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也谈睡虎地墓地使用者的族属

陈洪


  陈洪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馆员
  内容提要 通过分析葬式、头向、墓葬等级、家畜头骨随葬习俗等方面因素,探讨了睡虎地墓地中、小型墓墓主的来源。结论是其来源复杂,既有来自关中地区的秦人,也有西北游牧地区的游牧民及其后裔,还有当地的旧楚贵族。
  关键词 睡虎地秦墓地 葬式 头向 家畜头骨随葬习俗 直肢葬 屈肢葬
  睡虎地墓地1975年发现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经过前后3次发掘,共有47座墓葬见诸报告。[1]其中睡虎地M11除了青铜器、陶器、漆器外,还出土了1100余枚竹简。竹简中有一部叙事体文书《编年记》,主要记录了秦与六国战争期间发生的大事,以及一个叫“喜”的人物从出生到成长为南郡地方官的生涯大事年谱。《编年记》在“喜”46岁时中断。根据睡虎地M11棺内人骨的鉴定结果,该墓墓主即《编年纪》的主人公“喜”。这批考古资料一经发表立即在学界引起轰动,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喜”以及睡虎地墓地其他使用者的族属是秦人还是楚人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有关论争持续至今,尚未有定论。[2]笔者拟从葬式、头向、家畜头骨随葬习俗等方面入手,探讨睡虎地M11墓主“喜”的一家以及其他几座墓的族属,并就教于方家。
  注释
  [1]a.《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b.云梦县文物工作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1期。c.湖北省博物馆:《1978年云梦秦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2]a.(日)松崎っね子:《睡虎地十一号秦墓竹簡“編年記”よりみた墓主“喜”について》,《東洋学報》,1980年第61卷第3、4号。b.陈振裕:《从湖北发现的秦墓谈秦楚关系》,《楚文化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c.(日)間瀬収芳:《雲夢睡虎地秦漢墓の被葬者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1982年第41卷第2号。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