有郑大年、易东林、李诗溶、王芳等。
西影厂在建厂初期的八年里,由于不熟悉电影艺术创作的特性,又受当时极左思潮的影响,拍摄的一些影片中,虽有受群众欢迎的,但质量不高的影片却居多数。一九六三年以前,虽然我们国家曾处于三年困难时期,但贯彻党的文艺路线和方针、政策所制定的文艺八条,电影三十二条等,基本上是符合文艺发展规律和电影生产特点的,文艺和电影战线的这种形势对于新建的西安电影制片厂来说,确是一个有利的发展条件,当时西影厂是注意按照艺术规律办事的。通过艺委会等形式,发扬艺术民主,调动创作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因而在建厂后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拍摄出《生命的火花》、《桃花扇》、《天山的红花》、《三滴血》等较好的影片。
在“文革”前的一九六五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西省委对西影厂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调任田炜为党委书记兼厂长,林丰、纪轮为党委副书记,钟纪明、田家、汪中熙、刘仁洲为副厂长,这个班子建立不久,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
三、在动乱的日子里
从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到一九七六年“四人帮”被粉碎,可以说是西影厂停顿脚步的十年。在这空前浩劫的十年里,西影厂也同所有文艺单位一样,领导干部和一些有经验的创作、技术人员,都被无端地扣上“修正主义分子”、“牛鬼蛇神”的帽子,惨遭迫害。当时厂内仅有职工四百人,就有一百三十多人被关,被斗,占到全厂职工人数的三分之一。同时,对一些影片也肆意进行歪曲和批判。古装历史故事片《桃花扇》,被诬为“歌颂妓女,美化叛徒”的大毒草,是“反革命复辟的宣言书”,在全国性报刊上挞伐;戏曲片《三滴血》、《一文钞》、《尚小云舞台艺术》等,都被列为歌颂“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一类的毒草,在厂内外的“小报”上进行批判。西影厂长期处于混乱状态,成了西安地区一个老大难单位。
一九六八年西影厂成立革委会,一九七一年重新建立了党委,从一九七一年开始,恢复了纪录片、科教片的生产,一九七四年开始拍摄故事片。在这期间,西影厂的职工虽然不断增加,然而生产却迟迟上不去。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共拍摄故事片七部(其中四部是跨到一九七七年完成的),科教片二十五部七十二本,纪录片二十三部六十一本,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由于“四人帮”推行极左路线,在文艺创作中设置“三突出”等框框,妄图把电影作为他们篡党夺权的舆论工具,使西影厂的创作生产受到污染,在仅有的七部故事片中也有几部内容不好,无法与观众见面。
在这十年里,业务人员顶住“四人帮”的压力,也拍摄了一些较好的,值得一提的影片,如故事片《碧海红波》,它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雷达兵在朝鲜人民的支持下,与美帝侵略军搏斗并取得胜利的英雄事迹(韩光编剧,刘斌导演,郑国恩摄影,王非美术设计,主要演员有毕鉴昌、陈鸣皋、黄中秋等);还有反映儿童生活的《阿勇》(编剧胡惠英、导演颜学恕、孙敬,摄影王志雄,美工胡强生,主要演员有梁葆青、李晴、张世坤、薛白等);反映铁路工人生活《开山的人》(编剧雁翼,导演魏荣,摄影陈国梁、孟庆鹏,美术设计卢淦,主要演员有夏宗佑、郑大年、张克瑶、李贵平);反映革命斗争的《渔岛怒潮》(编剧姜树茂,导演张景隆,摄影凌萱,美术设术王非,主要演员有达奇、刘继忠、李辉、郭殿昌、施建岚)。纪录片《陕西文物》(华永庄编导,于叔昭、凌萱、贾宝虎摄影);《宝鸡峡》(张景龙编导,刘克崇、侯杰、刘昌煦摄影);科教片《漆树》(王性炎、章树文编剧,朱角、许德运导演,吴铮、许德运、严志杰摄影);《风雪流》(易东林、李育才编导,朱鼎玉摄影);《拱壳砖》(张其昌、毛节可编导,王义勤摄影)等,都是受到观众欢迎的影片。
一九七○年,西影厂增建了一座缩制车间,使用面积约五千平方米,一九七一年投入生产,开始缩制8.75毫米影片。一九七四年开始缩制16毫米影片,这是西影厂自建厂以来在规模上的一个新的发展。
四、迈开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使西影厂在前进的道路上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过几年的拨乱反正,肃清流毒,平反冤假错案,特别是通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和“双百”方针的认真贯彻执行,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尊重创作人员的权利,并大胆使用和培养年轻的创作人员,使西影厂的创作和生产有了新的起色,产量逐年增长,质量也有所提高。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三年的六年期间,共完成故事片四十一部,科教片三十五部七十本,纪录片十五部三十三本。其中故事片《生活的颤音》、《第十个弹孔》、《西安事变》、《没有航标的河流》以及科教片《绿色净化器》、《家庭笼养鸡》等,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影片,获得文化部的嘉奖;故事片《西安事变》在一九八一年的金鸡奖评选中获得最佳导演奖(成荫),最佳男配角奖(孙飞虎),最佳化妆奖(王希钟、李恩德);科教片《农用水泵》,在中国农牧渔业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优秀农业科教影片评选大会上,获优秀影片二等奖。
