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唐高宗与武则天乾陵/四 陪葬墓
刘向阳
1.分布情况
乾陵陪葬墓位于陵园东南隅的黄土台地上,分别依墓主人生前的地位高低,由远及近排列。据《唐会要》卷21载,陪葬者有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邠王李守礼、义阳公主、新都公主、永泰公主、安兴公主、特进王及善、中书令薛元超、特进刘审礼、礼部尚书左仆射豆卢钦望、右仆射刘仁轨、左卫将军李谨行、右(左)武卫将军高侃等16人。《文献通考》所记与《唐会要》相同,惟加左仆射杨再思共17人。两《唐书》明确记载的仅10人,其他如泽王上金、邠王守礼、特进刘审礼、右(左)武卫将军高侃、新都公主、义阳公主和安兴公主等7人,未明确记载陪葬处所。乾陵陪葬墓区现存封土堆15个,与文献所载陪葬人数不符。由于年代久远,墓前碑石佚失,故已很难判别各个墓冢的主人。
1960年8月至1972年5月,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了乾陵的5座陪葬墓,各墓葬的主人都是在发掘时获得墓志后才清楚的。1960年6月,当地杨家洼村村民在该村西北犁地时,在地下发现了“大唐故刘府君(濬)墓志铭”一合,该墓已塌陷。根据墓志铭文记述,确定了刘濬墓东即杨家洼村西北约300米处的封土堆为其父刘仁轨墓。1995年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抢救发掘了位于乾陵正东,隔沟相望的唐僖宗李儇靖陵,于墓室石棺座上发现了陪葬乾陵的左仆射豆卢钦望和杨再思两通墓碑。截止目前为止,文献所载的乾陵17位陪葬者中,已有8位墓主人得到证实。
2.陪葬墓主人及墓葬发掘情况
章怀太子李贤
李贤(655~684),字明允(《大唐故章怀太子并妃清河房氏墓志铭》记为“仁”),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次子。永徽五年十二月戊午(十七日,655年1月29日)生于谒昭陵的路上。翌年正月封潞王,食邑一万户(雍王墓志铭)。显庆元年(656)拜岐州刺史,其年加授雍州牧。龙朔元年(661)改封沛王,加授持节都督扬、和、滁、润、常、宣、歙七州诸军事,扬州刺史,兼左武候大将军。雍州牧如故。麟德二年(665),加右卫大将军,其年从驾东封,摄兖州都督。咸亨三年九月癸卯(十五日,672年10月11日。《通鉴》卷202),改封雍王,食邑万户(雍王墓志铭)。上元二年(675)六月册封为皇太子。曾屡次奉诏监国,“处事明审,为时论所称”(《旧唐书》卷86《章怀太子贤传》),博得了文武大臣们的称赞和高宗皇帝的手敕褒奖。仪凤元年(676),他聚集学者名臣如太子左庶子张大安(凌烟阁功臣张公谨之子)、洗马刘纳言、洛州司户格希元、学士许叔牙、成玄一、史藏诸、周宝宁等,共注范晔《后汉书》,在我国史学界颇有名气。是时,方士明崇俨因“左道”深受武后信任。明崇俨曾密言英王(李显)类太宗(李世民)而相王(李旦)贵,“私奏章怀太子不堪承大位”(《旧唐书》卷191《明崇俨传》)。李贤闻知,“每日忧惕,知必不保全”(《旧唐书》卷116《承天皇帝倓传》)。宫中又传闻李贤为武后姊韩国夫人所生。武后尝命北门学士撰《少阳政范》和《孝子传》赐李贤读;“又数作书诮让之”(《通鉴》卷202高宗永隆元年),弄得李贤终日惶惶不安。为此,李贤作《黄台瓜辞》,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旧唐书》卷116《承天皇帝倓传》)感情悲切凄惶。他惟恐自己遭到其兄李弘(唐高宗与武则天长子,因与武则天政见不合,一说被毒杀,一说死于肺结核)那样的命运,因而暗示母后不要杀光自己的儿子,否则你也不会有好处。不久,术士明崇俨“为盗所杀,求贼,竟不得。”(《通鉴》卷202)则天疑太子所为。由于李贤喜好声色,与户奴赵道生等狎昵,多赐予金帛,武则天指使人告发其事。高宗命“薛元超、裴炎与御史大夫高智周等杂鞫之,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以为反具。道生又款称太子使道生杀崇俨。”(《通鉴》卷202)于是,废李贤为庶人。初幽禁于京师别所。“永淳二年(683)奉敕徙于巴州(今四川巴中县)安置(见《唐章怀太子墓志铭》和《旧唐书》本传。两《唐书·高宗本纪》与《新唐书》本传皆云:‘开耀元年(681)……十一月癸卯,徙庶人贤于巴州。’疑误)。”文明元年二月二十七日(即嗣圣元年,684年3月18日),终于巴州公馆,并葬于巴州城南化成山麓,时年31岁。垂拱元年(685)四月二十二日,武则天使司膳卿李知十持节册命,追封为“雍王”。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七月,由巴州迁回长安,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追谥为“章怀太子”,并迁其妻清河房氏(宋州刺史,赠左金吾大将军房先忠之女)与之合葬。
章怀太子墓位于乾陵东南隅约3公里处的黄土台地上。墓地四周原有围墙,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43米,墓园面积25740平方米,西、东、东北三面的墙脚仍残留于地面。墓冢封土堆呈覆斗形,高约18米,夯土而筑,其南面有一对土阙残存,土阙之南东西并列着一对石羊,最南端的西边有一石柱(华表),已残坏成数段。
1971年7月2日至1972年2月,陕西省博物馆和乾县文教局组成唐墓发掘组发掘了李贤墓。该墓为斜坡土洞砖室结构,由墓道、过洞、天井、前后甬道、前后墓室等部分组成,全长71米。墓道开口宽3.3米,最深处距地平面7米。有四个过洞和四个天井,系仿生前居址的通廊和院落建成。过洞和前后甬道呈券拱形。因第一天井在前甬道上,故未发掘。从北往南,在第二至第四天井基部的东西两壁,设有六个小龛(便房),放置有三彩骑马狩猎俑、三彩帷帽立俑、绿釉花盆等随葬明器。随葬品由内及外,排列得井然有序。前甬道在天井北,为了防止墓室被盗,在前甬道内特设木门一道,门上加锁,门后置暗器,装置有铁箭头和重达65公斤的锡铅块若干。若有盗墓人开门,利用杠杆作用,暗箭便自动射出。尽管这样此墓还是被盗过。发掘时,在第三天井的东南角发现一个长0.7米,宽0.6米的盗洞。盗墓人将六个小龛内的器物几乎全部砸碎,且有互移位置现象。由此可知,该墓系早年被盗。清理时,甬道木门已朽坏,发现有铜质鎏金的门钉、鎏金铺首、鎏金铜锁、铜包叶及木残块等。在木门北约1米的地方,发现有圆形、方形、长方形及椭圆形的锡铅块,附近并有铁箭头和暗器机具另件。该墓虽被盗,仍出土器物600多件。
前墓室和后墓室都略呈方形,系仿“明堂”建成。前室长、宽各4.5米,高6米,穹窿顶,绘有日月及银河星辰。前室至后室之间有9米长的甬道,甬道南端有石门一道,将前室(客厅)与后室(寝宫)隔开。石门门框及右扇已被盗墓人砸坏。后墓室比前墓室略大,结构相同,只是穹窿顶所绘日月和部分星辰贴金。西壁月亮和大部分星辰的贴金已被盗墓人刮去,东壁太阳和星辰的贴金仍保留。前后墓室的日月中分别绘有“三足金乌”、“玉兔捣药”、“桂树”和“蟾蜍”等神话图案。前室日的位置偏东南,月的位置偏西南;后室日在东部正中,月在西部正中稍偏西北。
