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志》
黄帝陵,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冢,位于黄陵县城北桥山之巅。196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春秋时期至秦代,人们已开始祭祀黄帝陵,缅怀始祖。自汉代《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黄帝陵便成为历朝历代顶礼膜拜的圣地,年年岁岁官府都派要员谒陵祭祖,虔诚淳朴的民祭活动更是千古不衰;黄帝陵、汉武仙台、黄帝手植柏、挂甲柏,以至环绕黄帝陵的满山古柏,也随着黄陵而被千年传颂。
古时祭祀黄帝陵迷信色彩浓厚,多为祈仙、祈官、祈福、祈子。20世纪,黄帝陵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象征,以它特有的威严把各族人民、各党派人士的心汇集在这里。1937年,国共两党代表于清明节同祭民族始祖,毛泽东亲笔书写的祭文至今还珍藏于轩辕庙碑亭。
元、明、清各代,黄帝陵庙均有修葺,并多次明令受到保护。民国28年(1939),陕西省政府指令,黄陵始设陵园管理处。民国33年(1944),建筑陵园祭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十分关怀黄帝陵庙建设。1955年毛泽东亲笔批示并转信给周恩来,要对黄帝陵进行整修。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黄帝陵被整修一新。1959年至1961年,我国虽然处在困难时期,陕西省人民政府仍拨款15.5万元,整饰庙院大殿,修建过亭;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陕西省将黄帝陵列为文物重点维护整修单位。并决定按古朴大方的原则,对黄帝陵分期分批进行整修。1984年第一期整修工程,陕西省和延安地区拨专款70万元。
黄帝陵以它特有的人文优势和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吸引着国内外炎黄子孙,并为祖国的统一大业、黄陵的经济振兴发挥着巨大作用。
第一章 机构宣传
第一节 管理机构
黄帝陵在民国以前未设管理机构,但历朝历代黄陵的县官本身就被视为看陵官而肩负重任。
民国28年(1939)六月,首次成立文物管理机构,因重点保护管理对象为黄帝陵庙,机构命名为陵园管理处。主任由县长芦仁山兼任,副主任刘子林,管理员芦翔集,园役二人。同年八月,改委王学三任主任。
1955年,黄陵县成立黄陵保管所。简称陵管所,地址在轩辕庙院内。1963年改设为文物管理委员会。此后,文物管理范围不断扩大,但工作重心未变,仍以管护黄帝陵为重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陵管所有名无实。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遂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1978年,又改称文物管理所,简称文管所,地址仍设在轩辕庙院内。管好陵,护好庙为这一机构的中心任务,同时,兼管全县文物。
黄帝陵管理机构历任领导及管理人员更迭表
机构名称 姓 名 时 间 职 务 备 注
陵园管理处 芦仁山 民国28年(1939) 主 任 兼
陵园管理处 王学三 民国28年(1939) 主 任
陵园管理处 刘子林 民国28年(1939) 副主任
黄陵保管所 张遇春 1955—1962年 管理员 文化馆代管
黄陵保管所 郭民福 1963—1975年 管理员
黄陵保管所 陈宏谋 1976年 管理员
黄陵保管所 高增安 1977年 所 长
文物管理所 高增安 1978—1986年 所 长
文物管理所 王忠贵 1986—1988年 所 长
文物管理所 孙宏生 1989— 所 长
第二节 黄帝文化宣传
5000年来,黄帝文化影响广泛,经久不衰。
民国时期,爱国志士,著名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花费十年心血,辑成《黄帝功德记》一书。于民国24年(1935)四月初,由南京仿古印书局排印出版。民国33年(1944),黄陵县在编纂黄陵县志时,专编第四册黄帝陵专集,并单独出版《黄帝陵志》。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策开放,经济搞活,海内外同胞、侨胞纷纷来黄陵寻根,为了宣传黄帝文化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杨民族文化,1980年以来,每年清明节中央或省、市电台、电视台来人及时编排、摄制新闻节目,当晚擂出。1980年,日本艺术家森住和洪一行3人赴黄陵,拍摄纪录片《黄帝陵》,黄陵文管所编辑出版《历代祭文集》1万册。198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今日中国祭黄帝陵》。1985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纪录片《人文初祖》。1986年,中央新闻社又摄制《祭黄陵》专题片,这些影片,已在电视台多次播放,并成为来黄陵参观游览者喜爱的节目之一。
黄陵人对黄帝陵的文化宣传,除志书外,本世纪80年代宣传工作成绩显著,1986年1月,黄陵文化馆选编的《轩辕黄帝传说故事》出版,印5千册;同年同月黄陵县文化局出版兰草主编的《轩辕黄帝传说故事》3万册。1983年,再版于右任先生《黄帝功德记》一书3万册。1987年8月由兰草编写的《历代名人祭黄陵》出版,印书3万册。1988年,黄陵县文物管理所出版兰草等人编选的《黄帝陵》画册。印数1万5干册,并发行黄帝庙《文物明倌片》与《风景明倌片》2套,陕西省旅游局配合龙年国际旅游节活动,编印发行《黄帝陵庙简介》。
