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人生之歌——记著名秦腔旦角、国家一级演员马友仙(图)

容嵩




  我决定写全国政协委员马友仙。
  我为此感到十分荣幸。
  因为马友仙是秦腔演员,是受到数以万千计的秦腔观众喜爱、崇拜,给以高度评价而又名副其实的国家一级演员。
  1
  纤纤娥眉,娴静而流溢着神采的一双眼,圆蛋脸庞略显消瘦,有微微的红色,端正而俏美的鼻,如玉般晶莹的齿;中等身段,朴素而又朴素的服饰,这便是马友仙,已经46岁的马友仙。舞台下的马友仙,那么真切,那么自然。
  请我和另一位客人落座在沙发,听过介绍,取来茶和烟递给我们,便静静地坐在我们斜对面的一张小方凳上,这哪里是名贯西北的马友仙呢?端庄、温和,眸子里闪出的纯然是谦逊贤淑的光,我脑子里“名演员”的概念一下子消失了。交谈,便如家常拉开。
  提起马友仙的籍贯,她的爱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导演、副院长李继祖笑着说:“这些年,关于马友仙的籍贯,在观众中争执很大,咸阳观众说马友仙是咸阳人,合阳观众说马友仙是合阳人,而且都有道理,因为两地的名人录都收了马友仙……”
  马友仙原籍陕西合阳马家庄,父亲年轻时就到咸阳给人当相公。1944年农历四月,马友仙出生在咸阳。
  母亲生养了马友仙姊妹4个。可母亲真苦命啊!在40岁的时候——1950年就遭受了人生最惨痛的苦难,失去了丈夫。为了活命,为了养儿育女,母亲不得不一人耕作10亩土地,成天价把最大还不到7岁的4个儿女关在家里。而那洒满母亲汗水的土地,距离栖身之处12里半……。
  母亲曾让马友仙上过两年学。毕竟是童年啊!校园里,渭河岸边,马友仙云雀一般清亮的歌唱,寄托了她那颗纯美童心对生活的多少愿望!爱跳,爱唱,她那甜美的嗓子,很快在校园出名了。
  9岁那年的一天,中共咸阳县委农工部部长米振民突然寻找到渭河岸边马友仙的家里。酷爱艺术的这位部长,因为前不久观看了小学生的一次唱歌活动,对马友仙的歌唱极为赞赏,因此专程来到马家,要推荐时年9岁的马友仙进咸阳大众剧团。
  进剧团,当演员,就可以经常地在舞台上面对很多很多的人歌唱演出了,这对天生仿佛与歌唱有缘的马友仙有多么大的诱力啊!再说,进了剧团,也减轻了母亲的负担呢。
  考试十分顺利。
  马友仙被咸阳大众剧团录取了——她的演员生涯便由此开始。
  9岁的女孩子马友仙,在跨入剧团大门之前,在她人生第一场真正的舞台演出之前,哪知道她还需要付出即使是普通成年人也难以接受的艰辛呢?
  咸阳大众剧团的前身是益民社老戏班,历史上曾经培养过不少著名秦腔演员,和从旧中国过来的任何一个秦腔剧团一样,虽已成为国营的大众剧团,仍然以严格乃至严酷的“打戏”为培养调教演员的重要手段,以超负荷地常年在恶劣环境下奔波演出为主要的生存基础。下乡演戏,不管三十里五十里,全靠步行,老师给学生说戏的过程便是伴着跋涉的脚步进行的;年轻演员每天要练4趟功;天亮以前第一趟,天亮以后第二趟,吃完午饭第三趟,吃完晚饭第四趟,练功不能偷懒,因为老师要验汗;很多时候,晚上演完戏还要赶路,为了不误第二天的午场演出,不知有多少夜晚,疲惫难支的马友仙是迷迷糊糊抓着老师的衣服走到下一个演出地的;最可怕的是体罚,小演员在练功或在演出时犯了规矩,或打板子,或罚不准吃饭,或罚靠墙拉大顶一顿饭功夫。让马友仙至今难忘的是,一次剧团在三原演出,一位年轻演员因笑场而受罚,主管老师把全团演员集合起来,将那年轻演员反吊在大梁上,令人拿绳子一下一下地抽,直看得马友仙心惊胆颤。
  戏剧界从旧社会过来的老师是信奉“打戏”的,所谓不打不成材,自己少年入科时因挨打而出息,到了可以带学生时,便象自己的先生当年打自己一样打学生。马友仙10岁左右学演《柜中缘》,只因忘了“徐翠莲来好羞惭”这句主要台词,被老师打了10个板子,手肿得连妆都卸不了。那种惩罚,是刻骨铭心的,因为它包含了一种严酷的爱,愈是有培养前途的演员,愈是受到老师毫不含糊的惩罚。
  但是,言传身教马友仙的程少民先生、杨文华先生和众多的老师又曾在马友仙的身上倾注了多少心血啊!他们见马友仙天资聪颖,练功学戏不怕吃苦,又有极好的嗓音天赋,便在她进团不久就教她排演《柜中缘》,让她饰剧中的女主角徐翠莲。
  终于,马友仙主演的《柜中缘》与观众见面了。唱、做、念、打,全然入了戏;那舞台道具中的椅子高,她个儿低坐不上去,还是管前台的老师抱起她放在椅子上的。她那清丽动听的一段段唱腔,博得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一出《柜中缘》,马友仙的名字传遍咸阳。
  马友仙叫响了,在她只有10岁的时候就叫响了。命运之神在对她微笑。于是,由她主演的剧目一出出排了下来——
  《柜中缘》(饰徐翠莲)  
  《河湾洗衣》(饰田赛花)
  《别窑》(饰王宝钏)   
  《杀船》(饰肖英)
  《走雪》(饰曹玉莲)
  《双疑案》(饰莲香)  
  《五典坡》(饰王宝钏)
  《玉虎坠》(饰王娟娟)
  《三滴血》(饰贾莲香)  
  《三堂会审》(饰玉堂春)
  《白蛇传》(饰白云仙)
  《游龟山》(饰胡凤莲)
  《卧薪尝胆》(饰西施)
  《红楼梦》(饰林黛玉)
  ……
  2
  初春。
  古城西安。柳色青青,春光旖旎。
  西安老东风剧场。
  演出一场接着一场,容纳千余人的剧场内,气氛热烈而庄严。这是1960年的3月,陕西省首届青年戏曲演员观摩演出正在这里进行。
  那绛紫色的大幕又一次缓缓启开,咸阳地区选拔的青年戏曲演员代表将开始他们的演出了。这不是一般性的汇报演出,这里,汇集了全省600多名戏曲演员中的尖子。观众席前排就座的,有省和西安市的各级领导人,有省戏曲研究院和易俗社等艺术团体中开一代风气之先的著名秦腔演员、著名秦腔导演,他们用权威的目光,审视着,期待着。
  将演出的是传统剧目《断桥》。
  琴瑟幽幽,笛鸣委婉,湖光山色,青碧黛绿,水光潋滟……
  乐曲声中,幕后传来剧中人、主人公白云仙的唱腔——
  “与天兵打一仗气冲牛斗。”
  好清亮的嗓音!清亮中透出一股力度、一股气度,称得上先声夺人了。
  那撩人的行腔尚未落尽,头戴白额,身着白色战衣战裙的白云仙出场了。
  好飘洒的身段!
