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唐高祖献陵/二 陵墓与陵园
刘向阳
1.陵园位置、形制和营筑规模
献陵陵园,位于陕西三原县城东北约20公里处的徐木原上,即今三原县徐木乡永合村东北、秦窑村北、代庄东及富平县南庄村南。1956年8月6日,陕西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木原在唐代称为万寿原(一说白鹿原),地形平坦,视野开阔,海拔500米左右。献陵位于徐木原东西居中位置,陵西侧4公里处有高祖的第十一代孙唐武宗李炎的端陵,再往西6.5公里处有武宗的长兄唐敬宗李湛的庄陵。陵东7.5公里处为西汉太上皇刘煓(刘邦之父,字执嘉。《新唐书》卷7《宰相世系表一上》)的万年陵(位于今临潼县谭家乡昌平村与富平县吕村乡姚村交界处,此地海拔450米左右),献陵筑于汉太上皇陵西邻,“归老栎阳”(《唐大诏令集》卷11《神尧遗诏》;《全唐文》卷3《高祖皇帝·遗诰》),当与李渊晚年的太上皇地位有关系。
关于献陵陵园制度和营筑规模,高祖李渊遗诏:“其陵园制度,务从俭约,斟酌汉魏,以为规矩。”(《唐大诏令集》卷11《神尧遗诏》)太宗诏定山陵制度,令依汉长陵(西汉高祖刘邦陵,位于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故事,务在祟厚。秘书监虞世南上封事曰:“臣闻古之圣帝明王所以薄葬者,非不欲崇高光显,珍宝具物,以厚其亲。然审而言之,高坟厚垄,珍物必备,此适所以为亲之累,非曰孝也。是以深思远虑,安于菲薄,以为长久万代之计。割其常情以定耳。昔汉成帝(刘骜,前33~前7年在位)造延、昌二陵,制度甚厚,功费甚多。谏议大夫刘向(约前77~前6。传见《汉书》卷36)上书曰:‘孝文帝居霸陵(西汉文帝刘恒陵,位于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凄怆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斮陈漆其间,岂可动哉?’张释之(传见《汉书》卷50)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固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释之所言,为无穷计也。孝文悟焉,遂以薄葬。又汉氏之法,人君在位,三分天下贡赋,以一分入山陵。武帝历年长久,比葬,陵中不复容物,……其后至更始(两汉之际绿林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的年号)之败,赤眉(西汉末年樊崇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入长安,破茂陵取物,犹不能尽。无故聚敛百姓,为盗之用,甚无谓也。魏文帝于首阳东为寿陵,作终制,其略云:‘昔尧葬寿陵,因山为体,无树无封,无立寝殿园邑,为棺椁足以藏骨,为衣衾足以朽肉。吾营此不食之地,欲使易世之后不知其处。无藏金玉铜铁,一以瓦器。自古及今,未有不忘之国,是无不掘之墓。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烧取玉匣金镂,骸骨并尽,岂不重痛哉!’……汉文霸陵,既因山势,虽不起坟,自然高敞。今之所卜,地势既平,不可不起,宜依《白虎通》所陈周制,为三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之坟。其方中制度,事事减少。事竟之日,刻石于陵侧,书明丘封大小高下之式,明器所须,皆以瓦木,合于礼文。一不得用金银钢铁,使后世子孙,并皆遵奉。一通藏之宗庙,岂不美乎!且臣下除服用三十六日,已以霸陵。今为坟垄,又以长陵为法,恐非所宜。伏愿深览古今,为长久之虑。”(《唐会要》卷20《陵议》)书奏不报。世南又上疏曰:“汉家即位之初,便营陵坟,近者十余岁,远者五十年,方始成就。今已(以)数月之间而造数十年之事,其于人力亦已劳矣。”