荣获一九七九年文化部嘉奖的故事片《生活的颤音》,以比较新颖的手法,真挚的阶级感情,通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揭露“四人帮”在“天安门事件”中的罪恶行径,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它的主要创作人员大部分是青年人,编导滕文骥,导演吴天明,摄影刘昌煦、朱鼎玉,都是第一次独立拍片,美术设计张子恩也是后起之秀。扮演男女主角的史钟麒、冷眉两位青年演员的成功表演,给观众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这部影片的拍摄成功,在厂内外都是有震动的,是它促进了创作人员的思想解放,激起了全厂同志的进取心和竞争心,掀起了一个你追我赶,互相学习,互相竞赛的热潮。
由已故中年导演艾水执导的故事片《第十个弹孔》,是荣获一九八○年文化部嘉奖的优秀影片。曹会渠在该片中成功地塑造了公安局长鲁泓这个老干部的光辉形象。影片通过公安局长鲁泓这个秉公执法的老干部,为了落实案件,毅然下令逮捕了自己的犯罪儿子鲁小帆的故事,较为深刻地反映了十年浩劫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揭露了“四人帮”的历史罪行。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不仅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引起人们认真思考和正确对待在十年浩劫中走向犯罪道路的失足青年,它也像一面镜子一样,使人们从鲁泓这个老干部的身上,来看看我们自己在拨乱反正的工作中,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来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由于该片富有现实教育意义,全国上映后,不少地区和单位,都把它作为对青少年和职工、干部进行教育的教材,组织放映,座谈讨论,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好评。该片由丛维熙、艾水编剧,艾水导演,曹金山摄影,刘兴厚美术设计。主要演员有陈立中、尹达、宝珣、杨通等。
彩色宽银幕故事片《西安事变》上、下集,是一九八一年完成的大型革命历史故事片。它以我国现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西安事变”为题材,描写了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以及我党促成这次事变和平解决的曲折过程。影片以磅礴的气势,质朴的风格,为我们再现了中国三十年代中期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它的巨大的历史真实感和强烈的时代气氛,在我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是一个大的突破。影片以纪实性的手法,通过重大的政治事件,刻画了一大批各具典型的历史人物群像。张少帅的潇洒、果敢,杨将军的老练、深沉,都表现的较为得体,可信;对蒋介石、宋美龄等人,也没有丑化,而是尊重历史原貌,在各种社会力量的纠葛和事件中,把他们作为政治家予以表现和刻画,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的,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影片在各地上映后,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据西安市电影公司反映:《西安事变》在西安市上映,轰动西安,盛况空前。从一九八二年三月一日至二十五日,在六十一家影院、俱乐部共映出一千二百场,观众达一千三百多万人次。各放映单位上映场次与观众人数均创历史纪录。据香港报刊记载:从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十七日,在七家戏院连映二十一天,约有观众二十五万人次,上座率高居首位。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出描写大时代、大事件、大人物的'非看不可的大片',是被誊为又叫好,又叫座的国产故事片。”
《西安事变》的拍摄成功,在西影厂也不是偶然的。早在一九七八年,原厂长田炜就亲自出面,组织创作人员搜集资料,进行创作。并列为西影厂的翻身片,在全厂进行动员。为了完成这部影片的拍摄,主要创作人员和摄制组的同志们,先后拜访了几十位革命老前辈。为了选好演员,摄制组的同志们拿着历史人物的照片,几乎跑遍了全国。文化部、电影局、陕西省委、省政府,也都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关怀。
该片由郑重、成荫编剧,成荫导演,高洪涛、郑煜元、陈万才摄影,张子恩、卢广才美术设计,李耀东作曲。主要演员有金安歌、辛静、王铁成、孙飞虎等。
由李云良编剧,颜学恕导演,张发良摄影,张晓辉美术设计的彩色故事片《爱情与遗产》,是反映当代青年生活的影片,它以抒情的色彩和明朗的调子,向观众展现了当代青年在“四化”道路上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脚步,具有切中时弊,发人深省的魅力,可以使观众象照镜子一样,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这部影片的主要演员有张玉玉、袁宗福、毛燕华、周锦堂、韩月乔等。
