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
秦咸阳六国宫室新探
刘卫鹏
刘卫鹏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 副研究馆员
内容提要 战国时期,秦每灭一个诸侯国,就将这个国家的宫殿建筑在国都咸阳北原上进行仿造,总称为六国宫室。关于六国宫室的位置,前人研究有认为在长陵邑的,有认为在咸阳宫附近的。本文认为秦“写放”的六国宫室应该在秦咸阳城北部的二道原一带,其分布地点可能不止一处。除了长陵邑内怡魏村一处外,安陵东部的跃进村一带发现有数处秦汉时期的遗址,可能也是秦仿造的六国宫室之一。
关键词 咸阳北阪 六国宫室 位置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后汉书·皇后纪》曰:“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宫备七国。”秦在咸阳北阪仿照关东各诸侯国修建的宫殿一般称之为六国宫室(殿)。秦始皇时修建的六国宫室,目的首先在于纪念“削平群雄”的战功,同时也表示了他对各国建筑艺术的喜爱。[1]属于一组纪功性质的建筑群体。
对秦仿建的六国宫室,古人很早就关注到了。宋、元时期,在西安、咸阳发现过“卫”字和“楚”字瓦当,有学者认为是秦仿卫、楚宫殿的瓦当,并推断秦作六国宫殿瓦当皆“用其国号以别之”。[2]陈直先生考证“卫”字瓦当应为未央卫尉官署所用之瓦,表示徼巡之礼,将其认为“秦仿六国宫殿之瓦之类,傅会失实”。[3]“楚”字瓦当也非秦物,秦始皇因其父庄襄王名子楚,故避“楚”讳,凡“楚”字皆改为“荆”,不会有“楚”字瓦当,“楚”字瓦肯定是汉物,也许是西汉同姓诸侯楚元王在京建宫室所用之瓦。[4]说明西安咸阳一带发现的“卫”字和“楚”字瓦当同秦始皇时修建的六国宫室是没有关系的。
建国后,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大体确定了秦咸阳城的范围,对秦咸阳宫遗址也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发掘。基本确定咸阳窑店镇的聂家沟至山家沟为咸阳宫,毛王沟宫殿建筑遗址曾出土过云山纹瓦当,柏家嘴也发现有关东特点的瓦当,六国宫室可能在其东西两侧或杂错其间。[5]王丕忠在汉长陵邑西南角采集到的半圆形瓦当三件,直径15—18厘米,分别为双兽树枝纹、树枝菱角纹和云水纹,同战国时期齐都临淄出土的瓦当相同,据此,他认为秦“写放”的六国宫室应在汉长陵邑一带,即咸阳市韩家湾乡怡魏村附近。[6]徐卫民也持此观点,认为秦修建六国宫室是为了表彰秦统一六国的功绩,也具有美化都城的作用。[7]刘庆柱认为六国宫室是软禁六国贵族用的,若离咸阳宫太远不便监督,因而不可能延伸到长陵以北。[8]王学理认为在西起毛王沟,东到杨家湾的咸阳原二级阶地上有许多秦建筑遗址分布,尤以聂家沟往东到三义村之间的一段最为稠密,将近三十处。六国宫室是同秦的其他宫殿混杂在一起,距离咸阳宫不会太远。[9]
咸阳原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南缘呈阶梯状的多级阶地。《史记》中记载的“咸阳北阪”就位于咸阳原上。关于“咸阳北阪”的具体位置,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刘庆柱认为咸阳北阪即秦咸阳故城所在原上,汉武帝时别名渭城,后赵石勒于汉渭城置石安县,石安县建于石安原,石安原秦名北阪。王学理认为“咸阳北阪”是指渭城湾到杨家湾之间的咸阳原南坡之地。王丕忠认为咸阳北阪即今咸阳以北的原地,西起塔儿坡、东至怡魏以东,东西五十多华里的咸阳北原,均属咸阳北阪之地。何清谷认为秦咸阳宫城建在咸阳原一级阶地上,即头道原上下。宫城的西、北、东皆呈斜坡状,故称“咸阳北阪”。
阪同坂。《说文》:“坡者曰阪。”阪即是原和隰之间的过渡地带。如入鸿门的斜坡称为“鸿门坂”,骊山西麓的漫坡叫“芷阳坂”,泾河南岸上咸阳原的北坡被呼为“长平坂”。秦始皇东巡风陵渡北的蒲州城,将其附近的“长坂”改为“蒲坂”。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咸阳北阪应该是在咸阳城或咸阳宫北部的斜坡地带或原上,距离咸阳城有一定距离。以此作为基准的话,咸阳宫两侧的斜坡地带就要排除在外了。同时,既然是“写放”诸侯宫室,明显是带有炫耀和纪功的性质,应该是在咸阳城外专辟一块或多个区域来仿造的,但不会同秦咸阳的宫室混杂在一起。关东各列国被秦破灭的时间有先后,所以仿造的诸侯国宫室也有时间上的先后。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认为秦“写放”的六国宫室应该在秦咸阳城北部的二道原一带,其分布地点可能不止一处。除了长陵邑内怡魏村一处外,在安陵东部的跃进村一带发现有数处秦汉时期的遗址,可能就是秦仿造的六国宫室的一处。此地正好位于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正北1500米处,靠近二道原边的斜坡地带,符合史书中记载的“咸阳北阪”(图一)。
