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大纲
(1994年陕西省政府、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审定批准)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和谒陵的场所。由于陵园建筑年久失修,祭祀场地狭小,已不能满足与日俱增的谒陵祭祖的要求,亦与中华民族始祖陵寝应有的气势极不相称。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对黄帝陵进行重新规划和整修是十分必要的一件大事。整修黄帝陵,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大团结,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黄帝陵陵区概貌
1.1 自然地理特点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东北约1公里处的桥山上,背依海拔994米峰、1021米峰,墓冢处地面海拔972米。墓冢前为约1公顷多的开阔地,再前则有两条支脉伸向沮水河畔,一条支脉向东,即凤凰岭;一条支脉向南偏西伸延,岭脊逐渐宽阔平缓,唐坊州古城位于其上。山麓与沮水之间的缓坡地即现在黄陵县城老城区,沮水迂回曲折流经县城,三面环绕桥山,在桥山的东、西、南侧分别形成了东湾、西湾、山前三个风景空间。
桥山山丰土厚,林木葱郁。现有长生柏林地86.67公顷,柏树8万余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万余株,黄帝陵墓冢深藏于古柏林之中。
桥山与沮水对岸的印台山遥遥相对,两侧山体、岗阜,以及沮水、远山大体呈对称之势。在黄土高原上是一处难得的符合传统“风水”观念的山形水势、地貌格局。
1.2 历史变迁与现状
(1)黄帝陵始建年代不详,公祭活动最早起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墓现状为高3.6米,周长48米的半球形土冢,墓前为1956年复修的祭亭,亭内立碑,再前为“汉武仙台”。汉代在桥山西麓已有轩辕庙,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为避河水侵蚀,迁至现址。轩辕庙在墓东南约1公里的岗阜上,背依凤岭,面向印台山。碑廊建于1987年,其中所陈列的石碑极为珍贵。轩辕庙曾多次重修。
黄陵县古为桥国,秦为阳周,汉称翟道县,西魏称中部县,1944年改称黄陵县。县城在墓冢西南,历史悠久。唐代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在现县城的上城地段建坊州城,宋代曾扩充加修。明代隆庆年间中部县县城自隆坊迁于此并扩建城墙,清乾隆年间重修。建国后黄陵县城城区向河西和庙东发展,现在人口已超过1万人。
(2)在黄陵县境内沮水及其支流两岸,已发现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氏族村落遗址48处。其中,黄帝陵所在的桥山一带,唐坊州古城的仰韶文化遗址、县城的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为黄帝陵墓和轩辕庙以及整个陵区增添了古文化的色彩。
1.3 现状存在问题
(1)桥山周围多被城市房屋所挤占,尤其是轩辕庙东面,房屋连片。桥山山麓多处剥土建窑造房,山体受到蚕食。
(2)桥山生态环境恶化。柏树林,特别是古柏营养不良,虫害滋生,生命受到威胁。
(3)沮水由于上游地区乱垦、滥伐、乱建,水土流失较严重,水体受到污染。历史上“圣水深壑,灵山翠微”的形象,已受到很大损害。
(4)陵园年久失修,祭祀场地狭小,建筑简陋,缺少必要设施。
(5)水泥二厂飘尘污染陵区上空并直接损害古柏林。古柏林西侧情况尤为严重。
黄帝陵现状,与中华民族始祖陵庙应有的环境极不相称,也极不适应较大规模的谒陵祭祀活动的需要。整修黄帝陵就要解决以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规划的目标。
2 规划设计目标
