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皮影》——第三章 关中皮影的班社组织——第三节 主要班社及艺人(一)
梁志刚 |
|
1.老腔主要班社及艺人 老腔皮影戏的根据地是八百里秦川东部、西岳华山脚下华阴市的双泉村(原名西泉店)。双泉村之名是上世纪50年代因其村北口有两眼泉水而得,原名西泉店。关于这两眼泉,村里的张家人还讲了一个传说:旧时风水先生说,双泉村为南边的两条龙(山脉)环抱,本是该出大人物的地脉,但因二龙追逐戏谑,到村子北口露出了龙头,形成了这两眼泉,这却露了真容,泄了真气,因此该村只能出戏子——假公卿,而出不了大人物啦!这两眼泉早已干枯,不过村里现在还有一眼常年流水的清泉。上世纪50年代末,双泉村东边三门峡建水电站,因电站蓄水可能淹没该村,所以政府决定将华阴、华县、大荔等县十几万人移民至宁夏。但是人们大多不愿意去,双泉村只去了十几户,而且两三年后又搬了回来,这十几户人家中有演皮影戏的,不过他们只在宁夏移民区演出。 据老腔艺人讲,张家老腔皮影已传了许多代,出了一些颇有名气的班社和艺人。过去华阴民间曾流传着“张孟儿的影子呱呱叫”,但张孟儿是何时人,无从推断。 (1)19—20世纪中期前 这一时期,主要有张坤儿班、张怀英班、张扁儿班、张小六班、张五常班、张玉印班,其中以五常班最著名。 张坤儿班 张坤儿(约1845—1925),班主、前首;签手张砖头(约1850—1900,张坤儿之弟)。 张怀英班 张怀英(约1853—1923),班主、前首,声宏如雷,有“吓死娃”之称。 张扁儿班 张扁儿,生卒年份不详,签手,老腔、时腔均能表演,俱佳,人称“双下索”。 张小六班 张小六(1853—1948),善于吸收各种剧种之长,亦能移植剧种,改编剧本,常演耍戏、怪戏、新戏,号称“天外戏”。 张五常班 张五常(1894—1951),张坤儿之子,华阴县卫峪乡西泉店人,著名老腔皮影艺人,班主,道白清晰,唱腔细腻,以净角老生戏见长,半农半艺。身高体健,脖长喉大,嗓音浑厚洪亮,天资聪敏。其父张坤儿也是著名的老腔艺人,一生饱尝艺人艰辛,厌此贱业,对儿五常寄予“光宗耀祖”厚望,曾阻其学艺。为使张家祖传的老腔戏后继有人,便传艺于侄子猪儿,苦心教诲,五常在旁处处留心,偷经学艺,独自操琴苦练,竟学会了一些唱段。有一次,父亲出外,年仅16岁的小五常手捧月琴,放开歌喉唱,弹了一段戏,恰逢父亲归来,从远处听到他那浑厚洪亮、激情奔放的唱腔后,一反常态,正式开始授儿技艺。张五常很快掌握了老腔戏的全部演唱技艺,18岁便能登台演唱,誉满华阴。他的演唱特点是既擅演唱高亢雄壮、激昂慷慨的,也能演唱旋律优美、婉转悠扬的,特别善于抓住人物内心的变化,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渲染剧情气氛,以声传情,以情动人。张五常能演唱50余本戏,其中流传广、影响大的有《下南汤》、《出五关》、《柳河川》、《借赵云》、《取西川》、《反平凉》、《刘秀走南阳》、《五虎投唐》、《长坂坡》、《王文秀访永宁》、《敬德投唐》、《收姜维》、《定军山》、《临潼会》、《黄飞虎反五关》、《取四郡》、《汜水关》、《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罗通扫北》、《反延安》、《西凉遇马超》、《五牛分尸》、《金鸡岭》、《孙五子过江》、《西圣归天》、《取南郡》等30多本戏。他的演艺活动范围主要在华阴、华县、潼关、渭南(原为县)、大荔、河南灵宝、山西永济等地。 张玉印班 张玉印(1902—1950),华阴县卫峪乡西泉店人,面貌清俊,天资聪颖,秉性豪放,嗓音高亢清脆,声如响雷,以生旦戏见长,常给有钱人唱,演出一场能挣两担麦子。