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耕播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始皇帝陵研究/秦始皇陵封土研究

刘占成


  按语:该论文发表于201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笔者参加秦俑学第七届年会向大会提交的论文,属于笔者学术研究重点转移后的一个成果。撰写论文时,笔者和几个同事亲自对秦陵进行了调查和丈量,以最新的测量数据,对秦陵封土高度、封土来源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特别是根据现封土的成分结构,推测封土土源并非来自于鱼池和地宫所出之土,推断地宫所出的土,当时先用于城墙,鱼池的土,由于地势南高北低,故运输不便,所以秦陵封土后来取之于骊山山脚之下,及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现秦陵封土成分多含沙石等问题。文中还深入讨论了秦始皇帝陵命名问题,并把当年西北大学教授陈直先生有关这一问题的亲笔手稿影印件附文,以飨读者。
  秦始皇陵高大的封土堆,是秦陵的重要标志,它是秦始皇帝尊严和权力至高无上的象征。多年来,秦陵封土及其封土下的地宫,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和猜想,但很多问题,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想就中国古代墓葬坟丘的形成和发展、秦陵封土的原状和现状、秦陵名称及封土的高度、秦陵封土的土源问题等进行探讨,望学界同人批评指正。
  中国古代墓葬坟丘的形成和发展
  要了解秦始皇帝陵封土,首先要考察一下中国古代墓葬坟丘的形成和发展。古代,中国传统葬式是土葬,土葬必有坟墓。《礼记·檀弓上》引用孔子的话说“古也墓而不坟”。郑玄对这句话的注释是:“墓为兆域,今之封茔也。……土之高者曰坟。”也就是说,高出墓葬地平的土丘称之为“坟”。无疑,坟就是古代帝王陵墓封土起源的最初形态。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还不知道对遗体进行掩埋,只是弃之于原野山谷。《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也就是用树枝杂草掩盖尸体的意思。随着灵魂观念和原始宗教的产生,以及生产工具的发展,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知道深挖土坑,把遗体埋在地下。考古工作者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中所发掘的数千座墓葬,绝大多数正是这种土坑葬。但此时的墓葬还没有土丘,也就是葬地不起坟。即便是进入阶级社会的夏、商、周,也仍然是“墓而不坟”“不封不树”。那么,中国古代中原地区墓葬上面起坟出现在何时呢?
  从文献记载来看,有土丘的墓葬应该在春秋中期已经出现。《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生前就见过四种形状不同的土丘坟。孔子虽然崇尚古制,但他也考虑到自己是个四方奔走之人,说:“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也。”于是,他就在他父母合葬的墓上边垒起了四尺高的坟头,以做标志,便于识别和墓祭。孔圣人带了头、破了古制,在不长的时间内群相仿效,土丘坟迅速流行起来。《周礼·冢人》记载:“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尊者丘高而树多,卑者封下而树少”。说明此时坟丘的高低大小、墓地树木的多少,已成为死者身份的标志。经过战国时期的发展,秦汉以后几乎可以说是无墓不坟了,而且把不同品级官吏、不同身份的人的墓地大小、坟头高低等,也在典章中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地位最高、权力至高无上的帝王,其墓葬必然是规模最大、封土最高、埋藏最为丰富。坟丘墓发展到帝王陵墓,也就到了顶峰。正因为帝王陵墓封土高耸如山,古也将其称为“陵”或“山陵”。我们如果看到像山陵一样的墓葬封土,自然就会和墓主是不是帝王联系起来。所以说,秦始皇帝陵高大的封土堆的出现,也正是中国古代坟丘墓发展的历史必然。
  秦陵封土的原状和现状