  圆场,亮相。
  好精巧的步法!好俊秀的扮相!——那幽怨中闪着愤怒的眸子,那么传神,令人瞬息间怦然心动了!
  尖板唱过,随着青儿的出场,剧情一步步发展下来。
  随着慢二流板的曲调拉响,白云仙又一次行至前台——
  “恨官人做此事太得短见,
  疾病好你不该去游金山。
  听信了和尚言说长道短,
  怎忍把恩爱情一概丢完。”
  “哗……”整个剧场突然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听下去,听下去,重场戏还在后边呢。
  “慢板”转“二流板”——
  “……
  多亏了小青儿穿针引线,
  我二人宁王府才结凤鸾。
  结发后相恩爱未有月满,
  天不幸端阳节就在目前。
  ……
  那童子显原形好不森严,
  观见他头似巴斗、眼如明星,
  爪如钢锥双翅展,
  遮天盖日上下翻。
  我这里举起青锋剑,
  ……”
  哗……”
  更激烈的掌声爆发了!观众中的名流有人带头喝彩:“好!”
  掌声,叫好声,40分钟的演出结束,整个剧场轰动了!
  ——这是马友仙的轰动,是还不满17周岁的马友仙在人生第一次获得的真正的轰动。
  记者采访的话筒伸向她,镁光灯的闪烁在照耀她。观摩演出继续进行,但马友仙已开始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观摩演出期间的会刊连着3期发表了有关马友仙主演《断桥》的评论,“马友仙一出《断桥》震惊四座”乃评论中的辞句。
  观摩演出结束,马友仙荣获青年演员优秀奖。
  花一般的年龄,命运之神微笑着向她招手。
  上海唱片社为马友仙灌制了《断桥》的唱片。省内的名流,特别是省戏曲研究院的权威人士在观摩演出结束之后即把关注的目光转化为选拔的行动。
  关于在青年优秀演员中选拔马友仙、*(上厶,下贝)宗汉等调入戏曲研究院的报告很快打到省里。
  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调!
  咸阳大众剧团却怎么也舍不得放马友仙走。
  地区的剧团培养一位在省城引起轰动的优秀演员,难道是容易的么?调走马友仙,无疑是挖走一根台柱子!
  费尽周折,用尽谋略,又付出交换的代价,直到一年后——1961年的春天,研究院调人成功,马友仙告别了养育她8年的咸阳大众剧团。
  3
  进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17岁的马友仙觉得头顶的蓝天一下子变得高远了。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被西北五省秦腔同仁和广大观众誉为秦腔艺术的高等学府。这里藏龙卧虎。这里名家荟萃。这里有老一辈艺术家、省戏曲研究院(前身西北民众剧团)的创建者马健翎,有40年代西安四大名旦之一、被誉为秦腔旦角正宗的李正敏先生,有著名导演韩盛岫,有许多早已名贯西北的青年演员……
  20年代就投入党的地下工作、曾在40年代以《血泪仇》等剧引起巨大轰动的陕北米脂人马健翎见到了终于调进戏曲研究院的马友仙。
  “马友仙,你的《断桥》唱得好啊!”马健翎仔细打量马友仙。
  “……”,舞台下历来寡言少语的马友仙红着脸,不知说什么好。
  “你前不久主演的《蔡文姬》也很不错呢,”马健翎瞅着腼腆、拘束的马友仙,又道:“调你到咱们戏曲研究院不易啊!你要好好地学,那样才能有大出息。”
  马友仙认真地点点头,恭敬地答道:“对。”
  她不善言谈,也没有因为成功地演了几出戏而飘然,她默默地用功了。观看李正敏等人的演出,一遍又一遍听名家们的录音唱片,领悟他们创造的美妙的声腔,揣摩他们行腔运气的奥秘,思索自己在处理一个又一个剧中人的唱腔时有哪些长处、有哪些短处。咸阳大众剧团8年,有的是日复一日转场演出的风尘跋涉,有的是常年累月在旷野露天场地艰辛的演出,缺的正是真正的艺术殿堂的熏染。而现在,仿佛鱼儿由小河进入大江,马友仙的艺术视野一下子开阔了。
  院长马健翎、总导演史雷在好学的17岁的马友仙身上,看到十分有发展的可塑性。1961年的四、五月份,当马健翎拿出他的力作《谢瑶环》①时,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马友仙作为扮演主人公谢瑶环的最佳人选。
  唱腔,由被誉为“秦腔正宗”的李正敏先生指导、训练;
  表演,由主力导演、马友仙所在团的团长李文宇指导、训练;
  组成最佳演员阵容:马友仙饰女主角谢瑶环,李继祖饰男主角袁行健,杨凤兰饰武则天,陈炎饰武洪,*(上厶,下贝)宗汉饰徐有功,蔡志诚饰龙向前,卫保善饰武三思。
  李正敏先生在秦腔界享有那么高的盛誉,却并不要求学生跟他亦步亦趋。“友仙,跟我学戏,不能依葫芦画瓢。我是我,你是你,我有我的唱法,你也应该有你的唱法。这样,你才能成为有出息的唱家子。”老先生的话,把马友仙的心一下子拨亮了!是啊,细腻、委婉、吐字清、行腔正,这些地方正是自己应该学的,而在装饰音的处理上,又应该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发挥,唱出自己特有的韵味来。
  马友仙认识韩盛岫导演,正逢韩盛岫在花园扫地,两人曾有几句戏剧性的对话——
  “你是个干啥的?”
