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耕播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始皇帝陵研究/秦始皇帝陵墓向问题再讨论

刘占成


  按语:新作,待刊。该论文是在秦始皇帝陵墓向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秦始皇帝陵园方向之思考》一文,进一步论证秦陵墓向为东向,纠正了作者以前陵墓与陵园方向不一致的认识,重点提出陵园的正门在东。本文以“主墓道与墓向一致”“墓室纵深与墓向一致”“神道及像生代表墓向”“秦人墓向以东向为尊”四部分,对利用新的考古资料认为秦陵园“北向说”提出反驳和质疑。并大胆地推测秦始皇帝的遗体在地宫中一定是头西脚东。本文为进一步探讨秦始皇帝陵园整体布局,以及各个陪葬坑、从葬坑的设置和性质,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于秦始皇帝陵墓向问题,前不久,笔者发表了一篇《秦始皇帝陵墓向问题研究》的小文①(以下简称“研究”)。之后,笔者又看到了申茂盛同志所写的《秦始皇帝陵园方向之思考》的文章②(以下简称“申文”)。“申文”认为秦始皇陵园的方向应该是“坐南向北”。看了这篇文章,笔者觉得论据不足,结论值得商榷。为此,笔者特写“再讨论”,以求正之。
  在“研究”里,我们对墓向问题提出了几条标准,不妨再重申一遍。第一,对于竖穴土坑墓而言,头向就是墓向,而且头向的一侧墓坑应稍宽大一些。第二,对于只有一条墓道的墓葬(“甲”字形墓)来说,墓道就是墓向。第三,对于有两条墓道的墓葬(“中”字形墓),哪个方向的墓道长一些、宽大一些、规整一些,那条就是代表墓向的主墓道。第四,对于有四条墓道墓葬(“亚”字形墓),墓向以第三条标准判定。第五,墓室的纵深与墓道方向一致。第五点适应于每一类有墓道的墓葬。
  依据标准,笔者分“主墓道与墓向一致”“墓室纵深与墓向一致”“神道及像生代表墓向”“秦人墓向以东向为尊”四部分,对秦陵以及秦始皇帝陵园方向问题予以再讨论。
  主墓道与墓向一致
  从上述判断墓向的标准里,我们可以看到墓道是衡量墓向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在多年前,袁仲一先生就根据秦陵墓道推测秦始皇陵为东向。他在论著里说:“地宫的四面设置墓道,东面有五个,西边一个,北边一个,南边不明。东边为主墓道,陵墓坐西面东。”③袁先生以“主墓道”为墓向,是符合墓向的判断标准的,结论是没有问题的。然而,“申文”却认为“袁先生对于墓道材料的使用有些不太谨慎”,“所以,以墓道方向作为陵园方向的结论,值得怀疑”。理由是现在东墓道不是五条,而是只有一条。笔者也注意到了新的资料,“经过对封土东侧内外K0202、K0203、K0204陪葬坑和东墓道、地下砖坯围墙南侧东端的勘探、认知,改变了秦始皇陵东侧有五条墓道的认识,勘探表明,秦始皇陵东侧只有一条墓道。”④分析秦始皇陵有五条东墓道的认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设备、工具等条件,资料数据不精确。或许把其他的考古遗迹单位也推测为墓道,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能因此说,袁先生使用资料不谨慎,结论值得怀疑。问题是,秦始皇帝陵东墓道不管是五条也好,一条也好,关键是看它是不是主墓道?五条墓道我们称之为主墓道,一条墓道也可以成为主墓道。只要它属于主墓道,墓向就应该为东,因为主墓道与墓向一致。
  根据最新物探资料,因而推断存在东西墓道,而南北两侧没有发现墓道迹象。
  经过验证,在东、西侧细夯土墙的中部均发现缺口,东侧夯土墙的缺口宽57米,西侧的缺口宽52米,东侧缺口处对应着原来发现的东墓道,因而西侧对应的位置也应是墓道。至此,秦陵存在西墓道得到确认。而东墓道的南北宽度、向墓室延伸的坡降程度,与物探结果相近。⑤
  因而,“地宫没有发现类似东西墓道结构的南北墓道”⑥。由此,我们可以大胆地推定,秦始皇帝陵墓葬形制原本就是一个只有东西墓道的“中”字形大墓。考虑到作为守陵卫队的兵马俑,设置在秦陵东侧,说明了东为正门,守陵力量不可能设置到后门去吧?所以东墓道为秦陵主墓道,其长度一定是长于西墓道的。物探结果为什么只探测出了东西墓道,如果存在南北墓道,“863”高科技手段为什么会探测不出来呢?答案只能是秦陵本来就没有南北墓道。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九月,葬始皇骊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文献记载中的“羡”,就是指的墓道。《史记》里不但有“中羡”,还有“下外羡门”,我们推测,当与秦陵地宫的特殊结构有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秦陵北边连墓道都没有,墓向怎么会“北向”呢?持“北向说”的研究者,所谓新的资料,必须一是确定秦始皇帝陵墓有北墓道,二是北墓道比其他墓道长度都长,确认是主墓道。否则,“北向说”结论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墓室纵深(长度)与墓向一致
