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
小型秦墓木棺尺寸与葬式的关系/三
陈洪
——以凤翔西村、凤翔西沟道、咸阳塔儿坡墓地为例
三、小型秦墓的葬式及其变化
东周时期的屈肢葬是关中地区秦人特有的葬式,这对今天的考古学家来说已是常识,然而,得到这个认识经历了数十年的漫长过程。
20世纪年代,国立北平研究院在宝鸡斗鸡台发掘了7座屈肢葬墓,但当时并未意识到这就是秦墓[1]。针对秦文化进行的田野发掘和调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54—1957年在西安半坡发掘了112座[2]、1955—1957年在沣西客省庄[3]发掘了71座战国时期的小型墓葬,几乎全部是四肢极度弯曲的屈肢葬,当时的发掘者很谨慎,只说战国时期这里归秦的“芷阳县”管辖,并未明言它们是秦墓。直到20世纪60年代,宝鸡福林堡[4]、秦家沟[5]墓地发掘后,由于这里春秋时期是秦的领地,两个墓地才正式被认定为秦墓地,屈肢葬遂成为判别关中地区秦墓的标准之一。
目前为止,屈肢葬只发现于中小型秦墓中,大型秦墓中并无屈肢葬。秦人的屈肢葬,学界多以为是受甘青地区古文化的影响;至于屈肢葬自身的含义,则有回归胎儿说、阶级说、窟卧说等不同看法。[6]
图三是参照发掘报告制作的关中地区葬式图例。由图例可知,凤翔西村墓地的屈肢葬下肢极度弯曲,几乎与身体叠压,膝盖弯曲度几近于零。这种极不自然的屈肢葬式,应是死者身体僵硬之前,用布、皮之类的绳索捆绑所致,只是绳索的材质极易腐朽,发掘中难见实物。这种屈肢葬俗,直至近代仍在青海地区广泛流传,有学者引《青海风土志》等民族志加以考证。[7]
图一中凤翔西村、西沟道墓地的木棺普遍较短宽,是与这种抱成一团的葬式相对应的。在塔儿坡墓地,膝盖弯曲度小于45度的屈肢葬占绝对多数,下肢弯曲舒缓的屈肢葬以及直肢葬都极少。但与凤翔西村墓地相比,塔儿坡木棺的尺寸普遍比较长大,这种长大化当然是与伸展的下肢相对应的,然而部分屈肢葬用了远超身长的窄长大棺,应该是受当时普遍使用大棺这种流行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塔儿坡墓地木棺的长度,基本上反映了下肢由极度屈曲到微屈再到伸展这一葬式变化进程。
使用上限在西周中、晚期的毛家坪墓地是已知最早的秦人平民墓地,从那时到战国初期,关中地区已发掘的小型墓,无一例外全部是屈肢葬。小型墓中的直肢葬最早出现于凤翔邓家崖墓地。[8]这里的几座战国早期的小型竖穴墓都是直肢葬,而同时期周边墓地的小型墓俱为传统的屈肢葬,所以,邓家崖墓地也就颇显异类。那之后关中地区小型墓中的直肢葬比例逐渐增加。塔儿坡墓地丰富多样的葬式,正反映了秦人葬式的转变过程。至于屈肢葬的完全消失则是在西汉中期之后。
丧葬习俗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群体性社会行为,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改变。有数百年历史的秦人屈肢葬习俗的消失,究其原因,应是当时的社会变革以及区域文化交流对秦人传统产生的巨大冲击。
注释
[1]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苏秉琦文集》(一),文物出版社,2010年。
[2]金学山:《西安半坡的战国墓葬》,《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宝鸡发掘队:《陕西宝鸡福临堡东周墓葬发掘记》,《考古》1963年第10期。
[5]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宝鸡阳平镇秦家沟村秦墓发掘记》,《考古》1965年第7期。
[6]田亚岐:《早期秦文化多元因素逐步形成及其特征》,《秦俑博物馆开馆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10年。
[7]刘建安:《秦墓屈肢葬含义的检讨与蠡测》,《秦俑博物馆开馆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10年。
[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工作队:《凤翔邓家崖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2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