后墓室偏西有庑殿式墨玉色石椁一座,长4米,宽3米,高2米,由33块青石板组成。顶盖5块石板中的最南一块已被盗墓人撬开,盗墓者由此而入,将棺椁内的金银饰品和随葬品洗劫一空。椁内葬具已腐朽无存。石椁内外、石门、墓志铭上雕刻有仕女、宦官人物形象及动植物图案。另外,墓道、过洞、甬道及前后墓室绘有精美壁画50余组,面积近400平方米,壁画保存较好,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壁画内容还是首次发现。著名的有《狩猎出行图》、《打马球图》、《客使图》和《观鸟捕蝉图》等。章怀太子墓出土的600余件三彩器、陶器及大面积壁画,对于研究唐代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及对外关系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永泰公主李仙蕙
李仙蕙(685~701),字秾辉,是李治和武则天的亲孙女,中宗李显(哲)第七女,韦皇后之嫡女。仙蕙幼年端庄秀丽,“慧志罔渝,韶音允塞”。久视元年(700)九月,被封为永泰郡主(时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食邑一千户,嫁于武则天的娘家侄孙魏王武延基(武承嗣之子)。大足元年,因与其兄邵王重润(懿德太子)、婿武延基窃议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得幸武后事,“九月壬申(初四日,701年10月9日),太后皆逼令自杀。”(《通鉴》卷207《则天顺圣皇后》)年仅17岁。当时葬于河南洛阳。中宗李显复位后,于神龙元年(705)下诏追封为“永泰公主”,令有司备礼改葬。神龙二年将其尸骨由洛阳迁来长安,与驸马都尉武延基合窆于奉天(今乾县)之北原,陪葬乾陵。
永泰公主承恩特葬,号墓为陵,其墓规模宏大。墓地西北距乾陵2.5公里,西(安)兰(州)公路从墓园西侧围墙内穿过。墓四周原有围墙已毁,仅四角残存约7米高的土堆。据勘测,陵园南北长363米(围墙南北长275米),东西宽220米,占地面积79860平方米。南侧围墙外残存“双阙如翼”,另有石狮1对,石武侍卫(翁仲)2对,石柱(华表)1对。如此陈设具有陵的规模,因而曾被误认为是章怀太子李贤之墓,发掘后出土的墓志铭,方证实是永泰公主和其夫武延基的合葬墓。墓冢封土堆呈覆斗形,夯土而筑,现高14米,长宽各56米。1960年8月至1962年4月,陕西文物部门科学发掘,是建国后陕西发掘的最大的一座唐墓。该墓地下部分呈南北走向,由墓道、过洞、天井、壁龛(便房)、前后甬道、前后墓室等六部分组成,全长87.5米。墓道开口宽3.9米,墓室最深处距地表16.7米。墓道呈18度斜坡状,过洞五个,每两个过洞之间开一天井,各洞高2.1米,宽2.7米,第一至第四个过洞的前后出入口用一层平卧砖和一层立砖相间砌成,呈券拱形,砖的大小不一,一般长0.42米,宽0.20米,厚0.09米。有一层为生坯砖。天井六个(前甬道上的两个天井下部为砖砌券洞,未发掘,内部填土均用夯筑),一至四天井东西壁基部设置的8个小龛(便房)内,陈设着各种三彩生活器皿、陶俑、彩绘骑马俑等随葬品。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均用砖砌筑,方砖铺地。前甬道南端原有木门一道,发掘时木门已朽,遗留有铁锁、铜泡钉等物。在木门之前约1米处东壁上方发现盗洞一个,洞口长0.65米,宽0.50米。其下有尸骨架一幅,倚洞壁站立,其周围散落金银饰品和铁斧一把,尸骨头部有斧子伤痕,疑为盗贼自相残杀所留。后甬道设有石门,门上刻有生动的动植物花纹,门楣左侧三分之一处被盗贼打坏。前墓室位于前、后甬道之间,平面呈方形,四壁向外略有弧度,穹窿顶。室内东西5.45米,南北5.3米,高5.5米,南壁偏东券有门洞。后室西部放置石椁,由34块青石板构成,长3.62米,宽2.70米,高2.O米。椁顶由五块巨大石板雕刻成庑殿式屋顶形,最南一块被盗墓人向南移开0.45米。椁内随葬品被洗劫一空,仅遗留部分残骨。发掘时后室东半部中间留有一残方石座,上刻莲瓣形,并有粉彩颜色,座的中央是一圆柱,上残缺不明。这类石座共有4个,在前甬道中还有3个,均残缺。
此墓虽经被盗,但仍出土文物1300余件和大面积壁画,有陶俑、三彩俑、木俑、石刻、陶瓷器及各种金属随葬品等。壁画在该墓中占有重要地位,墓道、墓室及所有墓壁都绘有重彩壁画和藻井图案等。每幅画内容各有不同,主要是人物。墓道两壁上部分别画有巨幅的青龙图和白虎图,下部两侧绘有对称的阙楼、仪仗、骏马、戟架图。仪仗队由穿紫、红、绿和白袍的武士组成。武士均头戴黑色软角幞头,除袍色彩不同外,均为圆领右衽开襟戎袍,腰束黑带,上有贴金装饰,脚穿黑色软底靴,左身后佩宝剑,左手握剑柄,右手握拳抱于胸前,最后两个武士牵着白色骏马,他们威严地排列在阙楼和插有六杆兵器的戟架前。过洞和前甬道顶部为宝相花和海石榴纹图案。下部为男女各半的侍从。前墓室以侍女为主,体态丰盈、线条流利,色彩鲜艳,表情各异,栩栩如生,是唐墓壁画中的杰作。著名人物画大师叶浅予(1907~1995)先生欣赏后赋诗赞曰(《记永泰公主墓》载《大公报》1962年8月7日):
公主长眠宫女在,壁上着意塑粉黛;
口角眉间似有情,是喜是忧费疑猜;
长安人家掌上珠,一入宫门去无来;
赢得诗人多少墨,写向深宫幽处哀;
画工自有生花笔,不学文章枉弄才;
妙得容颜刻芳华,曲尽风姿写仪态;
寂寂廊下亭亭立,楚楚神态激人爱;
妙手到此功已毕,留得余思动尔哀。
后墓室西壁为石椁所挡,现存壁画亦如前墓室,但画面粗糙、人身比例不当,形体笨拙,构图亦不如前室,墙皮虽脱落不多,但画面退色严重,多数人物五官模糊,手内执物亦难看清。
石质文物有石门、石椁和墓志铭等。石门每扇面上雕有阴线纹莲花形门钉五路,并雕一执笏躬身男侍,戴幞头、长袍高靴,腰带上挂有摺巾、袋子类的各种东西,门钉多被遮没。门的其它部位上雕有宝相花、回折海石榴、番莲、卷草、狮子、凤鸟、兽面等纹饰。石椁由34块石板组成,顶为庑殿式,雕屋脊、滴水、瓦当等。石椁底部南北宽3.9米,东西进深2.8米,厚0.265米。石椁内外各壁面上阴线雕刻有门、窗、鸟兽、花草等纹饰和各式供奉人物,加上倚柱画面16幅,窗饰一对,共33幅。在前甬道南口第五过洞下出土墓志铭一合,志盖每边均宽1.19米,厚0.25米,盖顶篆书阳刻“大唐故永泰公主志铭”9字,三行,行3字。四边阴线雕宝相花饰,四斜刹雕十二生肖间回折花,侧帮雕宝相花。铭文阴刻,约830字,徐彦伯撰文,为四六骈偶体,词藻华丽。志文楷书,笔画工整秀美。志石四侧阴雕异兽十二,间以回折花枝。出土陶俑中有男女骑马俑、胡人骑俑、武士俑、镇墓兽和各种动物俑等。其中三彩俑和三彩生活器皿在造型和色釉等方面,反映了唐代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此外,出土的金、玉、铜、铁、锡等文物,造型精巧,雕镂细工,花饰华美大方。