根据1990年4月以来,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建设厅关于黄帝陵规划设计条件和要求的通知、国家计委复函、国家文物局批复以及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等专家组的指导性意见,拟定黄帝陵规划设计目标如下:
(1)通过规划设计,使黄帝陵陵区具有雄伟、肃穆、庄严、古朴的气氛和“圣地”感,并使之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场所。
(2)黄帝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保护好陵区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及桥山柏林。
(3)改善陵区环境质量,保护好桥山及其周围山水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
(4)满足较大规模的祭祀活动要求及旅游要求。
整修黄帝陵要从大的空间环境着眼,搞好绿化建设,增加绿化面积,保护和改善黄帝陵的总体环境。整修设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要遵守文物保护法规定,处理好保护与整修的关系。既要满足祭祀及旅游等方面的功能要求,又要充分体现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3 陵区、陵园规划范围
3.1 陵区范围
确定陵区范围的主要依据是:
(1)在桥山周围远望黄帝陵较佳视点的范围。
(2)能包容陵园周围的自然风景及文物古迹,并考虑谒陵及旅游活动所需的环境容量。
(3)桥山古柏林自然生长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区域。
(4)有利于陵区管理。
据此确定陵区北界为墓冢北海拔1021米峰北(孟家塬南);东界为刘家川以东的东山岭岭脊;南界为汉代周家洼遗址之南;西界为肖家川(老虎尾巴)之西。
3.2 陵园范围
考虑以下因素划定陵园范围:
(1)有利于体现“桥山即黄帝陵”的规划思想以及桥山、沮水与庙的关系。
(2)谒陵活动所及的范围。
(3)使陵园与县城城区的外围景区具有一定的空间地域界限。
(4)便于陵园的保护和管理。
据此确定陵园北界为墓冢北海拔102l米峰北侧;东界为石山区东侧杨洼山脊;南界为印台山山峰;西界为明代古城东城墙与桥山西麓(含仰韶文化遗址)。陵园不设界墙,以牌坊、阙门等建筑小品以及有关标志为界。
4 谒陵与旅游规模
4.1 谒陵人次
重点考虑春秋(清明、重阳)大祭人数。春秋大祭祭典在祭祀院进行。祭祀院场地的面积按容纳5000人设计。一般群众祭祀活动在祭祀院与柏树院之间的场地和轩辕庙西侧的开阔地进行,容量2万人。日常谒陵人数按旅游人数计。
4.2 旅游人次
综合考虑黄帝陵具有的重大意义和价值、极高的知名度、发展前景以及交通等条件,确定远期旅游人次规模为50万人次/年。为此,在总体规划中应考虑扩大环境容量及发展旅游设施的需要。
5 陵区总体规划结构
5.1 陵区构成
陵区由陵园区、山前空间(庙前区)、城区和外围的沮水东湾景区、印台山景区、沮水西湾景区共6个部分构 成。陵园区主要由墓冢区、庙区、陵道、功德坛及庙前区构成。
总体规划中,确立陵区规划轴线对建立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创造黄帝陵庄严宏伟的气势具有重要作用。
陵区规划轴线主要由桥山的山形水势所构成的地貌特征而决定。
黄帝陵墓位于桥山之巅,桥山向南突出,沮水呈东、南、西三面环绕桥山,桥山之南与印台山相对。在墓冢与印台山之间,两侧山体与岗阜呈对称、环抱的形势,这种地貌特征构成一条由桥山主峰——墓冢——印台山的空间轴,以此作为陵区主轴线(陵轴)。
庙院区的规划轴线,是由历史留下的旧庙轴线前延后伸而成,南至印台山峰,北至新建祭典大院。沿庙轴线布置庙前广场、桥、牌坊等可基本奠定陵园的主要出入口的格局。
5.2 分区构成及规划要点
5.2.1 山前空间(庙前区)
山前空间即桥山山前与印台山北面之间的山水空间(简称山前空间),对于体现规划目标,创造“圣地感”有重要作用。它是联结陵区各主要构成部分的空间,是陵区总体规划结构的关键部位。因此,要求山前空间纯净、空灵、静谧、完整,否则难以衬托出黄帝陵和桥山庄严肃穆的气质。山前空间周围的建筑体量和风格都应严格控制,并以绿化进行屏蔽。