  “你看我是干啥的?”
  “我看你是个务花的。”
  “对啦,我就是务你这朵花的。”   
  韩先生怎样诱导马友仙呢?“表演要好,首先需准确地体会剧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感情,所谓情发于声,情动于中而溢于言表。需缠绵处缠绵,该激昂处激昂,当悲愤时悲愤,应委婉处委婉;如果脱离了剧中人物的个性,不注意人物在具体环境中的思想感情,表演只能算是做作了……”听到这些教诲,马友仙觉得眼前的一层薄雾被轻轻弹拂去了。
  马友仙在她金子一般的年华中,以整个的身心追求艺术上的飞跃。
  学习秦腔名家唱腔的特点,同时有心地借鉴郭兰英、王昆、邓玉华等著名歌唱演员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方法,甚至多次欣赏和学习意大利咏叹调中女声的唱法技巧;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声中共鸣和真假嗓音的揉合,以拓宽自己的唱腔音域,提高演唱的表现力;舞台表演中,从规范化中求性格化,使演唱更优美、更细腻。 
  幕布徐徐启开,正义与邪恶将展示它们的搏斗,美善与丑恶将同时登场。由马友仙扮演的谢瑶环出场了。
  ——公元7世纪末,自称圣神皇帝的武则天当政时期。政绩卓著,但任用酷吏、屡兴大狱的女皇,晚年更加豪奢专断。
  江苏太湖一带发生农民起义。女皇召集迈臣议论对策。则天侄梁王武三思与则天近身女官谢瑶环提出不同意见。
  女皇接受谢瑶环的主张,命其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江苏招安农民起义将士。
  谢瑶环惩戒武三思之侄武洪;
  谢瑶环与富于正义感的侠士袁行建产生真挚的爱情;
  谢瑶环遭武三思及酷吏来俊臣迫害,惨死在公堂;
  ……
  驾前女官谢瑶环一举而为手握上方宝剑的巡按,一场旦装,一场生扮;此一场是圣神女皇驾前的司籍女官,彼一场是正义凛然的江南巡按;此一时含情脉脉,花前月下;彼一时悲愤交加,身遭险恶……
  演出在西安南大街剧场进行。
  一阵又一阵的掌声!马友仙又一次以其动人的演唱征服了观众。
  “瑶环本是江南籍”一段唱腔,不卑不亢,刚柔相济,声情交融;
  “公务毕/换罗兰/园中消散”一段唱腔,运用了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时而行腔如丝,柔媚委婉,时而热情奔放,把少女谢瑶环对生活的渴望、对情人的眷恋,活生生地展示在观众眼前。热烈时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委婉处字字动情不绝如缕。
  “公堂审武”一场唱腔中的“尖板”,可谓威严隆重,气震屋宇!
  马健翎院长的期望没有落空,李正敏、韩盛岫、李文宇等先生的心血没有白费,马友仙自己的心血更没有白费。
  那是一种怎样的成功啊!
  第一期上演连续演出40多场,场场爆满,场场掌声如雷。长安街头,街谈巷议《谢瑶环》,马友仙的名字和《谢瑶环》的剧情一样一时成为热门话题。
  恬静,贤淑,舞台下的马友仙依然那般腼腆,那般少言。她为自己得到名师的指教而庆幸,为成功地演出《谢瑶环》而激动,作为一名善于进取、善于在艺术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员,她同时在内心一遍又一遍地审视自己。她对自己昔日的局限,对演唱中存在的弊病,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对自己已取得的新的成就作了冷静的分析。
  “基于传统而不拘于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融于一己之中。”马友仙默默地这样要求自己。
  马友仙很年轻,她刚过17岁。
  马友仙很清醒,她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就,而开始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探求了。 
  4
  作为秦腔演员,马友仙的名字日益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所熟悉。
  继《谢瑶环》之后,马友仙又成功地演出了关中道情《嫁妆镰刀》(扮演媳妇)、革命现代剧秦腔《战洪图》(扮演团支书)、革命现代剧秦腔《恩仇记》(扮演钱秦云)、历史剧秦腔《四进士》(扮演杨素贞)、历史剧秦腔《鱼腹山》(扮演田秀珍)等。
  然而,在60年代初期,向往生活、迷醉于秦腔艺术的马友仙,和千千万万善良的中国人一样,哪里能体会和猜度到政治气候——政治大风暴来临前的种种变化呢!
