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茂陵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二章 汉墓葬

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一节 西汉墓葬形制、选茔地与封土
  “汉承秦制”,其在葬制方面,西汉初有为大墓的特征,有长方形竖穴墓坑,斜坡墓道,坑壁并设台阶、壁龛等。
  茔地均选择地理环境好,风景优美的地方,名其“形胜吉地”。茔地选在高地是西汉丧葬的一个特点。
  关于择土掘圹,《汉书·景帝纪》:“列侯薨葬,得发民挽丧,穿复土治坟。”《周礼·春官》载:“封土为丘,象冢而为之。”墓冢即封土。汉初大墓封土的营造形制,随葬地形势有所不同。一是墓置高原,就地起冢。二是按地形而营建,墓冢与土丘、山冈浑成一体。
  西汉的帝陵制度,据《史记·外戚世家·集解》说:“汉帝后同茔,则为合葬,不合陵也。诸陵皆如此。”一般情况下都是帝西后东。《白虎通义》卷四载,西汉公墓制度:“礼曰:先君之葬,君居以中,昭穆为左右。”《汉书·韦玄成传》记载:汉定高祖、景帝、昭帝、成帝为昭。惠帝、文帝、武帝、元帝、哀帝、平帝为穆。
  第二节 墓坑、墓道、墓室与随葬物品
  墓坑是上大底小呈斗形。墓道有两种:一种在墓坑之外,第二种在墓坑之内,都与墓坑紧相连接。墓室形制各有不同,一是墓室大者,置墓室于墓坑西部,二是置墓室于墓坑中部,三是墓室置于墓坑南部。三种墓室四周均填木炭和白膏泥。
  汉代贵族阶级风尚厚葬。随葬物品数量大种类多,西汉前期,随葬的都是墓主生前实用的各种器物,西汉中期增置陶器,如陶仓、陶灶。以后更增置羊、狗、鸡、鸭等不一而足。但汉代对于商代开始的残酷的人殉制度,严加禁止,使延续了千余年的人殉葬,遂告终止。
  第三节 棺椁与金缕玉衣
  西汉的棺椁制按身份、官职等分为不同等级,沿袭了周代的礼制。县令是二棺一椁,诸侯王是四棺一椁。有的诸侯王用五棺二椁与“天子棺椁七重”相同。诸侯王的墓中,还使用所谓“黄肠题凑、梓宫、便房”(见《汉书·霍光传》)。皇帝和贵族,死后身穿“玉衣”入葬,企图使死者尸骨不朽。
  “玉衣”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之别,按身份、官职的不同而分别使用。汉武帝兄中山靖王刘胜和其妻窦绾死后入葬身穿“金缕玉衣”。“玉衣”的使用仅在两汉,至曹魏时即被禁止。
  第四节 汉武帝茂陵
  西汉建都长安,从刘邦起,经历了11个皇帝,统治21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当时盛行厚葬,每个皇帝都很重视陵墓的建设。
  一、茂陵营建
  关于西汉帝陵的营建,据近几十年来,中国考古学家发掘汉武帝第三子燕王旦与其妻华容夫人的墓,其墓室是木结构地下宫殿,所耗费的木料之多约合几十立方米。又河北省满城县所发掘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其妻窦绾墓中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足以说明燕王旦、中山靖王刘胜,两个西汉诸侯王埋葬之奢靡。据史籍所载,厚葬的典型,首数汉武帝茂陵。在中国历史上,像这座规模浩大的皇帝陵,只有秦始皇帝的骊山墓方能与之相比。
  《史记·赵世家》:“肃侯十五年,起寿陵。”由此肇始,皇帝生前预修自己的陵墓,叫“寿陵”。此事始于战国时期。
  西汉自文帝以后,皆预建陵寝。汉武帝在建元二年(前139)就开始为自己营建“寿陵”。汉武帝茔地,选在长安城西北的高原上,这个地区原属汉时槐里县之茂乡,后来陵墓建成,称为“茂陵”。
  掘圹就是挖墓坑。茂陵墓坑,据说是竖穴直壁,四壁不设台阶,其形长方。
  墓坑内设有墓室,为放置墓主的棺材而建筑,棺材周围有一层木炭和白膏泥以防潮湿。还在墓坑四周开掘有四道羡门,以便于安葬和放置随葬物品。
  在西汉的11座皇帝陵中,茂陵是最高大的一座。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底边长:东边243米,西边238米,南边239米,北边234米。按《关中记》载:“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步,惟茂陵高14丈,方140步。”上述与今测量数字基本相符。茂陵营建至今时经2000余年的风吹雨打及水土流失,所差甚微。占地面积计为56878.25平方米,封土为848592.92立方米,全部夯筑。陵墓四周呈方形,平顶,上小下大,形如覆斗状,显得庄严稳重,故汉代称之为“方上”或“方中”(指地宫)。