  我们还是用最新的资料来阐明这一问题:“重力定量反演地宫的开挖范围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145米、深约30米。电法定量反演的墓室底部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高约15米,顶深海拔约475米。”⑦
  以上所引用的最新的物探数据向我们表明,秦始皇帝陵不管是上部的开挖范围,还是底部的墓室地宫形制,其东西纵深都大于南北宽度。笔者用“墓室纵深(长度)与墓向一致”的标准衡量,秦陵墓向只能是东西向,参考其他旁证,其东向的可能性在90%以上。“申文”不顾秦陵墓室的纵深(长度)事实,执意认为“秦始皇陵园的方向应该是‘坐南向北’”。笔者只能说,这只是“申文”的主观臆断,不足为信。
  由于过多地考虑纵深问题,笔者在“研究”里还说道:“根据秦陵东西向墓道确定秦始皇陵墓向向东,还存在一个问题需要解释,那就是秦始皇陵园的方向与墓向并不一致,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来,陵园方向应与陵墓方向一致才对,但究竟是因为地势原因还是其他因素,秦始皇陵园内外城都是南北纵深,内城南北长1,355米,东西宽580米,周长3,870米;外城南北长2,165米,东西宽940米,周长6,210米。内外城套合成南北纵深的“回”字形。就是说,陵园是北向的。”“申文”给笔者一个启示,在此,笔者原先的认识有误,墓向和陵园方向不可能不一致。袁先生的看法完全正确,秦陵园方向也是东向的。从考古历史来看,目前还没有见到墓葬和陵园方向不一致的先例,后期的唐宋帝王陵墓以山为陵,墓道在南,其陵园神道、石刻也在南,方向完全一致。再从秦陵园城门、神道等分析,秦陵和陵园也都不存在北向或不一致的可能性。
  秦陵多年的考古资料都显示,在内城的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隔墙,将内城范围分成南北两部分(图一),南半部分南北长670米,北半部分南北长685米。对其中心秦陵而言,这道隔墙已使内城不再存在纵深问题,这是否就意味着陵墓东向?值得深思。袁仲一先生还注意到了秦始皇帝陵园的中轴线问题,他说:“以秦始皇陵墓的地宫为中心,东西向延伸和内外城垣的东、西门及东西两边的司马道构成一条中轴线。这条轴线非常清晰。……但是在主轴之外,南北向却构不成一条顺畅的副轴线。外城的南、北二门虽然和陵墓的封土在一条南北向的直线上,但因内城北边有两个门,因而无法形成一条南北贯通的副线。”⑧“申文”却认为:“陵园不仅有东西向的中轴线,而且也有南北向的中轴线。所以,以中轴线来定陵园的方向也是需要进一步推敲。”笔者不禁要问,既然东西向的中轴线不能确定墓向和陵园方向为东向,那么,南北向的中轴线就能确定陵墓和陵园的方向为北向吗?我们知道,确定陵墓和陵园方向的标准要看“神道”,并不是中轴线。秦始皇帝陵的神道究竟在哪边呢?下面我们继续讨论。
  神道及像生代表墓向
  所谓“神道”,《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大为修冢瑩,开神道”。李贤注:“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表,谓之神道。”秦汉以后,神道两旁多有石人、石马等石像生。1988年,张文立先生就秦陵墓上石刻问题进行了探讨⑨,他说:“秦始皇陵前的大型石刻,是沿着神道而立的。秦陵的墓向,一般都认为是东西向的,神道应在东方。所以,石刻的排列应是由东向西:石阙、石麒麟、石辟邪……石人。”张先生对秦陵东向还是认可的。去年,笔者和秦陵二队几位业务人员在秦陵东侧进行考古调查,除发现路土遗迹外,还发现了一些陶俑碎片。笔者当时就想,这些碎片会不会是陵墓神道两边的陶塑像生的残留?当然,缘于秦陵东侧马厩坑及坑内跽坐俑的设置,我们还必须考虑这些陶片会不会是马厩坑的遗物。但为了不影响年轻人的思维,当时并没有将这些想法说出。