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古代景园建筑》
《宝鸡县志》记载:“县境峰峦之奇,唯鸡山为最。天柱矗立,玉笋排空,西连吴岳,东接太华,云绕峰腰,触石时光呈五色,鸡栖山顶,惊人祗在一鸣。”“三峰如削陡巅者,必援铁索而上,有石鸡大如羊。”明《一统志》说:“山上有三峰并峙,为一邑之冠。”游人登临鸡峰山顶,“连峰去天不盈尺”,顿觉天开云散,视野倍增,遥望秦川地,“无尽江山胜,尽归一览中”。由于鸡山之峰陡削,时而白云缠绕峰腰,自然风景极为壮观。人们形象地给鸡山风景以“鸡峰插云”的美称。“鸡峰插云”为宝鸡县八景之一。
鸡峰山风景区的主要景胜有:
山景有三峰并峙,从西向东一为原始天顶;二为老母顶;三为庙王崖。
文物及遗迹有:
黑虎桥:坐落于鸡峰山巅之黑虎岭上,其景观为鸡峰一绝。顺鸡峰山脊上行,古木参天,山叠峰连,沟壑纵横,道路曲折,前途一桥。桥身由几根青冈木用山藤缚成,长约10m,即黑虎桥。传有黑虎跃涧,因名。此处有千尺绝壁,下临奥底深涧,一挂瀑布自山顶飞泻而下,进珠溅玉,声如洪雷,奔腾咆哮,穿桥而过,跌落深谷。人行至此只能登桥前行,别无他路。
宝鸡祠:《水经注》载:“陈仓山上有宝鸡祠”,即“陈宝祠”。坐落于鸡山海拔1800m高处。《列异传》载:有一段神话故事,桊穆公醉后异梦,梦见一位妇人肌肤洁白如玉,非常俊美,手持天符引他朝阙之后说:“我乃阿宝夫人,居陈仓山。君能为我立祠,当使君成霸业。”言罢,但闻野鸡飞鸣。次日穆公狩猎于陈仓山,获一雌鸡,大若羊,玉色无瑕,光彩照人,忽然化作石鸡,从者进言:“石鸡”就是陈宝。穆公大喜,遂命修筑“宝鸡祠”于陈仓山,春秋二祭。并把陈仓山改为宝鸡山,俗称鸡山。把陈仓地名称为“宝鸡”(《搜神记》说:“秦欲表其符,故以县名。”)。因为鸡山三峰并峙,鸡栖峰巅。《雍大记》说:“一名鸡峰山。”明代五福《陈宝祠》诗云:“秦师数得石如鸡,干载相传作县题。霸业烟消山翠绿,祠台神去草萋迷。人们古道车往还,花落东风鸟自啼。只有当时清夜月,至今光彩照前溪。”
铁鞭:宝鸡祠前为一绝路岭,岭端竖有一枝铁鞭,长约1.6m,相传是道家的掌教法鞭。此处悬崖巍立,高峻入云,道路从此断绝,游人必峰回路转。
牛鼻洞:绕鸡峰山东行有一坚立的石洞,垒石重叠,纵横交错,怪石出处有一个只容一个人可以钻出的石穴。石穴顶部两山夹峙,仰观仅见一线蓝天。因其洞穴形如牛鼻,故名“牛鼻洞”。洞中装有铁索,可供游人攀登而上,直到南天门胜境。
棋台:鸡峰山巅南天门前有一块一侧连着峭壁三面悬空的飞岩,飞岩上面有一块大如乒乓球桌面的石岩上刻有中国象棋棋盘,楚河汉界分明。其盘上放着已经失落不全的铁制棋子。相传这里是唐中宗避暑鸡峰山时下棋之处。
唐王避暑处:在鸡峰山绝顶峰壁之下有一石窟,旁边散置着几座铁制的小型庙宇。相传,这时是唐王当年避王彦章兵和避暑之处。
神鸡:鸡峰山的原始天顶,史传是神鸡栖息的地方。由于原鸡已不复存,现在栖息有铁制雌鸡一只,鸡体上铸有“道光二十九年”几个隽秀楷字,造型精巧,极富神采。1980年宝鸡县马营镇群众又铸了一只铁鸡,现仍存此处。
出处: 《陕西古代景园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