  秦始皇帝陵的封土原来是什么形状?究竟有多大?究竟有多高?土方量究竟有多少?历经几千年,封土变化了吗?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丙寅,始皇病于沙丘平台。……九月,葬始皇骊山。……树草木以象山”。二世皇帝元年(前209年)“四月,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骊山。骊山事大毕,……’复作阿房宫。”若以秦始皇入葬开始“覆土”算起,到秦二世元年四月“骊山事大毕”,“复作阿房宫”,秦陵封土工程则进行了大半年时间。根据对秦陵封土的探测,封土全部经过夯筑。当时,覆土工程少说也在数万人以上,挖土、运土、上土、夯打,工程量浩大,场面可观。“树草木以象山”,说明当时秦陵封土不但规模大如山,而且陵外包括封土之上栽植有花草树木。又据《汉书·楚元王传》说:“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三辅故事》说:“始皇葬骊山,起陵高五十丈。”袁仲一先生研究实测数据认为,原封土堆底部近似方形,南北长515米,东两宽485米,周长2,000米,与“五里”之数大体接近,占地面积为249,775平方米。据航拍资料显示,始皇陵封土自下而上呈三级台阶状。推测陵上封土所植树木原来应是在三层台阶之上的。现在秦陵封土上面的石榴树是1958年现代人栽植的,并非当时所植之树。袁先生按建陵时115米高度计算,封土堆土方量为9,886,948.7立方米。他还认为,原来封土之上是没有享堂之类建筑的。②据此,我们可以认为:秦陵封土的原状应是经夯打过的复斗台阶形。至于它范围是不是那么大,高度是不是那么高,土方量是不是那么多,则另当别论。
  那么,历经两千两百多年,秦陵封土现状如何呢?据相关资料,现存封土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周长1,390米,底部占地面积120,750平方米。封土的顶部东西长24米,南北宽10.4米,面积249.6平方米。高度有40多米、50多米、70多米之说。③“为了谨慎和更加确切,2009年4月8日,刘占成、杨欢、张立莹,以及技工邢飞燕一行,前往秦陵进行了勘察和测量,测量结果是:封土底部东边沿南北长356.5米,两边沿南北长357米,我们可取一整数355米,比原资料数据多了5米;封土底部北边沿东西长348米,南边沿东西长345米,应取资料数据345米为准。也就是说,周长实际是1,400米,底部面积为122,475平方米。封土顶部经我们实测,东西34.8米,南北20,1米,均与资料数据相差较大,我们取陵顶部东西34.5米,南北20米为准数,则陵顶部面积为690平方米。对于封土现在高度,我们对位于陵墓北侧的登陵路的砖砌台阶做了统计,共计283阶台阶。在283个台阶之间出现平台49个,有的两三个台阶就会出现一个平台,有的则是5个、8个、16个等不等出现台阶,台阶长度0.55~6米不等,说明了秦陵封土的坡势趋于平缓。根据我们测量的最新数据,我们计算出现秦陵封土土方量为1,499,184立方米④。这一数据与所谓的9,886,948.7立方米相差8,387,764.7立方米。另外,登陵路的砖台阶每台高约12厘米。以此计算,现陵封土高度则为34米。两千多年过去了,秦始皇陵封土的范围真的缩小了127,300平方米,高度降低了81米,土方减少了800多万立方米吗?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为了明晰起见,我们列出下表以供参考。(表一、二)
  事实上,经过两千多年,由于自然的风雨侵蚀,人为的破坏,农民平整土地等等原因,秦陵封土必然会范围缩小、高度降低、土方减少,但绝不可能降到我们不可想象的程度。试问减少了的800多万立方米的土到哪里去了?下面,我们通过对秦陵封土高度的研究和秦陵与汉武帝茂陵的比较,就可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秦陵名称及封土的高度
  对于秦始皇陵名称问题,早在二十多年前,笔者就发表过论文阐述。⑤以前,由于有“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的文献记载,加之秦陵遗址中有“骊山”陶文器物的出土,原临潼县博物馆馆长赵康民先生首倡“秦始皇陵原名骊山”⑥,其后王学理先生、袁仲一先生等依循赵说:“始皇陵原名骊山似无可再疑”⑦。笔者在西北大学学习期间,曾负责编写秦汉考古讲义,在编写秦陵部分时,仍然采用赵康民先生的观点。陈直先生审稿时,批语曰:“《史记·秦始皇本纪》云:‘惠文王享国二十七年。葬公陵。悼武王享国四年,葬永陵。孝文王享国一年,葬寿陵。’秦始皇陵当年亦必称陵。称骊山者,此赵君之误解,万不可信。”(图一)由于恩师的影响,我在1984年便撰写了论文《“丽山”与“丽邑”》,文中指出骊山并非陵墓之名,它只是整个陵墓工程的总称。至今,我们仍然坚持秦陵原名不叫骊山,和其他几个秦先公一样,秦始皇帝陵当时也叫“陵”。高大的封土堆就是秦陵的象征。
