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起保护乾陵文物的神圣职责
景雪峰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是陕西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国以来,担当保护、研究和展示唐乾陵陵园和陪葬墓出土文物历史重任的历代文物工作者,在考古调查发掘、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保护乾陵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 考古发掘成果丰硕
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对乾陵主陵区进行了考古调查,先后钻探了陵园内城南门、东门和西门门址,试掘了东北角阙基址,揭露了地宫隧道,初步了解了陵园结构。发掘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薛元超、李谨行5座墓葬,出土了唐三彩、彩绘陶俑、壁画、石椁线刻画等珍贵文物。上世纪90年代中期,对陵园东西乳阙基址、南门双阙基址、无字碑和述圣纪碑碑亭基址、蕃酋石像殿基址等处进行了发掘清理。
2006年至2008年,对陵园城垣、角阙、四门门址、门阙、阙台阙及下宫遗址和乾陵西侧的唐代窑址群进行全面勘探,对西门和北门遗址进行清理。其中石虎的发现为重新考察唐代帝陵北门石刻组合提供了新资料,在内城东北角阙遗址外发现的陵园外城城垣夯土基址距内城墙基约220米,在乾陵下宫遗址发现有内外两重墙垣和多处建筑夯土遗迹,这些工作是近年来乾陵陵园考古调查的重要成果。
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人们对乾陵陵园建筑总体布局、建筑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认识,已发掘的陪葬墓出土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为科学研究、博物馆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文物保护成绩斐然
2006年,乾陵被列入“陕西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实现了馆藏文物23个安全年和田野文物18个安全年。
从2005年开始,乾陵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对陵园建筑遗址、石雕刻群、陪葬墓区、陵园外围环境及永泰、章怀、懿德三墓现存原始和复制壁画的保存现状进行大量调查工作,完成了《乾陵陵园地面建筑与遗址现状调查》、《乾陵陪葬墓保存现状调查》、《乾陵永泰、章怀、懿德三墓现存原始壁画保存现状调查》等报告;测绘了约9.6平方公里的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为制定乾陵保护总体规划提供了重要资料。
《唐乾陵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是有关乾陵文化遗产保护的首个地方行政性法规文件,对乾陵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乾陵保护总体规划》通过了陕西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论证,已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后由陕西省政府公布实施。
乾陵博物馆对永泰公主墓和章怀太子墓墓道现存原始壁画出现的空鼓、酥松、盐析等化学病害进行了防治,对52件彩绘陶俑进行了显色加固和修复,恢复了壁画、出土陶俑的原有色彩和图形,填补了乾陵的科研空白,荣获陕西省政府“陕西科学技术一等奖”。
邀请专业人员采用最先进的激光透视、超声波探测仪器,对40件大型石刻的表面病害和内部裂隙进行了探查和细致勘察,制定了科学详细的《乾陵石刻保护实施方案》。乾陵石刻保护工作列入“中日合作唐陵石刻保护修复项目”,该项目的“乾陵石刻保护修复工程”于2006年3月至2008年底实施,完成乾陵石刻保护标准区工作,扶正加固修复大型石刻18件,治理了陵园石刻保存环境,工作卓有成效。
三 博物馆建设规模壮大
乾陵博物馆始建于1961年,现有馆藏文物3500余件,主要有乾陵陵园地面现存的大型石刻、陵园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和已发掘的5座陪葬墓出土的壁画、唐三彩、彩绘陶俑、金玉饰器、贴金铠甲骑马俑、玉质哀册、铜镜和石椁线刻画等文物。其中一级文物207件、二级文物159件、三级文物1445件,以陵园石刻、唐三彩、壁画和石椁线刻画最为著名。
乾陵文物遗址区占地面积约59.9万平方米,博物馆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348平方米、绿化面积18200平方米。馆内基本建筑均采用唐代建筑风格。现有陈列展厅5座、陈列面积1700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600余件。基本陈列“乾陵文物精华”、“乾陵陵园石刻”、永泰公主墓地宫、懿德太子墓地宫、章怀太子墓地宫等常年对外开放;“丝路胡人外来风——唐代胡俑展”是国内首个以唐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为内容的专题陈列。2013年6月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推出的“武则天时代展”则是全面反映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波澜壮阔、极具辉煌一生的又一专题陈列。不但适应了凸显乾陵文化核心组成部分的必然需要,也满足了广大观众游览乾陵缅怀女皇一生的精神需求。
乾陵文物精品先后前往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地区参加过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赞叹。截至2012年底,乾陵博物馆已先后接待中外观众累计达2100万人次,连续20多年荣获陕西省文物旅游系统“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最佳旅游示范景区”等称号,先后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该馆现为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二级博物馆。
四 科研工作成果卓著
乾陵文物工作者依靠发掘清理的5座陪葬墓和陵园主要遗址的出土文物,对唐代社会文化特别是帝陵文化作了深入地探讨。
发起成立了国内首个研究武则天的学术组织“中国武则天研究会”,召开“国际武则天学术研讨会”11届,举办的“纪念武则天入葬乾陵1300周年学术座谈会”、“乾陵文化遗产及文化事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丝路胡人与唐代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影响深远。
先后编辑出版了20余本有关乾陵文化研究的论文集、专著、科普读物和画册。2005年创办的学术年刊《乾陵文化研究》已出版7辑、编发论文300余篇,建立学术网站《唐文化网》。在各种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和科普文章260余篇。
五 肩负使命任重道远
在今后的工作中,乾陵博物馆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文物工作方针,全面提高文物保护和利用水平,保护好、传承好、建设好、利用好乾陵文化遗产。
一是抓好文物安全防范。完善文物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加快田野文物安防工程建设,加大高科技手段在文物安全防范领域的应用;积极推进文物安全责任追究,确保田野文物安全;加大对遗址区及陪葬墓群文物安全巡查,严格落实安全保卫和巡查、检查制度,有效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推动安防、消防设施建设,提高防范的科技含量。
二是建设文物科研队伍。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做到人才多层次、培养有平台、使用有政策、成长有渠道。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文物干部教育培训,造就熟悉文物工作并懂得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利用文物的科技型人才、掌握传统工艺技术并具有操作经验的技能型人才和文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研究型人才。
三是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充分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与大中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采用先进的技术开展文物修复。充分发挥乾陵人的主人翁精神,以更高标准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让珍贵的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对乾陵四门遗址和陪葬墓群进行考古调查,并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乾陵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新路子。
乾陵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见证,是传承社会文明、推进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保护利用乾陵文化遗产任重道远、责任重大。我们将增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弘扬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明为己任,努力推动乾陵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
(景雪峰,咸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乾陵文化研究(八)/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