该墓发掘后,为了保护文物,在墓园遗址上设立了乾陵文管所,1978年8月更名为“乾陵博物馆”,现有基本陈列“乾陵文物精华”展、“乾陵陪葬墓壁画、线刻画”展及修葺后的永泰公主墓道地宫,常年对外开放,供研究者和中外游客参观。
懿德太子李重润
李重润(682~701),本名重照,因避武曌(音照)讳,改名重润。唐中宗李显的长子,唐高宗与女皇武则天之嫡孙。开耀二年(682,是年二月癸未改元“永淳”)李显为皇太子时,韦妃生重润于东宫内殿。永淳元年(682)二月戊午,高宗立为皇太孙,大赦天下,并开府置官属。文明元年二月戊午(初六日,684年2月26日),武则天废李显为庐陵王,庚午(十八日,公历3月9日),废皇太孙重润为庶人,其府坐废。圣历元年(698)九月,中宗复为皇太子,封重润为邵王。大足元年(701)九月,因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等窃议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何得恣入宫中”(《旧唐书》卷86《懿德太子李重润传》),为张易之谗构,则天令杖杀,死年19岁。重润少时风神俊朗,早以孝友知名,即死于非其罪,深为当时所悼惜。中宗李显复位后,于神龙元年四月戊寅(二十九日,705年5月26日),追赠为皇太子,谥曰“懿德”。神龙二年(706)将其灵柩由洛阳迁回长安,以帝王礼陪葬乾陵,“号墓为陵”。仍为聘国子监丞裴粹亡女为冥婚,与之合葬。
李重润墓位于乾陵东南隅约2公里处的黄土台地上,墓地四周原有围墙已毁,惟四角残存夯土堆。据勘测,围墙南北长256.5米,东西宽214米,面积54891平方米。南门外残存土阙1对,石狮1对,石人2对(一件已毁残留底座),石柱(华表)1对(已残坏)。在土阙以北地段内曾发现过大量的唐代长方砖、瓦片和壁画残块,推测此处当年曾建有房屋,应为“献殿”建筑遗址。陵园地面陈设与特恩“号墓为陵”和以太子身份埋葬的记载相吻合。
墓葬封土堆呈覆斗形,夯土而筑,南北长56.7米,东西宽55米,高17.92米。1971年7月至1972年2月,由陕西省博物馆和乾县文教局组织发掘。该墓地下部分呈南北走向,全长100.80米,由墓道、6个过洞、7个天井、8个小龛(便房)、前后甬道、前后墓室等八部分组成。墓道呈28度斜坡形,开口宽3.9米,南北水平长26.3米,由红褐色土夯筑而成。过洞6个,为券拱土洞,高3.15米,长3.72米,宽2.44米。下部用土夯筑,上部用长方砖砌成,一层平卧,一层立砖,其中有一层土坯。天井7个,均开在过洞之间,且深浅、长宽不等。一般长2.85米,宽3.75米,深8.5~15米左右。第六、七两个天井开在前甬道上,故未发掘。小龛8个,均为土洞,四角攒尖顶,长宽各1.8米。分别开在第二至第五过洞近底部的两壁,龛内分别排列仪仗俑和各类生活用具等明器。第二至第四过洞基部小龛内的随葬品较完整,第五过洞基部的两个小龛内的随葬品被盗窃一空。甬道全部用砖筑砌券成,分前后两部分。前甬道长20.30米,宽1.60米,高2.39米;后甬道长8.45米,宽1.68米,高2.29米。发掘时,在前甬道西壁发现盗洞一个,长0.6米,宽0.4米。
前、后墓室均采用明拱的方法,全部用砖砌成。前室长4.45米,宽4.54米,高6.3米;后室长5.O米,宽5.3米,高7.1米。两室东西壁均略呈弧形,穹窿顶,顶置悬挂长明灯的铁钩一个。后墓室西部放置大型石椁一具,由34块石板构成,长3.75米,宽3.O米,高1.87米,顶盖5块雕成庑殿式房屋式样,脊瓦、滴水、瓦当俱全。椁内残存两幅人体骨骼,头北脚南,其中男左肱骨、左右股骨、骨盆和女左右肱骨、左右桡骨比较完整。经专家鉴定,在男骨盆上有一条明显的骨骺线,断定其年龄不超过20岁,与文献记载李重润卒年仅19岁和与国子监丞裴粹亡女为冥婚合葬吻合。
懿德太子墓是迄今为止陕西已发掘唐陵陪葬墓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该墓“号墓为陵”,随葬品丰富,壁画比较完整。虽经被盗,但仍出土陶俑、三彩俑、贴金甲马武士俑、陶器、金、玉、铜、铁器等各类文物1900余件及大面积壁画和石椁线刻画。其中11块欧体阴刻玉质填金哀册残片为首次发现。壁画40余幅,分别绘于墓道、过洞、天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内。题材内容有仪仗出行、青龙、白虎、阙楼、城墙、伎乐、驯豹架鹞、男女宫仆和天体图等。唐代表示品位的棨戟制度,在李重润墓第一、二天井东、西壁表示为画有大型戟架四个,每架上插戟12根,四架插戟计48杆,属帝王使用的范畴。十二杆戟架在陕西为首次发现。《新唐书·百官三·武器署》(卷48)载:“凡戟,庙、社、宫、殿之门二十有四,东宫之门一十八,一品之门十六,二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大都护之门十四,三品及上都督、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十二,下都督、下都护、中州、下州之门各十。衣幡坏者,五岁一易之。”李重润墓绘48杆戟,应属帝王一级。
前墓室东壁两组壁画中,一组画宫女6人:头一人为领队,其她人分别手托蜡烛、捧包袱。另一组画宫女7人:头一人为领队,其她人分别手托盘、瓶、蜡烛、杯、团扇等。西壁画二组宫女共14人。后墓室壁画以东壁较完整,两组壁画共绘宫女19人,分别手托果盘、执箜篌、持琴、抱琵琶、捧烛台、包袱、方盒、持瓶等。画面色彩绚丽,宫女姿态各异,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宫廷的日常生活。
出土石门和石椁上线刻有祥禽瑞兽、蔓草等纹饰。男仆宫女侍像刻画线条均匀流畅,人物体态丰盈典雅,生动传神,堪称佳作。
泽王李上金
李上金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三个儿子,后宫杨氏所生。永徽元年二月封杞王,三年遥授益州大都督。乾封元年(666)转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境内)刺史。后为武则天所恶,以罪免官削邑,安置于沣州。永隆二年后,出上金为沔州(今湖北汉阳)刺史,不准回朝。嗣圣元年(684)高宗驾崩后,才准许上金、素节和义阳、宣城二公主赴哀。文明元年,封上金为毕王,后又改封上金为泽王、苏州刺史等。
载初元年(690),文昌左相武承嗣授意酷吏周兴诬告李上金和许王李素节谋反,召至洛阳被捕下狱。上金在狱中闻知许王素节在解往都城洛阳途中,被勒死于洛阳城南龙门驿内,自知难免一死,遂在狱中投环缢亡。上金死后,其子义珍、义玫、义璋、义环、义瑾、义璲等6人均被流配显州(今吉林省境内),后被杀。惟幼子义珣流窜于岭外,藏于民间,中宗李显复位后,追复上金官爵,封庶子李义珣为嗣泽王。后来有人告义珣非上金子,乃假冒袭爵。义珣不能自明,重新被流放岭外。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三月,睿宗李旦的女儿玉真公主(名李持盈,与金仙公主同为道士,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法师)上表为义珣辩冤作证,玄宗复将义珣诏回,封为嗣泽王。