从小便随祖叔父张坤儿、父亲猪儿(签儿)出外演出。耳闻目染,兴趣颇浓。父辈弟兄二门只得此子,视若明珠,娇惯放纵,任其所好,但学艺上却严格训导。父亲专门在自家上房搭一戏台,撑开亮子亲自传艺,专人送饭,不许外出。13岁学成,独自登台演唱,嗓音洪亮清脆、激昂慷慨,当即声震华阴。张玉印堪称演艺奇才,生旦净丑诸角色无一不能,更善于抓住每本戏的高潮,使同行望尘莫及。后来,张玉印进入国民党政界,任华阴县泉店车站商会会长,成为关中皮影艺人中最显达者,但演戏的癖好依旧,与一般艺人不同的是,他身挎盒子枪,还有警卫保镖。张玉印能演唱40多本戏,主要有:《王文秀访永宁》、《长坂坡》、《出五关》、《薛仁贵征东》、《下南汤》、《刘秀走南阳》、《反平凉》、《收姜维》、《五虎投唐》、《破黄剿》、《取南郡》、《取西川》、《东吴大报仇》、《借赵云》、《收五王》、《征南》、《罗通扫北》、《敬德投唐》、《儒郎成圣》、《马灵官》、《收张奎》、《临潼会》、《八仙过海》、《反延安》、《三让徐州》、《柳河川》、《收火马》等。签手张景坤,善于表现细微动作,准确传神。 2.20世纪中期至今 这一时期主要有张全生班(革新社)、侯德娃班、吕孝安班、王振中班、任浪鱼班、张奉军班、张喜民班、张新民班、张军民班、权稳班、任麦茬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张全生班和王振中班。近年来,还在演出的班子有喜民班、新民班和军民班。 张全生皮影班 张全生,华阴县卫峪乡西泉店人,曾祖张兴、祖父怀英、父亲天宝(签手)、叔父锁牢都是有名的老腔艺人,师承张锁牢、张玉印,“新兴堂”是他家的戏班名,家有各种手抄老腔戏100多本,最早的是清乾隆三年藏本。张全生十一二岁学戏,几乎不识字,读不懂戏文,全靠别人逐句地教,他边记边唱,甚至在梦中还念念有词,很快就拿下了几个折子戏,十三四岁时,学会了四五个本,乡亲们听了都说唱得好,很快就挑起了大梁,成为张家的后起之秀。张全生14岁那年,两班子灯影对台演戏,一班是著名艺人史长才的,另一班就是张全生家的。全生开的是《金鸡岭》,那高亢的嗓音,激越的唱腔,一开口就把观众给吸引住了,观众很快都涌到全生的台下,人头攒动,呼声迭起。史长才从台里向外探出头去,发现自己台前的人已寥寥无几,十分懊丧:“想不到我今晚竟败在这个毛孩子手里!”从此,张全生渐渐出名了,他领着张家戏班闯东走西,唱红了二华及山西、河南的几个邻县。全生演戏的轶闻很多,除和名艺人张玉印、史长才、段转娃唱对台戏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五方村官僚豪绅刘必达儿子结婚时的那次经历了。当时二华的名戏班来了十几个,其中仅老腔就有五六家,搭台对擂,各显其能,刘必达亲自点戏评品高下。全生开的是拿手戏《苟家滩》。开场鼓响罢,他就铆足了劲,使出了全身功夫,一时间,高潮迭起,数九寒天,却唱得大汗淋漓,一阵阵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终于压倒众魁,声威大振。18岁时,全生被国民党拉了壮丁,家里借债将他赎回来,迫于生计,他只好领了大土豪周树亭的戏箱,卖艺糊口,赚的钱多数缴给箱主。30岁那年,因过度劳累,又受了风寒,得了筋骨病,困顿潦倒,饱受折磨。 新中国成立后,县里把皮影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革新社”。革新社成立后,经常到农村巡回售票演出,很快就红火起来。张全生当了3年社长,他演出的场次最多,也最受群众欢迎。一次下乡演出,原定的是全生戏,可是该县王县长来后想看一下史长才的戏怎样,就临时改了戏,谁知刚一开戏,群众就嚷了起来,还把油倒了长才戏班的人一身,长才用剪子把衣襟铰了,戏也只好停演。