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始皇陵 > 秦俑百迷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谁把秦俑的发现公诸于全球?

张 涛


  秦俑发现期间,正是文革动乱年代。那么,是谁通过什么渠道把秦俑发现的消息公诸于美国,进而轰动全世界的呢?原来,主要起因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78年4月号上发表的题为《秦始皇帝大军——中国令人难以置信的考古发现》的报道文章。此文的作者就是美国女记者、自由撰稿人奥德丽·托平女士。托平女士曾于1971年、1972年、1975年、1978年连续访问过陕西省。原来她的父亲切斯特·朗宁先生是个中国通,1884年生于中国,原是一位加拿大的外交官,20年代曾在中国任教,晚年又是周恩来总理的好朋友。正是由于这些特殊原因,托平女士才能多次被邀到中国访问。她在几次赴陕后又和女儿、妹妹、侄子以及她的父亲一家五口于1978年再次被邀请到西安。
  托平女士在此次访问西安期间,被特别准许采访了当时刚刚开始基建的秦俑馆。参观那天,正下着潇潇春雨,托平女士不顾发掘现场的泥泞,兴致勃勃地来到秦俑出土现场,访问了考古学家,心情十分激动。回到宾馆顾不上休息,连夜动手著文,又当即将文发回了美国。
  托平女士撰写的《秦始皇帝大军——中国令人难以置信的考古发现》一文,文采华美,饱含激情,全文分为八个部分,即“成千上万人建造帝王陵墓”、“排列有序的方阵”、“松树鲜花掩映下的陵冢”、“圣旨使新都人口剧增”、“中华民族的创立”、“儒生受暴虐”、“劳民伤财求长生”和“掘墓人的残酷命运”。原文在序言中写道:“当罗马帝国在西方扩展的时候,东亚一个秦国的国王吞灭了其余各交战国国家,并建立了中国国家的核心。历史上的这位胜利者就是秦始皇帝,他是第一位皇帝,也是万里长城的建造者。……我们面临的是本世纪以来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我们站在雨中,激动得几乎流下了热泪,如同每一个面对伟大艺术品的人。这些塑像一件件栩栩如生,……如此伟大的考古发现展示了历经战斗与荣耀的中国历史。我们在此处所看到的大军只是一个历史的开端,在不到三里远的地方才是坟墓的本身和历史的源头。也许就在那巨大的坟墓下面埋藏着帝国最大的秘密以及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为瑰丽辉煌的宝藏。……”
  托平女士的这篇近万字的长文和秦陵、秦俑照片、插图共17页,发表于1978年4月出版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封面刊印了秦俑六幅彩照。凭着秦俑的文物价值,很快传遍了美国、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并引起广泛的瞩目。在以后的几年里,凡来秦俑馆的欧美游客,许多人都是看了这期杂志而来的。
  1992年,这是秦俑发现之后第18个年头了。一名美国年仅九岁的小学学生,看到此文后,给秦俑馆馆长写信。信上写道,我们班全班同学看了这篇文章后,十分惊讶,很想知道秦俑坑目前的发掘情况,可见此文影响的深远。所以说,托平女士用文字为秦俑称誉世界架起了一座桥梁,其历史功绩是功不可没的。

秦俑秦俑百谜/张涛.—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