李上金墓未发掘,其址待考。
许王李素节
李素节,唐高宗李治第四子,淑妃萧氏所生。永徽二年(651)6岁时,封为雍王,寻授雍州牧。素节幼年时聪明,受业于学士徐齐聃,精勤不倦,能日诵古诗赋五百余言,高宗非常喜爱。12岁时,改封郇王。
永徽六年(655),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素节母萧氏遇害,素节亦被降为申州刺史。乾封初,则天矫诏曰:“素节既旧疾患,宜不须入朝。”而素节其实没有病,只是武则天开始限制素节的出入自由。素节曾著《忠孝论》,托王府仓曹参军张柬之呈进高宗。武则天见后,更加不悦,她不但诬说张柬之受贿,而且降李素节为鄱阳郡王,安置于袁州(今江西宜春)。仪凤二年(677),迁置岳州(今湖南岳阳市),终身禁锢。文明元年,武则天称制后,进封素节为许王。载初元年(690),武则天称帝前夕,武承嗣授意酷吏周兴诬告李素节与泽王李上金谋反,在解往都城洛阳途中,被勒死于洛阳城南龙门驿内,死年43岁。武则天令按庶人之礼埋葬。中宗李显复位后,追封李素节为许王,赠开府仪同三司、许州刺史,赐以王礼改葬,陪葬乾陵。李素节的两个同母妹妹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因其母与武则天争宠谮毁,在宫中被关押了十几年,年过三十还未婚配,后来由武则天长子李弘请求,武则天才将义阳公主许配权毅,宣城公主许配颍州刺史王勖(遂古)。
李素节墓未发掘,其址待考。
邻王李守礼
李守礼,本名光仁,章怀太子李贤之次子。垂拱初改名守礼,授太子洗马,封嗣雍王。武则天称帝前夕,守礼以父罪,与睿宗诸子一同幽禁宫中,十余年不出庭院。而且每年无故要被杖打数次,常常是旧疤未脱又添新伤。圣历元年(698)九月丙子,太后(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次年正月李旦由皇嗣封为相王后,守礼始与睿宗诸子同时放出,但已落下诸多病根。一旦天阴下雨,全身就先期疼痛,比他人早知天气变化情况。岐王李范等以为守礼有法术,奏知玄宗李隆基说:“守礼哥有法术,能知天晴下雨。”玄宗遂召守礼询问,李守礼说:“我不是有什么法术。则天时,臣以父罪幽闭宫中十余年,每年辄被敕杖数顿。十几年来积下的创伤,天阴将下雨时,臣脊背就沉闷疼痛,天晴就好了。”说罢涕泪沾满衣襟,玄宗为之伤感。
神龙元年(705),中宗李显复位,授李守礼光禄卿同正员。武则天死时,遗诏进封李守礼为邠王,赐实封五百户。睿宗至玄宗在位时,守礼历任幽、虢、陇、襄、晋、滑、宁、申、岐、薛、邠等州刺史。
李守礼以外枝为王,才识低下。尤其在任岐州和薛州刺史时,不理政事,整天声色犬马,吃喝玩乐,花天酒地。没钱花了就借债,而且经常债台高筑。全家60余口,不修风教,“男中无才,女负贤称”,而守礼居之自若,毫不管束。有人劝之曰:“邠王年事渐高,家累甚众,须注意节俭,以安排后事。”守礼笑曰:“岂有天子兄没人葬!”依然故我。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庚戌(初三日,741年12月15日),司空、邠王李守礼病卒,时年70余岁,赠太尉,赐陪葬乾陵。其墓未发掘,址待考。
义阳公主
义阳公主,两《唐书》无传。据《全唐文补遗》第五辑收录之《唐故袁州刺史右监门卫将军驸马都尉天水权君(毅)墓志铭》等文献记载,公主讳下玉,唐太宗李世民之孙,高宗李治之长女,母萧淑妃。公主“资灵宝婺,毓庆琁柯。拔夜魄而凝晖,映晨霞而□□。端庄合度,□法应图。习女德于□□,□史□于嫔则。衣临铣镜,砚上银台。”永徽六年(655)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其母萧氏被害。义阳公主因母罪,与同母兄许王李素节、妹宣城公主被幽禁宫中十余年,年三十余岁还未婚配。咸亨二年(671)由同父弟李弘(武则天与李治长子)请求,武则天将义阳公主下嫁上翊卫权毅(兵、户二部尚书权弘寿之孙,桂州都督权知节之子)。
安兴公主
安兴公主,唐睿宗李旦次女,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女,生母不详。早亡,谥曰“昭怀”。两《唐书》无传,墓址待考。
新都公主
新都公主,中宗李显长女,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女,生母不详。嫁与武则天娘家侄孙武延晖。两《唐书》无传,墓址待考。
特进王及善
王及善,唐洺州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其父君愕,隋末与并州人王君廓聚众起义。唐高祖李渊入定关中后,乃与王君廓率所部万余人归附李渊,拜大将军。后以战功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太宗征辽东时,君愕兼领左屯营兵马,与高丽兵战于驻跸山,冲锋陷阵,力战而死。太宗深痛悼惜,追赠君愕为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并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
及善14岁时,以父事授朝散大夫,袭爵邢国公。高宗时,累迁左奉裕率、左千牛卫将军。及善一生为官清廉正直,敢于劝谏,高宗和武则天都曾委以重任。神功元年(697)契丹族侵扰山东(今太行山以东),武则天授王及善为滑州刺史,以抗击契丹族的侵扰。赴任前,武则天亲自召见,表示送行,并说:“边疆不宁,反贼扰境。你虽有病,但还得前去,可携妻子同行,以好照应,行路勿太急,日行三十里即可,到任以后,卧床处理政事,山东形势朕可放心。”同时议及朝政。王及善根据朝廷的得失,提出了十条意见。武则天听后很高兴,立即改变了主意,说:“防御山东事属次要,治理国家实为根本,卿勿需去滑州。”当即任命王及善为内史,参与朝政。
武则天晚年,宠信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每次设宴,二张就坐在武则天两侧,趾高气扬,没有一点君臣规矩。王及善看不过眼,几次劝谏武则天说:“二张坏朝廷礼仪,这样做很不合适。”武则天很不高兴,对王及善说:“卿年事既高,不宜再陪宴了,但可以在阁中挂个名。”王及善听了很不高兴,借口有病,请假月余不上朝,武则天亦不闻不问。王及善叹息曰:“哪有皇上一天不见宰相的?!从这件事就可知一斑了。”于是,上疏恳请辞职回家养老,连续三次都没有被批准。圣历二年(699)八月庚子,武则天以王及善为文昌左相(即左仆射),同凤阁鸾台三品。王及善赴任不到十天就于九月庚辰(二十九日,699年10月27日)卒于任上(《新唐书·则天皇后纪》;《新唐书》卷61《宰相世袭表》;《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记为十月乙亥,疑误),终年82岁。王及善死后,武则天下令停朝三日,以示哀悼,并赐陪葬乾陵。
王及善墓未发掘,其址待考。
中书令薛元超