研究黄帝文化,宣传黄帝文化,为新时期的政治经济服务,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截止1989年,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有关黄帝陵庙的文章百余篇。
第二章 黄帝陵
第一节 陵园建筑
黄帝陵为“天下第一陵”,位于黄陵县城北1公里桥山上,西距沮河0.5公里,东距西延公路0.51公里,东南距轩辕黄帝庙0.9公里。
黄帝陵古称桥陵,因山形如桥,下有沮水穿过故名桥山,陵曰桥陵,自清代毕沅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之后,桥陵之称更为著名。民国31年(1942),陕西省第三区专员公署改称桥陵为黄帝陵,以利与蒲城丰山唐睿宗桥陵区别。
黄帝陵封土于秦代。唐宋以来,陵墓有所加大,今陵墓高4.57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墓为土冢,扁球状,外有高1.78米的砖砌花墙拱卫。墓碑面南。上刻有“桥陵龙驭”四字,相传黄帝在这里驾驭巨龙腾空升天。旁题:大明嘉靖丙申十月九日滇南唐*(左忄右宅)书”。陵前即祭亭,亭宽10米,深6.15米,正前侧置放供桌、香炉等祀用品,亭后侧竖一石碑,碑高4.3米,上刻“黄帝陵”3个大字,为郭沫若1958年5月手书,陵园范围以旧墙基为界,长103米,前宽46米,后宽81米,总面积为9.7亩。陵园内还有胸围1.2米以上的古柏69株,小柏树126株,小油松136株。在旧墙基的基础上,陵园修有高1.6米的红墙,前有大门,一正两侧。外树标志说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帝陵。国务院总编号第162号,古墓葬分类号,第1号,陕西省人民委员会1962年12月9日。”
黄帝陵墓南45米处有汉武帝祈仙台,此台始建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台高约13米,昂首林表,土台边缘古柏环抱。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台下有嘉靖七年闰七月立的刻有“汉武仙台”的石碑;旁题“地南唐*(左忄右宅)书”。中部旧志载:汉武仙台,“峙黄陵左侧,高出林表,汉武巡朔方还。祭黄帝,筑台祈仙”。
距陵园正门约10余米的左侧路旁,有民国年间重立,上刻“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下马石。
从陵区到庙区900米,现有路两条,公路可通车,小径有229级的石蹬道,长250米,宽2.53米,道弯4处,面积不等的平台26处,两边高1.08米的水泥墙栏,370个高1.34米的柱头分别为各种形状的石雕。
桥山面积1355亩,三面环水,背靠黄土高原,以山脊与黄土高原相连,面向平川,与印台山遥相呼应。山上古柏参天,四季长青,最高海拨949米,陵墓位于桥山顶部,古柏丛中平台上,海泼高度为977.8米,与沮河相对高度为146—156米。
第二节 史志资料
一、《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
二、《尔雅》:“山锐而高曰桥山。”
三、《史记集解》:“《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
四、《史记·索隐》:“《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带冢也。”
五、《风土记》:“阳州所有黄帝陵,在子午山上。”
六、《路史·疏仡·黄帝》:“葬上郡阳周之桥山。”
七、《图书集成》:“中部县上古桥陵在城北山上。世传轩辕黄帝铸鼎成,乘龙升天,其臣取衣冠葬于此。”
八、《陕西通志·陵墓》:“桥山在中部县东北二里,其山形如桥,沮水环之,即黄帝葬衣冠之所。”
九、《陕西省续通志稿》:中部县“桥陵在城北二里桥山上,山形如桥,故名桥山,陵曰桥陵,沮水环之,黄帝葬衣冠之所”。原案云:浙江程寿筠筱亭。前知中部县,以桥陵为圣迹,恐渐倾没,将桥陵八景——摄影、装潢成册。
(一)古碑,中书“桥山龙驭”四大字,旁题“大明嘉靖丙申十月九日滇南唐奇书”。八景之一,大殿左角圮,殿门额题“德隆邃古”四字。柏柯横斜殿瓦上,如鸾翥,如凤翔,如神虬,白天飞下而藏其身。
(二)大神龛,黄帝冕旒中坐,二侍者分立龛内,龛外四宰臣执笏立,二老二少。
(三)一碑露立群柏中,隶书“汉武仙台”四字。
(四)柏侧一亭中,竖大石碑,隶书“古轩辕黄帝桥陵”七字,题陕西巡抚毕沅谨书20余字,左题:“大清乾隆岁次丙申知中部县事董廷楷立石”十八字。碑左一小碑,亦书“桥山龙驭”四字。
(五)两柏间一庑,中列碑无数,殆历代褒祟祭享时所立者。
(六)居前一碑,背负巨石,石旁大柏一碑题“轩辕庙四千年古柏”八字,旁题程君名衔。
(七)群小柏中一巨柏,较前柏微小,题字同。
(八)侧一巨柏,不甚高而浓阴郁郁,其上书“汉武帝征朔方还,挂甲于此树。”隶书末题曰:“桥陵八景,载在志乘,恐日就湮没,爱逐景摄影,隶书刊石,以资保存”。
十、《黄陵志·小序》“自汉司马迁史记称‘黄帝崩,葬桥山’刘宋裴驷集解引曹魏缪袭等之皇览云‘在上郡’,今之中部,古隶上郡也;唐司马贞索隐又引晋太康地理志,云:‘在上郡阳周县’;古之阳周,即今中部也。然则黄帝之葬桥山与桥陵之在今中部县,其说实定于汉魏晋,距今一千五百年以前,苟无更古之异说与微实之异证,自毋庸致其颖矣,中部而有此国族元祖之陵寝,非一邑所得而私,抑且非陕西一省所得而私,盖所谓有全国性者也。夫古代帝王陵寝,前乎轩辕者,尚有羲农,然葬地所在,徒凭传说,不能如黄陵之确见正史记载也,后焉者夏商已来,既家天下,类一姓之祖莹,岂若黄陵之磅礴一气,共推元祖者乎?