  封土堆下的地宫是陵园的主要建筑,派有专人负责监修。《汉书·张汤传》说:“张汤调茂陵尉,治方中。”《汉旧仪》载:“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用地七顷,方中用计一顷,深十三丈,堂坛高三丈,明中(指墓室)高一丈七尺,四周海边长二丈,墓室内置梓棺,‘柏黄肠题凑’,以次百官藏毕。”墓室四面各设有能通过六匹马驾之车的墓道,各墓道的门也叫羡门,墓道门埋设暗剑、伏弩等机关以防盗。“已营陵,余地为西园后陵,余地为婕妤以下,次赐亲属功臣。”
  二、茂陵位置
  茂陵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原上,南位乡的东南部,西距兴平县12公里,东距咸阳市15公里,距西安市40公里。
  其北面远依九嵕山,南面遥屏终南山。近则西是留位村的东坡村,东邻道常村,南临渭惠渠的高干渠,北边是张里村和策村,东西为横亘百里的“五陵原”。茂陵旅游路向南直达符家桥,与原下公路相接连,陇海铁路横贯关中东西,也从茂陵前的原下穿过。交通便利,便于游客往来。
  三、随葬物品
  汉武帝在位54年,茂陵的营建就持续了53年,即自建元二年(前139)开始营建陵墓,至后元二年(前87)竣工。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曾动用全国赋税总收入的1/3,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晋书·索綝传》云:“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汉武帝比崩而茂陵不复容物,其树皆已可拱。赤眉军取陵中物不能减半,于今犹有朽帛委积,珠玉未尽。”
  后元二年(前87)汉武帝死于周至五柞宫,入殡未央宫前殿。《西京杂记》说:“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梓棺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匣。“匣上皆镂为蛟龙弯凤龟麟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武帝地宫内充满了大量的稀世珍宝,《汉书·贡禹传》说:“武帝弃天下,霍光专事,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由于武帝在位时间长,年年都有罕见的珍宝藏于墓中,至他死后入葬时,地宫内已塞满宝物,无法再装。《新唐书·虞世南传》载:“武帝历年长久,比葬,陵中不复容物。”
  当年茂陵埋藏珍宝之多,是十分惊人的,据说连康居(一说唐渠)国王赠送的玉箱、玉杖和他生前曾经阅读的杂经30卷,盛一金箱,也一并埋入墓中,“以供他在幽冥中能继续使用。”
  四、汉武帝茂陵梓宫(并椁)
  汉时,帝王的棺,用梓木制作,是皇帝寝身的棺,称“梓宫”。“宫者,存时所居,缘生视死,因以为名。”据《庄子·天子篇》和《荀子·礼论篇》所载:“天子(皇帝)棺七重,……”如将棺椁分别计数,应是天子五棺二椁。
  汉武帝的梓宫,是五棺二椁,五层棺木,是放在墓室后部椁室正中的棺床上。墓室后半部是一椁室,它有两层,内层以扁平立木叠成“门”形,南面是缺口;外层是黄肠题凑。其五棺所用木料,是楸、檫和楠木,三种木料,质地坚细,均耐潮湿,防腐朽性强。
  “梓宫”,按汉代葬制,并非只限皇帝专用,太后和皇后,有的也能享受。《汉书·外戚传》载:“共王母与丁姬”的棺均名“梓宫”。此外皇帝的宠臣,死后也有使用“梓宫”的,如霍光死后,宣帝则赐以“梓宫”,并以皇帝礼葬之。
  五、茂陵内便房和黄肠题凑
  据文献记:茂陵内建有梓宫,其四周设有四道羡门,并设有便房和黄肠题凑的建筑。因汉天子陵墓中设有便房。如汉成帝昌陵中建置便房。《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记说:刘协死后,谥孝献皇帝,“以天子礼仪葬于禅陵”。李贤注引《续汉书》:“天子葬……司空择土造穿,太史卜日,将作作黄肠题凑、便房如礼。”
  从墓道到“梓宫”,要经过便房。《后汉书·礼仪下》有一段叙述皇帝进入墓室的情况,讲得比较清楚:“羡道开通,皇帝谒便房。太常导至羡道,去杖,中常侍受,至柩前,谒,伏哭止如仪。辞,太常导出,中常侍授杖,升车归宫。”这是所说的“柩前”,即是“梓宫”之前。