薛元超为魏晋以来的河东望族——汾阴薛氏家族成员。据两《唐书·薛收传附薛元超传》和《薛元超墓志铭》等文献记载,薛元超,名震(振),河东蒲州汾阴(今山西省荣河县)人,其父名收,太宗时任上开府兼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天策上将府记室参军,文学馆学士,上柱国汾阴男等职,颇得太宗赏识和信任,死后赐陪葬昭陵。元超生于唐高祖武德五年(662),6岁时(贞观元年)袭爵汾阴男,与同郡韩文汪习《左传》。时闻天子狩猎河东,乃叹曰:“周朝岂无良相,何得以臣召君。”具宰辅之器。8岁善属文,房玄龄、虞世南等试其咏竹诗,元超“援毫立就”,被称为耀卿之子。后受太宗召见,敕入弘文馆读书,记忆犹甚,一览无遗。16岁补为神尧皇帝挽郎。19岁尚高祖李渊孙女和静县主。2l岁(贞观十七年)以恩荫入仕,初试太子通事舍人,参预撰修《晋书》。贞观二十二年至永徽初年,加朝散大夫,迁给事中。不久,转为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永徽五年(654)其母丧,去职,高宗以敕慰谕,起为黄门侍郎。是年《晋书》修成,进爵为侯,赐物七百段。敕与许敬宗润色。为朝廷疏荐高智周、任希古、王义方、顾胤、郭正一、孟利贞等有才干者十余人,时论称美。显庆元年(656)出为饶州(今江西波阳县)刺史。龙朔三年(663)复任东台侍郎。不久,右相李义府因罪流放巂州(今四川省西昌县),元超奏请给以乘马(旧制流人禁乘马),被贬为简州(今四川省简阳县)刺史。麟德元年(664)因西台侍郎上官仪案被株连,又被流放于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53岁时遇敕赦免,得还洛阳,拜为正谏大夫。孝敬皇帝(李治与武则天长子李弘)驾崩,奉诏为之作哀册。仪凤元年(676)三月,晋升为中书侍郎,寻同中书门下三品,开始参与宰相事务,此后“独知国政者五年”,诏敕日占数百。高宗赞曰:“得卿一人足矣!”赐良田甲第,恩礼甚隆。高宗尝携诸蕃酋长校猎,元超上疏切谏,高宗以为“忠诚显著,深纳至言。”加中大夫守中书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诏为河北道安抚大使。仪凤二年诏为知内外百官考,随高宗入九成宫。遂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等人为崇文馆学士。永淳元年,高宗与武则天驾幸洛阳,诏元超以户部尚书职留守长安,辅佐太子李显监国。元超于长安丹凤门外送驾时,高宗嘱元超曰:“朕留卿,若去一目断一臂,关西之事,悉以委卿。”元超恪尽职守,数上疏谏太子,高宗知而称善,遣使慰问,赐物百段。弘道元年(683),元超忽患风疾不言症,太子李显令医药就第,并赐绢百匹。同年十二月,高宗崩于洛阳,元超带病赴神都吊唁。不久,加爵汾阴男,食邑三百户。元超久病不愈,加之新皇帝初立,恐自己不能容于新君,遂乞骸辞位再三,优诏加金紫光禄大夫。光宅元年十一月二日(684年12月13日),卒于洛阳丰财里之私第,年62岁。“有敕赐敛衣一袭,诏赠光禄大夫,使持节都督秦、成、武、渭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赐物四百段,米粟四百石。赐东园秘器,凶事葬事所需,并宜官给。仪仗送至墓所。”垂拱元年四月廿二日(685年5月30日)下诏,陪葬乾陵。生前著文集四十卷。
薛元超墓位于永泰公主墓(今乾陵博物馆所在地)东南约700米处,距乾陵3公里。1972年2月,陕西省文管会与原乾陵文管所对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现存墓冢呈圆锥形,底径约10米,高约11米。墓室为单室土洞结构。出土文物210多件,其中以彩绘骑马俑、帷帽立俑居多。甬道及墓室内所绘壁画大多脱落漫漶不清,能看清者仅三幅,即绘于墓甬道东壁靠近墓室口的《执桨人图》;绘在甬道壁上的《执扇女图》;绘于墓室西壁的《人物》,这是一组人物画中的一个,其他人物已模糊不清。另出土墓志铭一合,盖呈盝顶形,中间阴刻篆书20字,题“大唐故中书令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薛公墓志铭”。志石长宽均84.5厘米,厚15厘米,志文阴刻,正楷书,计57行,行57字,实刻2657字,行间以阴线相隔。唐代文学家崔融撰文,曜骆寅书序,毅俊书丹,万三奴与万之抗镌刻。
燕国公李谨行
李谨行(619~683),《旧唐书》无传。据《旧唐书·靺鞨传》(卷199下)、《新唐书·李谨行传》(卷110)和近年出土之《李谨行墓志铭》等史料记载,谨行为靺鞨(族名,居我国东北长白山、黑龙江一带)之后,曾祖、祖皆为靺鞨粟末部之酋长。其父名突地稽,于隋大业八年(612),与其兄瞒咄率其部千余家内属,炀帝置其众于营州。瞒咄死,突地稽代总其众,拜金紫光禄大夫,辽西太守,封扶余侯。武德二年(619)十二月,高祖以其部落置燕州。武德四年三月庚申,以突地稽为燕州总管。后以战功封耆国公,且徙其部落于幽州昌平城。贞观初,累拜右卫将军,左卫大将军,以战功赐姓李氏。
谨行身材魁伟,武力绝人,勇冠军中。释褐(封建时代没有爵的人只能穿粗布衣服,即褐。做官以后,才能脱去褐衣,换上官服,称为释褐)即授右武卫翊府校尉加游击将军、上柱国,封五原县男;转授右武卫怀信府□果毅都尉,历左屯卫龙泉府左果毅、右武候肃慎府折冲;再转左屯卫、右骁卫二翊府左郎将,进封五原郡开国公,加明威将军,行左屯卫翊府左郎将、左骁卫翊府中郎将。麟德中,历迁营州都督。乾封元年(666)任左监门卫将军。时高丽莫离支泉男生请内附,高宗以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安抚大使,率兵助之,谨行亦受命与右武卫将军薛仁贵领兵为后援。及李勣征讨辽东,谨行又率众以从。高丽即平,以功授谨行右武卫大将军。咸亨元年,高丽酋长钳年岑率众反,高宗诏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谨行为燕山道行军总管,发兵讨击。咸亨三年,高侃大破叛军于白水山。新罗遣兵救高丽,高侃与谨行等率兵迎击,斩首三千级。翌年闰五月,谨行又于瓠芦河之西大破高丽叛军,俘获数千人,余众自平壤皆奔新罗。新罗王金法敏既纳高丽余众,又据百济故地。高宗大怒,遂命宰相刘仁轨为鸡林道行军大总管,李谨行等副之,发兵讨击。上元二年(675)二月,大破新罗于七重城,又使靺鞨浮海,略新罗之南境,斩获甚众。诏以谨行为安东镇抚大使,屯新罗之买肖城以经略之,三战皆捷,新罗乃遣使入贡,且谢罪(《通鉴》卷202高宗上元二年条)。是年,高宗以吐蕃连岁寇边,遂以谨行为检校廓州刺史,积石道经略大使。吐蕃大相论钦陵等率10万入寇湟中(约今青海省境内),时谨行军的瞭探没有发现,营中兵士又大半上山砍柴去了。面对吐蕃兵的突然袭击,李谨行镇定自若,反而植旗代鼓,开门以伺,论钦陵疑有伏兵,竟不敢进,遂引兵退去。上元三年,又破吐蕃数万众于青海。永淳元年,帝玺书劳勉,以优诏册谨行为燕国公,食邑三千户,并赐物三百段。后差谨行充替将军黑齿常之镇鄯州河源军,谨行到军旬日病卒,终年64岁,时在永淳二年七月二日(683年7月30日)。诏赠镇军大将军,幽州都督,赐物三百段,米粟三百石,丧事葬事所需,并宜官给。垂拱元年七月十七日(685年8月22日),陪葬于乾陵。