十一、《史记·封禅书》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于桥山”。
十二、《汉书·五帝纪》:“元封元年冬十月”、“行至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还,祠黄帝于桥山,乃归甘泉”。应劭注曰:桥山“在上郡”的阳周县,有黄帝冢”。王先谦补注曰:“应注周阳文误倒”。
十三、《汉书·王莽传》:“遣骑都尉嚣等,分治黄帝园于上都桥畴”,颜师古曰:“桥 山之上,古曰桥畴”。王先谦补注云:“刘邠曰:都当作郡”。
十四、《汉书·地理志》在上郡的阳周下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
十五、《太平寰宇记》“坊州中部县,姚兴于今理南十八里置中部都尉。后魏太武帝改为中部县,大统九年移理杏城,随大业三年自右城移于今理。桥山有黄帝陵,按《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引。故谓之桥山。今陵冢尚在”。
十六、《元一统志》:“山在县北一里,下有沮水,潜穿山底过,因名。”
十七、《明一统志》:“庆阳府宁州真宁县,子午山在合水县东五十里,一名桥山,南连耀州,北抵盐州,东抵延安,绵延八百余里,其在真宁县者,相传黄帝葬衣冠处,今按延安府中部县桥山。有黄帝陵,本朝列入祀典。”又:“延安府,桥山在中部县北,下有沮水,或云:水从山底经过为桥即轩辕黄帝葬衣冠之所。桥陵,在中部县治北。世传轩辕黄帝生坊州,葬衣冠于此”。
十八、《清一统志》:“桥山在中部县西北”。
十九、《清一统志》:“黄帝陵在中部县西北桥山上。
第三章 轩辕庙
第一节 轩辕庙建筑
轩辕庙,俗称黄帝庙,位于桥山东麓,海拔高度845米,庙院总面积为24.91亩。
据碑石与民国33年(1944)《黄陵县志》记载;轩辕庙始建于汉代,唐代宗大历五年(770)置庙于城北桥山西麓,宋太祖开宝二年(969)整修,移建于桥山东麓今址。开宝五年(972)告成。
轩辕庙属群体建筑,坐北面南,主体建筑均按南北轴线依次排列,总体呈长方形,长145米、宽85米。面积12325平方米。东侧有碑廊,西侧有接待室与文物陈列室。院内古柏15株,小柏树7株。主建筑有照壁、大门、诚心亭、碑亭、正殿等。外围砖墙,红色。
轩辕庙照壁厚1.25米,高6.2米,宽9.38米,壁顶为悬山顶,灰板简瓦相扣,有勾头滴水,两端隆起,照壁北面草书系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词一首:“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轩辕庙大门。正门居中,东西两侧各一侧门。正门门额上书“轩辕庙”三个大字,为原民国陕西省主席蒋鼎文于1938年清明节祭陵时所题,庙门进深1间,面阔5间。门前有平行的六根柱子支撑,屋檐四角隆起。柱子前有六级台阶,庙门外左右两侧有新植柏树。
诚心亭:系原来的过亭,为历代将相以及祭祖之人整理衣冠、平静心情、致备祭品之处。诚心亭面积约85平方米,屋顶为歇山顶,灰布板瓦、筒瓦相扣,前檐施勾头滴水,亭四边无墙,次间、稍间有围栏,亭柱上书楹联:“观天地生物气象,读古今经世文章”,亭东南侧有一砖砌壁,上书诚心亭文字简介。
碑亭:形式与诚心事相仿,面积较前者略大,中间仍为过亭,东西两侧有砖墙,1987年以前此处存放石碑47通。1988年石碑迁至碑廊后此亭仍留石碑4通,东侧前边一通上书孙中生先生词,与照壁内容同。后边一通是中华民国31年(1942)蒋中正亲笔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西侧前边一通上书毛泽东于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祭黄帝陵时亲笔写的祭文,后边一通为无字碑,亭前有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里”。
大殿座落在庙院最北边。建于明代,占地面积约282平方米,大殿屋顶为歇山顶,脊为雕透花脊,屋面瓦件为灰布板筒瓦相扣覆盖,檐部施勾头滴水,前檐及其它三面均有斗拱。前檐当间有六扇隔扇门,次间、稍间各有四扇隔扇门。其它三面均为墙体。檐下有彩绘、阑额,干板枋为和玺彩绘,斗拱彩绘华丽,两侧及背面、内梁均为彩绘。