  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秦陵封土的高度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它现在的高度。前面我们说过,我们对秦陵北侧的登陵路台阶进行了统计,共283级台阶,每级台阶的高度为12厘米。虽然这是最原始的统计办法,但也应该是最接近实际的办法,根据这一办法所得出的秦陵距陵北侧地面高度约为34米。那么,资料中秦陵封土的现高43米、46米、76米、71米、51.5米、73米等等,又是怎么回事呢?有学者提出,这都是因测点不同而得出的不同数值。⑧事实上,对于陵墓封土高度的测量,测点标准只能有一个,就是当时封土边沿的地平面。任意取点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也就是说,在距陵墓很远的地方取点测量,所得出的数据实际上把地势高差也计算在内了,并不是封土本身的高度。要测量陵墓封土本身的高度,只能在封土边沿的地平面上取点测量。至于地平面本身南北地势高差,是不会有太大悬殊的。所以说,“测点不同”对于解释那些不同且相差较大的数据,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至于文献“陵高五十丈”的记载,我们认为应为“十五丈”之误。例如,《史记·周本纪》载:“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有研究者疑为十七万之误,古时资料传抄中极多误衍、误脱、颠倒之字,恩师陈直先生在《史记新证》多举其例。若按“十五丈”计算,恰好约35米,与我们今天所测量的数据基本相吻合。有的同志对这一观点也提出了支持⑨。若依“五十丈”计,则下降80多米,实难想象。《后汉书·礼仪志》记载:“西汉皇帝陵因面积一般为七顷,陵高十二丈,墓深十三丈……”《关中记》载:“汉诸帝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唯茂陵高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对茂陵封土高度实测数据是46.5米,封土边长240米。考古工作者认为,数字的高度和边长与《关中记》的数字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武帝茂陵历经两千余年,封土高度和规模并没有多大变化。秦始皇陵只比茂陵早一百多年,地理位置相对在同一地区,难道封土高度自然下降会差别很大吗?由茂陵印证,可以认为:秦始皇陵应与汉武帝茂陵一样,历经两千余年,封土高度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现高度为34米,当时高度也不过是40多米。另外,汉景帝阳陵底边长160米,封土高32米。根据著名秦汉考古学家刘庆柱先生研究,汉陵封土高宽之比为1∶5,茂陵和阳陵都符合这一规律。回过头来看秦始皇帝陵封土,我们实测的高度与底边边长之比为1∶10。也就是说,汉陵只是规模上比秦陵变小了,高度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如果我们从秦陵北侧画一个正视图(图二),再把汉茂陵和阳陵的正视图(图三、四)作一比较,就可以看出,秦陵封土的坡势非常平缓,到陵顶部平台封土高34米,依坡势最高38米就交汇成点。若以原底边485米坡势不变,画出的正视图则陵封土最高52米就变成了一个点。也就是说,依原来的规模,封土高度也绝对不会超过52米。若有平台那么高,只可达47米。所以说,对于秦陵封土的高度,笔者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文献记载的“陵高五十丈”记载错了。我们死死地拘泥于文献记载,势必走进误区。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为文献记载寻找“测点不同”或其他原因来牵强附会它了。假设我们把测点定在骊山顶上,秦陵封土高度岂不成了负值?
  秦陵封土的土源问题
  体积庞大的秦始皇帝陵封土堆,土源究竟来自何处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覆土骊山”。《正义》曰:“谓出土为陵,既成,还复其土,故言覆土。”《水经注·渭水注》说:“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汙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在秦始皇陵东北五里,周围四里。”根据这两条史料记载,有学者就提出:“始皇陵封土的来源有二:一是从墓穴中挖出的土,二是从鱼池一带取土。”⑩这样一来,关于秦陵封土的土源问题,似乎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经解决了。其实不然。
  首先,如果封土纯粹是来自于秦陵墓穴和鱼池的土的话,那么,秦陵地宫深度可达30多米,鱼池深度也在10米左右,而秦陵及其鱼池地区土质结构,耕土和扰土层下黑垆土只有几十厘米厚,黑垆土以下则全部为较纯净的黏性黄土。所以,如果秦陵封土土源主要来自于秦陵地宫和鱼池所挖出来的土的话,现在,我们看到的封土就应该是:一是相对比较纯净,二是以黄土为主。事实上,我们用不着去用化学方法化验土壤成分,仅凭肉眼物理观察就可发现,秦陵封土中夹杂石块较多,石块大多直径在10厘米左右,黑垆土成分也有一定含量。就是说,土质杂而不纯净,和该地区地下深层土质是两个面貌。据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秦陵封土土源绝不是来自于秦陵地宫和鱼池。因为秦陵地宫和鱼池的土中是不会含有石块的。原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也根据“在对封土进行钻探中,我们从洛阳铲中提取了大量的土样,发现土中含杂着大量的沙石”,而对秦陵封土取之于鱼池一说提出质疑。(据网络资料)至于封土是经过烧炒从咸阳运来的传说,更无根据,不可信以为真。