  “便房”的作用和目的,为的是“藏中便坐也”。《汉书·霍光传》颜注引服虔曰:“便坐,谓非正寝,在于旁侧可以延宾者也。”从房内陈置的随葬物品相谈,可以意识到“便房”当是模仿生人居住和宴飨之所。将其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与死者一起殉葬到坟墓中,以便他在幽冥中享用。
  “便房”也不是汉武帝葬时所专用,受宠的人或勋臣也赐以便房,如后来的霍光死了,宣帝则赐以“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所谓“黄肠题凑”,“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据史籍载:天子死后,所作黄肠题凑,表面打磨光滑,颇费人工,要由长90厘米,高宽各10厘米的黄肠木15880根,堆叠而成。
  六、茂陵内金缕玉衣
  所渭“金缕玉匣”、“蛟龙玉匣”、“金缕玉衣”,这是一物三名。
  (1)玉衣形制与结构
  玉片的大小、形状,是依照人体各部位不同的形状设计的。玉片之间,以金丝加以编缀。
  玉衣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及鞋五大部分。是由脸盖、头罩、上衣前后片、左右袖筒、左右裤筒、左右手套、左右鞋等共计12部件组成。
  据说,汉武帝身体高大肥胖,玉衣形体就大。它全长1.88米,以大小玉片约2498片组成,共用金丝重约1100克(1.1公斤)。
  (2)玉衣制作
  其工序要经过设计、造型、选料、锯玉片、钻孔、抛光、准备金丝和编缀等。
  (3)玉衣起源与废止
  中国汉代皇帝与其贵族、皇亲、勋臣死后身着“玉衣”。据说始于战国末年,盛行于西汉和东汉。到了魏黄初三年(公元222),曾经下令禁止丧葬使用“珠襦玉匣”。
  七、茂陵陵园与陵邑
  汉代的丧葬制度,是汉朝当时现实生活的缩影,它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礼制。其陵墓制度和变化,对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陵墓设置,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1)陵园
  汉初帝陵和皇后陵在同一墙垣之内,陵园和陵邑是相近而邻接的,帝陵的寝殿、便殿等建筑,均在陵园墙垣内。自文帝灞陵以后,其陵的形制发生很大的变化,帝陵和皇后陵,不再在同一陵垣之内,陵园和陵邑也不再邻接,而各相距几里之遥;寝殿、便殿和陵庙的建置,不在陵园墙垣之内,而筑在陵园墙垣之外了。
  西汉帝陵与皇后陵的位置,大都是“帝西后东”。它是仿照未央宫为皇帝宫,长乐宫为太后之宫。因未央宫居西,又称西宫;长乐宫居东,又称东宫。因此,帝陵陵园象征未央宫,皇后陵陵园象征长乐宫。
  西汉诸帝陵,大都有皇亲、国戚、达官、显贵陪葬。陪葬墓一般都分布在陵区东部和北部,如阳陵、茂陵,有不少的陪葬墓都在陵区东部,这就犹似居东向西朝谒之仪。
  茂陵的陵园分内城和外城,内外城四周都有城门,内城东、西、北三面门的遗址,至今依然可见。茂陵位于陵园正中。据《汉书·韦玄成传》和《长安志》卷十四的记载,陵旁立庙,陵园有寝殿、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又月一游衣冠。”主管官吏有陵令、属官各1人。寝、庙令1人,园长1人,门吏33人,侯4人,而守陵、灌树、扫除的杂工等多至5000人。
  《中国帝王陵寝》载:陵园东南是汉武帝的原庙,称“尤渊宫”。寝殿与原庙间有一条规整的通道,称为“衣冠所出之道”。每当祭祀时,把武帝的衣冠由寝殿迎出经此道送进庙中,接受百官谒拜,祭奠后又经此道将衣冠送回寝殿安放。
  陵庙,《汉书·五行志上》载:“古之庙皆在城中,孝文庙始出居外。”后来因陵园的寝殿,便殿建筑于陵园之内,为其方便陵事活动。
  寝殿的功能,文献记载:“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园寝”是为“墓祭”而建筑的。园寝即陵园之寝殿。寝殿的形制:《尔雅·释宫》载:“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
