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一)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唐代陵墓狮子的艺术特色

张 鑫

                                                    
  中国的陵墓雕刻,据文献记载,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陵墓外雕刻兽类形象作为仪卫或纪念性的“象生”,最早的实物见于西汉。从西汉中期开始,少数达官贵族的墓前出现了列置的石雕,如霍去病墓前列置有“马踏匈奴”、跃马、卧牛、伏虎、卧象、野人、石蛙和石鱼等。“象生”,是指象征有生命的雕刻,但直到东汉,“象生”中才有狮子,“汉安邑长尹俭墓云:阙东有碑,阙南有二狮子相对”[1]。魏晋南北朝时期,陵墓前置石狮更为常见。帝王陵前置石狮最早出现在北魏孝庄帝(元子攸)静陵,但在当时的“象生”和石狮,在数量和排列上没有什么规定,从唐代乾陵以后,狮子才正式作为象生中的主要仪卫,守护帝王陵墓,并且石狮的朝向、数量、规格有了统一的格式规范。唐代以后的历代王朝的帝王陵墓,除元代以外,基本上都沿袭了唐代的规制,从而使狮子这一艺术形象一直成为帝王陵墓不可缺少的守卫者。
  要真正了解唐代陵墓狮子艺术造型的特色,首先必须对唐代陵墓有深刻的认识,从研究规模庞大的唐代“十八陵”开始。唐十八陵是唐代近300年各朝帝王的陵墓,分布在陕西省关中渭北高原的群山中,东西蜿蜒300余公里,陵墓外的狮子与其他的珍禽瑞兽、文臣武将一起,在帝王陵墓外已经镇守了一千余年之久,甚为壮观。
  唐代的帝王陵墓,由于朝代的兴衰,各个时期的社会和经济条件有别,所以陵墓狮子的格调和气质也有区别。其中以乾陵为代表,因为这座陵墓处在唐王朝的上升发展和盛唐时期,最具时代和艺术特色,是唐代陵墓狮子艺术的突出代表。
  乾陵,位于陕西乾县的梁山,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这座陵墓的狮子雕刻艺术,是唐代雕刻艺术中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狮子艺术中的典范。陵墓“因山为陵”,其“象生”仪卫的设置,为后世历代帝王的陵墓确立了传统的规置。乾陵宏伟严正的布局和狮子威猛的造型,在总体布局中互相烘托,在气势上互相补充,结合得十分和谐。
  乾陵陵园原置石狮四对八尊,分别位于内城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门之外,其中以朱雀门石狮最为引人注目。这两尊石狮为蹲式,皆用整块青石雕刻而成。东侧石狮高3.02米,胸宽1.5米,长2.40米。狮座为两层:上座长2.35米,宽1.40米,高0.29米。底座长3.30米,宽1.64米,高l.08米。西侧石狮高2.8米,胸宽1.38米,长2.83米,狮座两层,上座长2.60米,宽1.42米,高0.29米,底座长3.33米,宽1.66米,高l.13米。两尊石狮底座四周均有精美的线刻蔓草、祥云、瑞兽图案。狮子在写实的基础上,从突出其威猛的特点出发,加以大胆夸张变形,它们的整体造型呈金字塔状,昂首挺胸,两足前伸,身躯饱满,胸部宽阔厚实,肌肉突出,筋骨强壮,前肢粗壮结实,状如钢铁铸成,支撑着前倾的躯体,使之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肢爪尖锐锋利,骨节凸起,石狮头部巨大,头部及颈项部毛发卷旋,似层层鳞披;双目圆大凸起,怒视前方,鼻子宽阔向上隆起,张开大口,露出利齿,似欲发出震撼山谷的巨吼。身躯后蹲,稳重如泰山。整个造型浑润有神,有顶天立地的气概,把“兽中之王”狮子凶猛异常、威武无比的精神表现得非常有力。狮子守卫在陵园门外,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前方,给人以警觉和威严的感觉,显示出封建王权的稳固和强大。
  乾陵石狮突出刻划了巨头、卷毛、突目、隆鼻、阔口、利齿,反映了帝王生前专制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死后神圣不可侵犯的用意。同时,成功地运用了我国汉唐以来民族化的兽类雕刻装饰手法,如狮子头颈部和腿部的卷毛雕刻装饰,就是继承了传统的圆雕技艺,充满了灵动的韵律和节奏。
  从整体造型上看,乾陵石狮的结实和饱满,与西方狮子精悍、灵巧的造型截然不同,外来的动物已经中国化,由平面加线条转向圆润、宽大的胸脯,有弹性的动态线,与秦汉时期的石虎和辟邪有相似的表现手法,而螺旋状的鬣毛则完成了中国狮子的定式。石狮无论是从正面还是从侧面看,都没有多大的空隙。几乎全是填实的空间。从正面看这批石狮,全都昂首挺胸,前肢粗硕,犹如两条粗圆的石柱顶天立地,那种坚定不拔、坚不可摧的气概,与整座陵墓的风格联系在一起,大大增添了陵墓的雄风,使整座陵墓笼罩上一层神圣的、尊严的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浓烈气氛。
