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三原基督教的由来

冯葆光


  一八六二年陕西爆发了回民起义,清政府派大军入陕镇压,战事连绵八年之久,渭河以北三原等县地区残遭破坏,人民死伤逃亡,村庄稀少,土地荒芜,地广人稀。战事平定后,清政府为充裕田赋,安插移民。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有山东人焦云龙者,在三原任知县,目睹此种情况,告诉他故乡的亲友,迁移来此居住。从渭北地区的气候、土壤、出产、人情来说,都比迁出地优越,迁来的人自然乐意安居。从此因亲及亲,因友及友,来者络绎不绝,日渐增加。到一八九○年,约计先后由山东迁来三原地区的农民有六千至八千户之多。
  基督教在山东传播的比较早,因此迁移来的山东人中间,自然有些是基督教徒。这些移民中的教徒分为两派,一派属由美国传来的“长老会”,初迁来时的信徒多居住在今木塔寺一带,其代表人物如孙香圃牧师;一派属由英国传来的“浸礼会”,初迁来时的信徒多居住在今福音村、太和村一带,这些村是他们定居以后才命名的,其代表人物为孙汗青。教徒多了,就自有宗教活动的要求。宗教活动必须有神职人员与活动场所。因此,他们就派代表去山东,要求山东浸礼会派人来这里建立教会,指导一切。但这时候山东浸礼会的事务正忙,一时无人可派,乃介绍代表们去山西太原浸礼会请求协助(山西浸礼会与山东浸礼会系一个差会),经山西方面允许,派了美国人邵涤源牧师和莫安仁牧师到三原调查访问,并和孙汗青、刘丹之、王元、聂受儒等作了数日的商议,决定选择地点(即现在的福音、太和等村)建设村庄,设立教会,就以孙汗青等人为领导。
  在中国由中国人自己来办教会是外国人所不愿意的。浸礼会的英国人既无人派到三原来领导,却又不放心中国人自办,因此一面有时派“内地会”的瑞典人前来帮助,一面却把在三原调查的情况,带回英国,与英国浸礼会差会协商,结果,由英国浸礼会派出敦崇礼和邵涤源二人到陕西主持,开展教会事业。这是一八九二年的事情。
  敦崇礼、邵涤源到了陕西以后,没有直接去到三原,他们先在西安设立了谈道所(即后来西安东关的大教堂,陕西各地基督教堂多多少少都受这里的指导),以为容身之所。一八九四年莫安仁也来到西安,他们商量以后,认为三原的教徒多,好开展,决定先派敦牧师和莫牧师的妻子前往三原主持教会,他们到了福音村后,首先向妇女界大为布道,这也是陕西妇女界信教的开始。据说这时迁移来陕的山东人中信教的仅有三十余人,到一八九八年英国人梅德立牧师来主持时,才有信徒一百三十余人。这便是三原基督教的由来。
  (政协泾阳县委员会供稿 一九六四年十月)
  《陕西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