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

孔祥录 喇秉德


  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在青海回族和伊斯兰教发展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而占有重要的地位。
  青海回教教育,除伊斯兰教经学教育而外,历史上正规的回族文化教育事业,特别是以汉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教育,因宗教、风俗习惯和民族歧视等方面的原因而发展迟缓。民间重武轻文,重经轻书,故以习武中武举者及从事宗教文化者颇有其人,正如《西宁府新志》所载“郡东关回民甚多,多习回经而不读书”。直至清乾隆年间,西宁府佥事杨应琚前后宦居西宁10余载,因感这一带文化落后,少数民族强悍难制,欲以文治教化启蒙人心,遂致力办书院,举社学,兴文学。乾隆十一年(1746年),他在西宁回族居住比较集中的东关举办“回民社学”一处,“创设学舍,延师教读”,今西宁东关大街小学所在地即其故址,其东侧胡同因此得名“社学巷”,沿用至今。当时,因回族子弟多习经文,不愿读书,故成效不大。同治年间及光绪初年,左宗棠在镇压了南北回民起义后,从清王朝统治的需要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意在彻底杜绝回族反抗斗争的“善后”措施,除大规模的强迫迁徙以“涣其群,孤其势”外,力图从精神心理上施加改造,使之“同我华风”,认为“欲化回汉之见,义学不可不设”,因而奏准清廷,在回民聚居区再度倡办义学,实施同化性教育。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署理陕甘总督职衔,命令地方官在各回民居住区开设义学,曾在大通、贵德、化隆、西宁等地设立了回民义学。但在民族压迫严酷的政治背景下,各地义学形同虚设,回民也几经劫难造成生产凋蔽、生活资料极度贫乏而无力供读,是故义学中回族子弟“从者殊寡”。因而,有清一代,青海回族始终未能享受到与满、汉族同等的文化教育,始终也未能改变文化教育极度落后的状况。到1912年,西宁回民社学增为二处,但虚应故事,学生人数仍不过20余人。1917年,在原社学的基础上成立同仁小学,入学学生增至100余人,这对于落后的回族文化教育依然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1921年,西宁东关同仁小学校长邵鸿恩(汉族)和教员田生芳(回族)等有感于回族文化教育之落后,向当时任蒙番宣慰使兼甘边宁海镇守使的马麒建议成立回教促进会,得到马麒赞同,即指派邵鸿恩、朱富贵、冶生录、苏兆泉等人为筹备委员,马彦彪、杨万枝、马文魁等人为调查员,着手筹备成立促进会各项事宜。同时,马麒具文呈报甘肃省教育厅(当时青海尚未建省,设甘边宁海镇守使署,属甘肃管辖)批准,定名为“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于1922年5月27日正式在西宁成立,马麒兼任会长,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教长马骏为副会长,会址设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内。
  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自一成立就制订并通过会章,规定促进会的宗旨是“促进回教青年学生教育并阐发回教真谛”,提出“急应进行事宜,即筹备设立宁海清真学校”,规定在所办的学校“加授回教经文”、“加授简单回文(即阿拉伯文,后简称阿文)”。该会在“办学规程”中规定.促进会所办各校校长必须“呈请甘边宁海镇守使加委”,定学校的休息日为星期五(伊斯兰教之聚礼日,阿拉伯语称为“主麻日”),以便“回文教员可率学生入寺礼拜并听‘瓦尔孜’(即伊斯兰教教义及有关的劝諭等)”。
  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成立后,根据会章所定的宗旨,一方面充实和扩大西宁同仁学校,使在校学生增加到150名;另一方面,在回族居住比较集中的碾伯(1930年以前的碾伯包括今乐都、民和二县)、巴燕戎格(化隆)、大通、湟源、贵德、循化以及西宁等地设立清真小学7所,各小学招收学生50至100名。学校所需经费概由甘边宁海镇守使署拨给。
  1929年,国民军孙连仲部进据西宁及甘边宁海镇守使署所辖地区,国民政府批准青海建省,由孙连仲任省政府主席。在此之前,即1928年因国民军刘郁芬部赵席聘师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强行派粮派款、拉伕征兵、纵兵肆意横行等诸因素激成马仲英事变,波及西北。国民军中以此多有人对西北回族心存疑忌,刻意防范。孙部到西宁后针对马麒等地方势力(包括马麒统属的“宁海军”)陈兵西宁。据说当时正逢伊斯兰教斋月,回民以夜晚封、开斋等活动更加招致猜疑,以为回民“谋反”,国民军戒备森严,如临大敌,竟然在西宁大城门城楼和两旁城头上架炮对准东关回族居住地区,准备随时镇压,而当时处于炮口严重威胁之下的东关回族居民中居然无人出为置辩。是时孙部回族师长安树德(当时任国民军青海省省垣城防司令)因熟悉本民族宗教生活和风俗习惯,及时辩白澄清,方才解除了国民军方面的猜疑和威胁。安树德以次痛感青海回族文化落后,愚憨麻木以至于斯,于是极力呼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改变愚昧落后状况。