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唐僧取经在千河的传说

《可爱的金台》


  唐太宗即秦王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时时以隋亡为戎。居安思危,大治天下,使贞观朝政清明,百姓相安殷实,达到封建社会高峰。特别是他倡导培育的臣下犯颜敢谏,皇上从谏如流的朝风,垂范后世,成为了贞观朝独特的标志。陈仓县尉刘仁轨,刚直不阿,敢于直谏,屡受太宗提升就是一例。
  贞观初,陈仓县折冲都尉鲁宁,依仗兵权横行乡里,肆意妄作非为,百姓深受其害,纷纷投状陈仓县。陈仓知县因畏惧鲁宁的权势,不敢过问,致使鲁宁益发骄横不法。恰在此时,刘仁轨调任陈仓县尉,刘为人正直,性情倔犟,又博学多识,曾任息州参军。刘仁轨到任后,闻知鲁宁豪纵不法的行为,非常气愤,决心匡正除邪,为陈仓百姓除此大害。但为了给鲁宁一个知过自新的机会,刘仁轨先登门拜访鲁宁,言谈中对鲁宁晓以大义,明以国法律条。并表明只要鲁宁能幡然醒悟,弃恶从善,往日劣迹便可既往不究。可是鲁宁却阳奉阴违,当面表示悔悟,事后又一如既往,抢占民女,拷掠百姓。刘仁轨查知鲁宁再造恶迹,决然下令,将鲁宁捉拿归案,投进监狱。鲁宁这里仍然自恃冲府归唐朝廷直接统辖,他折冲都尉也可称得上是一个中央直属官员,比陈仓县尉要高出三品,所以根本没有把刘仁轨放在跟里。在审讯中,鲁宁不仅不认罪服法,而且对刘仁轨进行了污辱责骂。刘仁轨实在忍无可忍,便冒着丢官杀头之险,将鲁宁乱棍打死于公堂,为陈仓百姓除了一大祸害。
  鲁宁死后,州府将此事上报朝廷,唐太宗得知,十分震怒,连问:“那个小小县尉,如此胆大包天,竟敢擅杀我折冲都尉?”遂降旨将刘仁轨押进京师,斩首示众。刘仁轨告别陈仓百姓,挥泪来到长安。金殿上,他面对异常愤怒的太宗皇帝,心绪平静、神态自若,大胆陈述鲁宁在陈仓的不法行为和广大百姓的难言之苦。恰好当时魏征正在殿堂之上,便相助陈言,提醒太宗道:“陛下知道隋朝是怎么灭亡的吗?”太宗曰:“此话怎讲?”魏征道:“隋朝末年,像鲁宁这样恃强凌辱地方官的现象比比皆是!”太宗大悟。不仅赦免了刘仁轨擅杀折冲都尉的死罪,还调升刘仁轨为栎阳(今临潼)县丞。
  贞观14年,唐太宗降旨10月将去同州打猎。打猎自古是帝王们的一件乐事,唐太宗对其尤有兴趣。时值十月,金风送爽,围猎事宜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出发时,太宗接到了刘仁轨的奏表。奏表中说:“今秋庄稼很好,目前百姓才收获十分之一二,农忙还远未过去。陛下外出打猎,需百姓修路架桥,稍一动就得一二万个人工,实为妨碍农事,愿陛下推迟10天半月。”随行感到大扫其兴,但唐太宗却接受了刘仁孰的劝告,降旨此次围猎推迟一个月进行。并赐玺书以示对刘仁轨的奖励,同时提拔刘仁轨为新安县令。其后,刘仁轨屡有擢升,官至文昌左丞相。
  在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堪称佼佼者,被历代帝王视为楷模,竟相效仿。被文人学士奉为英主,赞誉讴歌。李世民与陈仓县尉的真实故事,在宝鸡至今流于民间,传为佳话。

出处: 《可爱的金台》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