待全生上台,台下的鼓噪声立马平息下来。事后王县长很后悔,向长才戏班道了歉。还有一次,革新社在三河口演出,第一晚全生演出,第二晚浪鱼演出,有人竟揭去了新贴的戏报,只把第一天的戏报露出来,一定要让全生再演。像这样的事还发生过几次,由此可见全生受观众喜爱的程度非同一般。因此,全生演出的场次最多,贡献也最大,文教局评工资时,全生的工资也最高。1950年和1951年,他两次赴渭南地区参加汇演,都得了奖。尤其1956年参加赴陕西省的汇演,不仅得了奖,电台还专门给他录了音。张全生能唱的传统戏有60多本、新编现代剧10多本。“文革”期间,老戏被迫停演。直到1975年,张全生又联络了杨兴跃、杨护国等,重新组织起来,成立了张全生皮影社,全生任社长,成员有张锁牢(后槽)、张关盈(板胡)、亭育(择签子)、张景坤(签手)、张天宝(签手,张全生父),活动于华阴、潼关等地。1980年后,戏班成员调整为张四(板胡)、张新民(签手)、张建民(择签子)。此时,张全生已年逾八旬,但他放不下他视之如生命的皮影,忙着整理资料、灌制唱片,他说:“祖传的东西,绝不能丢,老腔戏这杆旗,在咱家绝不能倒。”1990年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他摄制了电影;山西风陵渡送给他一面上书“艺术超群”的锦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收集了他的有关资料,还赠送他一面上书“老腔正宗”的锦旗。作为民间艺人的杰出代表,张全生还曾任华阴县政协第一届、第二届委员。 华阴革新皮影社 由王润亭县长亲自组织艺人史长才、段转娃、王平安等于1952年成立的集老腔、时腔(碗碗腔)为一体的皮影班社,下设7个皮影班子,包括张全生、任浪鱼、张奉军3个老腔班和方丈、护国、兴耀、刘德娃4个时腔班。属集体所有制,指定了馍铺、油店,安排了人事,办理了演出证。县文教科派苗培德、廖雨化、吴栋梁负责该社的管理工作。革新社中,艺人工资最高30元,最低20元,主要根据技艺水平来定。革新社的成立,给皮影艺术带来了空前的繁荣,除了演传统戏,还创编和移植了许多现代戏,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班社一成立,就红火起来,频繁到农村巡回演出,经济收入较好,购买了3副皮影箱。张全生当了三年社长,他演出的场次也最多,最受群众欢迎。该社活动于二华、大荔、潼关一带,颇受群众欢迎。曾招收了一批新学员。1956年,革新社参加省第一届皮影木偶观摩演出大会,荣获大会演出奖,张锁牢荣获演出个人三等奖。该社于“文革”开始时解散,艺人们各自回家,大部分人没有受到批斗,只有赵方丈受到诬陷挨批斗,他的剧本、影偶,有的卖给了外地人,有的被偷走。1979年后,皮影戏重新活跃起来,著名老艺人史长才、段转娃、王平安等已相继去世,其第二代传人重返皮影舞台。其中主要艺人有:史长才的徒弟赵双河、段转娃的徒弟刘德娃、王平安的徒弟杨兴耀、卫存才的徒弟杨护国、灶火的徒弟魏肉,还有锁儿、兴保等艺人。他们活跃于民间,有的演唱水平已超过了师父还有所发展,但总体上是在走下坡路。时腔乐器的配奏方面,解放前后的几十年里也出了许多名手,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五方坡上村的卫存才,他擅长硬弦月琴,亦能演唱,先后跟长才、转娃等多家班子演奏。离开革新社后,又先后到陕西省戏曲剧院、甘肃省戏校、甘肃杂技艺术团参加乐队,一直工作到退休。这前后,段村的董忠运、红岩的孟安运也很出色。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时腔皮影每况愈下,兴耀、护国、浪鱼等许多较有影响的艺人相继去世。