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考古调查的陶片是马厩坑跽坐俑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秦陵神道设置陶塑像生也不是不可能的。那么多的兵马俑面东而守陵、难道就不可以专门为神道两旁制作一些起卫仪作用的陶质像生吗?据《西京杂记》记载:“五柞宫有五柞树,皆连三抱,上枝蔭覆数十亩,其宫西有青梧观,观前有三梧桐树。树下有石麒麟两枚,刊其胁为文字,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物也。头高一丈三尺,东边者前左脚折,折处有赤如血,父老谓其有神,皆含血属筋焉。”这说明晋代人就知道秦陵还有大型石刻。我们在秦陵北富平县玉镜山“秦王磨民”处发现的大型秦代采石场,当时从山上采下来的一块大型石材,高2~3米,重量可达好几吨,至今仍屹立在采石场遗址上面(图二)。这应该是可用于秦陵工程的大型石用材料。如果说,秦代还不可能产生大型石刻雕塑的话,那么,秦陵东侧三坑近万件与真人真马大小一般的兵马俑,会不会就是象征或表示秦陵东向的陶塑像生?不然,他们为什么会设置在秦陵以东,又为什么要面东排列?这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笔者也注意到,陵东马厩坑南北横向穿越“神道”,与神道形成矛盾,也需要我们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汉唐以后,帝王陵墓前多有神道和石刻,秦代墓前是否已经出现了神道?笔者目前还不能妄下结论,如果秦代还没有出现神道及石刻,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探寻秦陵神道踪迹的努力,都将成为徒劳。希望秦陵考古队继续勘探、调查,把秦陵的神道,以及神道两旁的像生搞个水落石出,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秦陵和陵园的朝向问题。如果没有神道,石刻的设置就更成为不可能。总之,笔者的基本观点是倾向于秦代还没有出现神道和石刻,如果有神道,应该在秦陵东边。
  “申文”还引用了孙嘉春先生《秦始皇陵地学研究报告》(待刊稿)的相关资料:“由陵园外城北门,有一条南北对直的大道,长达2,300米,其中在塬坡的一段宽可60~80米,在路基两侧,多有秦代建筑遗物的存留(如板瓦、筒瓦、瓦当、条砖、空心砖、陶水道等)。说明原来不但有神道建筑,而且还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陵区大道。”笔者也曾对这条陵北人工夯土大道进行过考古调查,但更多的是认为,它是当年用于秦陵工程营建而修筑的交通运输道路。当年秦陵工程所需土方、木材、石料等等,正是通过这条大道运输而来的,它并不是神道。道路两旁的建筑,可用于运输人员的停留休息。神道两旁除设置石刻、陶塑等像生外,并不需要建筑,神道主要用于朝拜,使用频率并不很高。“申文”把建筑交通运输大道作为陵园“司马道”“神道”,才真正需要进一步推敲。
  秦人墓向以东向为尊
  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我们由西向东,纵观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陵园⑩、凤翔雍城秦公陵园(11)、临潼芷阳秦东陵陵园(12),通过对这三处墓地墓葬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秦人墓葬有三大特点:一是墓葬长达100多米,说明秦人好建巨陵大墓,二是秦人墓向以东向为尊,三是东向大墓墓主身份等级很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三处秦始皇的先公先王陵墓都是坐西向东,墓主头西脚东。我们从凤翔秦公陵园钻探平面图(图三)和秦东陵勘探平面图(图四),也可看到秦始皇帝的先公先王陵园方向都是东西向的。由此我们可以断定,秦始皇帝陵墓和陵园,也应是继承了秦先公先王的传统,方向也是坐西面东。墓葬以东向为尊。“申文”不拿秦始皇陵和他的先公先王陵作比较,而是拿秦陵周围的一些中小型墓葬做参考,得出“秦陵周围东西向的秦墓并不是很多,反而是南北向的秦墓占多数;况且,几个比较大的‘中’字形、‘甲’字形大墓,皆为南北向,坐南向北,它们属于宗室显贵的可能性更大些。由此,可以判断,秦始皇墓向的方向也应该同他们的一致,为坐南向北,南北向。”“申文”的资料恰恰为“秦人墓向以东向为尊”作了极好的解释。