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陵园石刻的风化因素及其保护措施
陈晔
驰名中外的乾陵是武则天与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至今唯一未被盗掘的帝王陵。陵园内精美的石刻及宏伟的陵园建制举世瞩目,中外专家学者公认乾陵是唐代帝陵制度的典范,被誉为“唐陵之冠”。乾陵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地面宏伟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乾陵地宫尚未发掘,参观乾陵的游人主要是欣赏保存在地面上雕刻精美、神态生动的大型石刻。这些石刻是盛唐社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文拟从乾陵陵园石刻分布特点、风化因素、病害特征及其保护措施等方面作以简要论述。
一 陵园石刻分布特点
乾陵陵园石刻对称分布在司马道两侧,由南向北分别为华表(或称石柱)、翼马、鸵鸟、石马及牵马石人、翁仲、述圣纪碑、无字碑、蕃臣石像群和石狮等等,共计113件,这些石刻特点显著。
1.设置上的楷模性
乾陵之前的帝陵(包括昭陵),有的不设石刻,有的布局不太合理,石刻设置比较分散,乾陵石刻的设置则确立了帝陵石刻设置制度,使其基本定型。乾陵之后的唐代帝陵直至明清,都以乾陵为模式进行规划、设计。偶尔变化,只是对数量和种类做以调整。如章怀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等17座陪葬墓前的石刻,均是按照死者生前地位的高低设置,数量不等、类型不同,体现了严格的封建等级观念。许多专家学者称乾陵是我国古代陵墓制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整体造型上的粗犷豪放性与局部的细腻传神性
乾陵石刻整体造型粗犷豪放,而某些具体部位则雕刻的细腻传神。如十对翁仲和一对翼马,单个看上去表情呆板,身体比例不太协调,但整体看上去,规模宏大,气势非凡,表现出豪放的大唐气象;又如最北端的石狮,呈金字塔型,双目怒睁,爪牙暴突,威武凶猛,令人望而生畏。正是这种粗犷手法,才产生了石刻整体上庄重肃穆的艺术效果。细腻传神之笔更是举不胜举,如华表底座上的覆盆莲,顶座上的仰盆莲,无字碑上的云纹以及石狮头顶上的卷毛等等。
3.形体高大,数量众多
乾陵之前,不少帝陵也设有大型石刻,但能将形体如此高大、数量如此众多的石刻集中设置在司马道两侧的,乾陵尚属首家。如华表高达8米,相隔数十里,仍能看到它巍峨的雄姿;翁仲身高均4米左右,高大威武、肃穆庄严;无字碑高7米有余,耸立陵园,须仰视方能睹之;其他石刻也都运用了夸张手法,体现出大唐盛世宏伟雄壮的陵园气势和深邃大气的内在精神。
4.种类丰富,题材广泛
乾陵石刻按性质分为五大类:一为守卫类,如石狮、翁仲等;二为仪仗类,如石马及牵马石人,蕃臣石像群等;三为铭功类,如述圣纪碑、无字碑等;四为神话传说类,如翼马、鸵鸟等;五为帝王陵墓标志类,如华表。乾陵石刻属就地取材雕造,其数量种类是以前帝陵无法比拟的,创作题材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前代帝陵所少见的。
这些石雕刻组成了中国帝王陵园内最大的石雕群,代表了唐代高度发展的封建文化和石刻雕塑艺术,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乾陵成为人们领略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
二 陵园石刻风化因素
千余年来,这些精美石刻屹立于梁山之巅,长期受到自然因素(如温度、湿度、酸雨、生物等)和人为因素的严重破坏,石刻保存现状堪忧。研究证实,除人为因素影响,自然因素(物理、化学、生物等)是乾陵石刻受损的主要元凶。
1.物理因素
包括石质的密度、孔隙度和持水量;毛细水系数;力学强度等方面因素。实验测试表明,乾陵石刻表面岩样对雨水和毛细水的承受力越来越小,水是影响其进一步风化的主要因素:[1]
2.化学因素:包括水、湿气、盐分、大气污染等
(1)水、湿气。湿气主要来自大气中的雨、雾、霜、雪及经毛细现象而浸入石刻的地表水。地下湿气源自江海湖泊,地表水源自雨水或周围农田水。水的冲刷、侵蚀和融冻促使乾陵石刻迅速风化。此外,石刻表面西边和北边为迎风面,表面蜂窝型溶蚀坑明显较密较深。可见酸雨对石刻损害是非常明显的。
(2)盐分。乾陵石刻风化的最主要盐分是硫酸盐,它使石刻表面结壳、脱落、溶蚀产生裂缝。雨水的冲刷促使裂缝变宽。裂缝的产生与石刻本身的物理性质及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无机盐在石刻表面的溶解和析出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是石刻受损脱落的主要原因。
(3)大气污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灰尘粒子等粘附石刻表面,依靠水对它们的溶解以及与矿物相互作用形成腐蚀盐分。致使乾陵石刻表面变黑,又因其中所含酸或碱式盐成分而加快石刻表面风化速度。
3.生物因素:包括尘埃、地衣、苔藓、藻类物质等,这些微生物,常年覆盖在石刻表面,有机物为生物提供了养料,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进一步繁衍生息,其繁殖过程对石刻产生损害。而其新陈代谢过程中分解出的有机酸类和盐类成分,对石刻表面产生明显腐蚀,加剧了石刻的风化速度。
综上可见,化学风化是乾陵石刻风化的致命因素,其中水(湿气)与盐分是乾陵石刻化学风化最突出因素[2]。水除了本身作为一种风化因素外还是盐分的传播体。
三 陵园石刻病害特征
调查表明,乾陵石刻病害复杂,形式多样,如表面生物覆盖、沉积物、硬壳及可溶性盐,还有裂隙和断裂等等[3]。
1.裂隙、断裂严重
乾陵石刻大部分存在裂隙现象,裂隙受雨水冲刷或风化会变宽加深,导致石刻块状掉落、倒塌或断裂。如无字碑、翁仲、石狮等多处断裂,裂隙遍布,错综醒目。之前断裂部位用铁夹板固定,锈迹斑斑。裂隙部位用水泥填补、粘接。不仅破坏了石刻原貌,也给以后的修复带来很大困难。
2.灰尘、生物危害
乾陵石刻置于露天,历经千年风吹日晒雨淋,表面灰尘聚集,黑、白、绿、黄等各种斑点遍布全身。生物专家认为,几种颜色的斑点是地衣的不同类型,地衣生长类型主要呈现为壳状、叶状、枝状、鳞状和丝状等多种。地衣不仅直接对石刻造成危害,由此引发的各种风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加快了石刻破裂速度,对石刻保护极为不利。
