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燃灯寺

李 浡


  传说,昆仑山西王母后花园的洒扫宽子,有一天上到园当中的仙山上浇花,浇着浇着躺在石缝里睡着了。他一觉醒来,看到四下里变了样,一下给惊呆了。原来,他刚睡下,就叫杨二郎把他和仙山一起担来放在秦岭上了。他回不去,就在这山上修行,改名普真道人。从此,他常和朝山的百姓打交道。日子繁长,知道百姓最头疼的是夜里没啥照明。想干点啥,看不见,白没法子,只好成夜睡觉。这么一来,把许多年轻人惯懒了,白天日头老高,也不起身干活。
  普真道人爱百姓,就把这事搁在心上成夜想,想了多日,还是没道道。后来,他看天宫一脑亮着,心里开了窃,就悄悄顺这山爬上去,从玉皇爷的龙案下钻出来。幸好大殿上没人,中央挂个天灯。普真道人过去一看,是个银碗碗里放了颗夜明珠。他一想这不行。夜明珠是宝贝,百姓那照得起?就又转到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前。见这达的火明得刺眼哩,就问烧火的童儿是咋么个事,童儿说:“这火是犯罪的天牛身上的油。”普真道人一想,牛油真能照亮,这东西人间有的是。可是,这么样成块块烧,太费了。他就悄悄把天牛的油拿了一块转出来。走着想着,猛抬头,到了织女的机房。见地上扔着许多线头子,他脑子一动,顺手拾起了缕拧紧,搭在牛油上,再掏出火石试点。怪的很,牛油一热,即当化成水水,还顺线头往上爬哩。线头叫牛油一浸,就着旺了,普真道人高兴的了不得。他乘织女没在,把地上的线头全拾来藏在袍袖里,赶紧顺原路下了山。从此,百姓家夜间就有了灯火。
  没拟想,玉皇大帝有一晚朝下界一望,见凡间一片亮,觉得奇怪,忙派太白金星查看,才知道普真道人从天上偷了牛油和线头,把灯亮引到凡间。玉皇爷嫌普真道人泄露天机,多管闲事。气的不得了,就派人把他捉来,说:“你既爱凡间,就叫你去当凡人。”说罢,叫天将把普真道人的鞋脱了,扔出南天门,扔到凡世上了。
  普真道人落在秦岭北坡下的册根,一下子摔昏了。有朝山的认得他,就抬到家里养着。又听说他为大家照亮受了玉皇爷的处罚,都很气愤。就说:“天界不要你,咱要哩!”四乡五里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事,大家齐心合力,在村子南头最高处,给普真道人盖了一座庙。他给凡间引来了灯火,后来,人们尊他个雅号,叫燃灯道人。把庙叫燃灯寺。村子也叫这名字。燃灯寺在鸡峰山下的东北方,马营的端南。村子紧挨南山根,东西是塬,人家都在中间的凹地上。凹地象个勺儿。后人为了记着燃灯道人的好处,就依这地势的样子。铸成铁灯盏碗碗,添油照亮,这方子一直传了下来。
  燃灯道人叫天将脱掉了鞋,就成天光着脚板走路。偏偏鸡峰山下的蒺黎藜多的很。燃灯道人一出门就扎脚。有一回扎的疼上了心,就气恨地说声:“滚!”一眨眼,蒺藜没景了。打这以后直到如今,燃灯寺一打圆,找不见一个蒺藜刺。
  燃灯道人据说后来修炼成佛,因此,他的庙不叫道观叫寺哩。
  讲 述 者:寇存林 男 67岁 文盲 汉族 马营镇永清村
  搜集整理者:李 浡
  流 传 地区:马营镇
  搜 集 时间:1981年8月20日 

出处: 《宝鸡县民间故事集成》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