1990年后,华阴县偶尔登上时腔皮影舞台的只有卫兴宝、赵存智和刘德娃了。 王振中皮影班 王振中,因头发自幼全白,外号白毛,1938年生于华阴南寨村。只上了3年小学,六七岁时开始学戏唱秦腔,爱好广泛,1957—1958年始改学老腔,先师从城南的郭子仁,后师从吕孝安开始时拉板胡,1959年学唱白,月琴只学了6天就能抱着唱戏了。王振中得老腔皮影戏艺人吕孝安真传后,成立了“木胜班”,在与迷胡艺人寿娃、春荣搭班期间,他把迷胡搬上了灯影舞台。又吸收了其他姊妹剧种的营养,使其老腔皮影演唱技艺不断升华。当时革新社已经成立,但由于吸收的都是有名望的中老年艺人,王振中没有在内。1961年,王振中开始自立门户,领李如林(箱主)的戏箱开始演唱老腔皮影戏,靠着高超的技艺,很快赢得了观众。他的剧本有自己手抄的,有自编的,共有六七十本。老腔以武打戏为主,剧目以三国戏最多。振中因先天弱视,不得不将剧本唱词道白背下来,能唱几十本“吃本戏”,拉、敲、弹、唱全会,也能做签手。“文革”时期,王振中顺应当时形势,在村文艺宣传队中演出现代剧目《金花银花》、《学毛选》、《十学焦裕禄》等。1977年,王振中班作为华阴恢复传统戏后的第一个皮影班社,在县体育场演出了《智取威虎山》、《杜鹃山》,以及自己新改编移植的《逼上梁山》,博得了群众的喝彩、上级业务部门的肯定。接着他又改编了《闹天宫》,创编了神话《三打白骨精》、历史剧《李世民取明州》等;1993年参加了张艺谋导演的《活着》的排练演出;1995年参与了电影《桃花满天红》的配音。王还编写过剧本《三打白骨精》、《取明州》、《白门楼》、《水淹下汪》、《回心石》、《祁祖成圣》等,有的剧本现收存在渭南市文化艺术馆。王说不喜欢唱《无量成圣》,因为它宣扬的是不忠不孝,所以自编了《祁祖成圣》,写祁祖成圣后造福后代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王振中帮助湖北省戏研所剧目工作室改编《碧游宫》等剧目,振中接着参与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中的老腔音乐以及《迷胡集成》的编写工作,其中的多数内容都是根据他所唱的整理而成的。为了把老腔艺术传承下去,自1981年下半年起,陕西省文化厅派专人到王家录制老腔音乐片段,1982年,印成小册子《老腔板式》,共200多页。王振中戏班的人员,先后有盛向中、李十全、曲宽玉、杨宽厚、任方圆、曲志孝、王和利、卫兴宝、任君坡等人。另外,王振中收了个女徒弟李贵珍,这在行内引起不小的震动,尤其是,老腔皮影戏根据地的双泉村(西泉店)是绝对不能接受女声来唱老腔。但无论接受与否,李贵珍学艺有成却是不争的事实。李贵珍今年40多岁,十几年前学艺于王振中,秦腔、眉户、老腔都学,人称“华阴老腔第一代女传人”。《劈山救母》改良音乐中出现由女主演唱,双泉人从不接受。 在采访王振中的过程中,这位老艺人即兴为我们连着弹唱了《三战吕布》、《访白袍》《罗通扫北》、《碧游宫》、《韩湘子度村英》等的几个片断: (1)《三战吕布》:“(刘备)从他来到汜水关,(慢板)困龙未遇春雷响,向日腾空上九天。” (2)《罗通扫北》丑角程咬金的丑流水:“好个舌辩徐茂公,天文地理尽皆通。众家豪杰有多少。单送我老命丧黄城。” (3)《罗通扫北》徐茂公正板:“七弟宽心战刍龙,何必忧虑在心中,万池陷在黄龙岭,算就今日必动兵。” (4)《碧游宫》广成子滚白唱段:“我叫一声三教主,三师叔,啊呀三师叔呀,弟子怎敢三闯碧游宫,只国师教门下的男女弟子,挡出宫门,不能出宫也是枉然。” (5)《韩湘子度村英》旦角村英流水:“忽听丫环一声禀,门儿外来了一道童,急忙莲步出门外,过路给师傅化缘来。” 老腔皮影的外姓著名艺人,除了王振中,还有任浪鱼、吕孝安、侯德娃等。