  时间推进到1963年。“文艺界有一条黑线”的“理论”已经提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被列为要拔掉的文艺界的“黑旗”之一。
  到了1965年10月,那位20年代就献身革命、1944年曾获“人民大众艺术家”称号、曾为秦腔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马健翎含冤离世了。
  著名历史剧《谢瑶环》被批判。
  著名历史剧《海瑞罢官》被批判。
  而中国大地上一场长达10年的历史大悲剧、一场空前的民族大灾难随之拉开帷幕。
  愚昧、迷信、野蛮、丑恶,一切都在“革命”的口号声中进行,中国人中数以万计的优秀分子被“炮轰”,被“打倒”……
  马友仙却并非那种不闻政治或没有政治头脑的盲从者。她明确反对踢开党委闹革命,反对“炮轰西北局”,“火烧陕西省委”,同时坚决不参加造反派组织。
  她自然而然地被当作“保皇派”。
  在剧院门口,她被文艺界一些持不同观点的“造反派”围斗了好长时间。围斗结束颇有些喜剧性——有人喊叫让她这个“文艺黑线的红人”报一报自己的工资,她回答说:“我每月工资45元。”围斗的人一听轰然散去。
  但倔强的马友仙却因被围斗而患了中心型视网膜炎,眼前一片黑暗,住进了医院。
  舞台生活可能一去不返。日子过得那样痛苦,那样慢;内心的忧虑、压抑与痛苦交织在一起,吞噬着马友仙那颗年轻的心。
  1967年11月1日马友仙与李继祖结为伉俪。
  获得了马友仙爱情的李继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李继祖,西安市人,1950年5月12岁时入西北民众剧团(即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1953年15岁时因主演秦腔《四进士》,获西北大区乙等奖;1956年6月陕西省第一届秦腔汇演时曾以主演《游西湖》获演员二等奖……
  但马友仙选择李继祖为终生伴侣时,却正是李继祖作为“马黄黑帮的红人”、“刘邓式的党员”而被批斗的时候。那时的李继祖,是陕西文艺界被第一批开除党籍的人当中的一个。
  马友仙告诉我,她和李继祖结婚的前一天,李继祖还在挨批判。
  爱情是甜蜜的,同时也是苦涩的。
  处在“文革”的岁月中,站在被排挤的行列中,马友仙和她的爱人只能默默地、悄悄地进行两人默契的艺术探讨与交流。
  “革命样板戏”当时已开始轰轰烈烈的演出。而马友仙,在1970年上半年之前,扮《红灯记》中铁梅的角色,被排在第四组。名列第四组对于演员来说意味着什么,只有身在艺术团体的人们最清楚。对于初涉舞台的年轻演员,可能算是扶持、提携、培养,比派不上角色的演员幸运,但对于在观众中已经产生相当影响的马友仙说来,实际上是一种悲哀了。
  比起许多因“文革”而彻底被断送艺术生命的演员,马友仙又似乎幸运得多。
  1970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排演经过移植的秦腔《红灯记》。
  被排在第四组中的马友仙,最初自然没有想到自己的位置会发生变化的。但当时陕西省委的一位负责人在几次审查性地观看了秦腔《红灯记》后,几次明确要求戏曲研究院改换扮演铁梅的演员——于是,马友仙又出场了。与*(上厶,下贝)宗汉(扮演李玉和)、阎冬贤(扮演李奶奶)同时出场了。
  马友仙手心里握着一把汗——《红灯记》里李铁梅这一角色,当时已被著名京剧演员刘长瑜通过精彩的演唱成功地树起来了,自己能否在秦腔《红灯记》中成功地塑造李铁梅?
  “京剧有京剧的观众基础,秦腔又有秦腔的观众基础,只要有优秀的唱腔和表演,任何剧种之间,艺术的魅力和效果都是相互无法替代的。”蔡志诚等老演员这样鼓励马友仙。
  已经停止了3年多舞台活动的马友仙,心里也憋了一股劲:既然演,就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成功。
  反复研究剧本,和作曲家一起反复修改唱腔音乐设计,大胆地把喷口、真假声结合等科学的演唱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演唱中去。
  一遍又一遍排练,追求具有自己特点的唱腔韵味。
  马友仙无疑又获得成功。
  严格地说,马友仙获得的是关于李铁梅唱腔的一次艺术上的、随着时间推移愈来愈耐人咀嚼的成功。 
  马友仙演唱的“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听罢奶奶说红灯”、“提起敌寇心肺炸”等秦腔唱段,经历了长达10年的时间考验,至今仍被西北五省数以万千的广大观众所喜爱。在“文革”结束后的十几年里,人们对所谓的“革命样板戏”确实没有什么兴趣了,但是,凡马友仙光临的演唱会,毫无疑问会爆发“《红灯记》,《红灯记》!铁梅!”这样的吼声。这是事实。
  1990年5月1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庆祝建台30周年联欢晚会。晚会上,当马友仙演唱了《十五贯》等剧的唱腔开始谢幕时,演出大厅里突然就爆发了“《红灯记》,《红灯记》!”的呼声和热烈的掌声。尽管有著名京剧演员刘长瑜在场,马友仙退不了台,只好来一段铁梅的唱腔。一段唱腔,掌声四起,欲罢不能,只好再唱一段。
  马友仙告诉我说:“1970年至1976年间,我曾成百上千场地演过《红灯记》这出戏。”
  5
  古城长安的夜。
  潇潇春雨,逸然飘洒,有轻风,伴着飒飒雨声。
  夜,已深沉,除了让人一下子感到生命在运动、感到血液里似乎注进新的生机的春雨声,一切都那样的静。
  灯下,马友仙正在入神地整理自己的笔记——关于美学,关于自己的艺术实践的体会。
  “人类社会生活中出现了美,并相应地产生了人对美的主观反映,即美感。随着美和美感的发展,才出现了作为审美意识集中表现的艺术……”
  “马克思、恩格斯在谈论现实中丑的事物时,是把‘丑’看作客观事物的一种社会属性,并且从历史的发展中说明丑的根源的……”
  “艺术中的‘丑角’不等于丑。戏剧中的丑角不一定是反面人物,如《苏三起解》中的崇公道……”
  “艺术所以能培养欣赏美的大众,正是由于艺术本身具有美的特征。艺术美并不是生活形象的简单的再现,在艺术形象中浸透了艺术家的激情。而这种激情也来源于生活实践。情感是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事物的态度。生活推动艺术家、演员的技巧的发展。艺术技巧不仅为表现生活思想情感服务,而且是在表现生活与思想情感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老《断桥》和新《继桥》在不同层次上的成功,就可以说明这一点)。生活在不断发展,要求艺术家在技术上也要不断地发展……”
  她停住笔,轻轻地推开门,走到阳台上。带着春雨清凉的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这是粉碎“四人帮”之后的第一个春天的雨夜。
  她无法抑制自己的思绪。
  “从生活到艺术,是一个创造过程。创造,才是艺术之美的生命。”