  通过对乾陵狮子的了解,使我们对唐代石狮的艺术造型有了一定的认识,总的来看,唐代陵墓狮子有两个特色:
  其一,体量宏大。中国古代墓葬传统从“天人合一”的认识出发,产生了“因山为陵”的习俗,追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联系。这在盛唐时期发展成熟,并形成规制。如乾陵建造在雄伟庄重的梁山山腹,四周群峰环绕,草木苍翠,陵墓的寝殿庑廊皆进伸有序,宽阔绵长的神道自南坡向山上起伏伸展,两侧排列着许多大型的“象生”仪卫,总体上和谐而呼应,蔚为壮观。由此而知,唐代帝王的陵墓狮子艺术形象,与陵墓为一个整体,它是为死去的帝王和活着的人服务的。活着的君王建造陵墓和雕刻“象生”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君威,炫耀奢华,因此“象生”的形象越大,越能夸示其威烈,象征着君法尊严和凛然不可侵犯。唐代帝王陵墓的狮子高度一般都在3米以上,十分高大。远看正气凛然,矗立在广阔的天地之际;近看则庞大雄伟,必须仰视,给人一种震慑力。由于石狮宏大的体量,令人感到陵墓的庄严、冷峻与威武,让人有一种崇高感,感到威严和强大,达到了宣扬君威的目的。这种崇高与低微、伟大与渺小的形象对比,产生了人与狮子的情感对比效果,这批高3米以上、长3米、正面宽近2米的硕大石狮,给人们一种强大的震慑,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从而突出了陵墓的伟大和皇权的不可侵犯。
  其二,“神”与“人”的巧妙结合。唐代以前,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对现实的认识受到君权、神权的支配,以及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陵墓雕刻大多是神化的形象给人以震慑,唐代的陵墓雕刻则以现实的“象生”来震慑。产生这种震慑的力度,除了宏大的体量之外,具体还通过对“象生”神态形象的刻画,而狮子的形象便是在写实的基础在动态和形象细节、精神气度上作适当的强调和夸张的产物。唐代狮子艺术的高度写实,是与唐代西域真狮的陆续进入中原分不开的,因为狮子的艺术形象,在唐代之前一直不确切。《尔雅》说:狮子是“狻猊”,《穆天子传》说:“狻猊”日走五百里[2]。唐代之前虽有狮子从西域进贡,但由于路途遥远,到达中原很不容易,而且因为这种野性猛兽不易豢养,成活率不高,一般人很难见到,所以在唐代之前的狮子形象都是仅有狮子的一部分特征,人们对狮子形象的认识很模糊。隋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安宁,西域商人往来不绝,西域国家向唐代皇家进贡狮子的也更多了。在唐代皇家禁苑中豢养的狮子不绝。据记载:唐代贞观九年,康居国进贡狮子时,唐太宗命虞世南作《狮子赋》:“洽至道于区中,被仁风于海外……有绝域之神兽,因重译而来……岩蹬深阻,盘行绝峻,翠岭万重,琼崖千仞……筋骨纠缠,殊文异利,阔臆修尾,劲毫柔毳,钩爪钜牙,藏锋露锐,弭耳宛足,伺间借势”[3]。全文约九百余字介绍了狮子运来途中的艰险,也具体描绘了狮子的外貌和威猛。唐太宗还命令阎立本对狮子作写生,成为唐代狮子艺术形象传播的依据,使没有机会见到狮子的工匠也能熟悉狮子的体貌特征,狮子的艺术形象从此不再神秘。
  因此,唐代的陵墓狮子比起东汉的石狮和南朝的辟邪,多了“人”味,有了灵性,这是唐代工匠赋予狮子的“人”性。通过狮子的体量以及对眼神、鼻孔、大口、旋卷的毛发等具体形象的刻画,使狮子的气韵、气魄、傲视一切的神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使狮子的形象在写实的基础上,通过工匠的精心雕刻,达到神化的艺术形态,令人望而生威。望而起敬,令人畏惧,这就是唐代陵墓狮子艺术的又一艺术魅力和特色!
  唐代艺术家创造出来的雄强博大、神态威猛的陵墓狮子艺术形象,充分反映了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社会现实,并一直作为宋、元、明、清各朝代,直至现代中国狮子造型的楷模和典范,使中国的狮子艺术,在唐代时已酿就成为中国民族形象化身和东方艺术的代表,是中国狮子艺术中最光辉灿烂的丰碑。
  注释:
  [1]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一《滍水篇》。商务印书馆,1935。
  [2]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卷八八九《兽部一》。中华书局,1960。
  [3]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一三一《狮子赋》。中华书局,19660。
  (件者单位:乾陵博物馆)
  

乾陵文化研究(一)/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