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南园——少陵
刘庆柱,李毓芳
孝宣许皇后的陵墓在今长安县大兆乡司马村,因而有人误以为“司马村”是因西汉大司马霍光墓在此而得名。许皇后陵尽管西北距杜陵13里,仍应属于杜陵茔域,因此史称其墓为“杜陵南园”。因为与宣帝杜陵相比,许皇后陵墓规模小,所以后者又称“小陵”。古代“少”、“小”二字通假,所以许皇后陵俗称“少陵”。今长安县大兆乡一带叫“少陵原”,显然这个地名当源于许皇后陵墓之名——“少陵”。“少陵原”的名字,最迟到了唐代就有了,因此说,许皇后陵最晚在那时已称“少陵”了。
许皇后陵的封土呈三层台,通高22米。封土底部东西长134米,南北长139米。底台台面宽8米,台高7米;中台台面南、北各宽10米,东、西各宽12米,台高7米;顶台东西38米、南北长 44米,台高8米。这种封土外形,或许象征“昆仑”。《尔雅·释山》记载:“三成为昆仑丘”。注云:“昆仑山三重,故以名云。”①中国古代人们认为,死后人去西天,而昆仑山又是彼岸世界最高统治者的住地。孝宣许皇后陵墓筑成“昆仑”形,或与此有关。
许皇后的父亲许广汉,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人,后随汉武帝去甘泉宫,因误取他人马鞍,被处以“从行而盗”罪,本当处死,免为腐刑。后来结识了皇曾孙刘询,将自己的女儿平君嫁给刘询。刘询即位后,其女为皇后,外孙刘奭为太子,他被封为平恩侯。死后“葬南园旁,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奉守如法。”②
① 《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616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汉书·外戚传》卷九十七[上],第3967页。
西汉十一陵/刘庆柱,李毓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