  她回到屋里,坐到灯前继续写下去——
  “不同的艺术种类中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具有不同的特点。对演员来说,通过表演和唱腔塑造人物,首先要融进自己对剧中人物的正确的理解……齐白石曾说:‘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记得老师讲,罗丹就说过这样的话:‘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
  马友仙感到激动。
  这是一种他人无法完全理解的激动。
  她自己觉得,当她迈过而立之年,即将33岁的时候,她才真正地在秦腔艺术中基本上实现了作为一个演员的价值,真正地在秦腔艺术中创造了比较明显地带有自己个性特点的东西。
  她激动,因为她获得了新的成功。
  粉碎“四人帮”之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恢复排演了秦腔《十五贯》,马友仙在此剧中饰演苏戍娟这一角色。
  “文革”前陕西戏曲研究院曾移植上演过《十五贯》,在西安地区观众中留下良好印象。这次,马友仙主演《十五贯》,剧本改编及导演和她一起对苏戍娟的部分唱腔进行了新的设计处理。
  《十五贯》,这是“文革”后在古城西安演出的第一出古典戏啊!马友仙与著名秦腔须生演员阎更平、*(上厶,下贝)宗汉(饰演况钟),名丑阎振俗(饰娄阿鼠)主演的《十五贯》连演100多场,场场不绝叫好之声。
  马友仙的“我爹爹贪财把我卖”一段唱腔,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过渡音及行腔的拖音,被马友仙装饰了多少韵味进去啊!十几年后的今天,这段唱腔仍然有着征服观众的巨大魅力,让秦腔观众百听不厌。
  《十五贯》之后是新《断桥》。
  17年前的1960年,马友仙就是以在《断桥》中饰白娘子参加陕西省首届青年戏曲演员观摩演出而名震西安的。
  老《断桥》曾一时轰动,获了奖,录了音,让人们认识了马友仙。
  新《断桥》的成功,在于马友仙超越了自我。她几乎完全放弃了原来的唱法,而代之以新的演唱技巧,新的发音方法。
  “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霜染丹枫寒林瘦/不堪回首忆旧游,忆旧游。”——这“苦音二流”板的四五句唱腔,第一句的“还”字,第二句的“满”字,第三句的“瘦”字,第四句的“首”字,处理得实在称奇,几乎所有的字以及字与字间的转化,句与句之前的传递,都让人叫好。
  夜,很深了。
  万籁俱寂。雨还在下。
  “艺术形象必须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这是我国古代艺术的一个优良传统。德国诗人、剧作家歌德也曾说过,‘艺术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他特别强调艺术创作最大的难点‘是对个别事物的掌握’,与徐悲鸿的说法‘妙之至肖为尤难’是同样道理。进一步想,美既然是通过具体、个别的感性形式显现出来的,那么,名艺术流派的魅力,也来自美的多样性和独创性。……”
  “艺无止境。我还须不断地超越自我。”看着自己刚写完的这段话,马友仙深深地吸了几口气,静思着,熄了灯。
  6
  毋庸置疑,马友仙创造的秦腔戏剧人物形象,已经进入我们民族的艺术殿堂。
  1977年,演完《十五贯》,接着就是恢复排演著名历史剧《窦娥冤》。
  1977年马友仙主演的秦腔《窦娥冤》,是1965年含冤死去的马健翎生前改编的剧本。
  马友仙一遍又一遍钻研剧本,领会这出伟大的古典悲剧的全部蕴涵。
  马友仙一遍又一遍地研究和改进唱腔。
  窦娥乍上场时,那“慢板”的唱段,哀怨、忧伤、孤独、音弱、声暗,如泣如诉;
  杀场降雪一场,从“大尖板”开始,再转“慢板”和“二流板,”那整套唱腔,发挥高昂激越的声音特点,特别在“哎/放大声/喊冤屈/动地惊天”一句,一个长音,然后一字一句用顿号式的重叠唱法,把窦娥“怒狠狠睁眼把天怨”的情感准确表达出来。
  杀场上见到婆婆时,唱腔由高昂的音域转换为慢节奏的低言,“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一段唱腔,一字一泪,抑扬顿挫,弱音中不失力度,将被那黑暗社会所要毁灭的美和善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马友仙主演的《窦娥冤》获得成功。窦娥的形象、窦娥的唱腔,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演完《窦娥冤》,接着是《洪湖赤卫队》。
  老导演王玉山选马友仙扮韩英。
  研究院4位音乐设计都提名让马友仙扮韩英。
  为救群众而自己被捕的韩英,敌牢里面对彭霸天的韩英,与母亲生离死别的韩英,手带铁镣而置生死于度外的韩英,不惜以生命换取天下劳苦人民得解放的韩英——马友仙把她演活了。数不清的观众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仍然喜爱她所扮演的韩英的唱段,特别是第四场“娘啊,儿死后”的唱腔,已被戏剧界有些人士总结为“马友仙现象”,不知有多少秦腔女演员把她的唱腔奉为“正宗”,朝夕学唱。总之,陕西、上海等地为她的《洪湖赤卫队》唱腔制作了录音带,中央音乐学院已经将她的《洪》剧唱腔录音,作为民族声乐教材——这在秦腔演员中是绝无仅有的。
  1977年,马友仙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接收为正式会员。同年,她被推选为第五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1980年,马友仙参加了陕西省著名秦腔演员大联演,演出得到各界好评。在参加联演的24位著名演员中,她是最年轻的一位。
  1981年,马友仙在《梁玉娘》一剧中饰演明喜春,参加陕西省省直系统新创作剧目汇演,获得演员一等奖。
  1982年夏秋之间,马友仙参加了大型眉户现代戏《邵小利》的排演,饰演该剧的女主人公邵小利。演出受到各界普遍好评,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为此专门播发了她的录音访问记。
  1984年马友仙参加了陕西省第一部广播戏曲《慧梅之死》的演出,饰演慧梅这一角色(崔惠芳在同剧中扮高夫人)。演播之后,被制成盒式录音带两集,推荐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此后,上海音响公司又为此剧制作了密纹唱片。
  1984年,马友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5年8月,马友仙参加“陕西省振兴秦腔音乐会”演出。她演出的《楼台会》,在唱腔音乐上运用了转调和调式交替的手法,在秦腔的唱腔音乐改革方面进行了一次新的大胆的尝试,为秦腔唱腔的进一步丰富作了可喜的探索。
