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究竟起源于何地
惠焕章,贾鹏
“丝绸之路”主要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通道。又因我国所产之丝织品闻名于世,且多从此路外输,因此被称之为“丝绸之路”。
丝绸在我国古代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西贸易的主要产品,尤其在西汉王朝时期,首都长安曾专门设置东、西织室,集中大量工人为皇家生产高级丝织品。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已有绢、纱、罗、绮、锦等众多品种,其中的素纱禅衣,长仅160厘米,两袖通长190厘米,重仅48克,即不到一市两,可谓“极品”,充分反映了我国丝绸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其产品经中亚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等地,对于这一点,世人皆无异议。引起争议的倒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问题:传统观点认为,西汉和隋唐时期的都城长安是起点;而现今的新派观点认为,洛阳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究竟孰是孰非,至今仍无定论。
传统观点的支持依据是:京都长安作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而西汉开创的丝绸之路,其始发地就具备了这一要求,即衡量丝绸之路的起点标准是,西域诸国与西汉贡使往来使得长安成了经济、贸易的交汇地,因而就此认为长安是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况且历来的史籍资料的记载亦是认可这一说法。
而新派观点又分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有部分学者认为洛阳是丝绸之路的又一重要起点。原因是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时期,洛阳成为京都,相应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对外联络的中心也从长安移至洛阳,自然洛阳也就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了。即就是说,丝绸之路的源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改变而改变的。
二、另一派学者则认为,洛阳一开始即是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而存在的。他们认为,洛阳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带的核心,乃是天下之中、八方辐辕之地,是朝会、贸易和商业的中心,即使是在西汉的鼎盛时期,洛阳也比长安的工业、蚕桑业、丝织业发达,更聚集了数量庞大的手工业者,因此,京都长安只是丝绸之路的中转站,而洛阳才是真正的东方起点。
然而,针对上述两派观点,笔者以为,关键的一点不在于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而是应当准确地核定所研究的丝绸之路的区域范围,弄清楚是哪一条丝绸之路,是什么时期的丝绸之路,只有真正搞清了这些问题,那么以上的观点就显得并不矛盾,相反都各据其理了。毕竟关于丝绸之路就分有好几种,比如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汉唐丝绸之路、吐蕃丝绸之路、西北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等。
当然,洛阳说如今也得到了一些史学大家的支持,但还是不能取长安说而代之。
汉武帝刘彻百谜/惠焕章,贾鹏.—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