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美术研究>研究论著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关中皮影》——第三章 关中皮影的班社组织——第三节 主要班社及艺人(二)

梁志刚


    老腔皮影影偶

    老腔与碗碗腔皮影的造型基本相同,只是有的名称略有差异。下面是考察组在张喜民之弟张十民家测量其影偶的一些数据。

    (1)头茬:750多个,其中90%是新刻的。华阴皮影人物的脸可分为实脸、空脸、掏丝脸。有包巾头、翎子头,有单翎的、有双翎的。红脸,关羽专用头;圆眼疙瘩胡,程咬金专用。带胡丞相脸高22厘米,盔甲头罗成高16.5厘米,姜子牙相头高12厘米,董卓专用大奸实脸,曹操用二奸掏丝子脸,包公专用大黑脸叉胡子。胡子有:胖胡子(一般与纵眉搭配)、疙瘩胡、三须子(与平眉搭配)、叉胡子。帽子带上一挂红都为神仙,“施福天官”。时头:固定用于红、白喜事,丧事祭奠时头上有白带。

    (2)身子:约200个,80%是新刻的。帽子为四方的,称“八面威风”;武将束发冠的,叫“盔甲子”;主帅子:便衣武将叫“主帅子”。

    (3)场景:树、桌子等,帅桌、帅帐、县桌、火签、神位、假山(42厘米高、21厘米宽)、水(旧,192厘米长,45厘米高)、水(53厘米长,35厘米宽,龙王出场用)、桥(新,92厘米长,33厘米高)、土炮(35.5厘米宽,36厘米长)、驴、鸡、火(火狮子、火马、烧房,34.5厘米长,51.5厘米宽)、金鸡岭(60厘米高,38厘米宽)、八仙过海(35厘米长,25厘米高)、云(30厘米长,23厘米宽,神仙出场用)。

    (4)兵卒(头身一体,1根签子)。4个一堂兵(一个整体四个影人,44厘米高,其中一头20厘米),1个报子兵(35厘米高,其中头10厘米);紫衣绿帽红裤子,新刻,用于区别不同兵派。

    (5)靠子。①旦靠:从脚底到额顶29厘米,帽子翎子13厘米;②靠子(汉靠):从脚底到额顶29厘米,帽子翎子13厘米;③老藩(藩将):从脚底到额顶30.2厘米,帽子翎子14.7厘米;④苏靠:从脚底到额顶29厘米,帽子翎子10.5厘米。

    (6)正旦。身高29厘米。

    (7)小生。身高27.5厘米。

    (8)凤旦。身高25厘米,冠5厘米。

    (9)野人、动物。

    (10)《封神演义》影偶。雷震子:总高32厘米,脖子以上9厘米;哪吒:身高到额顶26厘米,帽子6厘米,火轮4.5厘米;龙须虎:总高26.5厘米。

    (11)四值功曹(年、月、日、时)。年:脚到额顶28厘米,帽5.5厘米。

    (12)明苏龙头。带翎19厘米,其中脸高5厘米,头宽5厘米,帽子7.8厘米高,宽7.2厘米,翎子长20厘米。

    (13)八仙。汉钟离:从脚底到额顶28.2厘米;铁拐李:从脚底到额顶29厘米,臂伸展28.6厘米。

    (14)山老母。从脚底到额顶26.7厘米。

    (15)清初道服。总高23.6厘米。

    (16)皮影夹子:头茬夹子,长45厘米,宽25厘米;身子夹子,长71厘米,宽45厘米,每夹装12个影偶。

    校卫夹子。丞相侍卫,翎子头,黄衣服;曹操侍卫,绿衣服、红衣服;公公,黑衣服,全身33—36厘米,头帽9—10厘米。

    官衣夹子。龙帽龙袍皇上:身高28厘米,帽子8厘米,脸40厘米;蟒袍相帽宰相:身高30厘米,脸5厘米,帽子8.5厘米;海水带梁子官头、巡抚:身高29厘米,帽子7厘米,脸5.5厘米;官衣官帽县官:身高28厘米,帽子6厘米,脸4.5厘米;显衣帅盔,元帅开帐:身高27.5厘米,盔高9厘米,脸5厘米。