  1988年,马友仙被批准为国家一级演员。
  如果我们把马友仙1952年入咸阳大众剧团至1960年主演老《断桥》这段时间称为她艺术生涯的“启蒙阶段”,即第一阶段(在此阶段,马友仙接受了秦腔演唱艺术的几乎所有传统的、程式化的教育,对秦腔的表演规律、特点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也较好掌握了秦腔旦角——正旦、小旦的一般表演技巧,天赋的嗓音得到了较大限度的发挥),那么,从1961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至1976年10月这段时间,可以称为她艺术生涯的第二阶段(在此阶段,由主演《谢瑶环》到主演《战洪图》、《恩仇记》、《四进士》等剧,马友仙经过名师李正敏、韩盛岫等人的指教,秦腔表演艺术的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明白了艺术个性、个人风格的重要性,并开始极力追求具有个人风格的表演方法,在运气、行腔、润腔、吐字等方面取得明显成就。而通过革命现代秦腔《红灯记》的演出,其艺术水平已发生质的变化,她已经能够比较自如地掌握高难度的演唱技巧。文化水平、艺术理论的修养也得到明显提高)。成功地演出《窦娥冤》、《洪湖赤卫队》,表明马友仙已经进入其艺术生涯的第三阶段即成熟阶段(此时的马友仙,进入秦腔表演的‘自由王国’,不仅能够自如运用高难度的演唱技巧,而且开始在表演方面大胆创新,明显地形成了自己的表演艺术风格、唱腔艺术风格。就表演而言,能够准确地把握剧中人的个性及其在剧中的发展变化,并通过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舞台表演艺术再现人物;就唱腔而言,刚柔相济,雄奇峭拔,幽婉蕴藉,清新典雅,已溶于一炉)。还应该指出的是,马友仙在其艺术生涯的第一阶段至第三阶段,之所以获得那么多的成功,特别是第二、三阶段的成功,与这段时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主要演员结构、譬如有不少好演员为马友仙配戏有关,同时与马友仙本人健康的艺术心理有关。
  演完《洪湖赤卫队》,马友仙开始步入其艺术生涯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从1978年开始一直延续到12年后的今天。
  马友仙是多么地渴望能够继《窦娥冤》、《洪湖赤卫队》的成功后在秦腔艺术的殿堂里登临更高的一个台阶啊!但是,1978年后的几年里,她并没有充分估计和预想这种攀登的难度。12年前的马友仙才34岁,还没有进入不惑之年,周围的一切那时似乎都在向她微笑,她感到充实,深深体会到艺术创造的喜悦;她谦逊地面对向她热烈鼓掌的观众;她觉得自己基本上没有虚度年华。
  7
  观众是演员的上帝,观众是评价演员的最权威的裁判。我想,在一般意义上,艺术界人士和读者都能同意这两句话。
  我想集中地描述一下马友仙在广大秦腔观众中近年来所产生的影响,自然也包括其他各个方面给予马友仙的种种殊荣。我们的戏剧评论界特别是秦腔评论界人士,对于象马友仙这样的著名演员的研究和评论,是太不够了。见诸几十种报刊的有关马友仙的绝大多数文章,由于篇幅所限,千字文居多,只能算是对演员基本经历和某个时期主演剧目的介绍。
  广大秦腔观众(特别是西北五省的农民观众)热爱马友仙,在很多的时候达到了近乎痴狂的程度。
  十几年来,她接到近千封群众来信。
  凡慰问演出、各种晚会,轮到她出台,没有几段唱腔,观众的鼓掌声会使演出进行不下去。所以,近年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及其他艺术团体组织慰问演出,大都是她“压轴”。
  在农村演戏,观众看完戏还要看马友仙本人,舞台上下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场面时常出现。有一次去某县演出,中午戏完要赶回西安,她已经上了小车,却被群众发现了,于是,小车被包围,整个路段的交通堵塞了,治安人员拿棍子挥舞,也无法驱散群众。马友仙只好露面,向群众说几句“我是马友仙,感谢乡亲们对我的关心”之类的话,然后鞠躬告别,小车才得以放行。
  在甘肃兰州等地演出《断桥》、《窦娥冤》等剧,马友仙几次碰上这样的局面——戏正演着,台下的观众突然敲锣打鼓拥上舞台给她披红,给她献旗,鞭炮放得噼噼啪啪,只好停止演出,先把观众献上来的旗或匾接住,然后再接着演出。
  观众献给马友仙的锦旗、牌匾上写的是这样的内容:“声情并茂,名流之最”,“一代秦风”。
  1985年北方梆子声腔会议(即全国第二次梆子会议)设50票无计名测验最佳秦腔唱腔演员对象,在提名的50名演员中,马友仙是唯一获全票的演员,名列榜首。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在戏曲专题节目中曾多次播出的《秦腔旦角唱腔欣赏》,把李正敏、肖若兰、马友仙称为具有代表性的秦腔旦角演员,认为马友仙的唱腔“耐人寻味,既不失秦腔的原有风格,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使秦腔旦角唱腔适应了发展着的时代要求,她对发声的改进和在唱法上的创新,为秦腔旦角唱腔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近年来,陕、甘、豫等省地音像出版部门录制发行了马友仙主演、参演的唱腔录音盒带20余盘,发行量以数十万计。
  马友仙的影响已不仅在西北五省。 
  在台湾任秦腔戏剧学会理事长、《西北》杂志主编、原国民党台南市市长张佐鹏先生,因酷爱秦腔,特别喜欢马友仙的唱腔,曾写信给马友仙,希望得到她的新唱腔录音带,并欢迎马友仙到台湾去演出。
  台湾一位姓罗的女士来西安探亲旅游,给省市统战部门提出的第一要求是希望见到马友仙。见面之后,这位罗女士告诉马友仙说,在台湾,有很多人喜爱秦腔,每年春季陕西同乡会都要举办有关秦腔的比赛,学唱马友仙等著名秦腔演员的唱段,谁唱得好、学得象,谁就可以获奖。她的丈夫逝世前,曾连续三年在这种活动中获奖。罗女士流着泪对马友仙说,她的先生逝世前整日在家研究马友仙的唱腔,生前最大的愿望是见马友仙一面;就在她的先生退役后拿到回大陆的护照的当天,却因过于激动导致突发疾病而去世了,临终前请她代他到大陆见马友仙一面……
  台湾有许多人喜爱马友仙等人的唱腔,近年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每年春节前夕邀请马友仙参加电台组织的对台演唱节目。据有关人士估计,马友仙的唱腔盒式带在台湾约有2万盒以上。  
  1989年5月,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与中国农业银行陕西分行举办秦腔中青年演员“农行杯”大奖赛,由马友仙、*(上厶,下贝)宗汉、郝彩凤主演的“痛说革命家史”,分获大赛的最高奖——特别荣誉奖。我前不久听过当时的演出现场录音,马友仙的唱腔几乎被持续不断的掌声淹没了。
  听马友仙的唱腔,数不清的人们说:“过瘾了!过瘾了!”
