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乱伦”之君吗
惠焕章,杨婧
且说自玄武门之变,齐王李元吉被杀后,他的爱妃杨氏痛不欲生,时刻伺机自寻短见。唐太宗早就对长得艳如桃李的杨妃神魂飞荡,这时如何舍得,便让长孙皇后派人将其接进宫中,趁机屡次对杨妃倍献殷勤,又以肉麻的言辞博取杨妃的好感,杨妃经不住太宗的甜言蜜语,日久生情,最终心甘情愿地做了太宗的淑妃。
关于唐太宗巧占弟媳之事,史书上戏说是“风流天子”的作风。然而,宋代学者对此却颇多讥诮,议论唐太宗为“乱伦”之君。范祖禹在《唐鉴》里论道:“太宗手杀兄弟,曾不愧耻,而复纳元吉之妃,恶莫大焉。”理学家朱熹也有类似指责:“除害之志固善矣,而不免窃到宫人,私侍其父,其他乱伦逆理之事,往往有之。”当代历史学者毛新宇先生却认为,不应以宋代道学家的伦理观念来衡量此事,这一点恐怕是李唐的婚姻观念深受胡族风俗影响的缘故。李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当然,经毛新宇分析,唐太宗所体现的夷狄源流是表现在多方面的:
其一,从地域方面来看,李唐起源于陇西贵族,而陇西自从秦、汉以来一直是胡、汉杂居的地带。特别是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风俗习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既有鲜卑人汉化,又有汉人鲜卑化。李唐先祖在逐渐的民族融合过程中,某些风俗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被鲜卑化。
其二,从政治方面来看,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时的柱国,曾与鲜卑政权统治者关系密切;李渊的父亲李昞,在鲜卑族宇文氏的北周为官;而李渊又在被鲜卑化的汉人杨隋政权做官。唐太宗祖父几辈与鲜卑的政治渊源深厚,在统治思想上不可能对唐太宗没有影响。
其三,从婚姻方面来看,北朝以来,陇西李氏为大贵族,多与上层联姻。所以“女系母统言之,唐代创业及初期君主,如高祖之母为独孤氏,太宗之母为窦氏,即纥豆陵氏,高宗之母为长孙氏,皆是胡种,而非汉族。”史载:鲜卑婚姻制在其未汉化以前是比较自由开放的:“以季春月大会饶乐水上,饮燃毕,然后配合。”东汉时期鲜卑人还停留在对偶婚阶段,魏晋南北朝时鲜卑族虽受到中原汉化的影响,然而对偶婚的残余仍然存在。唐太宗出生在这样一个被鲜卑族人包围的家庭中,不能不暴露出胡人的某些习俗和遗风。况且,由于他祖母和母亲的关系,他的身上竟有3/4的胡族血统。
最后,从历史方面来看,在唐初,唐高祖为了获得突厥人的援助,曾与突厥贵族关系密切,唐太宗李世民甚至还与突厥可汗有结拜兄弟之盟,他或多或少会受到突厥人“父兄死,子弟妻其群母及嫂”的婚俗影响。他纳弟妃为己妃,在鲜卑化的汉人或汉化的鲜卑人以及突厥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但在具有正统封建儒家思想的汉人看来,却是很野蛮的行为,特别是强调封建伦理道德的宋代理学家看来,必然会大大受惊,从而把太宗大批特批。
由此可知,这种落后的婚俗观念反映到带有胡族血统与胡族气质的唐太宗身上,是不足为奇的,宋代学者指责他是“乱伦”之君,不免有所夸大,顶多是生活作风不够检点罢了,况且,从封建正统思想来说,唐太宗是封建帝王,他巧占弟媳,这也是君权、夫权压迫下的一种历史写照。
唐太宗李世民百谜/惠焕章,杨婧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