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博物馆馆藏状况如何
惠焕章,贾鹏
秦兴厚葬,汉袭其俗,皇族贵戚之间竞相攀比,奢侈之风大盛。而汉武帝乃西汉王朝最鼎盛时期的一位帝王,其死后埋葬于茂陵。据史书记载,茂陵园当年的建筑十分宏伟壮观,陵冢内随葬物品极为繁多,往往达到“墓内不复容物”的地步。随着2000多年岁月的流逝, 茂陵园已坍塌殆尽,只剩下一座座金字塔般的夯土巨冢,有些已很难确认墓主是谁了。其地下埋葬部分,历史上虽几经盗掘搜罗,至今仍时有发现,足见当时埋入量之大与分布之广。茂陵博物馆就是一座专门负责搜集与展览、修复等各种文博活动的机构,其馆藏是非常丰富的。
茂陵博物馆现收藏的文物有4100余件(国宝级14件),大多是从茂陵周边的农村收集上来的,包括鎏金银器,如鎏金马、鎏金银高擎竹节熏炉、错金银铜犀尊、鎏金虎镇、鎏金帽钉、鎏金铜衔、镳、鎏金熏炉等;青铜器部件,如铜鼎、铜钫、铜温酒器、铜弩机与镞、铜斗、铜日光镜、铜漏壶、铜龟负螺山等,均为汉代工艺中的精品;玉器有白玉猪、四神纹玉雕铺首、谷纹琉璃璧等等;陶器有陶灶、绿釉陶灶、陶鸡、陶鼎、陶猪等;汉代空心砖,有朱雀纹空心砖、龙纹空心砖、玄武空心砖、白虎纹空心砖四类。另外,还有许多汉代的瓦当与古籍诗书也被珍藏在馆内。
从这些珍藏的文物的价值来看,最突出、最典型的就是鎏金器件了。鎏金是一种高级金属镀涂技术,在我国应用很早,到汉朝已比较普遍。其制作是以黄金护覆器物表面,既增饰了外观美,又能起到防蚀作用。这批鎏金物有些几乎可与纯金物媲美,说明这项工艺在2000年前已相当成熟。如鎏金马与鎏金高擎竹节熏炉,前者制作比例匀称,体态矫健,昂首挺立,有一发千里之势。它在古籍中被称作“金马”或“天马”,是一种价值千金的珍贵礼品。后者既可被用做宫廷实用之物,又可被用作精致华美的工艺品。所谓“高擎”,即相当于现在的“落地式”。它的用途是燃点熏香,以驱散和改善卧室气味,其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已接近现代机械加工所能达到的水平。燃香后,青烟自博山式炉熏的透雕孔隙中袅袅而出,弥漫于山谷间,景象尤为动人。
此外,被称为“活化石”的茂陵石刻也属茂陵博物馆的主要收藏品。之所以说其是收藏之物,乃是因为其卓然不群的艺术风格,具体地说是石刻雕像艺术极具影响力。这批石刻是我国最早的一批以大型园雕方式塑造人和其它动物形象的雕刻艺术作品,它不同于一般陵墓前所列置的那种石翁仲、天禄、辟邪之类的石刻。它不是按照固定的形式,出于仪制方面的需要而制作的,而是为了体现一定的思想内容,以写实为基础的艺术创作。这批石刻构思巧妙,既富有浪漫色彩,又有夸张尺度,在雕刻美术史上,不仅为当时空前的创举,亦是留传至今的千年绝唱。
茂陵博物馆的收藏品还有许多,加之这些年来四处不停的收集工作,使得关于这些收藏内容不断的扩充、调整,故此处不便于一一列举,如有兴趣,不妨去该馆一睹真颜。
汉武帝刘彻百谜/惠焕章,贾鹏.—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