    2.碗碗腔皮影主要班社和艺人

    碗碗腔皮影戏产生于关中东部的渭南,流布于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四川等地。其戏班状况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位于关中东部少华山下,被誉为皮影之乡的碗碗腔重镇华县,其皮影演出和刻雕于清代乾隆年间进入繁盛期,民国时再度辉煌。《重修华县县志稿》记述道“……清末民初演唱者二三十家”,民间极盛时多至48家,著名的班社有“吉庆班”、“景隆班”、“祥盛班”、“德胜班”、“仁义班”等。1913年,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华县咸林中学白瑞生、顾熠山等人创建了“强聒社”影戏班,设计制作新影偶,自编自演《金莲痛》、《珍妃泪》、《鸦片战》等现代戏,为广大民众义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省民政厅的协助下,以华县城关镇刘云锋为发起人,成立了“西安试办光明皮影社”,在西安演出达7年之久。华县文化部门直接领导的光华、光艺、光明、光庆皮影社,带动全县其他30多个皮影社活动于省内外。“文革”期间,中国皮影在其他地方已被视为“四旧”,销声匿迹,但在华县这块土地上却能应时而变,演出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现代皮影戏,并一改只有男演员的传统,增加了女演员,使这一民族艺术薪火相传,延续至今。华县上世纪中后期最著名的4个班社是:李五喜班、李俊世班、潘京乐班、魏振业班。改革开放后,老艺人纷纷重新出山,收徒授艺,还相继成立了“振华社”、“金华社”,标志着华县皮影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据渭南市皮影协会统计:2005年渭南全市有10个左右的皮影班社,其中华阴有四五个老腔班,2个时腔班社(魏存才班、赵存智班);大荔有2个时腔班社(王进发班、段满瓮班);临渭区有石景亭班(乐天皮影社)。现在,这些戏班的人员所属不固定,交叉组合现象明显,往往是某人接到戏后,召集其他艺人,临时组班,演完即散,相互间并无约束。人员固定的只有一两个班社,主要是华阴的张喜民班;相对固定的班社有五六个,如华县的光艺社(潘京乐班)、华艺社(吕崇德班)、振华社(姜建合班)、光华社(魏金全班),还有王水龙班、荣庆皮影社、华阴赵存智班。

    一杆旗皮影社  该社是渭南市官底乡肖前村杜登科于1906年前后创办的碗碗腔皮影戏班,成员有党振江(官底乡党家村人,拉板胡)、冯新才(蒲城荆荛人,拉二股弦)、周福寿(临潼相桥人,挑签子)、张自详(下吉东关人,敲梆子、碗碗)。张自详去世以后,其位置由肖振华替代。传说该班社在行走途中,车夫挑白毛巾为旗,人问:“谁的戏?”车夫答:“看,一杆旗的。”故被称为“一杆旗皮影社”。该社成立后,活动在渭南、大荔、蒲城、富平、兰田、三原、凤翔、临潼、华阴、华县、西安等地,1929年曾去四川演出。常演出的剧目有:《十才子》、《蝴蝶杯》、《桃花庵》、《钗串鳞骨床》、《燕子侠》、《八义图》、《二度梅》、《水月庵》、《春灯谜》、《四圣归天》等。另外还有杜登科创编的《新百年》等剧。1951年杜登科去世后,肖振华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振华皮影社”。

    杜登科(1879—1951),原名杜升初,艺名“一杆旗”,出生于大荔县杜家滩,19世纪80年代,因家乡遭水灾,随父(母亲已故)流落到渭南县(今临渭区)官底乡肖家村。自幼读书好学,立志从艺,师从家父以及同州碗碗腔艺人白单儿,3年出师,生、旦、丑、净均能,红极一时。后创办一杆旗皮影社,能演100余本戏。1950年被推选为陕西省第一届文联代表大会代表。