又有公卿上奏:请遵遗诏,务从节俭。太宗乃谓中书侍郎岑文本曰:“朕欲一如遗诏,但臣子之心,不忍顿为俭素。如欲称朕崇厚之志,复恐百世之后不免有废毁之忧。朕为此不能自决。卿等平章,必令得所,勿置朕于不孝之地。”(《唐会要》卷20《陵议》)并以虞世南所奏封事,付所司详议以闻。司空房玄龄等议曰:“谨按(西汉)高祖长陵高九丈,(东汉)光武(帝原)陵高六丈,汉文魏文并不封不树,因山为陵。窃以长陵制度,过为宏侈。二丈立规,又伤矫俗。光武中兴明主,多依典故。遵为成式。实谓攸宜。伏愿仰遵顾命,俯顺礼经。”(《唐会要》卷20《陵议》)太宗听从了朝臣的建议,以原陵之制修建献陵。在高士廉、阎立德等人的主持下,经过五个月的紧张营造,建成陵墓。当年十月庚寅日,李渊正式下葬献陵,并将早年去世的太穆皇后窦氏从寿安陵(位于今陕西武功县境内)中迁出,与李渊一并合葬。
今考,献陵陵冢现存高度与上述记载基本一致,陵冢封土为陵(冢),呈覆斗形,陵台高19米,底部东西长139米,南北长110米,顶部东西长30米,南北长10米。夯土而筑,层次明显,夯层厚12至20厘米不等。陵园平面略呈方形,东西781米,南北710米。内城四周墙垣东西467米,南北470米,墙基宽2~2.5米。四神墙正对陵台处各辟一门,以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命名。陵冢位于陵园中部偏东,与南神门和北神门均间距180米,距青龙门130米,距白虎门198米。文献记载,陵园内陵冢南北曾有献殿、寝宫等建筑(《旧唐书》卷25《礼仪志》),以后寝宫移出陵园(《旧唐书》卷136《崔损传》)。因此,《长安志》卷20载:献陵“封内二十里,下宫去陵五里”。现存下宫遗址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00米。献陵初建时建筑规模史籍无载。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以右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崔损为八陵(献、昭、乾、定、桥、泰、建、元)修奉使,对因年久失修或动乱毁坏的八座帝陵陵寝房屋进行过修茸、重建或新建,其中在献陵等五座陵区内分别修造房屋378间(《唐会要》卷20《陵议》;《旧唐书》卷136《崔损传》作“五百七十间”)。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十一月,藩镇吴元济叛乱,曾“盗焚献陵寝宫”(包括文献记载的“永巷”)。唐文宗太和年间(827~835),曾下诏修整包括献陵在内的遭损坏诸陵。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后,献陵等多数唐陵地宫被耀州节度使温韬聚众盗掘一空。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927~976)曾几次下诏,对被盗唐陵进行了新置“帝服”、“棺椁”的礼仪性衣冠重葬,封填了盗洞,新置了陵户,修建了陵庙等。清王昶《金石萃编》卷124收录之《大宋新修唐高祖皇帝庙之碑》是为佐证。明代前期,献陵曾是朝廷明确规定必须定期祭祀的四座唐代帝陵之一。现陵冢封土堆前竖有一通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立的祭陵碑,石碑高3.35米,宽0.85米,厚0.20米。碑面文字剥落漫漶严重,残存文字显示,清朝康熙二十七年,圣祖皇帝玄烨(1654~1722)曾遣鸿胪寺卿剑楷祭祀唐高祖献陵。
2.陵园石刻
献陵陵园内原有石刻为:四神门外各有石虎1对,间距37.5米;南门外长达575米的神道两侧有石柱(或称石望柱或华表)1对、石犀牛1对等,两列间距39.5米。据当地群众称或有石人数尊。陵园现存石刻12件。
石虎