非张家一族,他们能学到老腔,各有原因,其中任浪鱼是在张玉印“丢了”张家祖传剧本后开始演出老腔的;吕孝安是在任浪鱼之后为张家小六当长工时直接从张家学来的;侯德娃是张小六的外甥,小六无孙子,女儿又早死,侯从小在张家长大,张小六便将老腔皮影戏直接传授给了侯德娃。 王振中的月琴:高89厘米,其中杆30厘米,鼓高37厘米,正六边形。11个音位,用黄蜡与松香熬制的胶固定,可移动以定音。杆为槐木,音位块为竹子,鼓为桐木,边梆为核桃木,拨子为龙柏(硬杂木)。桑木最好,硬,不走相,月琴尺寸各人大小不等。 1984年,王振中参加渭南地区第一次民间艺术调演大会,演唱《访白袍》,获演唱二等奖;1993年,获华阴市华山杯群众戏曲大赛二等奖。 近二十多年来,当地有些名气的老腔影戏班主要是:张喜民班、张新民班、张军民班。他们藏有大批影卷,其中不少本子还是很稀缺的演出本子,如张喜民的《保安门》(民国27年8月11日,张玉印)、《破曹》(民国33年3月26日)、《下南唐》(民国10年3月)、《走南阳》(民国18年4月,张玉印)、《借赵云》(张玉印)、《罗成征南》(民国27年冬月初七,张玉印)。张新民的《失街亭》(根据乾隆十年本《空城计》抄而成,1979年)、《张良归山》(张全生,宣统三年清和月立)、《空城计》(乾隆十年三月初二)、《樊梨花征西》(张全生,民国24年7月等)。 张喜民班 华阴老腔张家皮影戏班之一。班主张喜民,1947年生,华阴县卫峪乡西泉店人。师承盲人李积善,也学于张尚坤、张全生。戏班主要成员为:张喜民(前声、班长)、张十民(签手)、李根贤(板胡)、张四季(后槽)、张伟东(副签手),有时张新民也去帮忙。张喜民“文革”前就演出了,1963年随家人由宁夏回迁(几年前因三门峡水库工程移民搬迁到宁夏)后开始学老腔影戏,3个月后就登台演出,父亲张志强为他挑签,师父李积善拉板胡。一般只学三个月就上场演出是不可能的,张喜民能如此,除其自身聪明灵性和“门里出身,自带三分”外,关键是身边有技艺高超的张志强、李积善、张志英三大高手护卫,演出时一旦张喜民有什么不妥,三人可替之掩饰过去。所以张喜民初出江湖,即声名鹊起,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泉店娃”。因他年龄小,又为主唱,所以大家喜欢看他的演出,每年(1963—1964)可演150场以上,每场戏价15元。喜民的人缘很好,有群众基础,考察组随新民班到王寨演出时不停听到当地人问:“喜民呢?”‘喜民呢?”“文革”时,老腔皮影戏演出受到极大影响,县里红卫兵来搜戏箱时,喜民的父亲张志强将戏箱埋入地窖中,只剩少许皮影和剧本。那时唱老戏不敢拿出“娃”(旧皮影),怕被没收,唱新戏用新“娃”(样板戏等影偶),唱的主要有《红嫂》、《红灯记》、《沙家浜》、《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王杰》,《雷锋》、《学习焦裕禄》、《毛泽东思想放光芒》、《新人新事》等。农村人不爱看新戏,戏班平时在乡里演出,多唱老百姓喜欢听的老戏,只是为应付来检查的人才临时唱新戏,检查的人一走马上又改唱老戏。现在,张喜民家仍保存有“文革”时期的新戏皮影。 1975年,形势有了变化,允许有限制地演出部分老戏,《逼上梁山》、《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开始上演,但许多老戏仍不让演。“文革”结束后,皮影戏演出日渐频繁,至80年代初,则可以用“火爆”两字形容了。每年至少演150场,从初一到十五,几乎每天都有演出,皮影班社也多,戏价从60年代的15元,逐渐升到18、20、25、30、50、60元。 