    十四红皮影社  该社是渭南市官底乡肖前村肖景文(师承义父一杆旗杜登科)创办于1910年的碗碗腔皮影戏班,因肖景文14岁唱戏便出了名,故人称其社为十四红皮影社。成员有冯新才(官底楼王人,拉板胡)、杨随娃(田市苏武人,拉二股弦)、胡双牛(临潼田市人,挑签子)、王保(凭信燕家人,敲梆子、碗碗)。班社成立后,多活动于渭南北部及邻县地区,1929年曾去四川,也到山西等地演出。常演剧目为《十才子》、《周仁回府》、《凤箫媒》、《二度梅》、《水月庵》、《巫峡壁》、《四圣归天》、《苦节图》、《二胡塔》等50余本。

    同乐会皮影社  临渭县(现渭南临渭区)皮影班社,由信义乡石家村王悦中、石增根和中焦村的张兆丰发起,石培根、张兆发和南师乡曹家村王瑞堂联合集资,共同办起的。共有3班,第一班有王悦中、石培根、张兆丰,不足人员演出时临时借用;第二班有焦正中(北焦村人,前手)和曹家村的李咸和(板胡)、曹慎引(二胡)、曹宏烈(打后台)、曹慎发(挑签);第三班有田鹏德(何田村人,前手),其他人员均是曹家村的,有曹树彬、曹志诚、王克勤。同乐会皮影社从1943年开始演出,均为义务的。1960年以工地文艺组名义在交口民工营、指挥部活动有半年之久,年均演出七八十场。主演碗碗腔历史剧《劈山救母》、《四圣归天》、《万福莲》、《香莲佩》、《八义图》、《菩萨卖药》等。老艺人王悦中的折子戏尤受群众喜爱,当时流传有“悦中短曲刚开口,菩萨卖药戳纸墙,会兄古城会的狰,还有菜地挖蔓青”的谚语。

    三合班  临渭县(现渭南临渭区)允曲乡堡里村皮影戏班。其发展历经几起几落,戏班名也数次变化。1919年,由李生财、边朴银、陶星富3户联合创办,因该班由3户3人组成,前手和挑线的又都是华县人,故起名“三合班”。演唱的剧目主要是李十三的《十大本》,因该班艺人技艺高,所以颇有名气,活动区域在宜君、耀县、黄陵、铜川等北山地带。1950年,因分红不均,人心各异,三合班解散。1963年,堡里生产队在原三合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庄正社。该社由4人组成,原三合班的边朴银为前手,又培养了新前手苏俊英。庄正社刚成立,就在全乡范围内逐村演唱,主要唱现代戏,有时也到蓝田、厚镇、大王等地演出。庄正社只维持了3年多,“文革”一开始,戏箱就被烧了,班子被迫解散。1976年,苏俊英重新制戏箱,请边朴银等艺人创建了7人班子,起名“新胜社”。苏俊英唱前手,还有原三合班的老艺人边朴根,又聘请了河西村的一些老艺人。新胜社仍以北山一带为主要活动区域,由于三合班在当地一直享有良好的声誉,所以新胜社在北山一带唱得很红,加之他们演唱的剧目灵活多样,有古典戏,也有现代样板戏,并根据红事唱喜剧,白事唱悲剧,如结婚唱《槐荫媒》、《昭君和番》等,丧事唱《四圣归天》、《墨刀记》等,有时给生产队演还会先来几句开唱白,如“牛在槽头产麒麟,良马广生千里军”等,故深受人们欢迎。到了1981年,新胜社自动解散,至今不曾恢复。自1929年至1981年,历时52年间,堡里村由三合班到庄正社又到新胜社,三起三落,看起来好像是3个皮影班子,实际上,庄正社继承了三合班,继而又产生了新胜社,一脉相承。

    官道区皮影宣传队  临渭县(现渭南临渭区)官道区皮影戏班。1969年,官道区委成立了“官道区毛泽东思想皮影宣传队”,主要由肖振华、曹彦负责,成员有左春智、苏师、胜谋、惠真慧、田改英。宣传队以演“八个样板戏”为主,另有《红心朝阳》、《骆驼岭》、《焦裕禄训子》、《换猪》、《都愿意》等剧目。戏班成员都是来自各村组的,由生产队给每人发工资,月工资最高的50多元,最低的27元。活动范围主要在渭南、箱地等地。演出时各村管饭、管接送。每场演出费18至20元不等。