笔者认为:秦陵周围南北向的墓葬墓主,他们的身份等级还不够高,根本不是皇室的皇亲国戚,他们不是秦族人的直系血统,更算不上是宗室显贵,所以,他们的墓葬还没有资格东向。因此,南北向的墓葬数量占多是合理的,由此推断秦始皇的陵墓也是北向,那就大错特错了。秦始皇的身份等级地位,哪一条不够东向为尊的标准?笔者相信:秦始皇陵园东向是确定无疑的!秦西垂陵园、秦西陵、秦东陵、秦始皇陵墓向完全一致,都是东向,都是以东向为尊。如果发掘秦陵,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秦始皇遗体也一定是头西脚东。假如说,神道问题还尚难以确定的话,但秦陵东墓道最长,墓主头西脚东都是可以得到验证的,尔后秦陵的科学考古发掘必将证明“再讨论”秦陵东向认识的正确性。
  我们再从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考察,北为上方,为阳方;南为下方,为阴方;东为上方,为阳方;西为下方,为阴方。如果秦陵南向,则主陵处在上位,为阳位;如果秦陵北向,则主陵处于下方,为阴位。就是说,秦陵就是南向,也绝不可能北向。因为陵南为骊山,空间有限,所以秦陵东向就更具客观性。东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东向秦陵虽处下位、阴位,但西向又与秦人的“东向为尊”传统相悖。根据五行分别对应五个方位,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中土,秦始皇抱木背金,财富占尽,也符合他“贪而葬焉”的思想。(13)特别是兵马俑设置在陵东,而且军阵面东,正好和秦陵的方向一致、吻合。所以说,秦陵东向既完全符合秦人“东向为尊”的传统,又充分考虑到了古代阴阳五行学的风水和方位。
  以上再议的四部分四个小标题“主墓道与墓向一致”“墓室纵深(长度)与墓向一致”“神道及像生代表墓向”“秦人墓向以东向为尊”,是秦陵东向的几项标准性指标。这些标准指标基本上都得到了考古资料的证实,有些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最后,我们再简单讨论一下陵园城门与门阙问题。“申文”引用了最新的考古发现资料,并采用了秦陵外城北门示意图(图五)。(14)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北城门虚线连接部分究竟是门址,还是城墙被水冲击的遗留,都不很清楚。城墙内外两侧可见突出的并不很对称的四个台体,“申文”和简报作者都把这样的台体称为“阙”,并认为它是“门址与两端城墙的分割标志”。阙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高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以二阙之间有空缺,故名阙或双阙。城门两边的楼观曰城阙。阙上可以远观,谓之观。可知,“阙”是双双出现、独立存在的。但秦陵北门所谓的阙,出现的是四个台体,每个台体都和城墙连体附属,笔者怀疑它们究竟是不是阙?阙的作用,一是为了观望,二是为了树立像华表一样的标志。而秦陵北城墙的阙,更多地类似于古代城墙的“马面”,而马面城墙外有,城墙里面则不需要。所以,秦陵北墙的“阙”的性质、作用,它和城墙是否连体,是不是城墙内外都有,需要考古工作者进一步作复探、确认和研究。因为资料的科学性对于学术研究的结论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以这样的材料证明秦陵北门为正门,秦陵园是北向,显然是不够的。
  我们回头再来看一下秦陵东门和西门的门址和阙(图六)(15)。这也是最新的考古资料的科学报道,我们可以看到东西内外城门之间都有两个阙台,和北门(图五)对比,东西门的阙台对称、规整,门址比门两侧的城墙加宽了几十米,更显正规和宏伟。而图五北门门址和城墙是同等的线条,看不出有加宽的迹象,根本不像正门的样子。通过考古资料的比较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只能是,秦陵和陵园方向是东西向,陵同的正门在东。这与有关文献记载也是相符的。蔡邕《独断》说:“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称寝殿,有起居衣冠象生之备,皆古寝之意也。”秦始皇帝陵园寝殿、便殿等大型地面建筑遗址,均发现位于秦陵封土北侧,秦陵东向,寝殿建筑恰好在墓侧。如果秦陵北向,秦始皇出寝,岂不成了起居于墓前?所以说,秦陵的方向问题,对于整个陵园的总体布局,对于陵区陪葬坑、从葬坑的设置和性质,对于陵园寝殿建筑的性质等,都有着十分重要和密切的关系,希望秦陵研究者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我们同时也期待考古资料的信息和证据。像“申文”一样简单草率,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注释