谨行夫人刘氏、傅氏。咸亨四年(673)闰五月,高丽乘谨行远征,引靺鞨攻伐奴城,刘氏擐甲率众守城,久之,敌解围退去。帝嘉其功,封燕国夫人。傅氏,封临汾郡夫人,终年61岁。
李谨行为陪葬乾陵的17位皇亲功臣密戚中仅有的少数民族出身者,其墓位于今乾陵镇韩家堡村东南约200米处(乾陵博物馆西南约1000米处),地面现存封土堆呈圆锥形,底径10米,高约6米。1972年春,陕西省文管会同原乾陵文管所对此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墓的地下部分由斜坡墓道、天井、小龛、甬道和墓室组成,全长46.3米,为单室土洞结构,出土文物300多件。未发现有壁画痕迹。另有墓志铭一合,盖呈盝顶形,中间篆书阴刻16字,题“大唐故右卫员外大将军燕国公墓志铭”,文字四周及四面斜刹均线刻缠枝蔓草花纹,技法娴熟,线条流畅。志石长宽均0.6米,厚0.2米。志文阴刻正楷竖行,计39行,行40字,除台头、空格和残缺外,实有1328字,行间以阴线相隔。通篇志文文笔流畅,语词优美,书体端庄有力,似应承师名门。墓石刻工精细,但与已出土的陪葬乾陵的皇室成员墓志相比要逊色的多,规格小,又无撰、书丹和刻工者姓名,反映了唐代陪葬等级制度的森严。墓志现存乾陵博物馆。
2006年,考古工作者偶然从一张20世纪80年代的航空照片上发现乾陵附近有一巨型圆环,这一圆环存在于李谨行墓封土堆周围,经向国家测绘局陕西资料档案馆查阅,在1968、1984和2004年所拍航空照片均可见到。此圆环以李谨行墓封土堆为中心,直径约110米,宽约3米。经有关专家实地勘测,该圆环在地表上不见踪迹,而在相应位置的几处地面塌陷处钻孔探查,均证实是地下一巨大壕沟的遗存。该壕沟为规整圆形,其内沿距李谨行墓封土堆中心55.9米,外沿距封土堆中心58.8米,沟宽约2.9~3.O米不等,深约2.5米。另据调查,此壕沟非后代所为,基本确定为李谨行墓同时代的产物,即是该墓的附属设施。
对此壕沟是否与李谨行的族属葬俗、或与唐陵陪葬墓的形制等有关,史学界和考古界的专家做出了多种推论,归结起来,主要有“围沟墓说”(古代有围沟墓的葬俗形制,此壕沟是这种葬制的遗存)、“风水说”(古人墓葬有讲究风水的习尚,于是开掘壕沟用以引水)和“少数民族特殊葬制说”(李谨行本为靺鞨人,而北方民族信奉之萨满教崇尚太阳,因此以圆形壕沟作为其象征)三种。综合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研究者认为,汉武帝时,为表彰和纪念对匈奴作战的汉军统帅卫青、霍去病的巨大功绩,在卫青去世后命陪葬茂陵,“起冢向庐山”(《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据《汉书·扬雄传》、《汉书·匈奴传》和王先谦《汉书补注》,“庐山”本作“卢山”,为匈奴境内名山,是匈奴南庭的所在。),为霍去病“为冢向祁连山”(《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以其取得重大战役胜利的地点地表特征,开创了古代特殊的象山形墓葬封土形制。唐太宗李世民追崇和仿效汉武帝时代的“卫霍故事”,给为解除边地以突厥为首的诸游牧民族的威胁而战功卓著的大将,修建了纪功性质的象山形陪葬墓,如初唐名将李思摩“立坟以象白道山”(《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上》),李靖“有诏坟茔制度依汉卫、霍故事,筑阙象突厥内铁山、吐谷浑内积石山形,以旌殊绩”(《旧唐书》卷67《李靖传》),阿史那社尔“起冢以象葱山”(《旧唐书》卷109《阿史那社尔传》),李勣“所筑坟一准卫、霍故事,象阴山、铁山及乌德鞬山,以旌破突厥、薛延陀之功”(《旧唐书》卷67《李勣传》)。李谨行是高宗朝名将,据《旧唐书·靺鞨传》(卷199下)、《新唐书·李谨行传》(卷110)、《资治通鉴》、《册府元龟》、《云麾将军(李秀)碑》和《李谨行墓志铭》等史料记载,唐高武时期,在对边地少数民族的军事行动中,由李谨行担任主将直接指挥取得大捷的战役有二:一为咸亨四年闰五月与高丽的瓠芦河(或作“瓠卢河”,在高丽南境庆州西。韩国《三国史记》和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38《山东九·外国附考·朝鲜》皆作“发卢河”)之战;一为上元二年(675)至上元三年与吐蕃的青海(湖)之战。这两次战役都与“水”有关,与李靖、李勣等人取得战功之地为“山”有迥然之别。既然唐太宗在上述名将去世后用封土堆形制象其取得战功之地山形,以记其功,那么,高武朝开掘巨形壕沟注水作为李谨行疆场功绩的象征应是必然选择。但无论象山还是象水,其记功的性质和作用应是一致的。研究者认为,李靖、李勣墓的封土堆“明显高于普通的圆锥型封土,甚至可以和覆斗形封土堆相媲美,因此这类墓葬是非皇室墓葬里的最高级别。”(程义:《关中唐代墓葬初步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所以,李谨行墓壕沟巨大的规模和极为规整的形状,同样也表明了唐朝廷对墓主的功业非同寻常的褒奖和重视,表明了对蕃将的特殊礼遇,更说明了李谨行墓壕沟的性质。这种壕沟式的墓制,不同于象山形墓制,如果疏于管理,当地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必然会导致壕沟内水的干涸。年岁久深,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壕沟极易塌坏甚至湮灭。这应该是今天从地表上已经难辨踪迹的主要原因。
右仆射刘仁轨
刘仁轨,汴州尉氏(今河南开封市尉氏县)人,少时恭谨好学,博涉文史,及长,性刚直敢为。武德初为息州(今属河南)参军时,有个折冲都尉鲁宁,仗势凌弱,历届县丞莫能禁止。刘仁轨与鲁宁约规立章,令其限期改恶。鲁宁倚仗官势,不但不思悔改,反而更加蛮横泼暴。刘仁轨不畏权势,以杖刑打死鲁宁。州司报告朝廷,太宗(时为尚书令)怒召仁轨责问,仁轨历数鲁宁罪状,并说:“我为参军,朝廷所授。鲁宁藐视参军,即藐视朝廷,其罪当诛。”太宗听后,认为刘仁轨刚毅正直,遂擢授栎阳(今陕西临潼、阎良境内)丞。
贞观十四年,正值收获稼穑之时,太宗欲幸同州(今陕西渭南一带)校猎,仁轨上表谏陈利害,太宗乃止,并特降玺书劳勉,寻拜仁轨新安令,累迁给事中。显庆四年出为青州刺史。次年,高宗远征辽东,令仁轨监统水军,因误期坐免,特令以白衣随军效力。苏定方平百济后,留郎将刘仁愿镇守,又以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安抚百济余众。王文度渡海病卒,遂召刘仁轨为检校带方州刺史,以代文度之职。不久,百济王子扶余丰聚众复叛,并派使者向高丽及倭国(今日本)请求援兵。高宗诏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兵渡海增援。仁轨与仁师及诸将商议,决定先攻叛贼巢穴周留城。于是,孙仁师、刘仁愿与新罗王金法敏率兵从陆路进攻;刘仁轨与别将杜爽、扶余隆分别率水军和粮船,自熊津江口往白江口进发,以配合陆军夹击周留城。龙朔三年(663)八月十七日,仁轨率水军在白江口与倭兵船只相遇,两军展开激烈战斗。仁轨指挥若定,四战皆捷,倭兵400艘战船被焚,“烟炎涨天,海水皆赤”(《旧唐书》卷84《刘仁轨传》),倭兵溺水而亡者不计其数,余众皆降。百济叛军被平,孙仁师与刘仁愿振旅而还,诏留仁轨勒兵镇守。仁轨遂修录户口,署置官长,整理村庄,劝课耕桑,百济余众,各安其业。高宗因加仁轨六阶,正式授带方州刺史,赐京城宅一区,厚赐其妻子并遣使玺书劳勉。