任省政府主席的孙连仲正欲扩充国民军势力,进而打击和摧垮地方势力,遂听从安树德的主张,乘机以安树德代替马麒任促进会长,另以西宁回族绅士刘善为副会长,又将原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正式更名为“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是为该会第一次改组。同年7月在西宁增建小学一处。1929年下半年,中原大战在即,在西北的国民军各部陆续东去,孙连仲亦率部于是年9月离开青海东赴中原参战,省府主席由马麒之弟马麟暂代。蒋介石战胜冯、阎后,复命马麒代理省府主席,于是马麒重新委任冶生录为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会长,刘善为副会长,同时修改会章,提出以“阐扬回教真理”、“灌输三民主义”为宗旨,规定“在各县得设分会”,以及会员必须遵行伊斯兰教各项道德规范,服从促进会决议,违章由促进会“酌量情节惩戒之”等原则,使之在组织上有了进一步的健全和发展。
  1930年8月,马麒病故。当此之际,原驻化隆的马麒次子马步芳以国民党新编第9师师长身份赶到西宁料理父丧,国民党政府遂以马麟再次代理省府主席之职。1931年,冶生录、刘善分别辞去各自所担任的促进会会长、副会长职务,以师长兼西宁城防司令的马步芳兼任会长,以刘善之子刘元勋(即刘骏臣)为副会长。接着,改会长制为委员长制,省略了促进会名称中“教育”二字,称之为“青海省回教促进会”,是为该会第二次改组。据当时在兰州出版的《新甘肃》创刊号载文说:改组之初,“即以促进教育为急务”。于是,在湟中的鲁沙尔和上五庄,在贵德、化隆、大通、门源、民和、循化、互助、湟源、乐都、同仁、共和等地分别成立青海回教促进会分会,共计13处。每分会均设委员长、副委员长各1人,会员共3804人,其中以省垣总会规模最为盛大,有会员1400人,其余各分会会员以当地回族人口多少或数十、或数百不等。与此同时,马步芳专门拨款1万余元在省垣西宁划址修建促进会第一附属中学。各县、镇分会在原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所设之清真小学的基础上,重新设立初级和两级小学 (即初、高级兼有的完全小学),其中大通14所,门源7所,化隆6所,民和10所,湟源、乐都、同仁各1所,西宁、贵德各2所,鲁沙尔、上五庄和共和等凡已成立促进会分会的地方也均设立了学校,共约54所,学生7819名,教员160余人(另据《青海历史纪要》载:回教促进会自成立至1932年,在西宁设立了中学 1所,附设小学2所;各县分会也分别设立了97所小学,共有学生5900余名)。学校和学生的增加势必引起师资缺乏的问题,于是,总会曾一度举办师资讲习所,以尽快培训教学人员,适应学校教学的需要。
  1935年,在西宁东关水城门外新建校舍,设立青海回教促进会高级中学。1936年,国民党中央以马步芳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继于1938年正式任命马步芳为省政府主席。当此之时,甘肃马万福(人称“果园哈吉”)所宣传的伊斯兰教伊合瓦尼派在青海、甘肃等地区迅速传播和发展,以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为中心讲台的各地经堂教育也相应得以发展,这在客观上分担了回教促进会成立当初所定的“阐扬回教真谛”等有关宗教方面的义务,使得促进会在文化教育上有所侧重。在此情况下,总会恢复为“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并在委员长下特设置教育长,并增设都兰、祁连分会,使分会达15处,划全省(主要是回族居住地区)为12个学区。不仅如此,还将马步青(马步芳的异母兄,曾长期率部驻守在甘肃河西地区)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创办的青云中学和马全钦(为马占鳌之孙,时任国民军旅长)在河州大河家创办的魁峰中学,也都纳入了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的管辖系统。总会继又在西宁举办芳惠医院、芳惠幼稚园和青海印刷局等文教卫生设施,直接归总会领导。从此,在领导体制上,又增置了职权仅次于委员长的教育行政专职负责人,使教育进一步成为促进会的重心。领导范围开始延伸到省外,扩大到甘肃河西、河州一带。
  1936年,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会立高级中学更名为会立西宁中学,设初中14班,高中3班,另附设简易师范1班,学生人数达1200余名。学校还发行《星月》刊物,宣传内容除遵会章规定的“阐扬回教真谛,灌输三民主义”外,亦多刊登学生习作。
  1940年,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会立西宁中学正式改为会立昆仑中学。改名后,致力于扩大校址,扩建校舍,增设班次,加强师范、幼儿教育,创办女子教育等等。此时的昆仑中学已有初中 15班,高中4班,师范6班;附设小学16班,幼稚园6班,在校学生人数达2000余人。1945年又分别办起了昆仑中学第一、第二、第三分校。市内另设阿文女子小学5处(亦称女子经学)、幼稚园两处。共计117个班次,学生8516名,教职员646人。1942年至 1946年,曾举办基层地方行政人员训练班,分期分批轮流训练全省区、乡(镇)、保长等人员,轮训完毕,亦随即停办。1942年,将蒙藏中学与昆仑中学第三分校合并,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迁往玉树专员公署。在此前后,撤销外县7所中学,尽量把学生集中到昆仑中学,以利于提高,从而使昆仑中学规模更盛。