3.酸雨侵蚀
乾陵石刻长期不断受到雨水的直接浸淋,抗风化能力下降,表面剥蚀严重,其上字迹、图案已漫漶不清。雨水冲蚀产生深浅宽窄不等的沟槽,生物覆盖及溶蚀现象严重,每件石刻表面都可看到不同形式的蚀坑。
四 陵园石刻保护措施
乾陵石刻是唐代石刻艺术家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是祖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近年来,随着国家文物保护法的贯彻实施,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乾陵石刻的人为破坏因素得到抑制,但自然因素对石刻的损害现象依然严重,石刻表面精美的花纹和文字已漫漶不清。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文物,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和今后工作的重点。针对乾陵石刻目前存在的病害及受损现状,文物专家对乾陵石刻采取了多种不同的保护措施:
1.污物清洗:残留在石刻表面的灰尘、盐分、微生物及污染物等有害物质,不断威胁着石刻安全,及时清除对石刻保护至关重要。对于不同的有害物质,清洗乾陵石刻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先用水清洗,洗不掉的则用机械、化学等方法清洗。
2.表面封护:为防止降水对乾陵石刻的破坏,减少雨水冲刷、溶蚀和吸收;防止物理、化学、生物风化,阻止地衣生长,文物专家对石刻进行了表面封护处理。封护材料为有机硅类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与基材粘附牢固、抗水透气、耐老化,具有加固、支撑、防风化作用,适用于石刻保护。缺点是会局部改变石刻外貌,掩盖一些历史原貌。
3.裂隙、断裂处理:裂隙采用喷铆加固或灌浆加固。灌浆粘结材料主要有环氧树脂类、丙烯酸酯类及无机化学材料等。灌浆设备主要是用空气压缩机和特制灌浆桶。修复时要对灌浆的深度、范围、岩体强度、变形特性等进行检查,保证灌浆加固的质量。断裂一是用不锈钢箍板直接加固危险部位;二是采用隐性连接的方法,即先用金属箍板加固危险部位,然后打入锚杆(不锈钢或工程塑料材料),之后再拆除金属箍板[4]。乾陵翁仲、无字碑、牵马石人等断裂石刻就是经过上述几种修复方式得到了科学有效的保护。
4.消除地衣:乾陵石刻存放露天且对外开放,采用化学杀菌剂,会对人体和参观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如果通过改善外界条件,控制温湿度、光照、降水阻止地衣生长,也显然不可能。经观察发现,乾陵石刻表面干净光滑部位,几乎看不到地衣生长,石质粗糙、雕饰花纹、裂隙等部位地衣较多,所以只能通过改善石刻表面小环境,阻止地衣生长,达到保护石刻的目的。
5.技术性保护:诸多保护措施中,技术性保护必不可少。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文物残伤痕迹探测、质地结构化学成分分析和年代测定。X光、超声波等常用于探伤。乾陵石刻隐性裂隙的探测分析研究与评估,超声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5]。
对残损石刻则采用相同或相近的石质进行拷贝,并与原有残块进行有机黏结或加固,补配后再将新补配的做旧,从外形到外观基本达到“相似”,体现出石刻的艺术感和应有的风貌。修复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以不损害石刻的造型,原貌、材质、色泽、强度等为前提。
除此之外,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还应做到:
1.改善石刻保存环境。加大乾陵景区绿化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消除污染源,严格控制新添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管理与监测;严格控制文物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禁止爆炸、钻探、挖掘等作业。
2.多方面培养专业保护修复人才。发挥现有专业保护修复人员作用;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培养适用型专业人才;引进、聘用相关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尽快改变石刻修复专业人才短缺和专业素质偏低的局面。
3.设立专门保护机构。保护机构担负石刻的修复、保护、管理等工作。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同时,重视石刻保护队伍建设,做好石刻保护工作。乾陵石刻保护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预防和保护,也要求广大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极强的文物保护意识。
目前,乾陵石刻仍将继续遭受自然力的侵蚀破坏,科学保护迫在眉睫。因多种条件限制,全面大规模的开展保护工作相当困难。需要我们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研究工作,针对各种病害,制定科学适用、缓急有序的阶段性保护方案,妥善保护这些珍贵石刻,更好地发挥这一稀世珍宝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研价值和欣赏价值。
注释
[1]马涛:《乾陵风化石刻物理及水理学性质研究》,《文博》1998年第2期,第87-90页。
[2]和玲、甄广全:《乾陵石刻化学风化研究》,《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6期,第31-37页。
[3][4][5]杨军昌、甄广全:《乾陵石刻保存状况及保护处理建议》,《文博》1998年第4期,第91-96页。
(陈晔,乾陵管理处,文博副研究馆员)
乾陵文化研究(八)/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