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汉武帝茂陵 > 汉武帝百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从长安出发的古丝路究竟有几条

惠焕章,贾鹏


  世界与中国正如水之与鱼的关系,二者难以分割,当今天的世人深深感触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伟大的祖先早已在2000多年前为之实践了。其中汉武帝时代凿通的“丝绸之路”就是这一实践过程的具体物化。
  “丝绸之路”在《汉代长安词典》一书中被解释为:“古代横贯亚洲的交通道路,亦称丝路。东起长安或洛阳,向西通过陇西黄土高原、河西走廊,至敦煌分为二路,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两缘,汇积并越过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经大宛、康居,或经大月氏(今阿姆河上中游)汇于木鹿城(今马里)再西经和椟城(达木干附近)、阿蛮(今哈马丹)、斯宾(今马格达东南)等地达地中海沿岸,再转运罗马各地。”其实,这仅是从狭义的范围来理解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所谓“丝绸之路”,主要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进行贸易往来的通道。由于我国古代的丝绸品多由这些道路运往国外,故美其名曰“丝绸之路”。由此看来,“丝绸之路”并非仅一条道路而言,那么,从长安出发的丝绸之路究竟有几条呢?
  一般结论都认为从长安出发的丝绸之路共有三条,即西北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吐蕃丝绸之路。西北丝绸之路就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道路。自从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后,使者、商人相望于道,十分繁荣。这条西北丝绸之路举世闻名,其历经几千年沧桑,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古迹。另外一条西南丝绸之路一般认为以四川成都为起点,但是由于成都与西安有蜀道相连,加上成都作为区域性都市,难以担当国际性大通道起点的重任,故这条丝绸之路的起点也应该是在西安,经成都、西昌,渡金沙江,至云南大理一带,再西南行至缅甸,最后到达印度。从公元前2世纪张骞在大夏(今阿富汗)看到蜀布和邛节杖,以及印度孔雀王朝(公元前321——前185年)的著作《政事论》、《摩奴法典》中已有那帕塔(意为支那成捆的丝)一词出现的事实来看,这条西南丝绸之路的开创要早于西北丝绸之路。第三条就是吐蕃丝绸之路,它也是以长安为起点,过咸阳、陇县,经天水,到兰州,从鄯州(今青海东部)进入青海境内,然后通过西藏、尼泊尔到达印度。
  然而,近年来又有学者认为,从长安出发的古丝路应该有五条,即西北、西南分别走两条而非一条。尽管这两条各自总的起点与终点一致,但是中间的分道亦是开创出了一条经济之路、商业之路,因此应当算作古丝绸之路。也就是说,西北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经咸阳、宝鸡、天水、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至敦煌后便分道,一条沿阳关、若羌、且末、民丰,于田至喀什,另一条沿哈密、鄯善、吐鲁番、巴楚等至喀什,最终都通向伊朗、地中海沿岸。西南丝绸之路则是从长安至成都后便分道,一支从邛崃出发,经汉源、西昌、至大理,另一支则从宜宾过石门关、昭通、赫章经昆明至大理,最终两路都通往缅印,接欧洲。所以说,包括吐蕃丝绸之路在内的古丝路共有5条。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从长安出发的丝绸之路还包括从新疆沿天山北麓西行,经伊犁河流域西至里海;从今青海经柴达木盆地到新疆的昆仑山北麓;取道海上经印度洋至地中海,共计3条,也就是说从长安出发的丝绸之路就达到8条之多,当然,这种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才能定论。
  不过,从长安出发的古丝绸之路应当怎样来划分,目前尚没有统一标准的依据,故此才出现以上种种分法。究竟是以前种说法为准,还是要依存于后一种说法,甚至是第三种说法,就有待于进一步界定研究后才能见分晓了。 

汉武帝刘彻百谜/惠焕章,贾鹏.—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