2002年3—5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调查安陵时,在安陵东部的跃进村一带发现两处秦汉建筑遗址(编为Ⅰ号和Ⅱ号)。后来又经过几次复查,发现了曲尺形的夯墙遗迹,该墙将安陵东部1—5号陪葬墓基本包括其中(图二)。垣墙东西总长732米,南北通宽212米。东部垣墙宽5.4米,夯层平整坚硬,厚4.5—12厘米,平均厚度5—7厘米。东部垣墙南北长115米,其北墙向西延伸418米后折而向北延伸97米,再折向西延伸314米,其中北墙在跃进村北部一段被破坏。西墙从北端往南延伸184米,在1号陪葬墓封土西北角消失。南墙东段有保存(图三),至跃进村南部消失,西段未发现。从钻探平面图来看,该曲尺形夯墙将安陵2—5号陪葬墓基本包括在内,认为其为安陵陪葬墓园的垣墙似无大碍,但垣墙并未将1号陪葬墓全部包括在内,而于其南部和西部消失。所以,此垣墙的性质还有待做进一步的确定。
Ⅰ号遗址位于5号和6号陪葬墓北部,地面发现大量的绳纹瓦片和云纹瓦当,还有黄白色带黑色斑点的卵石散水。遗址南部发现有路土和杂有麦秸秆的夯土块,上有黑色的墨绘痕迹,可能属于墙皮残块(图四)。4号陪葬墓封土北侧20米处的一个断面上发现东西向下水管道三组,上面一组,下面并列两组。下水管道剖面呈五角形,外面饰粗绳纹,内面饰麻点纹或布纹,通高34、直壁高23.5、底宽39、壁厚2.7厘米。管道南侧暴露出一段东西向夯墙,墙宽2.15米,夯层厚4.5—12厘米,现存13层。夯窝圆形、平底。水道北侧发现大面积的瓦片堆积层,大多为外饰粗绳纹、内素面的板瓦,也有少量的中绳纹筒瓦、几何纹铺地砖、下水道及陶器残块,几何纹铺地砖边长36、厚2.5厘米(图五—七)。
Ⅱ号遗址位于1号陪葬墓北侧,十三号公路的西侧,向北一直延伸到高干渠附近,西边接近安陵东侧的冲沟,南北250米、东西180米。遗址南部内发现东西和南北向夯墙数道,其中最南边一条东西向夯土墙长140米,稍北的三条东西向夯墙宽2米,长50—60米,可能属于遗址内房屋建筑的墙体。在该墙的西北又有一道南北向的夯墙及下水道遗迹。遗址地面发现有大量粗绳纹板瓦、筒瓦和云纹瓦当残片,还有不少细绳纹筒瓦及回纹空心砖残块(图八、九);遗址北部发现有卵石散水(图十)。1号陪葬墓规模较大、位置特殊,推测其墓主为鲁元公主较为可信。[10]该墓西北的这处建筑遗址面积巨大,从陵墓北侧一直延伸至高干渠边,西边似以冲沟为界,其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安陵寝园遗址的规模,所以Ⅱ号遗址可能为秦时修建的一处宫殿建筑,具体的归属可能为六国宫室之一。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处遗址可能是秦咸阳的北宫遗址。[11]
另外,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咸阳地区普查队在毛王沟村北部150米处的高干渠下发现一处秦汉时期的建筑遗址,分布面积近8万平方米,断面上暴露的灰坑中发现有大量绳纹筒瓦、板瓦残片、云纹瓦当残块,还有素面半瓦当、铺地砖及罐、盆、釜等陶器残片(图十一、十二)。毛王沟西侧不远就是秦咸阳的一处平民墓葬区——黄家沟墓群。该遗址应当是秦咸阳西北边界处的一处建筑。
总之,秦咸阳城北部的二道原上及塬边的坡地上应该是史书中记载的“咸阳北阪”,原来应分布有不少秦的宫殿建筑,六国宫室就位于其中。秦末的战火将这些巍峨的宫殿建筑群烧作废墟,随后建立的西汉王朝将皇家陵墓修建于其上,导致这些遗址淹没于汉代的陵区内。包括长陵、安陵及部分陪葬墓所在的位置就是秦时的宫室所在,长陵陵园及封土就发现不少半圆形瓦当及秦的圆形瓦当,而秦瓦更是随处可见。有效甄别这些遗迹和遗物还有待于将来更加细致、持久的调查和发掘工作,这对确定秦宫室建筑的分布及秦咸阳城的范围、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推测只是个人一点很不成熟的想法,还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多多斧正。
注释
[1]何清谷:《关中秦宫位置考察》,《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2]见宋敏求《长安志》,李好文《长安志图》,马非百《秦集史》。另《秦会要订补》中瓦当卫字、瓦当楚字引《秦汉瓦当图记》、《长安志》均作秦瓦。
[3]陈直:《秦汉瓦当文字概述》,《文物》1963年第11期。
[4]同[1]。
[5]刘庆柱:《秦都咸阳几个问题的初探》,《文物》1976年第11期。
[6]a.王丕忠、李光军:《从长陵新出土的瓦当谈秦兰池宫地理位置等问题》,《人文杂志》1980年第2期。b.王丕忠:《秦咸阳宫位置推测及其他问题》,《秦汉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7]徐卫民:《秦都城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8]同[5]。
[9]王学理:《咸阳帝都记》,三秦出版社,1999年。
[10]墓前立有“赵王如意墓”标志碑,不知其何从。多数学者认为这是鲁元公主墓,本文也认同其为鲁元公主墓。
[11]首先提出此观点的是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的李朝阳先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