大殿门额上悬挂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1938午所题:“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大殿正中碑位后供放半浮雕黄帝像,这尊民族始祖的圣像,是以东汉武梁祠庙的画象石刻拓片为蓝本。经国家文物局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后批准,放大刻制而成。黄帝石雕像为全身像。石料采用墨玉。高3.9米、宽3.3米、重11吨。石浮雕像黄帝沉稳站立,步履向东又回首望西,抬臂扬手,冠带简朴,着装无华。像龛四周的图案为: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像龛与石像均是香港同胞湛兆霖、程万琦二先生于1987年清明节专程前来祭陵时,捐款8万元人民币制作的。殿内两壁原有壁画,绘轩辕黄帝一生的功绩,均毁于明代。现像龛左侧为黄帝简历介绍,右侧书有黄帝陵庙简介。殿外左右及背后有砖砌花墙,大殿前月台宽21.1米,进深10.84米,置有香炉、香案(供桌)。月台前有台阶通路3处,中间台阶正中为一圆形二龙戏珠石雕。
大殴前左侧数米处有1962年刻的石碑,上书黄陵八景。右侧数米处有黄帝脚印有利于,出土于黄陵东南的郭(左土右瓜)。1956年移至轩辕庙内,石块约1千方米,为青石,石上黄帝脚印为一双,等长0.52米,深约2厘米,外围铁栅栏,附有石碑说明。
黄帝庙东侧碑廊。建于1987年,1988年廊下共置放石碑44通,上至北宋,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容多为“御制祝文”,即祭文,廊壁两端镶嵌影碑共20通。
黄帝庙西侧1986年迁建文物陈列室,屉室。1988年建成接待室等,均系仿古建筑。庙院内还有散石碑、石香炉等文物。
第二节 手植柏与挂甲柏
黄帝手植柏,位于庙门内左侧约2米处,距今五千多年,相传此柏为轩辕黄帝时期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这棵古柏,枝干苍劲挺拔,柏树叶青翠,主干略向南倾斜。树高19米,胸径1l米,实为群柏之冠。
《图书集成》记载:“中部县有轩辕柏,在轩辕庙。考之杂记,乃黄帝手植物,围二丈四尺,高可凌宵”。当地有谚云:“七搂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轩辕手植柏为轩辕庙内首要保护的古柏。
手植柏外围铁栅栏,1965年5月10日在手植柏东南侧砖砌壁下部正中镶嵌一条形圆顶石碑,上刻:“黄帝手植柏”五字,上部镶嵌一长方形石碑:手植柏,上书简介。
庙院内另有一柏“挂甲柏”,位于大殿前右侧,原名“将军柏”。此柏树干斑痕密布,纵横成行,似有断钉在内。据传西汉元封元年(前109),汉武帝北征朔方还,祭黄帝陵时在此树干上钉钉挂盔甲所致,故称“挂甲柏”。科学鉴定,该树属柏树中的稀有种类。
挂甲柏外围铁栅栏,树下西北侧立一砖砌壁。下部正中镶嵌一长条形圆顶石碑。上刻程寿筠所书:“志载汉武帝巡朔方还挂甲于此树”十四字,上部镶嵌1965年书写介绍挂甲柏的一长方形石碑。
第三节 黄帝庙史志录
一、《册府元龟》:“大历五年,鄜坊节度使藏希让上言,坊州有轩辕黄帝陵。请置庙,四时享祭,列于祀典。从之”。
二、《寰宇记》:“坊州,中部县。黄帝庙,大历七年置,开元(当为开宝之误)二年敕修庙祭祀,在州西二里”。
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开宝五年十一月庚辰,诏翰林学士李发昉及宗正丞相洛阳赵孚等分撰岳渎并历代帝王新庙碑。”
四、《明一统志》:“黄帝庙在中部县东三里旧在桥山陵旁。宋开宝中移建于此。有刺史李恕记。”
五、《陕西通志·艺文》中著录李昉《黄帝庙碑序》:“一日御便殿,顾谓辅臣曰:前代帝王有功德昭著”,“当命有司遍加兴葺。辅臣承命,并称万岁,即日颁旨。洋洋德音,无冀而飞域中,今坊州黄帝庙即一也。”
第四章 黄帝陵庙维护
第一节 文物保护
轩辖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上古神话传说,及后世的文献典籍,都肯定他的开拓性贡献。黄帝陵作为大陆人民和海外侨胞祭奠、瞻仰的圣地,对整个中华民族有着极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黄帝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编为古墓葬第一号。1977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虽会将轩辕黄帝庙并入黄帝陵保护范围。明确了保护区域。
一、绝对保护区:
两处:l、黄帝陵园。2、轩辕庙院。
绝对保护区的建筑物、碑石、树木都要严加管理、防上人为破坏。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损失需要进行处理者,应报请批准。
二、重点保护区:
重点保护区为整个桥山,东以山陵湾根底自然走向为界;东南连接风岭脊为界,海拔924.6米;南以南崖畔之弯曲走向为界,海拔381.5米;西以公路以上山根底为界;西北以北桥沟底山根延伸向北,北与孟家原台地沿为界,海拔949.8米。面积共1335亩。
重点保护区域不准随意挖采土、石、砍伐树木,加强护林防火,保护山陵安全。如有些古柏确因自然原因,造成窝根倒伏、有病、枯死亡,需要进行清理,应按森林法和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报请上级批准后处理。
三、环境影响区:
分两片。1、孟家原沟头环境影响区(面积294亩)。2、山陵东麓环境影响区(面积538亩)。
这些区域内的树木不得任意砍伐。如果需在这里建筑。必须与文物部门协商,并经县政府批准。
第二节 陵庙维修
陵庙维修始于宋代,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将黄帝庙于城北桥山西麓,移建于今址,利于轩辕庙的建设与保护。
明洪武四年(1371),兴祀百神,特遣专官祭奠时维修黄帝陵。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兴平章侯公,出上郡,路经蔽邑;邑侯雷清谒于庙及至庙中,见道人生活困难,即决定免除黄帝庙地税。并对黄帝陵庙进行维修,明天启元年(1621)窦如芳任中部县令,崇祯年间万云路任中部县令两次因黄帝庙破损进行维修。
清顺治八年(1651)“以帝命肇祀于庙”,康熙六年(1667),“岁久祀缺,庙遂颓败”抚都御史“贾公侧弗自守也,以檄河西副宪,副宪鲍公亲旨高谒览焉,而叹曰:“事孰有急于此者乎?乃兹颓焉弗修也!”于是下令集材动工,太守王公则曰:“是不可劳民!乃捐俸资之。康熙十九年(1680)王廷弼,三十年(1691)李暄,雍正七年(1729)何任,乾隆二十五年(1760)巩敬绪,三十七年(1772)董廷楷,五十五年(1790)罗南英,嘉庆十二年(1807)丁瀚,道光二十二年(1842)程弯素等任知县,先后多次进行维修。
民国28年(1939),陕西省政府令设黄帝陵园管理处,由中部县长兼主任。同年秋天对黄帝陵庙进行维修,次年二月完工,“凡大门、享殿、围墙及溃缺者,均加葺补”。同时对庙产地亩进行清理。查得庙产地共计121亩。民国29年(1940),修筑黄帝庙通往黄帝陵的汽车路;民国33年(1944),建筑陵园祭亭,并在亭内树石碑一通,上刻蒋中正手书“黄帝陵”三个大字。同年,陕西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余正东,在《黄陵志·序》中写到:“民国28年(1939),陕西省政府主席蒋公铭之,于省库奇绌之时,拨万元略修庙宇,仍图扩展。30年(1941)九月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公文伯谒陵时,捐款三万元增饰轩辕大殿,至32年(1943)春,主席熊公哲民派技正赴山勘测,并预拨十万元兴修陵寝。正东兴感所及,历年亦曾发起本区每户一元运动,以尽地方提倡之责。并拟发起全国公务员一元运动,藉集钜资,恢弘建筑”。
1955年,毛泽东主席于百忙中在陈嘉庚先生向他反映陕西轩辕黄帝陵陵山荒芜,庙宇残破,无人看管的信上批示说:“我看陈先生的提议是有道理的”。并把信转给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请其责成有关机关作出处理,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1956年3月,黄帝陵祭亭得到整修,陵墓外新筑砖花墒,黄帝陵面貌焕然一新,庙院内“手植柏”、“挂甲柏”周围新做木栅栏。同年2月4日,为了祭亭内换碑题字一事,黄陵县政府上呈毛泽东一文,说明祭亭内原有石碑书:“古轩辕黄帝桥陵”七字,但于1941年被蒋介石铲掉写上:“黄帝陵”三个大字。特别是去年(指1955年)华侨陈嘉庚先生途经本县时,前经黄帝陵瞻仰因陵园久已失修,因此简陋不堪,除陈本人提出很多意见外,常为参观者感叹。据此,本县为了发扬我始祖轩辕黄帝的英明事迹与壮观瞻仰起见,拟于今春将黄帝陵予以修缮。日前,除将修缮计划报告本省文化局拨款外,并请毛主席亲笔给碑上题字,以便修缮时另行刻勒为盼。附:黄帝陵照片一张、图两张。
毛泽东将题字一事委托郭沫若,后郭沫若手书:“黄帝陵”三个大字寄黄陵县政府,据此重新制碑,即现在祭亭一通。
1959年至196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拨款15.5万元,整修黄帝庙大殿,修建过亭。1963年,新建厅房5间,碑室5间;1964年重修碑亭和大门。
“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黄帝陵庙一度无人管护,“造反派”错误地把“黄帝”当做“皇帝”进行批判,对陵庙进行破坏,山陵成为武斗据点,山上修工事,陵区埋死人,庄严肃穆的黄帝陵变成“乱葬岗”,陵庙建筑均有破坏。