    景贤皮影队  临渭县(现渭南临渭区)皮影戏班。1979年春,临渭县凭信公社景贤村史振江、史武州等人,经公社党委批准成立了景贤皮影队,成员有柳天成、侯清发、明升、代庄庄等人。演出的剧本有:《白玉钿》、《双河塔》、《万福莲》、《借亲配》、《金碗钗》、《铡美案》、《杀船》等古典传统剧。演出的现代剧有《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主演是侯清发。当时主要活动在凭信、官路一带,深受一方百姓的欢迎,邀请其演出的人很多。当时景贤皮影队东到过大荔的羌白,西到过临潼的相桥,北到过蒲城的龙阳,南到过渭河边的固县村。1982年,景贤皮影队因后继无人,尤其是主演侯清发因身体原因退出皮影队而就自行解散了。

    徐发朝皮影班  临渭县(现渭南临渭区)碗碗腔皮影戏班。徐发朝,生于1913年,又名朝娃子、吴章娃,临渭县南师乡吴章村人,父亲徐大荣,是皮影戏板胡手。徐发朝自幼家道贫寒,19岁跟父亲学艺,擅长生、旦、丑角戏,以清亮的嗓音和滑稽幽默的对白,表现才子佳人、丑角人物的性格。主要演出李十三的“十大本”,兼演《蝴蝶杯》、《挂画》等剧,能演出的剧目有60多本。

    西安市德庆皮影社  西安市碗碗腔皮影班社,国营性质,1952年7月成立,社长谢德隆,副社长卢成福,成员有李录荣、刘升才、郭成复、杜炳泉、廉自发、张明才、李世杰、石狮子、白兆武、段思斌、王金生等,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戏观摩演出大会,获集体演出奖。1957年西安市文化局在平安市场内为该社修建了专门剧场,可容纳400人左右。该社一成立,就十分重视对传统皮影的革新创造,为了适应剧场艺术的需要,谢德龙对皮影艺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把“亮子”(银幕)放大两倍,将7寸皮影人改为1.2—1.7尺,扩大了乐队,对原有的唱腔也做了改进,不仅使皮影艺术较以前好看了许多,也真实了许多,并分设女声和男声,改变了以前“前手”(男)一手全包的旧习,使这一民间艺术面貌一新。在剧目方面,除上演传统剧目如“十大本”等外,还整理改编了传统戏《虎皮传》、《闹天宫》、《孙猴盗扇》、《八义图》、《金琬钗》、《猪八戒招亲》等。新创作了剧本《宝娃参军》、《好保管》、《婆爱媳》、《好媳妇》等。又将现代戏《白毛女》、《血泪仇》、《三世仇》、《朝阳沟》等搬上皮影舞台。为使皮影后继有人,皮影社吸收和培养了一批青年学生,有魏明芳、陈桂侠、夏生荣、王德成、王桂中、王小清等,还帮助西安市文联挖掘并整理出碗碗腔传统剧目200余本。1958年,谢德龙率“德庆皮影社”赴甘肃演出,颇受好评。1959年,谢德龙率领“德庆皮影社”代表陕西省赴北京参加全国皮影木偶小戏调演,并获奖。谢德龙的皮影制作艺术曾受到苏联代表的赞赏。1960年11月,该社正式改为“西安市皮影木偶剧团”,谢德龙继续任团长。1965年10月,因传统戏封箱停演,德庆皮影社也被迫解散。

