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汉武帝茂陵 > 汉武帝百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阳关大道”典故出自西汉吗

惠焕章,贾鹏


  西汉初期,国力衰微,经常受到北方匈奴的侵扰,边境民众生活极为艰辛,至汉武帝时期,才渐渐被改变,经过了几次对匈奴作战后,大汉帝国逐渐强盛起来,但仍没有十足的把握击垮匈奴军队,便派遣张骞去联络西域的各番国,“以谋共击匈奴”。然而,通往西域的道路除去荒凉与危险之外,最主要的障碍就是匈奴右贤王的势力控制着这一带。
  为了保证出使团的顺利出访与回归,并扩大汉帝国在西域一带的影响力以及获得西域各国的信任,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率领汉军主力和匈奴对决,经过数次交锋,终于将这一带控制,并设有武威、酒泉、张掖、敦煌“河西四郡”。四郡的设立,将原来的长城沿着河西向祁连山伸延了不少,这里一度成为中西物资交流的场合,极为繁荣。并且在此开凿了两座著名的关口“阳关”和“玉门关”。
  据《汉武故事》记载,一次,西域的大宛国希望用“汗血马”与汉帝国进行贸易,换取丝绸和铁。于是,汉武帝就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去完成这项差事。经过长途跋涉,翻越戈滩险壁,大约过了一年多时间,贰师将军终于将100多匹大宛的“汗血马”带回,并携有和阗的玉石。汉武帝闻知后,命人建造一座“金马门”,迎接“汗血马”,并赐李广利班师回京后所驻扎的关隘为“玉关”。李广利回京后即刻至武帝处复命,汉武帝便问:“李将军,此次深入西域,尔等是何行走之法呀。”李广利答曰:“臣等是从‘玉门关’回来的,可是,去往西域的时候是照直沿着落日的方向去的,一直沿途而下,出塞的关口正对着西边的方向,全仰仗皇上的恩泽威仪,才返回长安的。汉武帝听后,非常高兴,便说:“爱卿此去西域走的可谓是阳关大道呀”。于是,命人在回长安的“阳关”两旁栽植树木,平整道路,此后这条通往西域的道路就被称为“阳关大道”了。然而后人沿用至今的“阳关大道”或者“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等意义已相差甚远了。 

汉武帝刘彻百谜/惠焕章,贾鹏.—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