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延安>黄陵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黄帝陵祭祀活动——历代祭陵活动(民祭)

《黄陵县志》


  轩辕黄帝庙历史悠久,清明、重阳祭扫又为古代习俗,且黄陵民俗素有尊祖敬先之美德,黄陵民祭活动,亦由来已久,并先于公祭活动。
  北宋以来,民祭活动一般在九月九日重阳节举行,传说这一天是轩辕黄帝升天之日,当地民间有着重阳祭祖的传统习惯,并多由中、宜、洛、鄜四个近邻县联合举办隆重的祭陵活动。收成好的年头祭陵时必唱五天戏助兴,欠收年唱三天戏,戏台或在轩辕庙院内或设庙院外,参加民祭活动的各县代表,有名乐、国子、知名人士与学者,均被招待住入厢房(即招待所)。黄陵城内则家家户户备祭品、蒸花摸、做花穗。穷户可采野花祭献。九月九日祭祀时,黄陵所有的乐队和国子必须集中到县城,上午辰时(10时),家家户户,全家出动,端捧祭品,随于庞大的乐队后,秩序井然,排列上山。进入陵区,必先绕陵一周,再上供品。古时因人多且无供桌,就在陵前并摆苇席12张,在典雅的古乐声中,按先后顺序宜、洛、鄜三县县令、县丞先上祭品,中部县令在后,其后为百姓祭祀,上供点香焚纸、跪拜。
  九月十日为老太婆与中年妇女的祭祀日。上午的主要内容为乞孙、乞儿女。当时、黄帝脚印石置于陵前,因相传神话故事中有踩脚印而受孕之事,故乞儿女的妇女也想供黄帝之神而早生贵子。下午为还愿时间,经上年乞求后已生育或受孕的妇女必得上陵挂红上供,并给庙里杀猪送羊(活猪羊或宰好的猪羊均可)。这一日去黄帝陵或进庙院不论因为什么原因,别人均不可多嘴过问,这种隆重严肃的民祭形式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前。
  民国24年(1935),定公祭活动日为4月5日清明节,民祭活动也随之而变更于清明前后,伴随公祭活动而进行的民祭场面浩大动人,4月5日清晨,来自四面八方的乡民,迎着朝霞与春风,携带精心制作的罐罐馍、花馍,上面粘插着各种彩色捏成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手握彩纸糊的花穗,怀着虔敬的心情,来到始祖黄帝陵前,仪式为:跪拜供奉、上香烧纸、祭酒;绕陵一周,掰花馍置于陵上。有的人则在轩辕庙殿前上香叩拜,进殿再大拜,于黄帝神位(或神像)前供献祭品。
  凡参加民祭活动的人从桥山上返回时,总要折取柏叶、或别于衣袋,或插于发问,做为祭奠轩辕黄帝的吉祥物与象征。
  这些没有组织的自发民祭活动,遵循古老的习俗,祭者虽无成规的祭文,各自心中都有自己的言语;没有统一时间规定,先来者先祭,后来者后祭;没有统一地点,或陵园或庙内大殿前,自定,更不因任何政治运动而中断,年复一年地延续着。传统的民祭活动中包含较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它更是纯朴美德的体现。
  1988年龙年民祭,为了融民祭、旅游、观光为一体,促进黄陵旅游业的发展,黄陵县政府对民祭活动试行改革,做了大胆的设想和安排。内容如下:
  民祭活动:
  公祭活动结束后,从四月五日起开展为期10天的民祭活动。其具体设想和安排是:
  1、范围:凡愿来黄陵祭祖的国内外炎黄子孙无论是团体或个人,只要提前三天与黄陵县联系,即可随时安排。
  2、仪式:民祭活动既可按公祭仪式举行,亦可按黄陵当地传统的祭祖形式进行。这两项仪程均打印成文,届时提供选择。
  3、祭品:按民间祭祖形式制作供桌、香炉、祭品以及香纸、鞭炮等其它祭礼用品。同时备有各式花圈、花篮及真猪、真羊等供品,并在陵前广场建筑一间铁制平房。存放上述祭品.随时出售或租赁。
  4、与民祭活动同步举办黄陵县春季物资交流会。届时还穿插具有陕北地方特邑的秧歌、社火以及歌舞、戏剧助兴。
  5、举行经济技术协作洽谈会,欢迎国内外各界人土来黄陵投资、合资办企业,引进技术、人才,为本县开发资源,振兴经济、拓宽横联之路。
  6、旅游宣传纪念品,现有宣传资料4本,即《黄帝传说故事》、《黄帝功德纪》、《历代祭文集》、《历史名人祭黄陵》。同时配有黄帝陵彩色画册、导游图、明信片、纪念香币等。届时可满足供应。在现有纪念宣传品的基础上,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拟逐步推出一批旅游新产品,计划在清明节前,赶制出一些印有黄帝头像、黄陵景色的针织陶瓷日用品。并表轴拓片一批名人祭文和题词。还拟将制做具有纪念意义的“黄土包”、“黄陵筷子”等,并配传说故事。为了方便游客选购,除在黄帝陵庙销售外,还在黄陵宾馆门口新建一处旅游纪念产品展销门市专门经销。
  7、民祭活动期间,除组织参观黄帝陵庙的石刻石雕艺术、出土文物和著名书法展览外,还拟组织参观著名的北宋石窟。同时请延安地区外事办公室届时来黄组织祭祖团体参观洛川会议旧址、革命圣地延安以及安塞腰鼓和宜川黄河壶口。力求融祭祖、旅游、观光为一体,推进全区旅游事业。
  1988—1989年的清明节民祭活动,都有新的尝试,以适应黄陵政治经济与文化事业的改革发展。