  便殿与寝殿关系甚为密切,所谓“便殿者,寝侧之别殿耳。”便殿的意义,“凡言便殿、便室者,皆非正大之处。”它的功能,据文献所载:“便殿为休息闲宴之处耳。”它又一作用,就是储藏器物及衣物。《后汉书·礼仪志》说:“容根车载容衣,司徒至便殿,并*(上殸下车)(音铿)骑皆从容车至帐下,司徒跪曰:‘请就幄’,导定。尚衣奉衣,以次奉器、衣物,藏于便殿。”
  茂陵东南350米处,有白鹤馆遗址,白鹤馆是寝殿的附属建筑,以供墓主游乐。今遗存的白鹤馆址,是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土丘,东西长39.43米,南北宽29.43米,高3米,夯土基座。附近遍地有汉代的砖瓦残块,以及红烧土。据史记载,茂陵周围还有供墓主游乐的“驰逐走马馆”和“西园”,但今地面已无迹象可寻。
  武帝生前好色,以年轻美貌的女子数千人充斥后宫,其死后,“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汉书·贡禹传》)
  (2)茂陵邑
  据说陵园东南附近的一部分地区是茂陵邑的遗址,始建于建元二年(前139)。为了繁荣茂陵的经济,汉武帝不断迁徙众多的文武大臣、豪富、名门定居于茂陵邑。由于人口逐年增加,后改邑为县。《汉书·地理志上·右扶风》:“茂陵,武帝置。户六万一千八十七,口二十七万七千二百七十七。”当时茂陵县人口之多,为西汉“五陵”之冠,甚至长安的达官显贵,对能迁居茂陵者,都引以为荣。如董仲舒、司马迁、郭解、司马相如等人都迁居在此。
  建元三年(前138),对徙居茂陵的人,赐钱20万,赐田2顷,《汉书·武帝纪》:元朔二年(前127),“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太始元年(前96),“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
  茂陵县原来的建筑,现已湮没不见,仅有一些迹象。近年在茂陵基址地区,常发现建筑遗存的西汉瓦当、空心砖和五角形陶水管道,石子路面等设施,可见当时茂陵县是相当繁华的。
  八、茂陵被盗简况
  据载,茂陵曾多次被盗。第一次被盗是在汉武帝葬后四年,即昭帝始元三年(前84)。《汉武帝内传》载:“帝冢中先有一玉箱,一玉杖,此是西胡康渠国王所献,帝甚爱之,故入梓宫中。其后四年,有人于扶风市中买得此二物,帝时左右侍人,有识此物是先帝所珍玩者。告之有司,有司诘辞,买者乃商人也,从关外来诣郿市,见一人于北车巷卖此二物。青布 三十匹,钱九万,即售之,度实不知卖箱、杖主名。昨来洛市,因见诘此物,事实如辞。有司以闻,二物簿入官,遣商人勿问。”
  第二次被盗事,发生在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将武帝生前于地宫中所藏的杂经30卷被采药人所得。据《汉武帝内传》说:“帝未崩时,先诏以杂书四十余卷(《太平广记》:帝崩时,遗诏以杂经三十余卷。)常所读玩者,使随身敛于棺内。至元康二年,河东功曹李友,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岩室中得所葬之书,盛以金箱。书卷后有东观臣姓名,记书月日,武帝时也,河东太守张纯以金箱奏进。帝问,汉武帝侍臣,有典书郎冉登,见书及箱,流涕曰:此是孝武皇帝殡敛时物也,臣当时以著棺中,不知何缘得出耳。宣帝大怆然惊愕,以书又付武帝庙中,其茂陵安完如故,而书箱、玉杖忽出地外,又物尚鲜盛,无点污也,见之者亦甚不能名之矣。”
  汉武帝地宫中所藏的杂经书目:
  一、《老子》二卷。 二、《太上紫文》十三卷。
  三、《灵蹻经》六卷。 四、《太素中脂经》六卷。
  五、《天柱经》九卷。 六、《六龙步元文》七卷。
  七、《马皇受真术》四卷。
  第三次汉武帝陵墓被盗事,《中国通史简编·二编》载:“公元25年9月赤眉军分为三十营(一营一万人)击败更始军,进入长安后进行掳掠,并出城掳掠关中各县邑。又发掘汉帝、后坟墓,收取宝货。”《汉书·王莽传下》:“赤眉军烧长安宫室市里,宗庙园陵皆发掘,唯灞陵、杜陵完。”《西汉十一陵》:关于茂陵玄宫内的情况,引《汉书·贡禹传》记载:“武帝……弃天下,昭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由于茂陵营筑的时间长,武帝死时,茂陵内的随葬品多得放不进去。西汉末年,赤眉军打开了茂陵的羡门,成千上万名起义军兵士搬去陵内陪葬品,几乎搬了几十天,但陵中物不能减半。
  第四次茂陵被盗事。唐僖宗三年(公元880),黄巢农民军进入长安,亦掘茂陵,使大量金银玉器散失四处。(见《中国帝王陵寝》)。
  第五节 茂陵陪葬墓与墓主
