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俑学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俑彩绘颜料调合剂的初步研究

吴永琪,周铁,张志军,[德]埃尔文·艾默林,[德]克里斯蒂娜·蒂美

                             
  摘要:
  本文报告了对秦俑彩绘颜料调合剂的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利用系统微量化学分析试验,对8个来自秦俑的不同试样进行了分析,在这些试样中分别发现有动物胶或植物胶的存在。
  一 引言
  在秦俑彩绘研究方面,彩绘层次结构、颜料成份以及有机底层的主要组份等已有较为准确的研究结果。惟有颜料调合剂(粘合材料)很少有人涉及。而此项研究是了解彩绘工艺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也将为彩绘保护提供必要的参考。为此,我们采用微量化学试验法对秦俑彩绘颜料调合剂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结果报导如下。
  二 试样
  8个样品取自秦俑不同残片的不同彩绘层次,其中5个试样(N0.004,9、004,10、005,3b、008,2,6)含颜料层或颜料层和土层,其余试样(N0.002,6a、005,3b。007,3)既含颜料层、亦含底层生漆。
  三 分析方法
  (1)实验采用Schramm·H—P和Hing·B等人的系统微量化学分析试验①。粘合材料的微量化学分析试验程序如下图所示。
  粘合材料微量化学分析程序图
  (2)上图中各试验方法及检出物质为:
  N—TEST: Ca0方法,检出物质为有机含氮化合物
  GLUE—TEST: 4-N,N—二甲氨基苯甲醛法,检出物质为蛋白质。
  FOAM—TEST: NH3·H202法,检出油。
  GLYCERING—TEST: NaOH—Na2[Fe(CN)NO]2H20-—吗啉法,检出物是干性油。
  RESIN—TEST: 氯仿—乙酊—浓硫酸,测定:树胶质。
  CH—TEST: 乙二酸、乙酸苯胺法,测定碳氢化合物。
  STARCH—TEST: KI+I2方法,测淀粉。
  四 结果与讨论
  分析试验结果列入表—1
  (1)蛋白质是GLUE—TEST(动物胶试验)的特定检出物质。秦俑彩绘底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为中国生漆②。生漆中含2—5%的糖蛋白③。生漆糖蛋白对GLUE—TEST都呈阳性反应,因而,含生漆底层的002,6b、005,3a和007,3号试样,虽然给出阳性反应,但我们不能确定其中是否有动物胶存在。而002,6b、005,3b号试样为纯颜料层,不含生漆底层,GLUE—TEST均给出阳性反应,据此可判定在上述两试样中有动物胶。
  (2)做过CH—TEST(C—H化合物试验)的5个试样都呈阳性反应,而其STARCH—TEST(淀粉试验)都为阴性反应(参见表—1)。因此,上述5个试样中都应含有树胶,尽管其中有两个式样(NO:002,6b、005,3a)含生漆底层,生漆本身含约7%的树胶质③,但根据其余3个纯颜料层试样(NO:004,9、004,10、008,2,6)对CH—TEST的强阳性反应,可以证明秦俑颜料层中有不同于生漆树胶质的树胶存在。
  (3)在FOAM—TEST和GLYCERINE—TEST测试干性油的试验中,只有一个试样(002,6a)呈弱阳性反应。因此,彩绘层中是否有干性油的存在,还不能确定。
  (4)由于试样短缺,生漆底层的干扰以及微量化学试验方法的局限性,本报告只能是颜料调合剂的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如果要确证秦俑彩绘曾使用过哪种天然粘合材料作为颜料调合剂,还需进一步实验,并借助其它方法进行验证。
  ①Hans—Peter Schramm Bernd Hering.(1988):HIS—TORISCHE MALMATERIALINE und ihre identefizierung.Graz:AKademische Verlagsanstalt.(in German).
  ②Christoph Herm.Report in Forschung—Sbericht/1993.Bayer Landesaml fur Denkma lprlege—Zentrallabor.
  ③《生漆化学》,轻工版,甘景缟著。
  (本文原发表于《秦文化论丛》第二辑,1993年)
  




秦俑学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