1976年,陕西省革委会文化局拨款6千元修缮山顶祭厅、黄帝庙大殿和围墙三个项目,并对陵园枯树进行清理。
1980年4月8日,黄陵县革命委员会发布保护黄帝陵第一号“通告”,明确规定:“严禁在陵区掘坟葬埋。对已葬埋的旧坟,限期于1980年5月底以前迁移完毕,逾期不迁者以无坟主对待,统一平除”。“通告”发布后,许多群众自觉搬迁坟墓,仍有一些人无动于衷,个别人甚至还暗地里继续在山陵掘墓埋葬。为了坚决制止这种继续在山陵掘墓埋葬的作法,以保护山陵整洁,1983年8月23日,黄陵县人民政府召开有关单位会议,专门研究清理乱葬坟墓问题并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清理山陵坟墓办公室。这次具体工作方法是:
一、从8月25日至9月25日,为期一个月宣传,先后利用广播、幻灯、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宣传文物法,宣传政府“通告”向群众反复讲清搬迁坟墓的道理,基本上做到家喻户晓。
二、对埋葬在山陵上的职工、干部、城镇市民社员,进行逐户摸底登记,然后上门作坟主的思想工作,对于调到外地工作的坟主尽量设法通告,经过一个月宣传和深入动员,80%以上的坟主都同意就地平除,有9户坟主自己进行搬迁。
三、从10月5日开始,由文管所组织工人,对葬埋在山陵上的326座坟墓,全部平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陕西省将黄帝陵列为重点维护整修单位,省政府决定按古朴大方的原则在尚无科学管理章程可循,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首先以陵区和庙区为重点,中间配以上山公路,形成两点一线,作为第一期工程。1981年10月,先将原黄陵中学保生官一段院子移交给黄陵县文管所(东至中学与文管所界墙;西至上黄帝陵公路;南至大门外;北至与县文管所北墙平行的一排房子和北排房子南一排房子的正中)。1984年初,陕西省和延安地区拨款70万元,作为第一期整个工程的专款,第一期工程于6月破土动工,包括七个项目。第一项:迁殿工程,将县城内文庙大殿及戟门迁到黄帝庙西边保生官院内,大殿作文物陈列室,戟门作接待室;第二项:沿黄帝陵园外围,随山势复修周长440米的围墙,入口处修一棂星门;第三项:在汉武仙台顶部修一石头平台,蹬台小路改为石级磴道,并围以石栏杆;第四项:对文物价值高的古柏,如轩辕手植柏、汉武帝挂甲柏制作铁围栏;第五项:翻修从西包公路接头处到陵园的2.15公里的路面,建成条石、水泥、柏油等路面,庙院门前场地作第一停车场,陵顶下面的平台处,修为第二停车场。由第二停车场登陵处开始,修一条200多米长的石台阶踏步蹬道;第六项:为保护黄帝陵、庙古柏与古建筑,分别在陵顶和庙院修置若干避雷设施;第七项:为陵区与庙院的保护维修解决陵庙区的通水问题。
第三节 古柏保护
桥山古柏面积1335亩,古柏81600余株,多数树龄在千年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古柏群。树种有侧柏、雀柏、亚柏、麻花柏等形态各异、虬枝龙化,黛色参天,四季长青,气宇非凡,十分壮观。与陵庙相互衬托,形成黄帝陵区特有象征。历代官府维护陵庙,特别重视对古柏树的保护,汉唐两代,桥陵山已开始大规模人工植柏。仅唐开宝年间栽松柏1400余株,宋嘉祜六年(1061)正月二十八日,祭扫黄帝陵回京的大臣上报:桥山栽植松柏很多,而成活者少,历年损失大。宋仁宗即命坊州(今黄陵)职官派专人维护,整旧栽新,当年在桥山种植柏树1415株。特令寇守文、王文政、杨迈3户人家,免除各种差役专门守护柏树。寇、王等人即成为本县最早的护林人员。元泰定二年(1325)碑载的榜示中,也专门提到:“又有愚徒之辈,泼皮歹人,贲夯斧具,将桥陵内所长柏树林木砍伐等事,乞禁治得此检会到钦奉:如有违犯之人,许渚人捉拿到官,痛行断罪”。明代对黄帝庙实行重点保护,免除粮税。明末农民起义军攻打县城七十余日,守军伐桥山柏树万余株以应急,致使凤岭山柏树遭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破坏。
清代,屡次提倡栽植,黄陵民众亦注意维护,并在民间形成种种传说,视桥山柏树为神圣,椐传“山上柏树对盗伐者辄有灾异”,山上的柏树都是神树,不敢砍伐;山上拣回的柴不敢烧,越烧越穷,这些说法对桥山柏树的保护,产生了积极作用。