  我专门采访了多年来一直与马友仙合作,几乎为马友仙的所有主演剧目唱腔作曲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级作曲肖炳先生。肖炳说,马友仙的嗓音明亮而柔和,音色很淳,音质有透明度、金属声;马友仙音质得天独厚,又富于艺术上的创新和进取精神,敢于不断向高层次追求,善于通过声腔艺术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马友仙吸收传统,借鉴传统又不一味承袭传统,在很多唱腔中输入了新的唱法,使得不论是秦腔迷还是歌曲迷都能接受;特别是高音区的真假声结合,马友仙解决得很好,在直起直落,大幅度上跳下跳的旋律中能做到很自然的转换。肖炳先生在谈到马友仙的人品时说:马友仙是一个性格直爽、乐于助人、善于与人合作,不纠缠是非的人,她不和任何演员争高低上下,即使成名后,也演过不少配角……
  1986年8月,根据老山前线陕籍官兵的要求,马友仙参加了陕西省赴老山前线慰问团。此前,她曾收到老山前线官兵的很多来信。在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她和慰问团其他成员废寝忘食一次次奔赴前沿阵地,把自己的唱腔献给猫儿洞的战士。她这样对我回忆:“……一个十七八岁的战士,胳膊被敌人的炮弹打断了,只连了一点皮,那战士自己割掉断肢继续战斗;一个年轻战士,眼睛受伤,眼珠快掉了,为了继续作战,自己拔掉了眼珠;在前线,我的灵魂受到莫大的震动,得到一种从未有的净化,面对我们的战士,我流着泪一次又一次演唱,我常常被我们的战士感动得几乎唱不下去;看着他们,我觉得如果在炮火声中胆小害怕就无地自容,觉得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的人们不应该有任何的自私之心……”20多天的时间,马友仙的声音传遍了老山前线我军的所有阵地。慰问结束回西安后,老山前线不少战士的书信又寄到马友仙手中:“尊敬的马友仙同志,您精彩的演唱,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给了我们力量,给了我们杀敌立功的勇气……”
  1990年年底,为纪念“四大徽班进京演唱200周年(1790—1990),文化部选调全国30个地方剧种赴京作纪念演出。马友仙的《断桥》与其他秦腔剧目先在天桥剧场演出,场场满座。元月6日晚进中南海演出,李德生、马文瑞、汪锋、高克林等中央领导观看演出、评价甚高。《北京日报》1月8日发表《古术苍翠,新技茁壮》的文章,评论马友仙的《断桥》以“唱做情深”为突出特点。
  8
  烦恼的马友仙。
  内心深感压抑的马友仙。
  痛苦的马友仙。
  马友仙,你烦恼什么呢?你缺少什么呢?金钱么?你并不看重金钱,在与外省、地来陕的名演员同台演出时,你获得的掌声最多,人家拿1000元的酬金,你只领100元的补助,你并不感到掉价,只觉得艺术良心对得起观众就行。你要是爱金钱的话,只须在工作之余给拜你为师的年轻演员说说戏,恐怕早成万元户了。你缺少荣誉么?在数以千计的秦腔旦角演员中,你获得的荣誉和桂冠已经拔尖了,况且,你的家庭生活也说得上美满。
  马友仙的痛苦,准确地说来,是她献身艺术的决心得不到应有的理解的痛苦,是她的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受到限制而她个人又无法突破的痛苦。
  作为一名已经在广大观众中产生很大影响的演员,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富于进取和创造精神的演员,马友仙多年来一直追求对他人、对自己的艺术上的超越;特别是《窦娥冤》、《洪湖赤卫队》的成功之后,她希望自己的表演艺术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这不容易,需要勇气。
  马友仙不缺乏勇气。
  但艺术家对自我的超越,仅有勇气是不够的,再加上对自己的冷静分析以及对艺术的种种钻研、技巧提高,也还是不够的。
  艺术家的自我超越需要时机,需要舞台,需要观众的证明、鉴定或者认可。
  《窦》、《洪》两剧之后,马友仙尽管参加了不少剧目的演出,受到观众好评,但实际上处在一种艺术达到较高水平后的停滞阶段。她一直在等待可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的时机或者契机。
  等待需要耐力,等待是痛苦的。
  一年过去,又一年过去。
  能够超越的时机,并不因为艺术家良好的愿望而很快出现。
  《洪》剧之后,10年过去了。
  马友仙日益焦虑。
  尽管种种的慰问、演出都少不了她参加,尽管观众们的掌声还是那样的热烈,但马友仙自己的内心早已开始感到一种难以对人言说的折磨了——铁梅的唱段、苏戍娟的唱段、白娘子的唱段、韩英的唱段要唱到什么时候呢?
