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风物传说》
传说秦王李世民在平定天下、南征北战、驰骋疆场的漫长岁月中,骑过许多战马,其中以“飒露紫”、“什伐赤”、“青骓”、“拳毛騧”、“特勒骠”、“白蹄乌”六匹名马战功最为卓著,深得李世民的喜爱。后来李世民登基做了皇帝是为唐太宗,他为了追念自已昔日鞍马征战建立大唐的旷世功勋,念及六匹战马的汗马功劳,特命令把这六匹战马的形象描摹下来,刻在六块青石屏上,安置在昭陵玄武门内的祭坊西廊,作为永久的纪念。这就是“昭陵六骏”。相传,昭陵六骏的写真图,出自画过“历代帝王图”的唐代写真大师阎立本之手,并由技艺卓绝的名石匠分别雕刻在高五尺,宽六尺的六块北山青石屏上面。
六骏浮雕的姿态、性格各异。“什伐赤”、“青骓”、“白蹄乌”三骏为飞驰奔腾,作冲阵决斗的样子;“拳毛騧”和“特勒骠”都作松辔缓行的形状,颇有“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意境。六骏中唯有“飒露紫”一石,除雕有此骏马外,尚附有一人物雕象。这是为么什呢?原来这里还有一个动人心魄的传说哩!
相传唐朝初年,镇压农民起义军起家的刽子手王世充,在东都洛阳称帝作乱,秦王李世民奉父皇李渊的命令,率领得胜的军队前去讨伐。大军在洛阳邙山与王世充对垒。扎营方毕,李世民就跃上战马“飒露紫”,带着数十骑亲随兵将,前去试探敌方的虚实。正行进间,恰巧与王世充的大队人马遭遇,两军相接,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王世充仗着人多势众,把李世民的小股人马团团围住,企图活捉李世民。李世民毫无惧色,拍拍“飒露紫”的脖子,“飒露紫”奔驰如飞,勇猛地突入敌群。李世民乘势挥动宝剑,连斩数名敌将;他带的那几十名亲随兵将,也都各自为战,英勇杀敌。但毕竟寡不敌众,亲随兵将有的战死,有的失散,只有骁将丘行恭紧跟着李世民,一批批地杀退围上来的敌将,保护着李世民突围。
王世充见生擒李世民不易,便下令放箭,只听一阵弓弦响,羽箭象飞蝗般地射向李世民,那“飒露紫”久经战阵,听见弓弦响了便轻巧地跳跃起来躲箭,它左跳右跃躲过了很多支敌箭,保护了背上李世民的安全。但敌箭毕竟太密,“飒露紫”前胸不幸中了一箭,跳跃奔驰速度慢了下来,李世民的生命处于危急当中。正在这时,刚杀退了追骑的丘行恭及时地张弓四射,箭不虚发,射死了王世充的数员大将,追兵暂时退了下去,丘行恭趁机跳下战马,将自己的战马绐了李世民,让他骑上先走,自已亲为御马“飒露紫”拔箭。“飒露紫”深通人性地垂下了头,驯顺地让丘行恭为它拔出了那支箭。箭拔出来了,“飒露紫”咴咴长鸣,象是对丘行恭致谢。这时王世充的兵马又追了来,丘行恭跃上“飒露紫”,催马横刀,英勇出击,连砍数员敌将;那“飒露紫”重抖威风,冲突敌阵,蹄弹尾扫,也剪翻了数员敌将……丘行恭终于杀退敌骑,保护着李世民突出重围,回到大营。
随后,“飒露紫”驮着李世民,探明了敌方的虚实,又驮着李世民率大军,一举平息了王世充的叛乱,并生擒了贼首王世充,在长安太极宫献俘。
后来,李世民登基为帝,为了铭记丘行恭保驾之功和战马“飒露紫”,特别降旨,把丘行恭为“飒露紫”拔箭的情景雕刻于石,作为永久纪念。
成 群 搜集整理
出处: 《咸阳风物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