  其次,秦陵地区地势南高北低,落差几十米,若从陵北的鱼池取土,岂不是又费时又费力,秦人大概还不至于笨到连这点儿常识都不知道吧。所以,从距离较远又是上坡的鱼池运土到秦陵,从理论和实践上考虑,也都是不合情理的。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研究院环境所的周小虎,也支持这样的观点。(网络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情况下,墓葬的封土都是用墓穴中挖出来的土,但我们为什么要否定,秦陵封土既不是使用鱼池的土又不是地宫土呢?原因是,当时秦陵地宫和陵园城墙都是同时动工的,而城墙所需要的土质量要好,土质不但要纯净,而且要有一定的湿度和黏性,这些条件从地宫挖出来的土完全符合。所以我们说,当时,地宫土首先是用于夯筑城墙了,这也就是秦陵城墙内外两侧没有发现取土的城壕的原因所在。内城周长3,870米,墙基宽约8米。刘庆柱先生研究认为,汉代城墙的高度与顶部宽度比例是16:12,汉承秦制,秦城墙也应大概如此。西安明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墙底部宽15~18米。以此来看,古代城墙高度一般不会超过墙基宽度。我们若把秦陵城墙的高度按最大值即墙基的宽度8米计算,则依比例墙顶部宽为6米。这样,我们可以把内城最少的用土量计算出来,为216,720立方米(11);外城周长6,210米,最少使用土方量347,760立方米。那么,秦陵地宫当时能出多少土呢?按“863”计划物探成果,地宫开挖范围东西170米,南北145米,深30米,底部东西80米,南北50米,根据四棱台体积计算公式,出土土方则为385,797.5立方米(12)(在《秦始皇帝陵的营建》一文中所计算的50多万立方米不是十分准确)。显然,秦陵地宫所挖出来的土用于内外城墙是不够的,还需从其他地方取土才行。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在秦陵南探测发现的巨型凹坑、陵北的鱼池,很有可能是用于夯筑外城墙取土的遗留。
  秦陵地宫内的土首先用于城墙,除土质质量符合要求外,也便于陵园内部其他项目的施工。但最后地宫封土近150万立方米的土应该从哪里来呢?也就是封土土源究竟来自何处?前面我们说过,封土从质量上要求不高,即使含少量沙石也问题不大,所以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用挖坑,直接从骊山山脚下面取土最为便捷。而骊山北部山坡以冲积土为主,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秦陵封土多含沙石,也就不足为怪了。同时拉运一些地表土也在情理,封土中多见黑垆土也属正常。虽然上百万方的土方不少,但对于整个骊山来说,也只不过是山之一角而已。用数万人从陵南挖土、运土、夯土,地势南高北低,拉运顺势而下,估计大半年的时间完成秦陵封土工程,是不成问题的。
  以上,只是笔者对秦陵封土的一点研究和体会,很多问题还不是定论,希望同行批评指正。抛砖引玉,以期得到对秦陵问题的研究更加接近历史事实,更加合理,这就是我们的愿望。
  注释
  ①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29页。
  ②同①。
  ③同①。
  ④四棱台的体积公式是V= 1/3H(S上+S下+S上×S下),按此公式计算,则为1/3×34×(20×34+345×355+20×34×345×355)=1,499,184立方米。
  ⑤刘占成:《“丽山”与“丽邑”》,载《文博》1984年第3期。
  ⑥赵康民:《秦始皇陵原名骊山》,载《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
  ⑦王学理:《“秦始皇陵原名骊山”的再议》,载《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
  ⑧同①。
  ⑨武丽娜:《再论秦始皇陵封土的高度》,见《秦文化论丛》(第十五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396页。
  ⑩同①。
  (11)城墙体积为它的截面梯形面积乘以周长。据此,内城则为[(6+8)×8/2]×3,870=216,720立方米,外城则为[(6+8)×8/2]×6,210=347,760立方米。
  (12)地宫体积,我们按四棱台体积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计算结果为:1/3×30×(170×145+80×50+170×145×80×50)=385,798立方米。
  







耕播集/刘占成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