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葬者及其墓葬位置——萧何
刘庆柱,李毓芳
长陵陪葬者大都是当时的达官显贵,正象刘彦谦《长陵》诗所描述的,长陵“附葬垒垒尽列侯”。他们之中有:萧何、曹参、周勃、周亚夫、王陵、张耳、纪信、戚夫人、田氏(田蚡、田胜等)及平原君,此外还有一些豪门巨室,如孝宣王皇后的王氏家族等。
萧何,沛县人。曾经出任沛县吏掾,与刘邦过往甚密。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在刘邦部下,先任沛丞,后随刘邦入关。攻陷秦都咸阳后,诸将争抢金帛财物,萧何却表现出了一位大政治家的风度和眼光,仔细地清点、接收了秦朝中央政府各种机要档案、文书资料、律令图书,从而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各地物产等社会情况,在刘邦以后统一全国的战争和西汉王朝初期的政治活动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刘邦当了汉王以后,萧何任丞相。开始,在楚汉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他提出“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的方针。萧何知人善任,力荐韩信为大将,使之在楚汉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战争时期,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在巩固后方、广集兵员、筹备粮饷等方面政绩突出,对刘邦的军事胜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论功行封,萧何被列为第一。西汉王朝建立后,萧何主持了都城长安的营筑、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置、以及中央政府大政方针的制定,协助高祖消灭了韩信、陈豨、英布等分裂割据势力。因此,被司马迁誉为“位冠群臣,声施后世。”①
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死于长安,葬于长陵陪葬区内最显要的位置——长陵东司马门道北边,西邻长陵。今徐家寨双冢或为萧何墓②。
①《史记·萧相国世家》卷五十四,第2020页。
②《重修咸阳县志》卷一,陵墓条,记载:“萧何墓,在县东北三十五里,王村西一里。”
西汉十一陵/刘庆柱,李毓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