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回族女子教育
马迪甫
青海历来是多民族地区,其生活习俗、民情风土、生活水平、人口繁衍各有其不同之处,但除汉族外,其他各少数民族有一个共同点是文化落后。形成这种局面虽有种种原因,但主要是由于历代封建王朝采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以及来自本民族的封建传统旧礼教习俗和宗教文化等影响,致使各少数民族在数百年以来一直处于蒙昧落后状态。回族文化教育亦不例外,特别是回民女子文化教育所受阻力和干扰尤甚,几乎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立昆仑中学附办的3所女校是在极其复杂的社会舆论,如人们的思想观念的禁锢、宗教意识的束缚等习惯势力下,宣传与强制相结合而产生的,来之不易,巩固更难。
1945年2月,促进会派该会职员张荩授、马鸣岳、马俊麟、马鸿鹤等到西宁东关地区上北关街阿文女校(今北关街粮店)、东关大街阿文女校(今城东公安分局小巷即新生巷)及南关、北关、白玉巷、玉带桥、小城门、路口子(今之路林巷)等各清真寺念阿文经的女生中进行一次广泛细致的登记造册,经解释宣传之后,发给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编印的“国民教育”初小一册国语课本,人手一册。暂由老师和阿訇配合施教,强行上两个小时的中文文化课,先识字,再循循善诱,使之养成习惯。经一个多月的努力,将筹备组成的3所女校合并到昆仑中学本部附设小学部,学生近千名,命名为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立昆仑中学附设第一、二、三女子小学。学生年龄一般在8至15岁,第一次入校女生约 500多名,各年级老师、阿訇配备齐全。第一女校(今北关街小学)有5个班级,学生约有160多名,主任由马鹤令担任,教员有马应才、马良泰、马得忠等5人,另有2名阿文教员。第二女校(今东关女子小学)学生约140多名,一年级4个班,二年级1个班,班主任由马训良担任,教员有曹兆凤、穆信、陈国栋等4人,另有阿文教员2人。第三女校学生近200人,主任由沈国玉担任,教员有马兆廉、魏生福、杨有智等4人,另有阿文教员2人。
为了鼓励学生热爱学习文化知识,安心求学,学校采取成绩比赛,争夺前5名优等生称号的办法,激励学生进取,努力完成学业。其后,有不少曾抱着观望、怀疑态度的家长消除疑虑,纷纷送女孩上学。学校除发给课本、笔墨纸张外,还给每个学生分发蓝色阴丹士林布7尺,一律由家长做成统一式样的小旗袍服为校服。
学校课程:每日6节课,上午4节,下午2节。上午是主课国语、算术、常识、阿文,下午教唱歌、游戏或讲故事。这是初小一年级的课程,二年级以上加授珠算、图画、劳作、体育及课外活动。
除上述正常的学业外,还教学生们学习缝纫、纺织,每个女校配有两台缝纫机,聘请义源工厂的技师进行培训指导。
1947年8月,昆中校部在世芬学校礼堂举办为期3天的演讲会,选拔优秀学生准备好内容,上台讲演时不带稿子,当时也没有拿稿照读的习惯。为搞好这一活动,还选举成立了讲演比赛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昆中教导主任马英富招任,委员由马宣道、桑森、马鸣岳及3个女校主任,另有马鹤令、马训良、沈国玉等人组成。开幕式由副校长马玉龙主持,参加演讲女学生70多名,参加听演讲的中小学部各班级学生代表及老师约400余人。
当女生上台讲演时,掌声不断。尤其是平时不敢在人前讲话的回族姑娘首次登台,更是罕见的。这3所女校只经历4年,青海解放初,因故停办。1952年,党和政府重视回民教育事业,在原基础上恢复了回族女子学校,即今西宁市东关回族女子学校。从此,回民女青年不读书、不学科学的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
《西北回族与伊斯兰教》 (第五章 回族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