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物史迹述丛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乾陵六十一尊石像之谜

樊英峰,刘向阳


  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628——683)和女皇武则天(624—705)的合葬墓,位于陕西乾县城北的梁山之上。陵园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关中唐帝王陵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在陵园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列置有61尊石人群像,其中东群29尊,西群32尊;分东西四行站立。石人像皆圆雕,与真人一般大小,高约150厘米至170厘米,胸宽56厘米。石人多数身穿圆领紧袖右衽或左衽武士袍,双手拢袖作抱笏或双手作持笏于胸前状,皆腰束带,脚穿靴。东群石人头全部被毁,其中一尊身穿圆领宽袖右衽三折袍,左手持弓挂于左肩上;一尊身穿翻领紧袖左衽武士袍,腰部横挂一匕首,西群石人中仅两尊头残存者,皆身穿翻领紧袖左衽武士袍,一尊头梳小辫十三条;一尊头卷发,八字胡须。石人像背部原刻有族别、官职、姓名和衔爵。长年的风雨和人为的破坏,使石像刻铭的文字绝大多数早已模糊不清,今可辨者仅七尊,他们是:
  一、朱俱半国王斯*(左阝右也)勒;
  二、于阗王尉迟璥;
  三、吐火罗王子特勒羯达犍;
  四、吐火罗叶护咄伽十姓大首领盐泊都督阿史那忠节;
  五、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
  六、播仙城主何伏帝延;
  七、故大可汗骠骑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余皆漫漶,因而对这些石人的来历、身份和作用,引起了种种的推测。
  关于乾陵石人群像,据《陕西通志》卷71载。论者谓“高宗之葬,诸蕃酋来助者甚众,武后不知太宗之余威遗烈,乃欲张大其事,刻之以夸耀后世也。”因此,一般认为,乾陵石人群像是前来参加高宗葬礼的诸少数民族首领或特使,武则天为纪念这件事,因刻石像列乾陵朱雀门外两侧,象征唐王朝的国威以及和这些边境民族、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称为“六十一王宾石像”,日本学者足立喜六研究后,认为“是乾陵营造之际来助工役的人”。也有人据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客使图》认为是“谒陵吊唁客使。”
  乾陵石人群像,依据其短袖阔裾,束腰佩剑的服饰和双足并立、两手前拱的姿态,当直接效法于唐太宗昭陵。《资治通鉴》卷一九九载,唐太宗葬昭陵时,高宗为再现太宗生前“四夷宾服”的状况,“蛮夷君长为先帝所擒伏者颉利第十四人,皆琢石为其像,刻名列于北司马门内。”唐人《封氏闻见记》卷六“羊虎”条说:“太宗葬九*山,门前亦立石马,陵后司马门内又有蕃臣曾侍轩禁者一十四人石像,皆刻其官名。”历史上称这14尊刻具衔名的太宗朝周边各民族首领或酋长石雕像为“蕃臣像”或“蕃酋像”,因而,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亦仿昭陵制度,在以入朝蕃将李谨行陪葬乾陵的同时,又于乾陵朱雀门前两侧,树立为高宗、武后朝侍立过“轩禁”的诸蕃臣酋长石像61尊,并背列其官名,明显地表现侍卫宫阙,如生前之仪卫的性质。唐人封演既然认为昭陵石像是“高宗为了阐扬其父徽烈”,那么,乾陵石像当也有“夸耀后世”,以宣扬高宗、武则天朝的国威之意。