麟德二年(664)十月,高宗封禅泰山,刘仁轨带领新罗、百济、耽罗和倭国四国酋长赴会,高宗大悦,拜刘仁轨大司空。乾封元年(666),迁右相兼检校太子左中护,累前后战功,封乐城县男;三年授熊津道安抚大使,兼浿江道总管。总章二年(669),回京,以疾申请辞职,加金紫光禄大夫。咸亨初年,复授陇州刺史,征拜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咸亨五年(即上元元年,674)正月壬午,诏为鸡林道(即新罗国)行军大总管,东伐新罗。上元二年(675)二月,仁轨率军大破新罗于七重城,以功进爵为公。其子侄三人并授上柱国,人称其居为“乐城乡三柱里”。其年八月拜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宾客,依旧修国史。
仪凤二年(667),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率兵讨之。永隆二年(681)兼太子太傅。不久,以年老辞去尚书左仆射之职,仍以太子太傅依旧知政事。永淳元年(682)四月,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监国,诏刘仁轨与侍中裴炎、中书令薛元超留辅太子。翌年八月,诏太子赴东都,令唐昌郡王重福为京师留守,仍令仁轨为副留守(《旧唐书》卷5《高宗本纪》)。则天临朝称制,于弘道元年(683)十二月甲戌,复拜仁轨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专知留守事。仁轨再次上书以年老有疾,请求辞去留守之任,并陈述汉朝吕后祸败之事,以劝则天。武后为其诚心所感动,使武承嗣持玺书慰谕,请仁轨“以匡救为怀,无以暮年致请。”并以新令改仁轨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垂拱元年正月戊辰(二十二日,685年3月2日),仁轨薨于任上,年84岁。武则天辍朝三日,并令在京百官前往吊唁,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赐陪葬乾陵。
刘仁轨墓未发掘。1960年6月,当地杨家洼村村民在村西北犁地时,在乾陵陪葬墓区的一塌陷的墓穴中发现了“大唐故刘府君(濬)墓志铭”。该墓志的发现,为考证乾陵陪葬者刘仁轨的葬所提供了依据。墓志云:“公讳濬,字德深,汴州尉氏人也。后汉章帝子,河间孝王开十九代孙,曹州使君之孙,尚书左丞相、司空、文献公之子。……以(开元)十八年五月十九日(730年6月8日)合袝葬于文献公陪乾陵旧茔西次,礼也。父子邻址,存亡事君,夫妻同穴,始终全义。”《旧唐书·刘仁轨传》(卷84)载:“刘仁轨,汴州尉氏人。……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子濬,官至太子中(书)舍人。……濬子冕(晃),开元中,为秘书省少监,表请为仁轨立碑,谥曰文献。”根据墓志铭文和文献记载,我们认为刘濬墓东即杨家洼村西北约300米处的封土堆为其父刘仁轨墓。
文献记载乾陵陪葬墓17座,并未记载有袝葬墓。刘濬墓志的出土,证实该墓为刘仁轨墓的袝葬墓,对研究唐陵的陪葬及袝葬制度提供了佐证。
特进刘审礼
刘审礼,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父刘德威,武德初随李密归唐。后随李世民擒窦建德,平王世充,以功授刑部侍郎,加散骑常侍。太宗时,官至刑部尚书兼检校雍州别驾。死后赐陪葬献陵。
审礼少年丧母,由祖母元氏抚养。隋末,刘德威投戎,审礼与祖母因避战乱逃入长安。贞观中,历左骁卫郎将,父卒去职。审礼母早亡,其父续娶平寿县主,生弟刘延景。父死后,理应由审礼袭父爵位,审礼却数次上表,请让其弟延景承袭,朝廷不许后,才勉强袭父爵位。永徽中,累迁将作大匠,兼检校燕然都护,袭封彭城郡公。后官至工部尚书兼检校左卫大将军。
仪凤三年(678)九月,吐蕃寇凉州,命刘审礼为行军总管,与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李敬玄征讨吐蕃。青海一战,因敬玄援军未到,审礼兵败被俘。审礼子刘易从自缚上朝请罪,并请求去吐蕃以身赎父。高宗敕准易从之行。到吐蕃后,审礼已病卒,易从昼夜嚎哭不止,哀慕感动左右。吐蕃王念其诚恳,还其父尸柩,并准其将父棺柩送回国。易从跣足万里,护柩归葬于家乡彭城(《旧唐书》卷77《刘审礼传》)。
关于刘审礼陪葬乾陵,见载于《唐会要》和《文献通考》两书,两《唐书》和《资治通鉴》不载。而《新唐书·刘德威传附审礼延景传》(卷106)载:“延景字冬日,终陕州(辖境今山西芮城至河南三门峡市一带)刺史。睿宗初,以后父追赠尚书左仆射,陪葬乾陵。”《旧唐书·刘审礼传》亦载:“延景,官至陕州刺史,睿宗初,以后父追赠尚书右仆射。”同书卷51《睿宗肃明顺圣皇后刘氏传》载:“刘氏,刑部尚书德威之孙也。父延景,陕州刺史,景云元年,追赠尚书右仆射、沛国公。仪凤中,睿宗居藩,纳后为孺人,寻立为妃……文明元年睿宗即位,册为皇后……长寿中……为则天所杀。景云元年,追谥肃明皇后,招魂葬于东都(洛阳)城南,陵曰惠陵。睿宗崩,迁袝桥陵。”刘延景与刘审礼系同父异母弟兄,但刘审礼在仪凤三年九月与吐蕃作战中被俘,卒于吐蕃,其子易从扶柩护棺归于家乡彭城。其时高宗李治尚未去世,其后也不可能从彭城迁来陪葬乾陵。
从以上记载看,睿宗朝,刘延景为皇亲国戚,从刘延景与睿宗的关系来看,延景陪葬乾陵的可能性较大,而非刘审礼。《唐会要》和《文献通考》所载刘审礼陪葬乾陵可能有误,待考。
右仆射杨再思
杨再思,郑州原武(今河南省原阳县境)人。少举明经,授玄武尉。后累迁天官员外郎,历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延载初,守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证圣初,转凤阁侍郎,依前同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寻迁内史,自弘农县男累封至郑国公。
杨再思一生,为人奸滑,善谄媚,外号“两脚野狐”。为官历事高宗、武则天和中宗三帝,以迎合上意为能事,内心狡诈,胆小谨慎,对人表面故作恭顺有礼,以博取别人欢心。为官数十年,从不与同僚结怨。有人问杨再思:“你位极人臣,为何卑躬屈折如此?”杨再思回答说:“世路艰难,刚直者多祸,倘不如此,何能保全?”