民国27年(1938),县长卢仁山,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余正东,捐国币二十万,调动一个民团团丁,将桥山划为若干地段,对柏树清查编号,历经19天普查,除民国24年(1935)被某军砍伐的许多柏树外,结果查清桥山古柏共计“六万一千一百八十六株”。民国31年(1942)冬,本区专员余正东又令县政府详查另录,特别对轩辕庙内古柏进行详尽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护桥山古柏的优良传统更加发扬光大,黄陵人民把保护古柏做为保护陵庙、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林业、城建、文物几方面着手,齐抓共管,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桥山柏林管理放松甚至册陵修筑工事、发生武装冲突,陵区不少树被刀砍斧伤,甚至被盗伐而无人查问。“文革”前历次维修黄帝庙正殿门楼时采伐与“文革”中被群众偷砍滥伐的柏树共计269株。1975年上旬,陕西省文管会田醒农来黄陵检查文物工作指出:“今后山陵上的古柏和倒伏的树木应由文化部门负责处理,处理所得财产,由黄陵保管所支付,以山养山,增添新绿”。后黄陵县革委会于1976年2月27日在黄革发(76)27号文件中向省文化局请示:“陵园山坡上有二十棵柏树窝根倒状。院内一棵也歪倒,急需清理”。按照省革委会批示,同意县革委会意见,从1976年11月份开始,对25株因自然原因病、枯死亡以及倒伏的树木进行清理,同时设立专职护林员,巡视山陵,加强管理。从1976年至1987年,在山陵共没收孩童斧具100余件,对上山采打柏树籽,用刀斧砍截损坏枯柏者,被抓写检查者35人次,基本刹住损坏古柏歪风,以后共清理枯、窝倒柏树170棵(部分砍掉柏树古枝干),其中中央气象科学院研究柏树年轮与气象关系,经省文管会同意,伐直径70公分活树一棵;县酒厂为做瓶桶,经县有关部门同意,伐掉直径70公分活树一棵;北京林学院为考察柏树生长情况,经县林业局同意,伐掉直径15公分活树一棵。
1979年,本县在恢复清明节祭扫黄帝陵墓活动的同时,县革委会还明确规定:每年清明节祭陵必须在山陵植松树一百株,保栽保活。1980年4月18日,黄陵县革委会向全县发布保护黄决定权陵一草一木的第一号通告。要求全县人民监督维护林区的树木。1982年,文管所指派3名工作人员对历年所供古柏树茬进行了清理编号登记,共清查出树茬429个。1983年2月28日,县长杨海朝在三级干部会议总结时强调指出:“黄陵人民居于始祖葬埋所在地,所有公民都是黄帝子孙,都有爱护管理黄决定权陵(庙一草一木的义务,任何人都要严格遵守森林法和文物保护法,严格维护和执行县上的有关规定,不准随意上山猎鸟、放牧、采树籽、挖药材、拾柴、破坏树木,对违者根据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罚款,甚至绳之以法”。3月县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会议,对管护山陵进行讨论,提出:第一,要广泛向群众基础宣传管好黄帝陵的重要意义,及文物保护法和县上的有关规定;第二,对陵管所过去发现偷砍乱伐的要追究,情节严重的要从重处理;第三,落实责任制,对山陵护林员要划分区域,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如在本人管辖范围发生问题,由看管人员负责。并于当月,由县政府指示文管所把山陵上的护林防火木牌更换为铁牌。
1983年5、6月间,《人民日报》、《陕西日报》、《新观察》发表《黄帝陵墓大批古柏被盗伐》的消息,全国政协和新闻单位曾就砍伐黄陵古柏一事提出非常尖锐的批评。一时,在国内外引起较大震动。1983年6月8日晚,县委、政府,对《新观察》和《人民日报》关于璜 帝陵古柏盗伐的报道及省地调查工作组帮助县上进行调查古柏砍伐表示欢迎,对于砍伐古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检查,并动员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起来揭发检举砍伐黄帝陵古柏的违法问题,协助省、地工作组开展调查工作。在这次古柏事件中,尽管报道批评与事实有很大出入,但黄陵县政府还是吸取经验教训,引以为戒,对如何做好以后的管护工作提出了十条意见,要求全县人民重视保护松柏长青。7月25日,对调查发现的病、枯死亡和倒伏的古柏25株(其中病死2株、枯死9株、窝根倒伏5株、枯死树桩9个)编号登记上报,并附有普查照片(黑白)一份。清理可能引起火情的干枯、倒伏树枝,避免天然和人为的火灾发生。还在陵区主要道路设立醒目的文物保护标志和护林防火标语牌50多块。从1985年冬季至1986年春,县文管所抽调专职人员将护林防火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县财政局拨专款1万元保证护林防火的顺利开展,文管所所长亲自担任护林防火领导小组组长,抽调思想好、责任心强的青年职工8人组成护林防火小组,确定区域,分片包干。规定全年森林无火灾。如遇破坏、盗伐事件发生,负责巡防者,扣除本人工资的10%;如保证防区安全,负责巡防者每人奖给本人工资的10%。并在陵区周围的村庄及居委会,分别指定思想进步,责任心强、关心古柏安全的17名义务护林员,经常主动上山管护林区,教育村民,与文管所联系,确保他们各自区域范围内古柏的安全。