  昆仑中学校部(原址即今西宁七一路青海省军区所在地)占地数百亩,校门坐西朝东,正面有前后两大院落,建有中山堂、礼拜堂、图书室、仪器室、教室及教职员室、学生宿舍和自修室,共约数百间,其余空地为操场,约占全校的三分之一。学生衣食文具等均为公费,来自外县的学生全部实行寄宿。当时,曾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的马鹤天先生来西宁参观了昆仑中学后称许该校“建筑壮伟,设备完全,为各省立中学所不及。”当此之时,昆仑中学将原会立西宁中学校办之《星月》改为《昆中校刊》,组织昆中校友会出刊《校友通讯》,促进会省垣总会也印行《教育通讯》。后来这三种刊物合并为《昆仑周报》,影响扩及省内外。40年代中、后期,在原任校长马霄石去职后,由马步芳兼任校长。
  到1945年,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15个分会所设完全小学达 85所,初小245所,在校学生总数达1.1万余名,其中各地分会所设学校、学生人数依次为:
  湟中县上五庄第一分会设完小4处,学生21名(疑有不确。据《新甘肃》创刊号表列数为94人);初小12处,学生330名;鲁沙尔第二分会设完小5处,学生370名;初小23处,学生692名。
  门源县分会设完小5处,学生192名;初小26处,学生498名。
  大通县分会设完小14处,学生687名;初小21处,学生524名。
  民和县分会设完小6处,学生390名;初小25处,学生480名。
  化隆县分会设完小11处,学生390名;初小26处,学生812名。
  循化县分会设完小10处,学生445名;初小19处,学生600名。
  贵德县分会设完小4处,学生290名;初小19处,学生420名。
  互助县分会设完小8处,学生692名;初小30处,学生924名。
  湟源县分会设完小3处,学生270名;初小13处,学生417名。
  都兰县分会设完小1处,学生34名;初小7处,学生180名。
  乐都县分会设完小9处,学生718名;初小19处,学生493名。
  同仁县分会设完小2处,学生95名;初小2处,学生75名。
  共和县分会设完小2处,学生72名;初小3处,学生77名。
  祁连县分会设完小1处,学生30名。
  会立各学校课程设置与一般学校大致相同,唯在低年级(包括初中)另加授阿拉伯文和伊斯兰教教义(每日1——2课时)。
  促进会办学经费来源除由省政府拨款补助和回族人士捐赠以外,另从所收羊肠税、皮筏税和担头税(均为商业税收)中按一定成数拨充。
  30年代至40年代,国内一部分回族人士,或为发展回族教育事业奔走呼吁,或致力举办学校,如马松亭先生在北平举办成达师范学校,躬行教育卓有成效。各地回族还竟相组织成立宗教、文化教育团体,互通声气,相与影响。1933年,青海组织成立“青海省回教青年会”、“青海省回教教育研究会”,配合促进会活动,并且同北平、上海、西安、兰州等地的回族伊斯兰教组织或文化教育团体取得联系,从而使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的影响更加扩大。1941年以后,甘肃、陕西、宁夏,新疆各回族居住地区都效法青海相继成立回教教育促进会。40年代后期,青海总会还直接领导甘肃兰州、洮、岷、河州、平凉、河西一带促进会,并由西宁总会直接派人任这些地区促进会的教育长、青云中学和魁峰中学校长。
  综上所述,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以最初的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为开端,历时27年(自1922年到1949年为止),终于办起了自成系统的民族教育。客观地、历史地看,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在提倡教育,兴办学校,提高青海回族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试以省内回族居住最为集中、人口最繁的民和、化隆两地而言,民和地区在促进会成立之前,仅有当地回族开明人士白席珍、马洁诚等分别于1919——1921年间先后创办的上川口清真初级小学、中栅门回民小学(在马营)两处;在成立回教教育促进分会后,从1936年到1945年的10年当中,办起完小和初小31所,在校学生达870名。化隆地区在未成立回教教育促进会时,没有民族教育机构,也没有本民族自己的专门学校,可以说,民族教育几乎等于零。自1931年成立化隆县促进会分会,到1949年,促进会办校40多所,在校学生达2000余人。昆仑中学以省内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中等学校,连同省内其他国立、省立和县立的各类学校的举办,在历来闭塞落后的青海地区,培养了一批各民族的文化人,得以到内地大学深造,涌现出了一些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因此,当时就有学者认为:“旧中国开办回教教育,这两个学校(即北平成达师范和青海昆仑中学)均开风化之先”。诚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和它所举办的学校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色彩和宗教影响,但促进会在倡办学校、发展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亦是客观事实。
  《西北回族与伊斯兰教》 (第五章 回族的教育事业)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