长安(701~704)末,面首张昌宗因事犯法,司刑少卿桓彦范以法免去张昌宗的官职。武则天有意为张昌宗开脱,在朝廷上故意问大臣说:“昌宗对国家有功吗?”杨再思抢着说:“昌宗以前为陛下炼制丹药治好了病,这就是大功劳。”武则天很高兴,张昌宗因而官复原职。时左补阙戴令言作了一首诗《两脚野狐赋》,专门讥讽杨再思。张昌宗以姿貌漂亮宠幸于武则天,有人谄媚说:“六郎(昌宗)面似莲花一样漂亮。”而杨再思却谄谀张昌宗“莲花貌似六郎”,为同僚鄙视。
中宗李显复位后,拜杨再思户部尚书,兼中书令,转侍中,以官僚封郑国公,赐实封三百户。时武三思诬陷王同皎,杨再思与吏部尚书李峤、刑部尚书韦巨源共同受命审理,竟不能为其明冤,致王同皎死。景龙三年二月壬寅,杨再思迁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六月癸卯(十八日,709年7月29日),杨再思薨,赠特进、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杨再思墓未发掘,墓址待考。1995年7月,陕西文物考古部门发掘清理了乾陵正东的唐僖宗靖陵,于墓室棺座上出土了杨再思墓碑,这是陕西首次发现的唐乾陵陪葬者墓碑之一。碑无首无座,顶部原刻螭首、碑圭及底榫皆被凿掉。现存碑身残高2.12米,宽1.04米~1.12米,厚0.33米~0.37米。碑面文字全部漫泐,所存十无一二。撰文者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左丞上柱国汝南郡开国公岑羲,书丹者不详。撰文者岑羲,高宗朝宰相岑长倩之子,传附《旧唐书·岑文本传》(卷70),长安中为广武令;则天时,韦嗣立荐拜天官员外郎;神龙初为中书舍人,后为武三思所恶,转秘书少监,再迁吏部侍郎。不久加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即位后,出为陕州刺史。复历刑部、户部二尚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先天元年(712),坐预太平公主谋逆伏诛,籍没其家。杨再思墓碑现存乾陵博物馆。
礼部尚书左仆射豆卢钦望
据两《唐书·豆卢钦望传》和1995年7月出土之《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上柱国赠司空芮国元公豆卢府君之碑》碑文记载,豆卢钦望又名望,字思齐,祖籍昌黎徙河,生于京兆万年县(即雍州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市),“本姓慕容,燕北地王精之后也。中山败,归魏,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隋书》卷39《豆卢勣传》)曾祖通(豆卢勣之兄),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隋左武候大将军、尉南陈安公;祖父宽,系隋文帝之甥,大业末为梁泉令,唐高祖李渊定关中后赴京师,累授殿中监。贞观中,历迁礼部尚书、镇军大将军、岐州刺史。永徽元年卒,赐陪葬昭陵;父仁业,唐右武卫将军赠太子少保。豆卢钦望以门荫起家,初补太子(李忠,唐高宗长子,后宫刘氏生)左千牛,太子废,出为遂州司兵参军,后拜尚书库部郎中,转主爵郎中。孝敬皇帝李弘(唐高宗与武则天长子)薨,钦望泣血绝浆,起为左清道率,寻迁为右卫亲将,累迁冀州刺史。
武则天临朝称制,以钦望检校同州刺史。扬州叛乱平息后,迁为太仆卿,后拜左千牛将军、京师留守。长寿二年(693)代宗楚客为内史。时钦望弟钦文“以飞言得罪,窜于异方”(见碑文),贬钦望为婺州刺史。不久,授职越州都督。延载初,中书令李昭德为酷吏来俊臣诬陷,被武则天诛杀,“有司劾奏钦望阿顺昭德不执正,附臣罔君,贬赵州刺史。”(《新唐书》卷114《豆卢钦望传》)满岁,检校太常卿,制西京留守。钦望“频总留事,委遇特深”(见碑文)。契丹部族入寇幽、蓟等州,以钦望持节河北,宣明国典,素渐声训,威令肃然,贼寇惧忧,缚面来降,盲以昧徒,舆棺请罪,幽、蓟遂安。
圣历元年(698)九月,庐陵王李显复为皇太子,还居东宫,武则天以钦望为太子宫尹,进封文昌左相(尚书左仆射)同凤阁鸾台三品,寻罢为太子宾客,停知政事。神龙元年(705)李显复位后,以钦望宫僚旧臣,擢为尚书左仆射、平章军国重事。“平章军国重事,盖自豆卢钦望始。”(《通鉴》卷209)次年十二月,兼安国相王(李旦)府长史,中书令、知兵部事,监修国史。武则天卒后,钦望以太尉之职,都领山陵诸使事。事毕,赐物千段并策拜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年老辞官,中宗“制许,俸禄印授,一无所减”(见墓碑文)。
豆卢钦望一生,历高宗、武则天、中宗三帝,前后为官数十年,处世圆滑审慎,既不与邪恶为伍,也不匡正时弊,只贪图禄位、保全自己。其墓碑文言之“敦至柔以待物,崇劳谦以虚己”;“履顺而动,自符大雅之训;委心而行,弗违中庸之德;进退有通”,“故能出入三朝,周旋五纪。”期间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父子等恃势骄横,窥间王室,诛戮忠良,觊觎皇位。钦望身居要位,置若罔闻,“独谨其身,不能有所匡正”(《旧唐书》卷90《豆卢钦望传》),为时人所讥讽鄙视。
中宗景龙三年十一月甲戌(二十二日,709年12月7日),豆卢钦望因病卒于长安颁政里之私邸,终年86岁。中宗亲为发哀,停朝三日,赠司空、并州大都督;赙物千段,米粟千斛;赐东园秘器,丧葬所需一并官给。敕令鸿胪卿李迥秀监护丧事并玺书吊祭,于次年二月二十八日(710年4月1日)陪葬乾陵。
豆卢钦望墓未发掘,其址待考。1995年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位于乾县铁佛乡鸡子堆的唐僖宗李儇靖陵,于墓室棺底座上发现了豆卢钦望墓碑,这是陕西首次发现的唐乾陵陪葬者墓碑之一。墓碑无首无座,顶部原刻六螭首、碑圭及底榫皆被凿掉。现存碑高2.25米,宽1.18米,厚0.37米。碑面上部文字清晰,下部多处被人为敲击残损,模糊漫漶。碑右侧下部遭砸捶残失。碑文隶书,共30行,行73字,现存约2000余字,撰书者不详。碑文对豆卢钦望的生平和一生“出入三朝,周旋五纪”记载尤详,不但对两《唐书》本传疏误多所补正,而且对研究高宗、武则天和中宗三朝的历史,亦提供了诸多重要史料。另外,碑面所刻隶书文字,笔法遒劲敦厚,字体方折有致,端庄秀丽,流畅而凝重,严谨而自然,实为唐前期隶书之上乘作品,其艺术价值弥足珍贵。碑现存乾陵博物馆。
左武卫将军高侃
高侃,两《唐书》无传,籍贯和生卒年月不详,一说渤海蓨(约今河北省景县南)人(未知所据之出处),其生平记事散见于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等文献中。
据文献记载,贞观中,突厥别部阿史那族居金山(今阿尔泰山)之北,其首领车鼻小可汗,为人刚烈,有谋略,颇为众附。后拥兵3万,自称乙注车鼻可汗。唐军攻破突厥薛延陀部后,车鼻派其子沙钵罗特勤向唐王朝天子朝觐、贡物,并请求归附。太宗李世民即派将军郭广敬征召,车鼻却不入朝。太宗大怒,于贞观二十三年(649)正月,遣右骁卫郎将高侃潜发回纥、仆骨等部族兵众袭击之。永徽元年(650)六月,高侃率军至阿息山,车鼻闻唐军入其境,急召诸部兵众抗击,诸部兵皆不赴,遂携妻子与数百骑遁去,依附其部落相继归降唐军。高侃率精锐骑兵追车鼻至金山牙帐,擒之以归(《旧唐书·突厥上》卷194)。九月初(《旧唐书》卷4《高宗本纪上》记为九月癸卯即初七日,《通鉴》卷199唐高宗永徽元年条记为九月庚子即初四日),高侃执车鼻可汗至京师,高宗李治命献于社庙及昭陵。高侃以功拜左武卫将军(《通鉴》卷199)。
乾封元年(666)六月,高丽(今朝鲜半岛)大将泉男生率众内附,高宗遣营州都督高侃与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等迎接其众(两《唐书》薛仁贵传)。此后,高侃随李勣讨伐高丽。在征辽诸将中,高侃“素俭自处,忠果有谋”(《旧唐书》卷190中《贾会传》)。咸亨元年(670)四月,高丽酋长剑牟岑反,以左监门大将军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发兵讨之。次年七月,高侃破高丽叛众于安市城(《旧唐书》卷83《郝处俊传》)。三年(672)十二月,高侃与高丽余众战于横水(今白水山),破之。新罗遣兵救高丽,高侃击破之。
高侃一生,历太宗、高宗、武则天三朝,战功卓著,官至安东(《旧唐书》卷152《高固传》)和陇右道(今青海东部)持节大总管,封为平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唐会要》和《文献通考》载,陪葬乾陵。
高侃墓未发掘,其墓址待考。
唐代帝王陵墓(修订本)/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