石虎是献陵石刻中的杰出作品。陵园四神门外4.50米处各置石虎1对,左右分列。四对石虎现存5个,大小、形制相同。石虎身长2.38~2.6米,高约1.80米,胸宽约1.00米。身躯浑圆,姿态凝重,虎头硕大,颈粗短,背平阔,四肢伫立,垂尾,腹下镂空。四足与石座相连。整个造型凶悍,令人望而生畏。其中,南门外东侧石虎身长2.48米,高1.70米,胸宽0.85米;石座长2.34米,宽1.14米,厚0.25米,保存完好,并于1959年迁至陕西省博物馆(今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室展出。东侧石虎颈下刻有“武德十年九月十一日石匠小汤二记”铭文。查《旧唐书·高祖本纪》(卷1)和《太宗本纪下》(卷3)皆记,李渊于贞观九年(635)五月庚子驾崩,同年十月庚寅葬于献陵。《唐会要·陵议》(卷20)又有献陵“事竟之日,刻石于陵侧”之语,因此,有人认为,石匠误将“贞观九年”刻成“武德十年”。但从史实和文献记载来看,笔者以为将“贞观九年”误刻成“武德十年”的可能性很小。文献所载“事竟之日,刻石于陵侧”的用意是“书明丘封大小高下之式,……使后世子孙,并皆遵奉。”这条铭文恐为李渊生前营建陵寝之佐证,工匠未能意识到或在年号改换之前已经将石虎雕制完成。
古时,中国人认为虎是“百兽之王”。《说文》载“虎为山兽之君臣”。为何在帝王陵园门前列置石虎?据说是因为古代传说中有一种叫“罔象”的怪兽,“好食亡者肝脑”,而“罔象”畏虎及柏,故后人在陵墓上大量栽植柏树及列置石虎以镇之,取祥瑞、辟邪之意。帝陵置石虎,始于西魏文帝元宝炬(507—551)的永陵(位于今陕西富平县城东南15公里的留古乡何家村)。南朝帝陵的石麒麟实为虎和狮子形象相结合的神话产物。献陵设置石虎,或可能是借兽君(王)之威以辟邪镇恶。
石柱
石柱(或称石望柱或华表)1对,位于南神门外石虎南380米处,东西分列,间距39.50米。东侧石柱保存较好,西侧已残毁。石柱通高7.23米,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下部为石座,方形,其四面线刻花纹,座上为首尾衔接的二螭龙相对环状浮雕,龙身环座中央凿卯,与中间柱身下的榫相接。柱身呈八棱面,每面最宽0.45米,各棱面均线刻蔓草花纹,柱身向上收刹。上部为八棱形盖,盖径大于柱顶径,盖上蹲踞一圆雕石狮,高约0.9米。石狮披鬣阔口,昂首挺胸,前二肢挺拔,显示了兽中之王的无畏气概。
石犀牛
石犀牛1对,位于石柱北70米处,东西对列。犀牛是一种珍奇勇猛的哺乳动物,产于亚洲印度和非洲的热带雨林中,形状略似牛,皮粗而厚,微黑色,没有毛,鼻子上长角。印度一带产的长一只角,非洲产的长两只角,且前后排列。古代传说犀牛角有白纹,感应灵敏,所以有“灵犀”之称。献陵神道西侧石犀湮没于附近地下,东侧石犀于1960年迁展于今西安碑林博物馆。石犀与石座连为一体,为一块巨石雕成,石座长2.46米,宽1.27米,厚0.24米。石犀右前足的底板下有“□(高)祖怀□(远)之德”六个残存刻字。该石犀牛作走动姿态,重约10吨。通体长3.35米,身高2.12米,体态硕大,浑圆雄伟。犀牛鼻上独角,瞋目,闭口,通体遍饰麟纹,谓之“皮有珠甲”(《尔雅》注)。犀牛用于陵寝石刻,前代无有(包括此后的其它唐代诸陵),大慨取意于祥瑞。史载,唐太宗时,林邑国(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国王曾将犀牛作为贡品送给唐朝,献陵石犀应是古代中外友好往来的纪念物。
石人
据当地群众称,石犀之北早年排列石人(或称翁仲或直阁将军)3尊,均在司马道东列,通高2.2米。石人身着长袍,双手持笏,可惜今已不存。
献陵陵园在四神门外特别是在南神门外神道两侧列置石仪的做法,成为唐后世诸陵设置石刻的楷模。其石刻古朴、雄浑、生动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初唐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蓬勃发展。
唐代帝王陵墓(修订本)/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