对青少年进行家庭教育,是一个不被人们重视,然而十分重要的社会课题。彩色故事片《苦果》,正是通过林家姐弟间的矛盾冲突,说明家庭教育“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对加强青少年教育是有现实意义的。在一九八一年三月全国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上,中央领导同志肯定了这部影片的教育作用,并以这部影片的主题,说明对任何人的错误都不能迁就。说:“对小孩是如此,对党员也是如此,对我们的干部,对高级干部,也是如此。”影片上映后,在观众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得到普遍的好评,该片由王炼、李云良、梁锋编剧,刘斌导演,刘昌煦、王惠摄影,艾农美术设计,魏瑞祥作曲。主要演员有黄中秋、肖雄、宝珣、史钟麒等。
在彩色故事片《山道弯弯》里,导演郭阳庭表现了他自然、质朴、真实、淡雅的艺术风格。第一次担任主角的青年演员王雁,真实、朴素,毫不做作的表演也较为成功。影片为我们塑造的具有高尚品格和美好心灵的农村女青年金竹这个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感人的。这部影片和它的女主角王雁,参加了意大利配查罗国际电影节。这部影片之所以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还由于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该片的编制人员是:编剧谭谈,摄影林景,美术设计程明章、张晓晖。主要演员还有:赵春明、李凤绪、刘露、毕福生等。
彩色故事片《白桦林的哨所》,是西影厂近年来第一部反映我边防战士生活和成长的影片。它以抒情笔触,明快的调子,热情地讴歌了我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这个既是保卫祖国四化建设的钢铁长城,又是教育和培养青年一代成长的大学校的革命集体,别开生面地展现了我边防战士高尚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这是青年导演姚守岗继戏曲片《忠烈千秋》(与张毓明合导)之后,执导的又一部受到观众欢迎的故事影片。该片的编制人员是:编剧王兴东、刘明生、王淅滨,摄影王惠,美术设计刘兴厚,主要演员有卢君、韩月乔。
彩色宽银幕故事片《都市里的村庄》,是一部反映八十年代青年工人生活的影片。它通过青年女工、劳动模范丁小亚和曾经失足、进过工读学校而现已改悔的青工杜海,同时都遭受社会冷遇的故事,表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新时期里,人们正面临巨大的心理冲突和社会、人情的深刻变化,歌颂了党在拨乱反正中新政策的胜利。浓郁的生活气息,质朴自然的风格,赋予影片以鲜明的艺术特色。该片由秦培春、梁星明编剧,滕文骥导演,朱丁玉、王象山摄影,程明章美术设计。主要演员有殷亭如、赵有亮、韦国春、黄梅莹等。
荣获一九八三年优秀影片二等奖的《没有航标的河流》,是一部结构新颖,情节自然,人物生动感人的遮幅式彩色故事片。它严肃地面对现实,真实地揭示了十年动乱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精神痛苦与生活的艰难,以及他们朴素的理想和希望,欢乐和情操。富有哲理性地讴歌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好影片。在一九八四年香港国际电影节展览中受到各国电影工作者的好评。该片是由叶蔚林根据他自己的小说《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改编,吴天明导演,刘昌煦、朱孔阳摄影,卢广才美术设计,许友夫作曲,主要演员有李纬、陶玉玲、胡荣华、唐清明等。
在近年来拍摄的戏曲片中,较受欢迎的有一九七九年拍摄的河南曲剧《卷席筒》(刘斌导演,林景摄影)和一九八○年拍摄的陕西眉户《屠夫状元》(林丰导演,许德运、王惠摄影)。这两部影片都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地方色彩,在影片中塑造的仓娃和胡山这两个人物身上,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富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一九七九年完成的大型彩色文献纪录片《延安岁月》,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陕北十三年间,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所建立的不朽功绩。影片通过历史事实,说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中国这一伟大的真理,是一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形象化教材。该片由钟敬之、于连起编导,骆永箴摄影。
一九八二年摄制的彩色宽银幕舞剧艺术片《丝路花雨》,是以著名的敦煌壁画为创作依据,通过中国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间的悲欢离合,以及他们和波斯商人伊努斯的甘苦与共,把人们带进了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社会,再现了当时歌舞百戏的艺坛生活。该剧由甘肃省歌舞团《丝路花雨》创作组编剧,赵之询执笔,电影导演颜学恕,摄影陈万才,美术设计张子恩,作曲韩中才、呼延、焦凯。主要演员有贺燕云、柴怀民、李为民、贾世铭、张稷等。