庙前区是山前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入口广场至庙门等轴线要素以及两侧相关的功能要素和景观要素所构成。庙前区不仅是轩辕庙的前导空间,亦是陵园的总入口。
现状的庙前区由于建筑大量侵入,沮水改道而引起自然景观的破坏,加之桥山脚残垣断壁、林木杂乱,既削弱了陵区的固有气势,也破坏了陵园的气氛。
庙前区详细规划的目标即是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环境的整治,按总体规划的意图合理划分各种用地、合理进行分区,组织好人、车流线,创造富有感染力的入口空间序列。
5.2.2 庙区
轩辕庙是黄帝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祭的主要场所。
轩辕庙现状占地9.33公顷,有照壁、庙门、碑亭、人文初祖殿、碑廊等,均为近代修建,建筑简陋。庙内有古柏16株,古碑数十通。其中最珍贵的文物当数“黄帝手植柏”和“汉武挂甲柏”。
整修轩辕庙的目标是,保护好庙内文物古迹、珍贵的古树名木以及相关的环境,改善古柏生长条件和观赏条件。扩大规模,提高建筑等级,并增强轩辕庙的气势,以满足当代谒陵祭祖的需要。
轩辕庙的整修要对祭祀功能、展示功能和保护功能等进行综合考虑,并注意服务与管理设施的配套;解决好春秋大祭时的人流组织和疏散;做好庙区的消防设计。庙内应设通讯指挥中心和管理中心。
整个庙区的建筑布局,在旧庙轴线不动的前提下,采取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形式,建筑风格应庄严、古朴,并具备应有的宏伟气势,要注意整体的统一性。
按今后庙祭活动的要求,在现庙院之北增建“祭祀大院”。祭祀规模按5000人设计。新建“祭典大殿”为全庙的主体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左右。
5.2.3 功德坛
在桥山边缘与印台山相望处,筑功德坛,可明确地提示出陵墓至印台山的主轴线,从而有力地强化桥山及其周围山川的天然秩序和主从关系。
功德坛选址在标高870~899米的槐树林台地,位于陵轴线上。功德坛是进入陵道的重要转换空间,亦是缅怀黄帝功德的主要室外空间场所。在桥山“南立面”中,功德坛应具有提示陵墓方位,照应入口广场的作用。
5.2.4 陵道
陵道是陵园的重要构成部分,南起功德坛,北止于柏林深处的墓园阙门。
陵道修筑不得伤害古柏。为适应地形变化和古柏的分布情况,可采用形断而意连,曲不离直的手法,保持陵轴所具有的方向感。
注意组织陵道景观序列,结合地形和环境适当布置石坊等建筑小品或雕塑,逐步强化陵园庄严肃穆的气氛。
原有石磴道可适当改造加以利用。陵道可不设护栏。
5.2.5 凤凰岭
凤凰岭是桥山主脉向东延伸的一条支脉。登凤凰岭,西望陵墓所在的桥山峰顶,巍巍峨峨,气势雄浑;向东俯瞰,可总揽东湾景胜。
自庙区后沿凤凰岭脊规划一条谒陵道路,上接陵道、墓园,具有良好的通视性和导向性,并与陵道构成环路。在春秋大祭时,是谒陵人流组织和疏散的重要通道。
凤凰岭脊海拔931米处建平台,并设置石坊、雕塑等。要在纵深方向上组织好凤凰岭一线的空间序列。
5.2.6 墓园
墓园为整个陵园的核心。墓园整修应在历史形成的现状基础上,以墓冢为核心,以龙驭阁为最高点沿中轴线对称组织空间,着力创造庄严、肃穆的谒陵气氛。
墓冢仍应保持历史留下的形象,适当进行整修。在尊重和保持历史真实性与延续性的基础上,改善和增强现有的气魄和氛围,整治与黄帝陵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不相适应的环境与现代设施。
重新制作墓前“轩辕黄帝陵”碑。纹样宜表现历史文化内涵,风格要求苍劲浑厚。
墓冢后,海拔994米峰顶建“龙驭阁”或“龙驭台”,以供登高远眺,并使谒陵者有黄帝“驭龙长天”的联想,龙驭阁(台)兼有防火瞭望的功能。
墓园中的坊、阙、门、亭等建筑均以石造,形式要古朴简练,风格凝重。
5.2.7 城区(县城)与陵园的关系
城区(县城)是陵区总体结构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据现状的分析,总体规划对县城与陵园的关系做如下处理:
(1)划定陵园界线,重点处理好县城与陵园的毗邻地段。
a.陵园西段与坊州古城相接。南段与县城相接部分开辟印池公园,新辟的印池公园,既为城区和周围村镇居民提供游憩用,也是吸引旅游者活动的场所。印池公园对陵园和桥山山前的景观环境有重要的缓冲和保护作用。