    谢德龙(1900—1983)  碗碗腔皮影著名艺人,西安市德庆皮影社社长,渭南交斜镇美王官庄村人,乳名森娃子,艺号红菊花,素有“渭北红”、“铁嗓子”的美称,被“一杆旗”杜升初看中后收为徒弟,出师后,生、旦、净、丑都能胜任,尤长于“黑头”、老生及丑角,能演唱130余本戏,其中“吃本戏”50多个,拿手戏有《金琬钗》、《水月庵》、《女巡按》等。曾在蒲城县杨虎成家领班唱戏,又在渭北闫彪统家领班唱戏,后一直在华县,给仲谋家领班唱戏。1951年,应影戏艺人卢成福之邀请,渭南名艺人谢德隆赴西安演出,深受好评。经马健翎、黄俊耀、刘尚达、田益荣等人努力,在当时的省领导赵伯平、赵守一等的支持下,于1952年7月成立了“西安市德庆皮影社”,谢德隆任社长,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戏观摩演出大会,获一等奖。还受聘担任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和陕西省广播电台文工团的艺术顾问,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音乐工作者记录整理了碗碗腔的大量曲谱。他还帮助著名演员李瑞芳等学会了碗碗腔唱腔,为1956年该院把碗碗腔《金琬钗》搬上大舞台起了重要作用;帮助省广播文工团著名演唱演员贠恩凤学会了不少碗碗腔的优美唱腔,通过电台将碗碗腔艺术推向全国。由于谢德隆在皮影艺术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他被推选为西安市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理事。1983年,谢德龙83岁,病故。

    李世杰  1934年生,碗碗腔皮影著名艺人,是西安市德庆皮影社最年轻的成员,现陕西省戏剧研究院退休演员。7岁跟父亲学艺,后拜了许多老师,也向“一杆旗”、“十四红”等名艺人学了不少技艺,生、旦、净、丑样样精通,能唱上百本戏。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秋菊每次出门“讨说法”时的背景音乐“唉,走咧!”就是李世杰用纯正的碗碗腔唱的;电影《红高梁》插曲中也有一段精彩唱腔是他唱的。笔者于2005年1月23日晚拜访了李世杰,老人回忆起德庆皮影社的诸多往事,感慨不已。虽年老体衰,可说到皮影戏、提及碗碗腔,老人就抑制不住激动之情,交谈中先弹唱了一段碗碗腔苦戏,又拿出自己整理的碗碗腔乐谱给笔者看。举手投足,无不流露出对碗碗腔皮影的挚爱和惋惜。

    华县皮影剧团  1958年成立,共有演职人员9名,主要成员有潘京乐、郝丙黎、刘文信、吕思道等。该团演出剧目有170余本戏,主要用碗碗腔演出,间用迷胡和道情。1975年,该团出席全国木偶、皮影戏调演,《光明日报》刊登了评论文章。197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华县拍摄了该团上山下乡演出的实况。1979年后,该团在剧目、舞台表演等方面进行了革新,并经常与省市其他剧团进行艺术交流,多次应邀到省会西安及国外演出,获高度评价。

    华县皮影“四光社”  华县四个碗碗腔皮影班社,即光明社、光艺社、光华社、光庆社。上世纪50年代,华县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成立该四社,组织、鼓励艺人演唱,并购置四副箱赠之,著名艺人潘京乐是光艺社的,魏振业是光华社的,据传光华班成员之间最为和睦团结,以“仁义班”闻名。

    光艺皮影社  社长潘京乐,前声,华县圣山乡潘塬村人,自幼家庭贫苦,小时候得了“癞疮头”,因为没钱治病,头发全掉光了,因此外号“秃子娃”,平日里总戴顶帽子。14岁师从刘德娃,又广拜名师,博采众长,还受过艺号假猪娃的宋文盛的指点,跟名琴师颜守箴学弹月琴,跟刘同远学腔韵。碗碗腔最讲究假声托腔(亦称稍子声),潘的一副好嗓子得天独厚,稍子声特别好,尖细而洪亮,其唱戏最大的特点是擅唱苦戏,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开蒙戏是《万福堂》、《两世姻》、《绣龙袍》。早期班子成员有:颜守箴(1902—1963,拉板胡特好,当时俗称“气死贵娃”)、王张娃(签手)、刘统远(后槽)、冯家茂(硬弦)。出师后相随的人有:颜天远(硬弦,1909)、王泰山(签手,1909)、雷云(后槽,1909)、张沟有(板胡,1909)。15岁被雇到下庙乡地主史文信家,直到解放。1951年成立光明社,人员有:前声,潘京乐;签手,吴振玉;硬弦,吕思厚;板胡,岳新明;后槽,康志英。50年代加入合作社,一个月能挣40—50元,1956年县文化馆相继成立了光艺、光华、光庆、光明四个皮影班社,潘京乐加入到光艺社,户口也进了城,但1962年户口又下放农村。演出剧目有《检举奸商》、《三世仇》、《血泪仇》、《白毛女》等,当时光艺社的人员有:前声潘京乐、签手刘文信、后槽康志英、硬弦吕思道(或颜守箴,或吕思厚)、板胡刘新发。潘所领光艺皮影社其他成员的技艺都很高:拉板胡的刘树声(刘华)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科班出身,签手郝炳黎名誉渭南,老琴师吕思厚曾在西安德庆社拉二弦,打手曹的是老艺人康志英,人才齐聚,极受欢迎。现在,光艺社已名存实亡了,潘京乐常与徒弟吕崇德或其他艺人搭班演出。