  ①刘占成,张立莹:《秦始皇帝陵墓向问题研究》,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总二辑),三秦出版社,2012年。
  ②申茂盛:《秦始皇帝陵园方向问题之思考》,载《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12年第1期。
  ③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观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3页。
  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第43号《秦始皇帝陵园考古(2003)》,第34页。
  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第43号《秦始皇帝陵园考古(2003)》,第104-105页。
  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第43号《秦始皇帝陵园考古(2003)》,第100页。
  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第43号《秦始皇帝陵园考古(2003)》,第102页。
  ⑧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⑨张文立:《秦陵墓上石刻探微》,载《宝鸡师院学报》l988年第2期。
  ⑩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陵园,也称西垂墓区,为秦人第一陵园。笔者曾去陵园进行考古调查,两座被发掘的秦公大墓,均为东西向,主墓道在东。由于该墓地遭盗掘严重,所以没有见到科学的考古报告资料。
  (11)凤翔陵园俗称秦西陵,参见《凤翔秦公陵园钻探与试掘简报》,载《文物》1983年第7期;《凤翔秦公陵园第二次钻探简报》,载《文物》1987年第5期。笔者实地考察秦公一号大墓,也是东向的。
  (12)芷阳陵园也称秦东陵,参见《秦东陵第一号陵园勘查记》,载《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秦东陵第二号陵园调查钻探简报》,载《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4期。
  (13)《水经注》:“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塚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14)《秦始皇帝陵园北门勘探简报》,载《文物》2010年第6期。
  (1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第43号《秦始皇帝陵园考古(2003)》,第5页。
  附记:秦始皇帝陵墓向问题,不但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现实问题,它涉及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的整体设计和规划,我们不可等闲视之。本文脱稿后,曾送交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黄留珠教授审阅,黄先生看稿后,批语曰:“秦汉时期不仅‘墓向’问题值得探讨,而且城市布局亦存在‘东西向’向‘南北向’的变化。如能进一步结合这些再作深入思考,可能视域会更宽阔,也更有意义。”黄教授的意见对笔者启发很大,汉唐以后帝王陵墓坐北向南,南北向已成定制。“天下衙门朝南开”,也确实反映了城市南北向的历史事实。秦汉时期正是发生这一转变的变化时期,不管是墓葬还是城市,“东西向”向“南北向”的变化,无疑都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有关。借此,我们向黄老师表示衷心的谢意。
  







耕播集/刘占成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