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兵马俑真相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王朝发达的钢铁工业

陈景元


  作为中国第一个封建帝王,秦始皇完成了由“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的历史性转变。郭沫若在《青铜器时代》中说:“中国青铜器时代,它的下限是很明了的,便是在周秦之际。由秦以后便转入铁器时代。世存古兵器,如戈、矛、剑、戟之类,凡是秦以前都是铜制,铁制者未见,而秦以后的铜制兵器也完全绝迹了。秦始皇销毁铜兵,并不表明从此不打仗,而是表明,从此不用铜兵作为主要武器宋打仗。”著名历史学家马非百先生在《秦始皇帝传》一书中也明确无误地说,秦始皇当年在咸阳销毁的是“全国的(铜制)兵器”。
  所谓“周秦之际”,是指在“秦以前”的那个周王朝时期,和“秦以后”的那个秦王朝时期,这中间虽有一个“秦”字在连接着,但它们却属于两个不同的朝代。统一之前的秦始皇,只是周王朝的一个诸侯王;统一之后的秦始皇,才是秦王朝的皇帝。在这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不仅有一场无比残酷的战争,也有一条以锋利无比的铁剑“划”出来的时代分界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在人们已知晓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蒸汽时代”、“原子能时代”的中间,由秦始皇本人亲自加进了“铁器时代”这四个大字!
  《史记·刺客列传》中说:“秦王惊,拔剑,剑长。荆轲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铜柱。”《史记正义》也有秦始皇二十年“荆轲拔匕首掷秦王,决耳入铜柱,火出”的记载。《汉书·贾山传》又说,“阿房之殿,高数十仞。”由此可见,当时在秦国宏伟、奢华的宫殿之中,一根根擎天的大柱,都是以青铜材料浇铸起来的,因此它需要熔化的铜制兵器数量,当然要比浇铸十二个铜人,还要多出好几倍才对。事实证明,秦国早就开始大量地销毁自己的铜制兵器,秦国本身拥有的冶铜业,它们的主要职责,早已经由制造兵器转变为加工建筑所需的青铜构件。
  张文立在《秦俑学》中说:“秦人发现磁石的吸铁性能,于是在阿房宫前殿设磁石门,暗藏兵器的,通过磁石门,马上便能发现。”也就是说,在秦始皇的朝宫正殿里,不仅“以铜为柱”,而且在宫殿的入口处,加装能随时探测铁制兵器的“磁石之门”。《长安志》一书说:“磁石门,东西有阁道,垒磁石为之,着铁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过。”如果秦代只有铜制兵器,而没有铁制兵器的话,秦始皇安装那么多的“磁石门”,又能起到一种什么作用呢?《淮南子·说山训》上说得很清楚:“磁石能引铁,及其于铜则不行也。”这磁石门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安检设施”。
  应该说,历代秦王对发展冶铁工业,始终都是给予高度重视的。《史记·范雎列传》记载,秦“昭王临朝叹息曰,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夫以远思虑而御勇士,吾恐楚之图秦也。”什么是倡优?《汉书·东方朔传》中有说“作倡优,舞郑女。”《说苑·至公》说“妇女连百,倡优累千。”《慧琳音义》说:“倡优,乐也,谓调戏作乐也。”秦昭王看到楚国的铁剑锋利无比,士兵又不近歌舞美色,这样的军队如果打到秦国,那该怎么办?秦昭王此刻深切感到,如果要战胜诸侯六国,就一定要“装备铁剑部队和整肃秦军的侈靡之风”。
  秦昭王这种殷切期待,不久便得到了全面落实。秦昭王去世,秦孝文王即位三天就死了,接着即位的秦庄襄王和后来的秦始皇,都以吕不韦为宰相,从《吕氏春秋·简选》可知,秦始皇采用了一条“兵甲器械欲其利,选练角材欲其精”的正确治军路线。从《史记·秦始皇本纪》泰山刻辞“靡不清净,永承重戒”中,从南海刻辞“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大治濯俗,天下承风”中,看出当时一切的淫泆、恣行之乐,早就一扫而光。秦始皇时期已经拥有一支军风秉正、纪律严明、装备精良、英勇善战的作战部队,这还怕对付不了包括楚国在内的关东六国强大的“钢铁之兵”?
  秦统一六国前后,在冶铁工业方面,到底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惠文王使张若治蜀时,于成都置“盐铁市官”。《通典·职官》上有“秦郡国置铁官,诸郡国出铁者,置铁官,长丞”的记载;根据睡虎地秦简《秦律杂抄》记载,秦国已设有“左采铁、右采铁”的官职,而在秦代的中央,更任命司马迁的高祖父司马昌为秦始皇时期的“主铁官”,“主铁官”就相当于现在的“钢铁工业部部长”。请问,那些坚持认为秦王朝只有冶铜工业的人,秦始皇时期怎么没见设立过“主铜官”、“左采铜”、“右采铜”和郡国铜官等相应的官职啊?
  《汉书·食货志》记载:“秦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说明由于秦代冶铁工业的飞速发展,已使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致之临邛,铁山鼓铸,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富埒卓氏。……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铁冶为业。秦伐魏,迁孔氏南阳,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家致富数千金。……鲁人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请看,这是秦代社会经济最自由、最开放的时期,也是古代的钢铁工业得以高速发展的最佳时期。
  秦朝战胜了六国,得到六国诸侯的财富,汉朝灭掉了秦朝,又得到秦朝乃至六国诸侯的财富。就像广州西汉南越王墓中出土有秦昭王纪年的铜制兵器一样,所以汉墓出土众多的铁制兵器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应该是秦朝遗留下来的。清代诗人田邦璇,在《古剑》诗中有“秦耶汉耶不可识,周鼎殷球同大年”的诗句。它的意思是:有些古物,属商、属周很难判定,有些古剑,属秦、属汉很难分辨。许多考古学家正是以“汉墓有大量铁剑”,而不承认“汉墓有大量秦剑”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只有在汉代,才是最后完成铁制兵器取代铜制兵器的历史任务。”

兵马俑真相/陈景元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