    光华皮影社  原社长魏振业(前声、77岁),现班主魏金全(42岁,魏振业之子),签手。主要成员有:前声,魏振业(77岁)、董进水(63岁)、吕崇德(64岁);后槽(台),李平安(62岁);二弦(上档),刘兴文(56岁)、雷全印;板胡(下档),刘华(65岁)。魏金全曾到德国演出皮影戏,后来还收了几个法国徒弟。

    魏金全戏班的影箱有头茬500多个,身子100多个,能演60多出戏。

    影夹:(1)身子夹7个。演出时,7个身子戏夹放在一起,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一夹丫环、院子、衙役;第二夹龙袍、官衣;第三夹生衣(老生、小生,又分贫富);第四夹旦(小旦、老旦、正旦,又分穷富旦);第五夹便(富);第六夹大褂(武生)、褂、相似(包括4个黑、绿、红、白身子);第七夹靠子。其他如马、龙、云朵子、平场子、花、石等分放在第七个夹子之间。

    (2)头茬夹4个。一夹子:正旦(发头,包括男女)、顶头(头发挽髻)、主司子(硬主司子:额上顶发髻,正旦、小旦、小生、老生;软主司子:头后挽髻:羽帽子、小腿后另长帽巾);二夹子:神头(相头、杂头、官头、武将头、元帅桌帐)、王头(皇上)、神头、包巾;三夹子:翎子(盔头武将上场)、将巾子。

    光庆皮影社  社长李五喜,前声,艺名“桃园红”,东赵乡李托村人,小时喜爱皮影戏,想学,家长不许,便在桃园里偷学,故获此名;签手,郝炳黎,擅挑武戏,被誉为华县“把式”(技艺最好的);板胡,颜耀荣;后台,刘念娃、于新慰;二弦,蔺堂娃。

    光明皮影社  社长李俊民,小名才娃,前声,高塘镇铁李村人;签手,郝赵斌;板胡,刘金瑞;后台,郝丁才;二弦,吕耀兴。

    吕崇德班  班主吕崇德,64岁,前声,大明镇吕塬村人,师承潘京乐。主要成员有:前声,吕崇德或潘京乐;签手,刘正宏(2005年去世,郝炳黎徒弟)、上档,刘正娃;板胡,刘华;后台,吕崇德或潘京乐。

    振华皮影演出团  华县姜建合碗碗腔皮影班社,团长姜建合,华县下庙人,37岁,受父亲姜尚文影响,自幼喜爱皮影,13岁拜师学艺,后又师从名艺人李俊民,刻苦好学,大胆创新,字正腔圆,音韵优雅,激情奔放,能唱70多本戏。现为华县皮影协会副会长,两次赴德国演出,是华县最年轻的皮影艺人。