  茂陵陪葬墓,据文献记载有20余座,今考证出的有霍去病、卫青、李夫人、霍光、金日磾、董仲舒、公孙弘、平阳公主、上官杰、夏侯胜等墓。这些陪葬墓,除李夫人墓位于茂陵西北侧较近,及公孙弘墓在茂陵西边较远外,其余大部分葬在茂陵园陵区东部。墓的类型有山形、圆形、方形三种。
  现在墓前竖碑的或标志的有霍去病、卫青、李夫人、霍光、金日磾、公孙弘等6座。其余的未经考证清楚的,均以无名冢称之,并编序号数存之。
  一、霍去病墓
  霍去病,是汉朝河东郡平阳县人,他是汉武帝时代一位杰出的青年将领。16岁参军,18岁就随军作战,反击匈奴,先后率军出征6次,战功卓著,官至骠骑将军冠军侯。在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因病逝世,年仅24岁,武帝惋惜,葬茂陵东,“为冢像祁连山”。
  霍去病墓,于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建筑,位于茂陵东侧1公里处,即兴平县南位乡道常村西北,墓是山形。《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为冢像祁连山”。当地人俗称“石岑子”。崔浩云:“去病破浑邪王于此,故令为冢像之,以旌功也”。墓与卫青冢并,西边是卫青墓。墓前有石人石马相对。墓上原有一棵柏树,三座庙。又谓“一百单三庙。”这是夸大的隐语。周围有一批大型石刻动物,作为饰墓物品,又有许多巨石,散置墓上。
  霍去病墓南北长101.50米,南宽56.70米,北宽58.40米,高18.38米,占地面积5841.33平方米,封土体积62961.24立方米。
  墓周上下,乱石嶙峋,萋萋花草,苍松翠柏,荫蔽墓身,望之蔚然深秀。南面东西两角,各有回栏曲径,通墓顶端,人们可以循小径而登其上。顶端原有一小庙,年久破朽,1985年于淫雨中倒塌。现在上面建立一座汉式亭子,名叫“览胜亭”。
  霍去病墓正北面约130米的地方又有霍去病“衣冠冢”遗址一处,南面竖一石碑,上题铭:中为“汉霍去病墓”。上款为“康熙二十六年二月吉旦”。下款为“督邮使者程兆麟立”。所谓霍去病衣冠冢,有识者认为这是近代人将霍去病坟墓贸然毁平,无以名之,遂杜撰说是霍去病的“衣冠冢”,人们颇有争议。因为原墓前清康熙二十六年二月立的石碑尚在。
  民国23年(1934),西京筹备委虽会委员长张继,于霍墓北面成立了茂陵小学,校址范围不大,遂将霍去病衣冠冢留隔在学校北门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增设了初中班,扩大校址,将霍去病衣冠冢圈在校内。1984年秋,兴平县教育体制改革,将该校改为茂陵初级中学。
  二、卫青墓
  卫青,字仲卿,汉时河东平阳人。母亲是平阳侯府里平阳公主的女仆,人称卫媪。卫青在其母亲膝下度过童年生活。后来年齿渐长,身体雄健,有魄力。有一天卫青跟随家里人去甘泉宫,遇见一个戴着刑具的犯人,善观相,看见卫青说:“贵人也,官至封侯。”卫青笑着回答说:“人奴之生,得无笞骂即足矣,安得以封侯事乎!”
  但卫青通情达理,勤奋好学,获得公主赏识,被任为侍从骑士。他在公主府里,逐渐学得一些知识,晓得了封建社会待人接物的道理。适逢他姐姐卫子夫被选进宫为夫人,卫青遂被擢为太中大夫。
  元光六年(前129)北方匈奴日益猖狂,武帝命卫青为将军,统兵击匈奴,先后达7次,屡建战功,封为大将军、长平侯。卫青生年不详,元封五年(前106)病逝。
  卫青墓位于兴平县南位乡道常村西北,在茂陵东北1000米处,东侧是霍去病墓。
  墓为山形,《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为冢像庐山”。高24.72米,东边边长113.5米,南边边长90米,北边边长67.6米,西北角凹进一部分,而西南角凸出部分,北边宽23米,西边长62米,占地总面积为8064.55平方米,体积94412立方米。遥望之如一小山。南面坡陡,北面坡长缓,北面中腰有平台。墓上有树四棵。
  三、李夫人墓
  李夫人为汉武帝宠妃,中山人。体形窈窕,擅长音乐,能歌善舞,屈伸俯仰,姿态轻盈。
  其兄李延年,也是一位超群的音乐家,善歌舞。侍候武帝,曾以歌唱推荐妹妹:“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姊阳信长公主在侧,度其意,说与武帝。召见之,夫人从此得宠,生一子,封昌邑哀王。
