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陵李仙蕙墓出土玉器鉴析
田宾锋
1960年8月至1962年4月发掘唐永泰公主李仙蕙墓时,于甬道盗洞口下面北部出土10件玉器,多为组佩、饰件等。[1]现乾陵博物馆陈列有镂空蟠螭纹玉佩、瑞兽游鱼纹玉珩、谷纹玉璜,三玉可能为和阗玉材所制。和阗玉是古代琢玉常使用的玉材之一,产于新疆和阗,硬度约6~6.5度,颜色有白、黄、红、青、黑等,以河床所出水料为佳,具油脂光泽。和阗玉器在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都有较多实物存世,汉代羊脂白玉更是备受推崇。现将上面提到的三件玉器简述如下。
镂空蟠螭纹玉佩:残,玉质白色偏青,具有油脂性。佩呈镂空环形,残存有部分出廓。内外双环间镂雕蟠螭纹,蟠螭曲身回首,双道细线刻划成鼻梁,尾呈双卷云纹状,局部亦间饰卷云纹,卷尾和内环之上阴刻竹节纹,足胫以下有阴刻细线,身躯之上阴刻圈点、卷云、曲线,此器形美质良,蟠螭神态兼备。蟠螭纹在战国、秦汉时期极流行,如宝相花纹饰多见于唐代一样。但唐代玉器较少有蟠螭出现,因而关于此件玉佩便有汉玉和唐玉之论。首先从工艺上看似汉玉,汉代玉器镂空技术精湛,如镂空出廓玉璧、镂空玉套环、镂空玉佩等。明人高濂《燕闲诗赏笺》云: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俨如游丝白描,毫无滞迹。[2]此件玉佩将汉人琢玉的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游丝白描、毫无滞迹的功夫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然其玉出土于神龙二年(706)墓,究竟在唐代有无此类造型之器,或系唐人仿制汉玉,如宋仿汉镜之白铜一类令人汉、宋不辨。又或当时玉材缺乏,制玉较少,唐人亦使用部分汉代遗留下来的玉饰件。
瑞兽游鱼玉珩:玉质白色偏黄,局部有沁,亦属软玉。瑞兽头似牛,角细长,颚须外卷,三角形目,形体似虎,有翼,四兽爪形足;胫部饰细阴线,尾长曲卷,身饰阴刻细线、圈点。瑞兽站于横向玉条之上,玉条下雕一活灵活现的游鱼,鱼目圆形阴刻,双弯阴线以示其鳞。玉条钻三孔,明显为玉组佩之玉珩。古时玉组佩最上为五珩,上孔穿挂,下有三孔,各系圆环形琚、瑀,最下为冲牙、璜,称为殡珠。周南泉先生《古玉器》[3]载其作用有二,其一为君子节步,只有在不紧不慢,温文尔雅地行进中玉组佩相互碰撞,才会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以便养成君子行步的一种风度。其二因服饰玉组佩之人行时会发出玉件相撞的声音,可以告诉周围的人君子光明正大,不耻窥视、偷听、偷摸之事,所以古人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当然这是森严的封建礼仪,要是今天在身上佩戴数十件玉饰组成的玉组佩行走,恐怕谁都会受不了的,肯定要说是对人性的虐待,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贵族需要自律以向人们显示威严和高贵。现人们多认为此件玉珩具汉魏时期风格,如瑞兽呈三角眼,身刻繁密阴刻纹饰,琢玉手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等。
谷纹玉璜:白色,局部有淡黄色沁,玉质温润细腻。谷纹同蟠螭一样流行于战国至两汉时期,多在玉璧上出现。古人以璧祭天,谷纹寓意天空降下的雨雪,以乞求五谷丰登。《周礼》称“半璧为璜”,现今发现的玉璜实际上大多三件可合成一璧,称为三联璜。早期玉璜多缺口向上佩戴,后转为缺口向下佩戴,象征空中彩虹。此件玉璜之上浮雕琢刻繁密谷纹,结构严谨,排列有序,亦具汉时风格。唐代玉器纹饰多系云龙、祥云、花卉、瑞兽纹饰,谷纹极少见到,当然也不能排除唐时仿制汉玉的情况。
永泰公主墓所出其它玉器还有云形玉珩、玉璜、组件等,此类多数素面无纹,边穿多孔,仅以阴线饰边而已,明显具唐代风格,当为唐代所制。在唐代,玉器多为贵族使用,而采玉、琢玉是十分艰辛的,中唐诗人李贺《老夫采玉歌》[4]恰好说明了这种情况: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悉,杜鹃口血老夫泪。
夜雨冈头食榛子,蓝溪水气无清白。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村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诗中水碧当是在河内采集的上乘碧色软玉,色如绿翠,纯净无瑕。步摇多呈花叶形或凤形,上有垂珠,步则摇也,系妇人头饰。全诗描述了采玉人在深溪绝涧开采玉石的苦难经历,当然更多留露着诗人李贺对下层人民深切的同情。
唐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玉器玉质上乘,琢工精细,是难得的珍品,也从侧面使我们了解到唐代采玉人的一些情况,其不但是艺术品,而且是古代采玉、制玉的直接见证。
注释:
[1]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64年第1期。
[2]见昭明、利群编著:《中国古代玉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85页。
[3]见周南泉著:《古玉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82页。
[4]见霍松林、高海夫主编:《中国古典文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1月版,第446页。
(作者单位:乾陵博物馆)
乾陵文化研究(二)/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