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兵马俑真相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东陵”是虚构出来的

陈景元


  仅就“营陵侯”、“建陵侯”、“修陵侯”的本意而言,他们是与营造陵墓、修建陵墓无关的。虽然“营”、“建”、“修”三个字,都是土木工程常见的用语,但在古代进行帝王陵墓建设过程中,也是避免使用“营陵”、“建陵”、“修陵”之类用语的。况且,“营陵”是春秋时期的陵名;“建陵”是唐肃宗的陵名;“修陵”是南朝梁武帝的陵名。应该说,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名词”,与工程作业意义上的“动词”,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工程意义上的“营陵”、“建陵”、“修陵”叫做“营窆”,《唐书·高祖纪》说“隋帝及其宗室,柩在江都者,为营窆。”营窆,即营造陵墓之意。
  既然没有修陵的职能,为何还要封那么多与“陵”有关的侯呢?原来“侯”是一种爵位,往往与食邑的县乡地名,为其被封的称呼。汉代,阳陵侯的食邑,在河南的阳陵县;营陵侯的食邑,在山东的营陵县;建陵侯的食邑,在江苏的建陵县;平陵侯的食邑,在陕西的平陵县。那么,东陵侯的食邑在哪里?秦时,以“东陵”命名的地方是《汉书·地理志》中说的“庐江郡金兰西北有东陵乡”。金兰,即汉初的东陵县,其地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北,这应该就是东陵侯邵平真正的食邑之地。秦朝灭亡后,封号无效,邵平留在咸阳务农种瓜,这段历史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秦代所封的“东陵侯”,确实是与修建帝王陵无关的,理由是:秦时的帝王坟墓,是不能称为“陵”的,秦始皇的墓,只能叫做“山”或者“骊山”。这是为什么呢?《广雅·释丘》记载:“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在《汉书·地理志》中,又有“非独为奉山园”的记载,“山园”是什么?《文选》说“南背国门,北首山园”,《注》说“山园即山陵也”。《战国策·赵策》里有“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的记载;《战国策·秦策》里有“一旦山凌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的记载。所谓“山陵崩”,指的就是古代帝王“去世”,也可称为“驾崩”。
  《水经注·渭水注》记载:“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日知录·十五·陵》里说:“古王者之葬,称墓而已。周官调人:掌公墓之地,并言墓不言陵,及春秋以降,乃有称丘者,楚昭王墓谓之昭丘,至汉则无帝不称陵矣。”以上所有史料,都说明当时的历代秦王所建之坟,只能称墓、称冢、称山、称丘,而不能称为“陵”。如果真要任命一位侯来专管灞上地区秦王丧事的话,那也应该叫做“东山侯”、“东五侯”、“东冢侯”才对啊!如今,突然冒出一个“东陵侯”邵平,硬说他的职责是修帝陵、管帝陵。这难道不是与当时“山”的称谓相矛盾吗?
  如果,我们将已经发表的有关“秦东陵”的各种信息,去进行一番认真的梳理的话,可以发现一个大问题:考古人员对“秦东陵”认定的所有考古材料,都是建立在一种想当然的基础之上。请看:张海云先生发表在1985年第3期《文博》上的《芷阳遗址调查简报》中,谈到能够证明该地与芷阳遗址直接有关的,也只有陶罐上的一个“芷”字;张先生又在1987年第3期《文博》上发表的《秦东陵勘察记》中指出,由于几个“土冢”周围,有一些叶纹、蝶纹、云纹、葵花纹瓦当残块,那是战国时期留下的秦瓦,而那几个很大的土堆,肯定就是秦国的“先王陵墓”。
  《考古与文物》杂志自从1993年起,连续发表了由秦俑考古队程学华先生等人执笔的四批《秦东陵调查钻探简报》,从材料上看到,这一、二、三、四号陵园,有“亚”字形墓,也有“中”字形墓,“亚”字形墓等级最高,“中”字形墓等级较低。考古学家王学理先生在《秦物质文化史》一书中指出:“四号陵园‘亚’字形墓,是秦昭王与唐太后的合葬墓;一号陵园1号‘亚’字形墓,是秦孝文王与华阳太后的合葬墓;一号陵园2号‘亚’字形墓,是秦庄襄王与太后的合葬墓;二号陵园的‘中’字形墓,可能是秦宣太后墓;三号陵园地位较低,应是悼太子墓。”
  王学理先生的“三座‘亚’字形墓,分别葬着三位秦王和太后”的说法,实在太可疑了。唐太后比秦昭王早死很多年,秦孝文王比华阳太后早死21年,秦庄襄王比秦始皇母亲赵姬早死19年,秦汉时期最高等级的“黄肠题凑”的竖穴土坑墓,一旦入葬之后,整个墓室的结构,都被埋于地层深处,其上封土层层夯实,最后形成高大的“山陵”。由于当时没有产生砖石的拱顶结构,所以墓室和墓道中,不可能事先预留山可供日后通行的内部空间,除非将原有的陵墓挖开、毁弃,否则“合葬”是不可能的。吕后和刘邦虽合葬于长陵,但都是独立建陵而互不侵扰的。
  除了按照帝王、后妃、太子们的身份和地位,与这里发现的“亚”字形、“中”字形墓葬,去进行瓜分并对号入座,一个个确定墓葬归属,圆一个“秦东陵”的构想之外,还能不能真正找到一点与秦宣太后等人直接有关的实物资料呢?根据1990年第4期《考古与文物》杂志上的《秦东陵第二号陵园调查钻探简报》来看,那座已经被“定性”为秦宣太后的陵园之内,除了附近陪葬墓中一个陶罐上发现有“芷”字的陶文外,再也没有一点点东西了。在那座墓的主人是男是女都没有弄清楚的情况下,就一咬定是秦宣太后的陵墓,这是考古学家应该说的话?
  老实说,以“芷阳”只能在灞上,以邵平“东陵侯”就是建造东陵官员为主要依据而确认下来的“秦东陵”,本身就是在文字推演基础上作出的一种不实结论,以几个陶罐上发现有“芷”字陶文为凭证,就声称秦宣太后陵一定入葬于“秦东陵”。“秦东陵”这三个字,除了在前几年最新版的《咸宁县志》中被人强行塞加进去之外,在过去包括《陕西通志》、《西安府志》、《咸宁县志》在内的所有史料记载之中,那是绝对找不到的,尤其是“秦宣太后陵”的位置,除了大量出自于现代人所谓的研究成果之外,在上述的任何史料中,根本也是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的!

兵马俑真相/陈景元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