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西安>西安市-自然与人文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灞桥

《陕西名胜古迹》


  灞桥,在西安市东约10公里的灞水之上。灞水原名滋水,春秋时期穆公欲彰霸业,改为灞水,水上之桥,便叫灞桥。
  桥居交通要冲,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在这里惜别。如《史记》载:“王翦伐荆,始皇自送至灞上。”“汉元年十月,沛公自灞上西入咸阳。”到了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2年),又在秦、汉桥南修了“南桥”,经过以后历代重修,一直保存下来。原桥长380米,宽7米,旁设石栏,下有12孔,各孔跨度由4米至7米大小不等,共有桥柱408根,用圆石排垒,异常紧密,坚固。
  汉时的“灞桥”上设有稽查亭,检查往来行人。大将李广和一随从人员夜经灞桥亭,曾被喝醉的灞陵尉喝住,不令夜行。身为将军也只得在亭下住宿一夜,天明才得过桥。唐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如同前代,此处成为送别亲友之处,所以留下了“年年柳色,溺陵伤别”,“年年伤别,灞柳风雷”的诗句。当年灞桥多垂柳,阳春时节,杨花吐絮,随风飘舞,好象冬日雪花飞扬,因此,灞柳风雪”成为长安八景之一。
  解放后,在原桥基础上进行扩建,改石板平桥为钢筋混凝土桥。每当春日,两岸垂杨吐絮,往昔灞柳风雪情景,依然可见。

出处: 《陕西名胜古迹》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