    史长才班(华阴)  前声,史长才;签手,收涛儿;后槽,长娃(长才兄);板胡,闫凯;硬弦,满桶。

    坤胜班(华阴)  前声,段转窝;签手,杨土木;硬弦,孟福臣;板胡,童舟;后槽,孟安运。

    二胜班(华阴)  前声,王平安;签手,赵灶火;硬弦,元儿;板胡,三娃;后槽,董中运。

    其他还有孟丑子班、赵方丈班、杨兴耀班、杨护国(魏存才徒弟)班等。

    魏存才班  华阴市碗碗腔皮影班。班主魏存才,1924年生,华阴五方乡人。15岁学艺,师从盲人根要。当时拜师,磕个头即可,有钱的箱主管吃管住,不到20岁出师。当时,岳庙乡南城村有钱有势的大财主张耀奎办了个“坤胜班”皮影班子,魏存才投之,以养家糊口。当时,一场好戏的戏价为一斗麦子,不好的为5升麦子,每月基本上可演25 场。“文革”前,庙会多,戏也多,而以6月为最,俗称“六月炸”。魏的左耳稍聋,自言是职业病——演出时打击乐震的。现因年纪大,已不演出了。

    赵存智班  华阴碗碗腔(时腔)皮影班。班主赵存智,50多岁,师承赵方丈,班子成员基本上是魏存才班的,较为稳定,但大多已上了年纪,活动起来不很方便。

    肖振华皮影班  渭南临渭区皮影戏班。班主肖振华,渭南官底乡肖家村人,前手。8岁那年成了孤儿,师从义爷“一杆旗”杜升初(肖振华父肖景文为“一杆旗”的义子,早逝),两年后跟当地两个老艺人冯新才(乳名套柱,名二弦)、刘升才(乳名三娃,名板胡),加入蒲城县的皮影戏班。1950年,领戏班,一连半月数十天地售票演出。1951年,成立西京皮影剧社(即振华皮影剧社)去甘肃兰州南门外“屯戏场”售票演出,一奉《忠义侠》竟然连续演了八晚,倾倒当地观众。1952年初夏之际,剧社应甘肃省文化局邀请,为外宾演出。皮影班的主要成员有:张胜谋,50岁,板胡;张建设,50岁,硬弦;左春智,70岁,签手,官底镇左家村人,师从“老苏师”;王兴义,64岁,后槽,官道区辛市公社布袋王村。当地人称肖家村为“皮影村”,从清末至民国,该村出了许多皮影艺人,特别是前声,知名的有杜麻子(艺名“铺地黑”)、杜升初(杜麻子之子,艺名“一杆旗”)、肖敬文(艺名“十四红”)等。

    石景亭班  临渭区碗碗腔皮影戏班。班主石景亭,前声。1970年前后,石景亭组织“信义皮影队”,1997年加入德庆皮影社参加演出,自负盈亏,多劳多得,每月能挣400元左右,这样持续了六七年。2003年从德庆皮影社出来后,成立了“渭南市乐天皮影社”。此名是渭南市临渭区文体局长、渭南市皮影协会会长蔺振杰为他起的。石景亭之妻钱美玲,59岁,16岁时学秦腔,25岁师从肖振华,学唱碗碗腔。戏班其他成员有:史景龙,56岁,后槽,龙背史村三组。12岁开始学艺,师承德庆社的李禄荣、李世杰;曹保民,53岁,板胡,龙背乡北史村;张天娃,签手;张胜谋,53岁,硬弦,临渭区官底乡肖家村;雷保民,板胡。

    大荔县皮影团  大荔县文化局组织的皮影团,艺人有李存才、雷振山、张义娃、雷文礼、李正明、高成林。演出于各乡镇。1973—1983年间,每年演200多场,每场戏钱年龄大的给5元,其他的4元。雷文礼因身体不好,中途回家不演了,于1983年去世。

    李存才班  大荔县皮影班社,班主李存才,前声,捻桥乡雷夫村人张双赐,后台;贾乐,签手;薛绑柱,二弦。

    雷文礼班  大荔县皮影班社,前声,雷文礼(羌白镇石碑村人)、高茂子(羌白镇寺前村人,水平高,雷文礼徒弟)、田山娃(洪山村人,已逝)、段满瓮(56—57岁,沙底乡人);签手,曹家娃(已逝,洪山村人);后台,雷孟乾(54—55岁,羌白镇石碑村人),各种乐器均会,月琴一流,可惜没声,父子相承。

