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先 陶 渊 搜集整理
留在人间的仙帽
天底下的草帽,就数临潼的好,在我们临潼,还只有铁炉一带出产。那里的女人,上自八十岁的老太婆,下至六、七岁的小丫头,都会掐帽辫,盘草帽。不论是月光如水的秋夜,还是月黑风高的冬夜,女人们凑到一块,嘴里讲着古经,或默默相对,手里却不停地编着帽辫,只听沙沙声,象蚕吃桑叶,象雨洒大地。到了春末夏初,经过一段紧张的工作,草帽盘好了,上市了,飞到了千家万户,就能为人们遮阳挡雨。说起铁炉的草帽,还有一段故事哩。
在临潼县的铁炉和马额镇之间,有一道深沟,沟里有条小河,叫龙河。传说在很早的时候,龙河东岸住着一户人家,因老头早年去世,只留下一个老婆子和两个女儿。大女叫韩翠,是老头的前妻留下的,二女韩芳,是老婆亲生的。老婆对自己的女儿非常疼爱,真是冬季怕冻着,夏季怕热着,说话声大了怕受惊,叠条被子也怕搧风受凉,若不是怕闷死,准会锁在箱子里。可她对大女儿却不同,她才十五、六岁,担水、劈柴、割草、洗衣、做饭、喂猪,都得她干,一天到黑,累得骨头都象散了架子一样。
这年夏收,麦捆子刚压上垛子,老婆子就逼着大女韩翠去拾麦。暑天的太阳够毒的了,把姑娘身子晒得流出了油,吃午饭的时候过了,深深的龙河沟里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天热麦少,她没拾够一笼,还是不敢回家。
就在这时,从山凹的深处,走来了一个老头,远远望去,他的头顶有一片云彩,他往前走,云彩往前飘,凭你太阳狠毒,就是晒不着。等他走近韩翠身边,头上的云彩没有了,却见他戴着一顶金光灿灿的帽子。他身着黄色长袍,手拄一根长长的拐杖,雪白的胡须,一直垂到了胸前。他望望姑娘,和声细气地说:“小姑娘,热吗?咋不回家吃饭哩?”不问不要紧,这一问,她的眼泪就象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往下掉。老头更加亲切地问道:“谁欺侮你啦?别哭,你给爷爷说!”姑娘这才把不敢回家的情由一五一十的说了。老头听后,同情地说:“看来,天上地下,尽都是好人受欺侮!”说着,就从自己的头上摘下了那顶帽子,轻轻给姑娘戴在头上。姑娘说啥也不肯要,老头握着她的手说:“戴上吧!戴上你就不热了。记住,莫拆奠让!”姑娘还想推脱,只觉身边一溜风起,老头儿就不见了。
韩翠从头上摘下帽子,雪白的光泽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精细的花纹,使她看花了眼,这人世间从未有过的仙物,简直使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说来也怪,戴上草帽,天不热了,她的眼睛也好象更明了,手也好象更快了,不一会,便拾了一竹笼麦子,高高兴兴回家了。这老婆子正在家吃香喝辣,见她比往日回来得早,以为她偷懒,气得眼冒火星,刚要举手开打,却见笼里麦子满满的,抬起头,又被韩翠头上的帽子给迷住了,就厉声问道:“这是哪里来的?”姑娘只好把老头送的草帽的事说了。老婆子听后惊讶地说:“死女子,莫非是遇见神仙了!”咯吱一声,二姑娘推门蹦进来,她见了仙帽,听了来历后说:“她一定是见到了财神了,若不是财神,咋会送她东西?真是个笨种,只要顶帽子,要是我呀,准会要许多许多值钱的东西。”老婆子也指着韩翠的脑门骂道:“真是个死心眼,老知道吃。把帽子给我,我给你藏下。”
第二天,从未干过活的二姑娘韩芳,一个早就梳妆打扮开了,她穿一身华丽的衣衫,头顶一条花头巾,手中提着一个大竹笼,临走时,还冲着韩翠说:“笨虫,看我给妈提笼元宝回来。”老婆子给她送了把扇子,怀里给揣了两个熟鸡蛋,叮咛说:“要早点回来,妈在路上接你”。韩芳满怀希望朝龙河沟里走去。娇生惯养的她,那能经住太阳的曝晒,没拾下十个麦穗,就跑到河岸树荫下乘凉去了。正午过去了,吃饭的时间也过去了,老头儿还不见来。她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便悄悄骂出了声。就在这时,从山凹的深处,走来了一个老头,远远望去,他的头顶有一片云彩,他往前走,云彩向前飘,任凭你太阳狠毒,就是晒不着她。待走近了,他头上戴的,身上穿的,也都和姐姐讲的一样,“是他,是他,就是他!”二姑娘喜得一蹦三尺高,直朝老头儿跑去,到了老人身边,就迫不及待地说:“你给我好吃的,你给我好穿的,你给我金银财宝!”老头看了看她的样子,又看了看她的手说:“你要这些东西干什么?看你不是穷孩子,你用得着吗?”韩芳忙说:“我要,我要,我没有钱,我身上没有一文钱。”老头看她的手说:“这不是钱吗?你要它干什么?只要手勤,你就要啥有啥。”“不!不!我要!我要!”老头儿被缠火了,用手朝天轻轻一招,天上涌起了一片黑云,这时只听得轰隆一声,忽雷闪电,狂风大作,老头就不见了。只见天上银元稀稀落落飘了下来,二姑娘高兴地喊:“来呀!来呀!再来呀!”随着她的喊声,银元越落越快,越落越繁,直打得她鼻青面肿。谁能想到,这银元一落地,便化成了水,龙河的水猛涨了,发出了可怕的吼声。老婆子见天忽然下起暴雨,急忙拿了把雨伞给女儿送去。这一去,就再没有回来。据说,这横蛮的母女俩,都叫龙王饱餐了。
从此,韩翠姑娘结束了受虐待的生活。尽管这样,她还收了后妈和妹妹的尸体,埋葬了他们,悲悲愤愤地哭了一场。后来,她找见了心爱的仙帽,翻来复去地观看,忽然看见堆在屋里的麦草,脑海中闪现出一个美好的念头:“这仙帽的用料和颜色,都和麦杆一样,如果仿照它做成帽子,让天下的受苦人,都戴上帽子,该是多好呀!”于是,她从仙帽上拆了一截帽辫照着用麦杆试着掐起来。掐好帽辫,又照着盘起来。人间第一个草帽终于做成了。韩翠只想着为天下人做草帽,把老人莫拆莫让的话,忘了个净光。就在第一个草帽做成那天,一股清风,便将仙帽吹走了。仙帽虽然失掉了,但韩翠姑娘辛勤编织的草帽,却留在了人世间,为广大人民遮阳挡风,而韩翠姑娘生活过的铁炉镇,则成了草帽的故乡。
出处: 《陕西土特产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