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志》
唐秉、崔广、吴实、周术 ,四人秦末隐居商山,年皆八十有余,须发皓白,世称“商山四皓”。唐秉,字宣明(或曰姓庾或姓国),常居园中,因号东园公,襄邑人;崔广(或曰姓黄),字少通,隐居夏里修道,故号夏黄公,齐人;吴实,字子景(或曰姓朱名晖字文季),居绮里,号绮里季,轵人;周术,字元道,号甪里先生,又号霸上先生,轵人(据周氏家谱记载,周术来商山时偕妻沙氏、子凤翔,后裔繁衍于商洛八十余代)。
“四皓”原为秦博士,掌古今史事待问,因逃避秦始皇焚书坑儒共入商山。刘邦称帝之初曾召“四皓”佐政,因其“轻士善骂”,“四皓”义不受辱而不应。后刘邦欲废太子刘盈,拟传位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盈母吕后用张良计,派盈舅亲至商山“卑词厚礼,迎此四人”。“四皓”始出山佐盈,遂使刘邦深感太子“羽翼已成”而未能废。刘盈即位为汉惠帝。“四皓”虽有功,但不愿受封仍返商山,继续过“岩居穴处”、“紫芝疗饥”的隐居生活,颐养天年,直至耄耋,后终老商山。他们曾编《采芝歌》一首流传至今,曰:“漠漠商山,深谷逶迤。烨烨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又曰:“昊天嗟嗟,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巍巍。岩居穴处,以为幄茵。烨烨紫芝,可以疗饥。唐虞远矣,吾将安归?”
“四皓”墓在县境商洛镇。汉惠帝曾亲为“四暗”立碑于隐处。唐代柳宗元、宋代王禹偁等名家亦为“四皓”写有碑文,盛赞其“知进知退”的高风亮节。“四皓”隐居之商山有四皓祠(俗称商山寺)。当地春节扮演故事,迄今尚保留有礼赞“四皓”的四摩女舞。历代歌颂“四皓”或拜谒四皓庙、四皓墓的诗文约二百多首(篇)。有曹植、陶渊明、李白、杜甫、杜牧、元稹、白居易、韩愈、贾岛、柳宗元、玉维、岑参、李商隐、王禹偁、李梦阳、郑板桥等名人佳句。其中李白讴歌“四皓”的诗即有《过四皓墓》、《商山四皓墓》、《山人劝酒歌》等。李白诗云:“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紫芝高咏罢,青史旧名传。”然杜牧却在《题商山四皓庙》诗中写道:“吕氏强梁嗣子柔,我欲天性岂恩仇。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认为“四皓”出山,是促成吕氏专权的原由之一。
出处: 《丹凤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