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西安>西安市-自然与人文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大明宫遗址

《陕西名胜古迹》


  大明宫遗址,在今西安火车站北1公里多的龙首原上。
  大明宫是唐京长安“三大内”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位于当时长安城北的禁苑中。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气势宏伟。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名“永安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他父亲李渊修建的夏宫。工程末完李渊死去,遂于贞观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宫”。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 年),敛收雍、同、岐等十五州的民钱,减百官一个月的薪俸,重建大明宫,第二年迁大火明宫听政,改名为“蓬莱宫”,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又改名“含元殿”,到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又改为“大明宫”,从此大明宫的名称才固定下来。
  大明宫的范围很大,实测宫城西墙2256米,东墙2614米,略呈楔形,共有十一门。大明宫正门名丹凤门,正殿为含元殿,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馆,此外,有别殿、亭、观等三十余所。自高宗咸亨元年以后,大明宫成为朝政活动的中心。所以,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中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之句,说明各国使节朝会大明宫的盛况。
  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唐李华《含元殿赋》说,建筑木材是由江南山林中精选运来的“择一木于千木”的“荆扬之材”。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栖凤二阁和通往平地的龙甩道,南距丹凤门四百余步。“左翔鸾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环阿阁以周墀,象龙行之曲直。”解放后实测,殿夯土台基高3米多,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在台基东西两旁各有一条廊道遗迹,分别伸向东边的翔鸾和两边的栖凤二阁。殿南有三条平行的斜坡,间柯台阶的漫道遗迹,这就是当时所谓的龙尾道。
  有名的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这里东临太液池风景区,西近大明宫西墙的九仙门,便于大臣出入,因而是皇帝召见贵族亲信、接见外国使臣和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实测殿址南北长130多米,东西宽70余米。公元703年,武则天曾在麟德殿接见并宴请日本执节大使粟田朝臣真人。
  这座规模宏伟的宫室,经过唐末朱温的破坏,韩建缩建长安城时的拆毁,早已变成一片废墟。但是,遗址内的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翔驾和栖凤两阁以及太液池、蓬莱亭等遗迹,现在还可以清楚地看见。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 《陕西名胜古迹》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