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二号坑的四兽阵
周士琦
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正在挖掘之中,据初步试掘情况判断,可分为由不同兵种组成的四个单元。不少学者认为这四个单元组成了一个“曲形阵”,亦即兵书上说的“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笔者认为,秦兵马俑坑二号坑中的军阵是由四个小阵组成的“四兽阵”,这四个小阵依前后左右的顺序是:“朱鸟阵”(亦称朱雀阵)、“玄武阵”(玄武指龟)、“青龙阵”和“白虎阵”。四兽阵见于《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秦兵马俑二号坑的军阵若依拙说四兽阵来解释,则各小阵的兵种如下:前面的“朱鸟阵”由弩兵组成;后面的“玄武阵”由战车、步兵、骑兵组成;左面的“青龙阵”由骑兵、战车组成;右面的“白虎阵”由战车组成。显而易见,组成这四小阵的兵种不同,恰恰与兵书上的记载相一致,唐代军事家李靖在《李卫公问对》中谈到阵法时曾说:“龙、虎、鸟、蛇者,本乎队伍之别。”也就是说四兽阵的四个小阵是由不同的兵种组成的。古代对于四兽阵的具体阵形及兵种缺少记载,而秦兵马俑二号坑的军阵为我们研究四兽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可补文献记载之不足。
朱鸟阵位于四兽阵的前方,由约332个手持弓弩的步兵俑组成。此阵的形状可看做朱鸟的示意图:大的方形表示鸟身,前方偏右突出的小矩形表示鸟的头,可知朱鸟面向东。朱鸟阵的弩兵与朱鸟有什么关系呢?因为箭射出去的速度极快,在古代只有飞鸟能与之相比,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雉”条说:“雉飞若矢,一往而堕,故字从矢。”因为射出的箭如飞鸟,所以朱鸟阵要由弩兵组成。
玄武阵位于四兽阵的后方,由约18乘战车,264个步兵俑、8骑骑兵组成。关于玄武是什么动物,有两说:“一为龟,一为龟和蛇。笔者认为,早期玄武应指龟。汉张衡在天文学著作《灵宪》中说:“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踞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玄武阵的战车、步兵、骑兵与龟有什么关系呢?因为龟有甲,十分坚固,难以击破,《纬略》说:“玄武即龟之异名……有甲,能捍御,故曰武,”而车、步、骑组成的多兵种部队,把战车的冲击力、步兵的灵活性及骑兵的机动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互相支援,难以攻破。所以在玄武阵要由战车、步兵、骑兵混合组成。
青龙阵位于四兽阵的左方,由约106骑骑兵、8乘战车组成。此阵的形状只是一个矩形,象征龙的形状变化不定。《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青龙阵的骑兵与青龙有什么关系?《周礼·夏官·瘦人》说:“马八尺以上为龙。”马队奔驰起来宛然如龙,汉班固等《东观汉记》说;“车如流水马如龙。”所以青龙主要由骑兵组成。
白虎阵位于四兽阵的右方,由约64乘战车组成,每乘有4匹马,3个士兵。此阵的形状可以看做白虎的示意图:中间的方形表示虎身,在前方突出的两个较宽的矩形表示虎的两只前爪,在后方突出的两个较窄的矩形表示虎的两只后爪。白虎阵的战车与白虎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古代的战车是一种重形装备,既坚固,又灵活,吕望《六韬·犬韬》说:“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陷坚阵、要强敌、遮北走也,”所以凶猛的白虎阵当然要由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战车来组成了。
四兽阵的四个小阵分别由不同兵种组成,既独立,又联合,但是从四兽阵的布阵上来看,独立多于联合。战斗时,朱鸟阵先射箭,然后青龙阵和白虎阵从左右杀出,玄武阵则做为后援预备队。
(原载《光明日报》1994年11日8号)
秦俑学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