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安康>旬阳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青山寺

陈中谟


  青山寺位于县城西北约90公里的桐木乡青山村山坡上。据明弘治二年(1489)《重建青山寺纪录碑》云:“寺因青山得名,在县之洵河里沙沟河桐木沟。肇启唐,历宋元,至我皇明,”由此可知,青山寺至迟建于明代,明弘治初年曾经重建。现尚存正殿、前殿及两厢、砖塔等,依然为一处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
  正殿为青山寺主体建筑。门向东北。通体石筑。无斗拱,无梁柱,系四角各竖一大条石,交错成“井”字形,上砌至檐部后,逐渐收顶,内视似覆斗形。面阔及进深为5.3米,高约6.6米。四壁上端朝外分别伸出五个石桩,石桩上棚条石,石上座泥,泥上施瓦,以成屋檐,屋顶为四角攒尖,攒尖上饰椭圆形“宝珠”。四垂脊有汉文装饰。门为四块条石凿合而成,高2.1米,宽1.62米。门枋上有石匾,镌“青山古刹”四字,字填朱色。殿内正面曾铸铁像三尊,为一佛二菩萨,中间系阿弥陀佛,两边为大势至菩萨及观世音菩萨。像高约2.27米,均为仰覆莲座。惜“文化大革命”中,铁像被砸。今仅存观世音菩萨头像。因青山寺有此铁佛,故又称铁佛寺。正殿内两壁有壁画,并有一大铁钟,铁钟亦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从明弘治二年《重建青山寺纪录碑》所谓“正殿石造,高二丈,广二丈一尺”字样,可知此正殿至迟为明代所建。
  前殿为砖、石、木结构。通面阔9.2米,进深8.6米,尖山式硬山顶,檐部有装饰性斗拱。门枋为四石凿合而成。据明弘治二年《重建青山寺纪录碑》中所谓“前殿则造之木而覆之以瓦”可知,前殿建于明弘治年间。又据屋内中檩所书“皇帝光绪廿九年癸卯季秋谷旦”字样可知,此殿清末曾经修缮。
  正殿、前殿之间有厢房、天井及残碑三通,除明弘治二年《重建青山寺纪录碑》外,还有光绪八年(1882)桐木沟村民徐宾仪捐房献田碑及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捐资记名碑。民国十二年(1923)捐资记名碑云:“唐朝尉迟公于我境修青山古刹,兼铸神像三座”,似属民间传言,不足为据。 

出处: 《旬阳县志》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