1986年5月下旬,黄陵古柏遭受最大一次明纹侧柏松毛虫的自然灾害,仅几天时间,比春蚕还大的外呈褐色的松毛虫爬满桥山大部分柏树,小者一寸多长,大者比拇指还粗,十多公分长,蚕食桑似的危害着碧绿的柏叶。1300多亩古柏针叶遭到数百万条侧柏松毛虫侵害,近400亩青翠的柏林开始发黄变枯、残枝败叶、一片凋零,经鉴定,这种明纹侧柏松毛虫,每年繁殖一代,其幼虫一般11月上旬群集于树皮缝与石头下越冬,次年3月开始上树残害活动,6月中旬于地面结茧化蛹。这次成虫发现太晚,喷施药物已不奏效,用黑光灯诱杀大面积虫害困难,此虫不在结茧前捕杀,后果将不堪设想,黄陵县委、县政府决定:动员全县干部职工、居民和学生停止办公、停产、停课,全力以以赴,义务上山捕虫。从6月10日开始,经过20多天的努力,全县共捕捉毛虫1.23万公斤,约800多万条,全部挖坑深埋。黄陵古柏遭受虫害期间,中央、省、地有关领导来黄陵查看,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拨款3万元救灾,旅居海外华人任龙媒向黄陵提出防虫建议,并在信中列举美国东部发生类似虫情的防治过程,画出详细示意图。9月中旬,省民航局选派富有经验的机长和机组人员,民航陕西局第八飞行大队的专业飞机,从西安飞临黄陵上空喷药杀虫,经过15架次的飞防,对13800余亩古柏林喷洒了农药。经检查,喷药后24小时,杀虫率为84%,48小时杀虫率为94%,72小时杀虫率为99%。
与此同时,古柏又受到小蠹虫与天牛虫的侵袭,陵园10多株、轩辕庙内5株柏树,灾情尤其严重,有的频临死亡。文管所采取重点古柏围杆熏蒸、喷洒农药、施肥、灌水等办法。1988年4月,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为了黄帝陵防虫工作的需要补拨专款2万元(其中1万元为航防专用),直拨黄陵文管所,用于对频危古柏的抢救工作,采用喷药、熏蒸、灌水、施肥等措施,防治古柏927棵,107株古柏枯枝上的害虫大部分得到清理,千余亩柏树恢复生机,重泛新绿。秋季,根据文物局专家意见,文管所加紧工作,从9月14日一30日,发动职工雇用民工及学生1300余人,对山陵南坡、西坡,陵园内、陵顶公路两侧的大面积千年古柏以及新造幼林分别挖防虫育林坑2000多个,施肥、清除杂草灌木,增加保护措施,确保古柏安全和旺盛生长。并经常进行护林防火、安全用火等宣传教育工作,设立4个护林防火瞭望台,1个值班室,建立黄帝陵庙护林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成立黄帝陵区快速扑火队,成立有石山、北坡底、孟原、呼家湾、上城居委负责人参加的黄帝陵林区护林防火联防指挥部。总结虫害的防治经验,基本上做到预防为主,治疗有方。
9月6日,因虫情复杂,个别树体内小蠹虫害严重,导致部分古柏频临死亡,难以挽救,为了控制虫源,防止蔓延,彻底根治虫害。省林业厅给省政府以陕林护发(1987)250号文件《关于扑灭黄帝陵柏毛虫等灾害实施方案的报告》中提出对因小蠹虫危害所致频临死亡而难以挽救的个别枯柏进行伐除意见。徐山林、孙达人省长批示:“同意林业厅报告及所采取的措施,扑灭虫源,经林业和文物部门鉴定后,砍伐个别枯柏是应该的”。结合农牧渔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副研究员徐国淦等专家的建议,县政府成立以主管县长为组长的清查领导小组,组织林业、文物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对陵区虫害所致的干枯死树进行全面清查和鉴定,查出干枯树25株,合计蓄积8.5立方米,编号上报地区行政公署,并附干枯死树照片(彩照)25张,调查纪录表25份。这次调查纪录较1983年更为细致、准确,从地形、地势、海拨高度、坡度、坡向、坡位、地下水及植被的种类、分布、生长情况;树龄、树高、胸径、蓄积、枯死原因简析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说明。1989年抓护林防火的同时,进行了春季的防虫工作,黄陵古柏茂密生长。
出处: 《黄陵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