  乾陵石像背刻的衔名,历经千百年风雨的剥蚀,大部分已漫泐不清。现存的唐代史籍里也无任何记载。史学者根据元人李好文《长安志图》和清人叶奕苞《金石录补》等史料,考证出了其中的36尊石人衔名,有些人的生平事迹在唐代史籍里都有记载。从现存的36条衔名来看,这些石人并非是参加高宗葬礼者,他们中真正的客使和侨居长安的王宾不过五六人,绝大多数是唐王朝属下的各族官员或质宿京师的诸属国国王、王子,其中绝大多数又是被唐朝廷敕封的大将军、十二卫将军,并且同时受命兼任唐安北、北庭、安西等都护府属下的地方官员和民族首领。也有未授予将军而直接任命为边境地方官者。如今天可辨认出的西侧第五排靠南第二尊是西突厥首领阿史那忠节的立像。忠节是唐西突厥十姓部落中胡禄屋部的首领。显庆二年(758年),唐政府以胡禄屋部为“盐泊都督府”(由唐昆陵都护府统辖,地在今新疆准葛尔盆地的北部玛拉斯湖一带),忠节既是胡禄屋部的首领,都督府都督官职自然非他莫属。名前的“吐火罗”是古代居住在中亚阿姆河上游(今阿富汗北部)的一个民族,唐初“役属于西突厥”;“叶护咄伽”在突厥语中意为“大臣统领”,为突厥官职名称。此衔名表明忠节又是统领吐火罗的大臣。
  在36条石人衔名中,有不少开头冠有“故”宇,说明他们在立像乾陵时已经亡故。如现存西侧石人像第一排靠北第一人是阿史那弥射,衔名前就带有一“故”宇。史载,弥射是“贞观十三年率所部处月、处密入朝”的西突厥首领,封为骠骑大将军。唐高宗继位后,奉命率师平叛西突厥内乱,因功于显庆二年初册封为兴昔亡可汗兼左卫大将军、昆陵都护,弥射成为唐王朝在碎叶河(今楚河)以东辖地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就是这位唐朝初年著名的军事将领,在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遭人陷害致死。咸享四年(673年)朝廷为之昭雪后,又在长安为之新立了墓碑;而唐高宗李治于弘道之年(683年)十二月病死于洛阳贞观殿,次年八月葬于乾陵。那么在他死前二十余年即身殁的阿史那弥射是不可能参加高宗葬礼的,更不可能为武则天奔丧。因此,立像的衔名前冠以“故”字。类似弥射这样在衔名前冠以“故”字的石人衔名有十余条,这些就足以说明,他们不是高宗或武则天入葬时来助葬役或祭奠的人。
  至于衔名中称“国王”和“王子”者,都是唐朝廷敕封的王号,是隶属或臣属于唐朝廷的属国或少数民族首领。如现存西侧石人像中的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王尉迟璥;朱俱半国(即《大唐西域记》中的“斫句迦”,今新疆叶城一带)王斯*(左阝右也)勒。衔名中称“王子”者,在西侧石人群像中第四排靠南边的第一个是吐火罗王子特勒羯达犍。六世纪末,吐火罗受西突厥统治,七世纪中期,西突厥归属唐朝,吐火罗也随着臣属于唐。当时,唐周边的属国或在蕃蕃将,为了表示对唐天子的臣属忠顺,邀取朝廷的信任,常遣派自己的亲王、子弟入质京师,宿卫宫城,称为质子宿卫制度,宿卫朝廷的质子,多被授为禁卫军郎将、将军和大将军。吐火罗王子特勒羯达犍就是以这种身份来到长安的。
  石人像中,真正的客使只有三名,他们是武则天朝东突厥族可汗默啜派到长安来的使臣移力贪汗达干、莫贺达干和吐蕃使大宰相悉曩热,他们都是为了求婚和亲而来的民族特使。
  这些石人的事迹,多数都发生在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当政时期。可见这批石人是在武则天执政时期雕琢,而在武则天合葬乾陵时(705年)才树立起来的。他们在陵前双足并立,两手前拱的仪态,表现了蕃臣归命中央,拱卫天子,侍卫宫城所特有的气质,也反映了作为地方官或部落首领,到长安来朝觐皇帝,听命召唤的历史史实。这恰是太宗、高宗和武则天朝“统制四夷”的最生动写照。它既体现了朝廷笼络优待蕃将的政策,也表现了蕃将“依唐如父母”的动人情景。
  

乾陵文物史迹述丛/樊英峰,刘向阳.—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