b.陵园东部与县城的石山区毗邻,石山区的现状,一部分已进入陵园范围之内。远期规划中,考虑拆除庙东、现公路以西的一、二层建筑并大量进行绿化以遮蔽现公路以东的房屋群。
(2)改造县城主干道,合理组织县城与陵园之间的人流。由于印台山的公路(原210国道)将成为陵区内部的主要道路,有必要加强这条路的管理,近期应采取强制性交通分流措施,禁止运煤车辆通行。
坊州古城城北的仰韶文化遗址和古城东门可设计成一个景点,并向南与县城中心广场,向东与桥山道路系统相连接。
5.2.8 外围景区
考虑谒陵与旅游人次规模日益增长的趋势,根据陵园周围的山川形势、风景资源,开辟具有吸引力的东湾、印台山、西湾等景区,开辟这些景区有利提高陵区环境质量,同时也是总体规划中分散人流,保护桥山古柏林的重要环节。
(1)东湾景区:
在陵园以东,可望古柏茂密的桥山东“立面”,沮水绕舟山屈曲东流,风景极佳。凤岭北坡和桥山山前均有与桥山和陵墓通联的道路,沿路形成的序列空间形态优美。
(2)印台山景区:
传说印台山为轩辕黄帝玉玺所变。印台山景区以黄土高原中的梁峁与沟谷风景为特征。该景区范围较大,包括暖泉沟和黄花谷,以及周围的杏城遗址、狄青墓、周家洼汉代遗址等景点。
(3)西湾景区:
在陵园以西,沮水上游,其山水空间与东湾相似。西湾景区东部沮水紧逼桥山西麓,山势陡峭,古柏林南接陡崖之上的坊州古城墙,天际轮廓线极具特色。西湾景区南部山谷中有四周聂家洼遗址、下古城遗址等景点。
6 谒陵与旅游服务设施
(1)谒陵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服务基地为黄陵县城,应充分发挥县城服务设施的作用。为适应今后的发展,县城南部与印池公园附近可辟为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区,增设较高档次的旅馆和有特色的购物、餐饮及文化娱乐设施。
(2)在陵园周围景区的村庄中,可设置一定数量的民家旅舍或窑居旅舍,用以满足以体验地方风俗文化为目的的旅游者的住宿需求,亦可用以弥补旅游旺季所造成的旅馆不足。在窑居旅舍中可设置少量设施完善、内部装修质量高,且有地方特色的高档客房。
(3)陵园的外围景区可设立服务点以满足春秋大祭和旅游旺季时的需求。
(4)服务设施应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分期实施。设备和管理要现代化,建筑风格应与陵区总体风格协调,具有地方特色。
7 陵区建筑设计思想
“雄伟、庄严、肃穆、古朴”和“圣地感”的要求,既是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也是单体建筑的设计原则。
整修后的黄帝陵陵区建筑,应能体现中国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其形式和风格不应是古代建筑的复旧或翻版,应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力求创造出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所认同的雄浑、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既有历史文化内涵,又适应当代审美需求的建筑空间环境,是陵区建筑设计的目标。
参考汉代建筑风格进行再创造,同时吸取传统建筑的优秀文化,而不拘泥于古代法式,是一条可行的设计思路。
8 黄帝陵陵区雕塑规划
组织富有感染力的空间序列,对于创造“圣地感”,促进谒陵者精神情感的升华,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雕塑是陵区空间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其造型表现力所发挥的作用,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雕塑创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陵区空间环境质量。
黄帝陵陵区雕塑的创作,要求反映出我国当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要使陵区的雕塑成为中华文化的艺术珍品。
8.1 陵区雕塑的任务