  民祭活动的另一种形式为团体祭奠,这种活动多伴随旅游观光活动而进行。1988年重阳节,为适应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满足海内外民间各界人土的祭祖愿望,恢复了重阳节民间祭祖活动,并于1988年4月20日,成立了黄陵县中华民族子孙祭祖谒陵接待委员会,由县委书记任主任,4名正副县长、经济顾问和主管宣传工作的副书记任副主任、十三个有关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民间团体祭陵办公室。1989年5月5日、8月3日,委员会两次与前来黄陵联系重阳祭祖的台湾僧人圣明法师进行接触和协商,并分别签署了《备忘录》和《协议书》,明确表示欢迎台湾各界人士来黄陵祭祖。但因“两乱”刚刚平息,对台湾人士参加黄陵祭祖认识不一,9月18日,省对台办、黄陵县委派人专程赴京向国务院对台办公室汇报请示,国务院对台办公室就此问题给予充分肯定和明确答复:认为“祭祖是一个很好的项目,黄陵可以发挥这个方面的作用”。“应本着以我为主,与我有利纳入我们管理轨道的原则,开展好这一活动”。
  在国务院对台办的指示下,1989年重阳节民间祭祖活动如期进行,活动由祭祖谒陵委员会主办,除有组织地安排当地各界人土参加外,还特邀代表213人,其中台湾文化、企业、教育、新闻界专家、学者44人;大陆专家,学者以及对黄陵建设有贡献的人士169人。活动从10月7日至10月9日,历时3天,主要内容是举行黄帝陵前的民祭仪式和两岸学者、专家座谈会。
  民祭仪式既注意继承传统民祭中文明健康的民俗仪式,又注意破除旧的陈规陋习,积极发展不断创新。仪式中保留了贡献祭品、奏乐、尚飨、叩拜等项目,增加击鼓31下、鸣钟11响,分别标志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11亿同胞的大团结。各界人士在黄帝陵前同植纪念树40棵,象征着同胞骨肉分离40载,将永远世世代代铭记这一历史悲剧。主祭人、主要陪祭人在活动中肩挎红底黄字,绣有“古老中国一条龙,龙的故乡在黄陵”的佩带,点明了民族之根、国家之本,盼归一统,共求大同的祭奠主题。
  祭祖仪式在轩辕黄帝陵前举行,各界人士及前来祭奠的群众超过万人,场面宏大,肃穆高雅,陵园古乐缭绕,黄陵祭祖谒陵接待委员会,台湾祭祖团及各界知名人士、当地群众代表分别敬献了花篮花圈和全猪、全羊、牛头等三牲祭品,祭祖谒陵委员会主任恭读了祭文,台湾祭祖团团长王道循先生、知名人土代表、陕西省政协魏明中副主席恭读了纪念文。大家追远抚今,互表衷肠,表达了海峡两岸黄帝子孙对祖先的崇敬和渴望祖国统一,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之情怀。同时,在热烈而融洽的气氛中召开的座谈会上,同胞们畅谈黄帝功德,痛述分离之苦,歌颂祖国的巨大变化,展望祖国统一的美好前景。台湾祭祖团副团长丁颖先生激动地流着热泪说:“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不惜一切,多做工作,我今生唯一的愿望,就是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 第二节 历代名人祭黄陵
  一、秦汉
  1、公元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畴、专祭黄帝”。
  2、秦末农民起义时,刘邦响应陈涉,立为沛公,曾“祠黄帝”。
  3、刘彻即位,尤敬鬼神,北巡朔方还,祭黄帝冢于桥山。
  4、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武二的(26)举行隆重祭祀。
  5、司马迁实地考察黄帝陵。
  我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做太史令,亲自赴今黄陵考察,采撷传闻逸事,《黄帝本纪》中首次作“黄帝崩,葬桥山”的记载,黄帝传名于世。
  二、唐宋
  1、唐代杰出诗人杜甫于唐至德三年(758)在返回长安途中,经翟道城(今黄陵),曾登桥山叩拜黄帝陵,今有:“少陵月夜祭黄陵,双手空空无祭品”。《中部县志》录杜甫《翟道城》一首。
  2、北宋明臣范仲淹于宝元元年(1040)曾就职陕西兼治延州(今延安)。在此期间,范仲淹曾来坊州中部(今黄陵)致祭轩辕黄帝,并留有祭黄陵五言律诗两首。据传,范仲淹前后三次祭黄陵。
  三、元、明、清
  1、明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遣派中书管勾甘,前来陕西中部祭黄帝陵,今存御制祝文。
  2、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破潼关入陕后,回师陕北,起义军路过中部县(今黄陵)时,于行军百忙之中,登桥山祭祀。
  3、清末台湾著名爱国诗人,民族英雄丘逢甲光绪年间专程来中部县拜谒黄帝陵,6天日出登桥山,深夜写诗文。作有:《祖先》、《落叶恋本根》、《山河终一统》、《谁非炎黄孙》等八首诗词表达了台湾沦陷后的悲愤心情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四、中华民国时期