为纪录和展现“秦始皇兵马坑”的发掘而摄制的文物纪录片《秦俑》、《秦代铜车马》等,引起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关注,受到热烈的欢迎。
西影厂一九八一年四月创办的《电影新时代》双月刊,是以文学性、知识性和资料性为特点的电影刊物。受到广大青年读者的欢迎。
西影演员剧团,于一九八○年从北京、山东、江苏、黑龙江等省市及本省招收了二十四名青年学员。并邀请北京电影学院三位专业教师于一九八一年来厂举办了第二届演员训练班,对青年学员进行了专业培训。目前演员剧团共有五十余人。
一九八三年,西影增设了电视剧部,并已拍出了《第八个是智齿》、《没想到》、《王木犊》等三个电视短剧。
西影厂的领导班子,经过“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不断变化之后,逐步在向年轻化、知识化过渡。一九七七年下半年,省委调曹竹俭来厂担任党委书记。一九八○年六月,省委任命田炜、林丰、谭克智、汪中熙、姜应宗、李金榜、东方等组成新的领导班子;一八三年九月,根据党对领导班子建设的“四化”要求,又进行了新的调整,省委正式任命林丰为党委书记,吴天明为副书记兼厂长,其他领导成员有:谭克智、常秀霞、姜应宗、刘斌、翟西武等。汪中熙、李金榜为顾问。
五、在改革的道路上
经过多年来的创作实践,西影厂一大批中青年创作和技术干部成长起来了。导演吴天明、滕文骥、颜学恕、姚守岗、李育才,摄影陈万才、张发良、朱鼎玉、刘昌熙,美术张子恩、卢广才,演贝智一桐、许还山、娜仁花、王雁等,都是近年来涌现的、年富力强的、并在观众中享有一定声望的创作干部。按说,西影厂可以同兄弟制片厂比翼齐飞,大步向前的。但是,近一两年来,由于企业管理不善,计划性不强,忽视电影知识的学习和交流,致使故事片的成本有所增长,质量有所下降。同兄弟厂比起来落后了。全厂同志如坐针毡,因而“振兴西影,改变面貌”,已成为全厂上下一致的呼声了。
一九八三年九月,西影厂的领导班子充实了年轻的业务干部。厂内同志比较满意。新的领导班子有志走改革的道路。先从企业管理入手,争取尽快地能同兄弟制片厂缩短差距,每年向观众提供一些质量较高的电影。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当前着重抓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剧本质量和规划,改变以往等米下锅,饥不择食的状况;二是加强智力开发,抓好干部培养,提高全厂职工的电影文化素质。
一九八三年电影剧本的创作会议,就是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召开的。会议期间,从全国电影家协会和北京电影学院邀请了钟惦棐、周传基、倪震等专家和老师,以及来西安采访的《人民日报》记者、著名作家刘宾雁来厂讲学、作报告,使全厂职工大开眼界,收益不小。同志们认为这是“振兴西影”迈开的第一步。
西影厂所处的大西北,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创作素材。浩瀚的戈壁滩、大沙漠,雄伟的黄土高原,黄河中上游地区人民豪放粗犷的性格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都是影片绝好的表现内容。建厂初期,曾提出过题材要“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的口号。建厂以来,也曾拍摄了一些具有大西北特色的故事片、科教片和纪录片。如故事片《天山的红花》、《草原风暴》、科教片《黄河在前进》、《风雪流》,纪录片《延安岁月》等。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今天,党中央又提出开发大西北的号召。作为地处西北的西影厂,用电影这个武器来反映大西北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是责无旁贷的。因此,有计划有组织地拍摄出具有大西北特色的,可堪称为“中国的西部片”的电影来,也就成为振兴西影,走改革道路的一项具体措施和任务了。
一九八四年,西影厂计划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故事片八部,科教片和纪录片共八本,加工拷贝六百万米。现在故事片已送审通过的有《电梯上》、《再塑一个我》、《三关点帅》(戏曲片);正在制作和拍摄的有《人生》(上下集)、《即将发出的逮捕令》;正在筹备的有《小理河的故事》、《大刀王五》、《彭德怀》等。
目前,西影厂已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开了新的步子,厂内的学习空气浓厚了,特别是广大青年职工,纷纷上电大、函大、夜大等,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创作和生产也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扎扎实实的路子。我们相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精神的指引,有立志改革的新的领导班子和全厂职工群众的努力,西影厂的面貌是会很快改变的,振兴西影的目标是可以很快实现的!
一九八四年七月三日
《陕西文史资料》(第十九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