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名胜古迹》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处。
1974年3月,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生产队社员打机井时,发现一秦代陶俑坑,当即上报,文物主管部门派考古工作者进行勘探、发掘,发现它为规模宏大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当是秦始皇陵建筑的一部分。
兵马俑坑分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三处。
一号坑,坑深约5米,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00多平方米。坑内有兵马陶俑近6000件,是一排列有序、向东开进的大型军事长方阵。此外,尚有战车铜兵器及金、铜、石等饰品7000余件,还有大量的建筑遗迹。
其中武士俑身高1.75—1.86米,可分为两类:一为身穿短褐的武士俑,一为铠甲武士俑。
第一类武士俑,均身穿交领右衽短褐,勒带、束发,发髻偏于头的右上方,腿扎行縢,足登方口齐头履,根据手臂不同的姿势和其身边出土的实用兵器,可知有的手持弩机、弓箭、背负箭菔,菔内装满铜矢;有的手持长矛;有的腰佩弯刀等兵器。
第二类武士俑,均身穿短褐,外披铠甲,足登短靴或方口齐头履。步兵均腿扎行縢,头上束发或戴圆形软帽。车上的甲士腿绑胚裆,头上束发或戴小冠,有的铠甲俑手持弩机,弓箭,腰佩铜剑;有的手持长矛。
陶马和真马大小相似,通高1.5米,体长2米。四匹陶马为一组,拖木车一辆。车马的前边有铠甲战士俑三排,每排四人,都手执铜矛等兵器,有一甲士并腰佩铜剑。车后并立有甲士。
陶俑、陶马均是泥质灰陶,火候高,质地硬。经观察,没有发现模制迹象,当为一个个地雕塑而成。陶俑、陶马身上原都绘有鲜艳的颜色,因俑坑被焚,加上长期埋于地下,颜色几乎全部脱落。但从局部保留的颜色可窥见颜色的种类有绿、浅绿、朱红、粉红、紫、蓝、中黄、桔黄、黑白、灰白、赭等色。各色调配和谐,壮丽,更增添了整个军阵的威武雄壮感。
陶俑身上的文字,计发现有“宫疆”、“威令”、“咸阳午”、“得”、“脾”、“四”、“五”、“八”、“十”、“十一”、“十四”、“廿”等。在俑身上刻的位置不一,以背后衣襟下较多。文字多用刀刻划,少数为阴纹印记。字体有小篆和隶书两种。有的—个字既有篆又有隶。关于字的含义有待考证。
金属兵器,全为实用武器。有铜剑、铜弩机、木弓、弓囊、铜镞、铁镞、铜矛、铜錞、铜弯刀、铜殳、投掷铜兵器等。青铜武器都十分锐利,尤其剑、矛全体无锈,光亮如新。经光谱和化学分析,其主要成分为铜锡合金,另外还有微量的镍、镁、铝、锌、铁,硅、锰、铊、钼、讯、钴、铬、铌等元素。反映了两千多年前秦代冶金技术的进步。远射程弩机的数量较多,说明这种威力较大的新武器当时已普遍使用。
从这一军阵的整个布局看,有锋有后,有主体有侧翼,步兵和车马相同,组织严密,坚如磐石。战士披坚执锐,挟弓挎箭,骏马作嘶鸣状,奋蹄欲行。充分显示了秦军威武坚强、气势磅礴的阵容。
在陶俑的人物塑造上,既有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以第二过洞马前直立的三俑为例,一个面孔方圆,年纪较大,他双唇紧闭,圆睁大眼,凝视前方,表观了他久经战争锻炼,沉着勇敢的性格。一个面孔修长,年纪较轻,他头部微低,略有所思,看来是足智多谋的。一个面孔圆润,年纪较小,他生气盎然,满面笑容,表现了他满怀胜利信心,活泼爽朗的性格。
这批大型群塑是秦代工匠们的杰出作品,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初即位,就“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7月,同年9月葬于骊山。可见此数千件兵马俑决非秦始皇死后的两三月内所完成,当是生前制作的。
1976年5月,在第一号兵马俑坑的东端北侧,又发现了第二号兵马俑坑。两坑相距约20米。经钻探和局部试掘,发现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现已清理出部分文物,估计全坑有木质战车约89辆,高大的陶质车士261件,拉车的陶马356匹,骑兵俑116件,鞍马116匹,步兵俑562件和大量金属兵器等。这又是一座西朝东的以战车、骑兵和步兵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
一、二号坑均经火焚而毁。到底焚于何时?为何人所焚?根据俑坑底部普遍覆盖厚约15—20厘米,可分为10—14层的淤泥,说明俑坑构筑后不久即被焚毁。文献记载,秦始皇死后四年(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即“燔其宫室”,掘其陵墓。看来它有可能是被项羽焚毁的。
1976年6月,通过钻探,又发现了第三号兵马俑坑。它位于一号坑的西端北侧,相距25米。东距二号坑约120米。从发掘所见,它面积较小,约520平方米。此坑未经火焚,系自然塌陷。但塌陷前曾遭人为的严重破坏,因之陶俑、陶马残破较甚,兵器发现较少,但其地位甚为重要,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似为统帅三军的指挥部。这为我们研究秦代的军事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979年10月,在一号坑上建成一个跨度70米,长230米,高21米,面积16000平方米的气势雄伟的大厅,作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展览厅,叶剑英副主席亲为馆名题字,正式对外开放。
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侧,又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每乘车前驾有四马,车上各有一御官俑。车的造型逼真,装饰华美,络头和挽具以大量金银为构件。这是我国考古史上又一重大发现,是世界伟大奇迹之一。
出处: 《陕西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