  10年?10年时间对于一个旦角演员意味着什么呢?红颜在消褪,细细的皱纹开始爬上额头、眼角…… 
  终于有了极好的机会。
  1989年初,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中国农行陕西分行准备在当年5月联合举办秦腔中青年演员“农行杯”大奖赛。省戏曲研究院让演员们自动结合、自己筹备剧目,向所在团报名,只要排演的剧目能通过团、院两级领导审查,就可以推荐参赛。
  当年3月,临去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马友仙,给所在团业务科报名,说自己要参加一个戏,但未确定具体是什么剧目。业务科将此事向院领导作了汇报。
  “农行杯”大奖赛的规格和规模是不言而喻的。对马友仙说来,这确实算是难得的重要时机了。拿什么剧目参赛?还拿自己以往演过的老剧目么?马友仙想,那样,就太对不起观众,也对不起数年来一直希望进一步超越自我的自己了。其时,她已经得到由本院编剧成全民与她的爱人李继祖合作改编的剧本《霸王别姬》了。
  她带着《霸王别姬》的剧本去北京。会议间隙,她请全国政协委员李准看了剧本,征求这位名作家名编剧的意见。李准在充分肯定剧本的同时提出了供马友仙参考的几点意见。
  回到西安,马友仙请成全民、李继祖参考李准的意见进一步修改了剧本,改进了总体构思设计。
  请本院著名演员卫宝善(二级演员)扮演霸王的角色,与自己合作。  
  请陕西省歌舞剧院一级舞蹈编导、陕西省舞协副主席卫天西与李继祖一起作此剧的导演。
  请本院二级作曲吴复兴为此剧作曲。
  请本院三级舞美设计张卜为此剧搞舞美设计。
  为了不给团里增加经济负担,马友仙自己花钱,请本院一个民乐队及陕西乐团的管弦乐队为此剧伴奏,自己花钱购买部分道具……
  新改编的《霸王别姬》,在表演、音乐等方面与京剧等其它剧种演出过的《霸》剧有显著不同,真是一出值得马友仙好好下功夫,投入整个身心的一出戏呢!多年来,她演的大多都是感情戏,大多是正剧,扮的是庄重的正小旦,但《霸王别姬》却是一出正小旦武演(扮带兵打仗的旦角虞姬)的情感动作戏,剧中武扮的虞姬有大幅度的跳跃性表演动作,表演应达到准确揭示、展现这一悲剧人物在特定环境(历史名战垓下之战结束阶段)下的特定性格、内心世界以及悲而壮美的形象来。
  为了演出成功,达到真正的超越,马友仙——已经46岁的马友仙几乎拿出了拼命的劲头,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她每天三趟练功。她不怕累。她早在前些年就被别人称为“拼命演员”。“宁可死在前台,也不叫苦叫累”,是她几十年来恪守的信条之一。
  审查《霸王别姬》的日子到了。
  省文化厅艺术处的两位负责同志、省戏曲研究院党政领导、研究院秦腔团党支部书记、研究院艺术研究室的一级编剧、二级戏曲评论都来看戏。
  参加审查剧目的绝大多数人被46岁的马友仙在这样一出历史悲剧中展示的几乎全新的艺术创造才能深深打动了。
  大多数审查者认为,《霸王别姬》的成功(公演)将标志马友仙演唱艺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突破。省文化厅艺术处的负责同志及省秦腔振兴指导委员会的同志提议:马友仙主演的《霸王别姬》决不可当作“农行杯”大奖赛的一般参赛剧目,而要当作革新戏的重点成功剧目放在闭幕式做示范演出。
  马友仙和其他为《霸王别姬》一剧的演出付出大量心血的人们,不用说是多么的激动了。 心,因喜悦而颤动,虽说已经46岁,但马友仙又一次证明自己还可以创造,还可以向观众奉献美而新的艺术!她将不辜负无数热爱她的观众!
  然而,马友仙和《霸王别姬》的编剧、导演、另一主要演员、作曲、设计、音乐伴奏者们失败了。《霸王别姬》未能获准参赛。
  失败并非由艺术的上帝——观众裁定。观众无法看到参赛、公演的秦腔《霸王别姬》。 
  马友仙的心几乎要破碎了。费尽千辛万苦,想为观众贡献一出好戏竟也这样难!
  马友仙大病一场。
  1989年7月的一天,马友仙把自己流着泪写就的一份报告,亲自送到了中共陕西省委一位副书记的案前。
  马友仙的报告诚恳倾诉了她作为党一手培养起来的秦腔演员多年来的奋斗、追求和不断为观众拿出新剧目的愿望,以及自己的愿望近年来得不到实现的痛苦心情。报告中说:这些年,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够多了,但这些荣誉越多,我越感到心里不安。我这样混下去,对我无益,对事业无益。报告末尾部分说:我应该调到能发挥我的作用的地方去……
  省委副书记被震动了:他没想到著名演员马友仙还有那么多的痛苦和困难。这位领导同志很快在马友仙的报告上作了“妥善解决,合理安排”的批示。
  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在马友仙的报告上作了批示。有关副厅长在马友仙的报告上作了批示。文化厅艺术处有关负责同志在马友仙的报告上作了批示。
  马友仙在等待。
  一天过去了。一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
  又一天,又一月过去了。
  等待,没有结果。
  冬夜沉沉。当我写完这篇类似传记的报告文学的时候,又一次听着马友仙的唱腔录音,久久不能成眠。
  马友仙无疑正处在她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做为造诣较高的秦腔艺术家,她不想徘徊,她明确自己的艺术追求目标;但同时,作为我们社会的一个人,她又不得不徘徊;她希望得到人们——包括观众、同行、各级领导、评论家乃至自己家庭成员的理解与支持,纵然她是全国政协委员。
  马友仙,对于真正的属于人民的艺术家来说,等待固然痛苦,但艺术家忠于人民的良知不可泯灭又十分的重要,你说是么?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都如同一首歌,人生的脚步,如同这首歌中的音符,高音、低音、休止都是不可或缺的;你人生之歌的已往部分曾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奉献给人间多少美,我相信,在以后的岁月中,你不会让热爱你的人们失望。你如果真正地理解了人生的全部含义,你就不愧为真正的秦腔演员了。
  注释:
  ①1960年,著名戏剧家田汉根据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出的历史剧《女巡按》创作了《谢瑶环》一剧,马健翎根据田汉的剧本,改编创作了秦腔《谢瑶环》。
  《陕西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 走上文艺之路)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