  夫人红颜薄命,因病早逝。武帝怜其夭寿,非常惋惜,以皇后礼葬于茂陵西侧。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尊重李夫人,从祀配食,享受祭祀,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
  李夫人墓,在兴平县南位乡张里村南部。东南500米为汉武帝茂陵,西侧200米是马村庄和留位小堡子。陵墓外形腰部有一环周两层台阶,当地人称其为“磨子陵”。取名“英陵”。据《康熙字典》:“英”字注,引《尔雅·释山》“再成,英”。疏:“山形两重者名英。”看来“英”有“重”的意义。李夫人墓称“英陵”当渊于此。又按《三辅黄图·陵墓》:“李夫人墓,东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高八丈,在茂陵西北一里,俗名英陵,亦云集仙台。”(一步等于5尺,此为唐营造尺步,历代不一,周8尺为步秦汉6尺为步)又《关中胜迹图志》载:“李夫人墓,引《长安志》亦名习仙台。”
  经实测,该墓封土底部东长127米,西长127.7米,南宽108.3米,北宽102.5米,高23.99米。方形,上小底大,封土体积为156.373立方米,占地面积13495.60平方米。在距墓顶13米处内收成台,台东西两边各宽3.5米,南北两边各宽4.5米。在陪葬墓中李夫人陵墓最大,仅次于茂陵。
  关于李夫人墓前竖碑,碑上铭文:中为“汉李夫人荚陵”,系清毕沅题。这里英陵的“英”字有争议,经研究考证,兹查《三辅黄图·陵墓》载:“李夫人墓,俗名英陵。”陈直注引《水经注·渭水》:茂陵“西北一里,即李夫人冢,冢形三成,世谓之英陵。”或作“荚陵”,似为误字。《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七,亦作“英陵”。陈直又按:《陕西通志》卷十七云:“英陵在兴平县东北十六里。”又《康熙字黄》1153页,“英”字注解:“又陵名《水经注》:李夫人冢,冢形三成,世谓之荚陵。”一节。
  按清毕沅撰《关中胜迹图志》引《水经注》:“茂陵西北一里即李夫人冢,冢形三成,世谓之英陵。”继续引《三辅黄图》:“李夫人墓在茂陵西北一里,俗名英陵,”与其所题碑“汉李夫人荚陵”不相符合。但陈直云:“似为误字”。如此看来,还是以“英陵”为宜。
  四、霍光墓
  霍光字子孟,祖籍河东平阳人。是霍去病的异母弟。元狩四年(前119),去病率师抗击匈奴,返回时,路过河东郡老家,将其弟霍光带到长安。这时霍光才10岁,武帝任光为郎官,后迁升为侍中。
  去病死后,擢光为奉东都尉光禄大夫。光出入殿门,皇帝禁区卧室20余年,谦恭谨慎,未曾犯错误,颇得武帝信任。
  征和二年(前91),太子据被江充陷害死。这时武帝已老,欲立宠姬赵婕妤的儿子为太子,以其年幼,须大臣辅佐。观察考虑的结果,惟有霍光堪托重任,委以国政。于是使画者画一幅周公辅成王之图画赐给霍光。
  后元二年(前87),武帝于周至五柞宫病危。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在榻前受遗诏辅幼主。武帝崩,幼主8岁,由大将军霍光摄政国事。国人、官员,无不仰慕其风采。
  元平元年(前74),昭帝病逝(昭帝21岁),霍光迎武帝孙昌邑王贺继登帝位。王贺即位以后,行为诡怪,乖僻不堪,淫乱失政。霍光主动奏太后,并会文武百官决定废之。遂以武帝曾孙,太子据之孙病已,继嗣昭帝位,为孝宣皇帝。史赞霍光“废昏立明”。
  霍光逝世后,宣帝、太后亲临光丧,以帝礼陪葬于茂陵东侧。
  霍光墓位于兴平县南位乡东陈阡村南部,毗连咸阳地界,南面为兴平县西吴乡的豆马村,即渭北高原南边沿,高干渠的北边,相距不到百米。其墓形圆,上小底大,高19.92米,东宽61米,西宽63.5米,南长66.8米,北长为61.5米,封土79860立方米,占地面积3993.3平方米。西距茂陵约4公里多,靠近坡沿,与茂陵东西遥遥相对。清乾隆时毕沅所立石碑,已丢失。
  五、金日磾墓
  金日磾字翁权,是匈奴休屠王太子,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率铁骑击匈奴,于祁连山大捷。金日磾14岁,同其母亲、弟弟被俘虏,送进皇帝禁门养马。谨慎职守,养马出色。武帝奇问之,答对中肯,如实敬告。武帝认为日磾笃厚有才能,赐给衣冠,拜为马监。后升侍中,管理皇帝衣物、乘舆。历久无过错,晋升附马都尉,光禄大夫,侍奉左右,武帝信赖不疑。
  武帝有一次住居甘泉宫避暑,莽何罗兄弟3人谋杀武帝。晚上袖白刃,暗蹑帝处,被日磾发觉,箭步上去,抱住何罗,呼喊撕打,抓住何罗颈投之殿下,帝左右人闻声赶来,始得就擒,武帝脱险得救,日磾其忠诚如此。