张喜民藏有许多老腔剧本,其中不少还是稀缺的本子,如:《保安门》(民国27年8月11日,张玉印)、《破曹》(民国33年3月26日)、《下南唐》(民国10年3月)、《走南阳》(中华民国18年4月,张玉印)、《借赵云》(张玉印)、《罗成征南》(民国27年冬月初七,张玉印)、《鸡鸣山》(民国10年,张五常,王振国)、《取四郡》(民国2年5月29日,张玉印)、《放永宁》(1954,侯德娃)、《南汤寿州城》(民国27年8月18日,张玉印),《取天水》(侯德娃),《炮打台城(信都)》(民国25年7月,张五常)、《东吴大报仇(白帝城托孤)》(1999年12月,张喜民)、《火烧摘星楼》(民国24年2月27日,张五常)、《东吴大报仇(一)》(张玉印)、《今吉令周(金鸡岭)》(民国1年,张玉印)、《草船借箭》、《大闹天宫》(人民共和国元月18日,侯德娃)、《劈山救母》(独幕老腔移植舞台剧,王忠亮)、《八仙过海》(据侯德娃唱本改,林虎、宝全执笔)、《老腔舞台剧“劈山救母”乐谱本》、《上坟》(1977年元月18日,侯德娃)、《借赵云(选段)》、《三四(视)洛阳》(张玉印)、《斩余元》(张玉印)、《劈山救母》(2001年,张喜民)、《西凉遇马超》(张喜民)、《扬州玩琼花》(“内文是民国3年抄”,张喜民)、《逼上梁山(选场)》(1977,张喜民)、《八仙过海》(张喜民)、《扫北平》(张喜民)、《大闹天宫》(1977,张喜民)、《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78年3月,张喜民)、《取南郡》(1963年7月10日,张喜民)、《金沙滩》(1999年12月,张喜民)、《三让徐州(火烧濮阳)》(1979年6月吉日,张喜民)、《狗家滩》(2004年转抄,张喜民)、《反平凉》(1964年,张喜民)。 张喜民曾多次获奖:1989年2月张喜民参加由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的“陕西地方戏澄城‘钟楼杯’广播大奖赛,获一等奖”;2002年元月,由中共渭南市宣传部、渭南市文化局等主办的“渭南市‘建行杯’戏曲新剧目调演”中,张喜民作为《三英战吕布》的主演,荣获优秀表演奖。2004年8月,在首届中国青年文化周“中华青年民族特色精品展示会”上,因参加展览的作品具有民族特色,艺术风格鲜明,获“中华青年民族文化优秀传承特别贡献奖”。2004年在“华阴市‘3·15’电力杯第二届地方戏曲演唱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05年5月渭南市第一届皮影调演获优秀演唱奖。 张新民班 华阴老腔张家皮影戏班之一。班主张新民,1956年生,华阴县卫峪乡西泉店人。10岁左右学艺,师从其父张全生。父在世时,常唱折子戏,父亡后始为前首、主唱、领班。现班子人员不太固定。父亲留下的皮影箱子已卖掉,尚藏有部分父亲留下的剧本,主要有:《三打祝家庄》(同治十三年十月吉日立)、《马灵官》(泉店张松林记,中华民国34年8月吉日)、《反出五关全本》(张全生记,公元1960年10月1日)、《逼霸王》(张全生,公元1957年10月昔日立)、《反代通》(张全生,民生社残页,2004年6月1日)、《华光闹三界》(嘉庆七年)、《牧火马全本》、《失街亭》(根据乾隆十年本《空城计》抄而成,1979年)、《张良归山》(张全生,宣统三年清和月立)、《粉红江全本》(张全生记)、《战冀州全本》(张全生记)、《空城计》(乾隆十年三月初二)、《樊梨花征西》(张全生,民国24年7月)、《火化殷洪》(张全生,公元1979年演出本)、《火烧濮阳》、《东吴大报仇》(张新民,2000年正月23日)、《擒吕布》(张新民,1980年3月)、《西凉》(张全生,公元1956年7月)、《反洛阳全本》(张全生,公元1