  1、国民元年(1912)3月孙中山派15人组成的代表团,赴陕西中部县桥山致祭轩辕黄帝陵。
  2、民国7年(1918)爱国人士于右任先生清明节冒雨谒黄陵,留诗一首,返回南京后,他与友人花费十年心血,辑成《黄帝功德纪》一书。
  3、民国26年(1937),程潜驻陕期间,来中部县专程致祭轩辕黄帝陵,并为轩辕黄帝敬写了“人文初祖”匾额,交由富平县石匠雕刻而成。由于当时运输困难,用牛拉车,运至黄陵县九里山,车翻碑碎,中部县县长卢仁山对这一事故非常耽心害怕,但又无法挽回,不得不把实际情况向程潜书面汇报。时隔不久程潜回信说:“石碑打破不必惊慌,运输困难,不必再备,请制作一幅木匾来年清明再写”。1938年4月5日清明节,程潜果然亲自前来,并用早已制好的木匾,重书“人文初祖”四个隶书大字,至今此匾悬挂在大殿前。
  4、民国24年(1935),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拜谒轩辕黄帝陵,并留有《谒黄陵》诗一首。
  5、1937年7月,1943年当时在苏维埃政府工作的谢觉哉先后两次前来黄陵县谒陵拜祖,并写下《黄陵古柏》、《浪淘沙·谒黄帝陵》诗词两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82年5月21日,参加第五届电影“百花奖”授奖大会的白杨、李谷一、孙飞虎、乔臻、任冶湘、温玉娟、龚雪,娜仁花等艺术界人士,在赴延安途中,到黄陵县谒拜黄帝陵。
  11月21日,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来陕西,在省文联主席方杰、子敏、非克等陪同下,到黄陵县登桥山,谒拜轩辕黄帝陵,并留五言律诗一首。
  1983年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在国家计委副主任宋平、农牧渔业部副部长何康、水电部副部长李柏宁和陕西省副省长白纪年等人的陪同下,在赴延安途中到黄陵县谒拜黄陵,并对黄帝陵的建设和黄陵县的经济发展发表意见。
  5月著名电影演员田华与歌唱家马玉涛等一行20余人来黄陵游览,拜谒了黄帝陵。
  1984年5月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博土和夫人秦惠君女士专程到黄帝陵拜谒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当他们看到“黄帝手植柏”时,心情激动地说:“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见证”。并挥毫题写:“世界各族皆兄弟,黄帝子孙独人杰”。
  6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赴延安,途经黄陵时,专程拜谒黄帝陵。
  10月9日,廖沫沙去延安,途经黄陵县时留宿一夜,第二日专程登桥山,致祭黄帝陵,并为黄陵文馆所搜集整理的《轩辕黄帝传说故事》一书题名,顺致题赠“黄帝的传说故事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文馆所休息室,又题写“古都风貌依然在”。
  10月,新西兰老华侨杨汤成先生,在应国务院邀请,第三次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时,于10月20日到西安旅游观光,并专程前往黄陵县谒陵拜祖。当他在黄陵听说县上成立了整修黄帝陵募捐委员会时,当即拿出人民币1000元,捐献给募捐委员会,以表炎黄子孙的心意。
  1985年4月6日,82岁的著名女作家丁玲与丈夫陈明,重返阔别30多年的延安,路经黄陵县,专程登桥山,致祭轩辕黄帝陵,并在文馆所休息室留言簿上写下“学习鲁迅,血荐轩辕”。
  1986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陕北视察工作期间,途经黄陵冒雨谒拜黄帝陵。
  9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前往延安视察工作途经黄陵县专门登桥山,拜谒始祖黄帝陵。
  1987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去延安视察工作途经黄陵县时,与夫人登桥山,拜谒了黄帝陵。
  1988年5月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汪锋与夫人在途经黄陵时留一日,谒拜了始祖轩辕黄帝陵。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来延安检查工作时,在黄陵停留,专程登桥山拜谒轩辕黄帝陵。

出处: 《黄陵县志》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