  后元二年(前87)二月武帝病重,给霍光等四位勋臣托辅幼主,日磾是其中之一,遗诏封日磾为秺侯。至日磾逝世,瘗茂陵东侧陪葬。
  金日磾墓,在兴平县南位乡道常村西北,霍去病墓东侧,约100米处。形状圆形,高为11.93米,东宽41.2米,西宽41.9米,南长35.5米,北长36.3米,封土18748立方米。占地面积1479.08平方米。别无遗迹。
  六、董仲舒墓
  董仲舒,西汉时广川(今河北省冀县东北有信都故城)人,年少时研究春秋,汉景帝时为博士。
  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诏令各郡国:“冬十一月,令举孝廉一人”,到了“五月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仲舒被选为贤良之士。武帝垂询“大道的要点和深刻的理论”,仲舒即用三策应对。其答问的内容,是与其哲学相结合的政论。也就是他在三策中所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以天为主宰,人为副,天与人合而为一。“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也就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唯心主义思想和宿命论。
  董仲舒的儒学,是把《易》理的阴阳五行之学,黄老刑名之学,以及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的学说等,融合、调和统一在一起,虽有唯物论的因素,但基本上是唯心论;虽有辩证法的因素,但基本上是形而上学。董仲舒的统一论,是各家学说的融合体,它是适合西汉政治上需要的一种哲学。
  仲舒当时给武帝提出不少很有影响的建议,大部分被采纳,并付诸实施。
  (1)统一学术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改革更化:以仁德代替严刑,禁止擅杀、限田,释放奴婢,轻赋税减徭役。
  (3)推测阴阳灾异:对天变灾异,加以附会穿凿,使公羊阴阳五行化,致使儒学蒙上浓厚的迷信色彩。
  (4)决疑断狱:以春秋经义,附会汉朝法律,决断了许多疑难的大狱、冤案。
  董仲舒著有《治狱十六篇》流传悠久。他弃官居家,常受武帝垂询,而建议推尊孔子,提倡六经,兴太学、置明师,立儒经博士,以教养下学之士。在州郡举茂才,选孝廉等,均被听取采用。
  仲舒年老,他把家徙居到茂陵,寿终于家。子孙都学得高深的知识,被任用为大官。
  董仲舒墓,依据《兴平县乡土志·卷五·陵墓》记载:“胶西王相董仲舒墓,在兴平县东北二十里,墓侧有策村,以天人三策故也,村人皆姓董。”又记说:“汉书本传,年老以寿终于家,徙茂陵。”按此,董仲舒墓位于茂陵东北约800米处,策村东偏南约200米。冢长方形,上小下大。高14.30米,东边南北长71米,西边南北长71米,北宽30米,南宽30米,占地面积2130平方米,封土体积30459立方米。现在贴近墓北有一蓄水库,约八九亩,系解放后道常村挖掘修建。
  又董仲舒墓:掘《关中胜迹图志》载:董仲舒墓在长安城内胭脂坡下。《长安志》:下马陵在万年县南六里。唐代李肇《国史补》:昔汉武帝幸芙蓉园,即秦之宜春苑也,每至此墓下马,时人谓之下马陵,岁月深远,误传为*(左虫右段)蟆陵。
  七、阳信长公主墓
  汉武帝姊阳信长公主嫁与平阳侯曹寿为妻,故亦称平阳公主。其父亲汉景帝刘启,母亲王皇后,槐里(故城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人,生3女1男,女即阳信长公主,次南宫公主及隆虑公主,男即汉武帝刘彻。
  自元朔五年(前124),卫青多次率军出击匈奴,大获全胜,由此声誉日高。平阳公主的丈夫曹寿因患恶疾就国,公主欲改嫁。武帝诏卫青尚平阳公主,与主合葬。
  阳信长公主墓位于汉武帝茂陵东约2公里处,即兴平县西吴乡豆马村以北的高干渠北,俗名“羊头冢”。阳信长公主墓的发现,是在1981年4月,豆马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掘出一批文物,大小计200多件,其中有鎏金马,鎏金高擎竹节薰烟炉等,文物上有铭文,始知该墓为阳信长公主墓。墓长方形,上小底大,高15米,南北长114米,东西宽54.57米,占地面积6220.98平方米,封土体积46657.35立方米。
  八、公孙弘墓