988年3月20日)、《晏池关壹本》(张全生,民国32年7月)、《稍戏本》(张全生,中华民国26年7月)、《瓦口关(传全)》(张全生,中华民国30年正月30日)、《诛仙阵》(陈志正编,1990年11月)、《三气周瑜》(张全生)、《西天取经》(张全生)、《绝龙岭1本》(全盛班,公元1984年古历10月26日)、《黄河镇全本》(张全生,民国25年7月29日)、《五路伐蜀》(张泉生,民国25年3月)、《取南郡全本》(张全生)、《张花反延安》(张新民,公元1814年春立)、《天水关》(张新民,2002年11月)、《取四郡(传本)》(张全生,中华民国30年2月11日)、《无量成圣本》(张泉生,民国24年腊月初一)、《取洛阳》(张新民,2002年12月)、《托肠救主》(张全生,民国27年3月吉日)、《去东川全本》(张全生,中华民国32年2月15日)、《战宛城全本》(革新剧社张全生记)、《金鸡岭》(张全生革新剧社)、《下南唐》(张全生,民国24年4月25日)、《取西川》(张全生)、《万历王吊孝全本》(张全生)、《走南阳全本》(张全生)、《出五关全本》(张全生记)、《过江壹本》(张全生,民国29年9月13日)、《三让徐州》(张全生,1964年元月8日)、《投唐一本》(张玉麟,民国38年8月中旬)、《摩天岭》(张全生,民国35年7月28日)、《长坂坡》(张全生,民国24年10月10日)、《征东》(张全生,1992年12月复写)、《反平凉》(张全生,民国33年正月吉日)、《刘秀斩坤阳》、《借赵云》、新编折戏《收马记》(张全生)、折戏《诸葛亮观阵》、《反大同一本》、《收张奎》(张全生)、新民社新编《刺破帛老宽》(张全生,民国39年7月18日)、《逼霸王》(张全生,1957年6月28日)、《二卖粮》(民生社,53年右11月20日)、《人之初唱本》(公元1950年冬月吉日)、《破高关全本》(张新民,2002年6月21日)、《收殷交全本》(张全生)、《大报仇》(张全生革新剧社)、《台城壹本》(永发班记,民国16年)、《反五关(道情)》(陕西省传统剧目工作室)、《十二金牌》(编剧李静慈,陕西省文化局陕西省戏曲修审委员会印)、《三世仇》、《一家人》、《十二金牌全本》、《女书记》(华阴县皮影社)、《三战吕布》、《取中山》、《大征南壹本》(民国24年4月20日,张全生)、《代金陵全本》(张新民)、《武观音堂全本》(“西历一九八六年元月十五日抄”,张全民)、《临潼斗宝》(民国29年10月12日)、《八仙一本》(民国21年3月,张泉生)、《扬州玩花》(公元1951年正月吉日立,张全生)、《荆州全本》(民国36年三月十五日吉,张玉印)、《薛丁山征西》、《锁阳关》(公元1979年古历闰陆月肆日,张全生)、《盘沙桥全本》(民国38年元月吉日立,张全生)、《罗通扫北》(民国31年1月中旬,张全生)、《访永宁》(1946年,张全生)、《晏池关壹本》(民国12年,张新民)、《四圣归天》(同治三年立,里中华民国34年,张全生)、《杜康卖酒》(皮影艺术,碗碗腔,由张全生口述张锁牢口述改编)、《节振国》(华阴市文化馆郭守义改编)、《小刀会》(闫村皮影社,新)、《巧绣山花》(华阴县皮影社,分2本,新)。 张军民班 华阴老腔张家皮影戏班之一。张军民,1950年11月生,华阴县卫峪乡西泉店人,前声、班主、箱主,随同父亲张志英,学艺于张五常。张军民自言,13岁跟父亲打对睡,睡觉时教唱,教一句学一句,稍有不对就被脚踢。班子人员不太固定。 解放初期,华阴的老腔班少于时腔(碗碗腔)班。“文革”时期,老腔班增多,时腔班减少。“文革”时期,能坚持演出活动的为方丈、护国、兴耀、刘德娃四个班子。 (出处:关中皮影/梁志刚著.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