    王进发班  大荔县皮影班社,1962年成立,班主王进发,63岁,前声,西寨乡西寨村人。成员均为西寨乡人,分别为:李雪成,71岁,签手;鱼清喜,签手;李水泉(王进发的舅父),80岁,后台;王栓牢(王进发的叔伯兄),硬弦;康健成,62岁,下档。

    德兴社  大荔县皮影班社。班主段满瓮,前声;高成林,前声;段快车,签手;雷梦乾,后槽;王文红,硬弦;张腊草,板胡。一般为6个人,钱分7份。

    大荔县碗碗腔其他艺人有:王四贵,前手,石槽乡龙泉村人,去世已20多年;王凤堂,前手,沙底乡沙底村,羌白镇太凤村,已逝十几年;运金魁,前首,石槽乡西内村,已去世30多年;雷振山,签手,羌白镇西白村(沙底过来),去世30多年;张义常,签手,朝邑县朝邑镇人,“圆圈转”,能唱能挑能拉,但嗓音不太好,家传,80多岁,其父外号“四管”,打后台,也能圆圈转;柴继好,板胡,冯彬迂村人,已逝七八年了;张子英,板胡,沙底乡沙底村人,已逝30多年;张义娃,板胡,大荔县城关人,已逝近30年;张水龙,二弦,沙底村人,已去世30年;玉儿,二弦,沙底乡霸城村人,已逝30年;党憨儿,签手,石槽乡党家村人,已逝20多年;王左臣,打后台,沙底乡沙底村人,已逝30多年;柴兴儿,打后台,冯村乡迂村人,已逝二三十年;李有才,签手,李存才兄,89岁。

    党志兴班  蒲城县碗碗腔皮影班。班主党志兴(已故),前声。戏班主要成员有:曹进虎,51岁,后槽;曹有财,62岁,板胡;曹万仓,53岁,帮档;王仲谦,68岁,二弦;何家录,60岁,签手;刘海潮,66岁,前声;喜寿,50岁,板胡。

    碗碗腔其他著名皮影艺人有:

    参苗子(1856—1910)  本姓王,名育复,渭南临渭区凭信乡钟南村人,唱戏吐字清晰,韵味浓烈。

    郭向荣(1892—1963)  著名签手,又名向娃,渭南阎村乡申郭村人,15岁就在临潼新丰镇南柳河黄村黄会宝的皮影戏班中担任挑签,一年后,又被华县高塘北候村班主侯良请去挑签。1950年,自己成立了“民艺皮影社”。

    石永庆(1914—1961)  官名光佐,乳名“狮子”,艺名“石家娃”,渭南周家乡石家村人。1939年,组织自乐班活动在渭北,被称为“西南红”、“西北红”等。1946年到西安组织自乐班演出,1949年与谢德龙在西安搭班演出,1955年参加“西安德庆皮影”社,能演唱20余本戏,生、净、丑、旦都能,刚柔并济,激越缠绵,嗓子久唱不哑,被誉为“铁嗓子”。

    李映恺  1905年生,前手,领班长,雅号“十六红”,渭南信义乡上太庄人。1937—1938年在四川演出,能唱70多本戏、60多折戏。

    郝炳黎  乳名忙娃,1924年生于华县圣山乡圣山村。被碗碗腔艺人谢德龙看中,收为徒弟,13岁起给师傅挑线(签),同台演出,跟随谢德龙演了33年戏。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直在华县、渭北一带演出,1952年随谢进入西安德庆皮影社,1958年因省际之间艺术交流的需要,被调到甘肃省戏校当老师。期间,认真教学的同时,还向京剧名家马连良的弟子京剧教练袁魁英悉心请教,将京剧武打场面中许多程式、技巧,借鉴融化到皮影戏的武打表演之中,创造了许多小打技法,如:“黑虎掏心”、“单戟独立”、“捏子挖眼”、“老牛捂嘴”、“连腰转”、“背花拳”、“抢双锤”、“花战”等多种打法,大大丰富发展了皮影戏的表演艺术。1961年,郝炳黎回到家乡,先后给光庆社的李五喜、光艺社的潘京乐等人挑线。

    (出处:关中皮影/梁志刚著.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