  公孙弘,汉菑川(今山东寿光县)国、薛(今山东滕县西南有薛城)人。少时曾作狱吏,被免职。家贫,牧猪海边,年40余,始学《春秋》。汉武帝时,弘年已60。元光五年(前130)被推荐为“贤良文学”之士,武帝出题考试,弘对策为第一。召见拜为博士,迁升左内史,御史大夫。元朔五年(前124)为丞相,封平津侯。作御史、丞相共6岁,年80寿终于丞相位。
  公孙弘墓,在兴平县南位乡陈王村村南一公里处,南近高干渠,其墓圆形,“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任意取土,几乎将墓全部湮没。据传说墓前曾竖立小碑一座,早已丢失,
  九、上官桀墓
  上官桀,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县西南)人。少年时为羽林期门郎。汉武帝奇异其身体强健而勇武,提升为未央宫厩令、侍中,以后官至太仆,为受遗诏辅佐少主孝昭皇帝的四大臣之一,封左将军,安阳侯。
  昭帝时,因与霍光政见不合,遂结党共谋杀光。事被发觉,上官桀及同党皆被诛杀。昭帝上官皇后是霍光的外孙,上官安之女,上官桀的孙女,其尸体由皇后私自收殓安葬。
  上官桀墓,在兴平县南位乡东陈阡村东南,约600米,其西南为霍光墓,相距200米。《汉书·外戚传》:颜师古注云:“上官桀、上官安冢并在霍光冢东,东去夏侯胜冢二十步。”其墓封土堆不甚大,圆形,高约8米余,墓周围为农田,历代被耕者犁耙蚕食不少。
  第六节 茂陵陵区建筑遗址
  一、白鹤馆遗址
  白鹤馆遗址:在汉武帝茂陵东南300米处,东西长39.43米,南北宽29.43米,夯土基座,有大量瓦砾。
  二、集仙台遗址
  集仙台遗址,在汉武帝茂陵西北角100米多,有一长方形建筑遗址,夯土基座,其周围有大量瓦砾,东西长53米,南北宽41米,高近5米。
  第七节 茂陵周围无名冢
  茂陵周围有很多无名冢,其中9座情况列表如下:
  附:茂陵游记节录
  此茂陵游记节录自《名山藏副本上卷·秦地陵墓》该书作者齐周华系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文士,旅行家,曾遍游五岳名山,皆有游记,《秦地陵墓》是作者于清乾隆十一年丙寅(公元1746年)秋考查了关中古陵墓之后所写的游记。古陵自秦始皇陵至隋文帝陵共记了19座。古墓自孟姜女墓至苏子卿墓共20座。在记述39处陵墓中,作者对汉武帝茂陵特别推崇,以评议抒发其旅游茂陵时的感受,并作五言诗一首,盛赞汉武帝之功业,对秦皇、汉武并提的说法,作者阐述了他自己的看法。作为资料,这里节录了其中有关茂陵的一段游记文字。齐周华所提的“才迂相兼”观点在当时是一种比较进步的思想。盛赞汉武帝,实际上是表彰西汉许多有过贡献的历史人物。
  节录:
  由咸阳西行三十里,入兴平界,有陵巍然者,汉武帝茂陵也。兴平称茂陵,始此。
  予谓古今来,亟为君之乐,广大昌明者,其莫如汉武帝。所以然者,才迂相兼。有君有臣故也。
  其聪明逊智,既足以有临,又幸承文、景之富庶,因得揭日月之光华。
  于骨鲠臣,则有汲黯、卜式;于儒雅,则有公孙弘、倪宽;大儒,则有董仲舒;笃行,则有石建、石庆;推贤,则有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有赵禹、张汤;历数,则有唐都、洛下闳;于战阵,则有卫青、霍去病;良史,则有司马谈、迁父子;词赋,则有相如、枚乘;协律,则有李延年;应时,则有严助、朱买臣;滑稽善讽,则有东方朔、枚皋;奉使,则有张骞、苏武;受遗,则有霍光、金日暺,其余尚不胜数。
  故改朔定历,建学崇儒,朝明堂,巡方岳,南征北伐,拓土开疆,万国为之来王,四灵为之呈瑞,嵩呼鸾降,即神仙杳之事,亦庶几迂之;且享国五十四年,岂知秦也暴,而武也烈,鸟可同年而语哉!但不愿后世人主效之。何也?恐如马伏波所云效季良而不得者也。效季良不得,祸止一身,一家耳。效汉武不得,则将遍四海九州矣。
  然吾终不能以不爱也。予诗云:“英雄大略主,神策驭乾坤。改朔明时历,宣威震汉边。生前原梦日,死后拟攀□?暴烈休同语,秦皇恐未然?”五十里抵马嵬,有黄山宫,即唐诗云:“黄山旧绕汉诸陵”是也。内有太上槐,碑记老子讲经初地。汉武帝微服私幸,改为老子祠。唐玄宗幸蜀,手植一槐,号曰太上,故兴平又称槐里。及考史载,周懿王元年迁都槐里,则由来旧矣。二里许,即杨贵妃墓。济南王阮亭士禛诗云:“何处长生殿里秋,无情渭水自东流,香魂不及黄潘绰,犹占骊山土一邱。”又云:“巴山夜雨却归秦,金粟堆边草木春。一任倾城好颜色,茂陵终傍李夫人。”





茂陵志/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