黄帝陵陵区雕塑的任务是:根据陵区的总体规划意图,通过雕塑艺术的各种造型“语言”,对陵区空间的主题进行烘托、渲染;并对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加以点醒,充分发挥组景、点题的作用。重要场所的大型雕塑(群),其本身即可成为陵区局部空间的主体。搞好陵区雕塑(群),将强化谒陵圣地的精神情感氛围,丰富黄帝陵的历史文化内涵。
8.2 陵区雕塑的规划设计原则
整修黄帝陵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系统工程。陵区总体规划要求从大的空间环境着眼,将桥山与周围的山、水、城以及其他景点景区建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雕塑(群)的规划设计应服从陵区总体规划意图的要求,全部雕塑作品从题材内容到体裁风格,从设置定点到材质体量,都必须与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融入陵区总体环境之中。
雕塑(群)的规划设计应构成自身的系统,按其主题性、标志性、纪念性、装饰性、叙事性等不同功能,有主有次,有虚有实,繁简大小,统一经营。以最佳布局创构黄帝陵独有的“圣地”氛围。
8.2.1 题材内容
黄帝陵群雕题材内容的具体确定,既要尊重科学考古的发现和民族共识的史籍记载,也要重视古代神话传说与史前历史的关系。注重运用雕塑“语言”渲染和烘托“圣地”的精神情感氛围。通过视觉艺术审美导向,使谒陵者的心灵在祭祖“洗礼”中得到“净化”。
(1)考古认定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生活、劳动生产和文化创造的各种活动。
(2)史籍记载的黄帝及其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3)古籍记载的与中华民族史前历史有关的上古和远古神话、传说。
(4)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对全人类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8.2.2 体裁风格
(1)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要求的“雄伟、庄严、肃穆、古朴”,同样也是黄帝陵雕塑(群)规划与创作设计应遵从的原则。体裁风格不能和题材内容脱节,也须紧扣“人文初祖”的主题,在追求浑厚、古朴、雄强的风格气势和具有史前艺术古韵的基础上,还应使体裁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雕塑创作的参照物应充分发掘、运用我国原始艺术的遗存,借鉴吸收汉代以前的各种造型艺术精华,但绝不能是古代艺术形象与纹饰的简单堆砌和拼凑,更不能是国外原始雕塑的翻板。一定要把握好历史的苍茫感和华夏文化的深沉感,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美学特色,并努力做到为“天下第一陵”所特有。
(3)陵区所有雕塑的表现手法都应自然得当和富有表现力,并尽可能以简洁、粗犷、凝重、雄强的造型语言完美地展示人与自然永恒的浑一性。
8.2.3 设置要求
黄帝陵雕塑(群)的设置要少而精。“少”不仅是以少胜多,更重要的是“留有余地”;“精”则是要求能对黄帝陵的自然风神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整体布局、题材内容、体裁风格等进行认真研究,严格选择,立足于高起点、高水准,要能经得起后世千秋万代的评说。为确保“少而精”和“留有余地”,建树过程应本着宁缺毋滥的精神,先搞好几处重点,随着黄帝陵工程的进展,按照总体规划里雕塑大纲的要求,慎重确定、陆续建树。逐步实现整体布局的丰富与完整。
8.3 陵区雕塑的布局
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的重点是陵和庙。位于庙轴线和陵轴线上的陵区入口广场、轩辕桥、庙前广场、庙院、祭祀大殿、庙轴线转向陵轴线的转折结点、功德坛、神道、陵园等沿谒陵主路展开的点、线、面序列空间,凤凰岭谒陵道路上的转折点、开阔地和岭脊平台以及现黄陵县城的中心广场、广场西沮河桥所对的石崖,轩辕街北端,现210国道周家洼岭南至土桥段,暖泉沟村南、东湾区的狄家川,西湾区的老虎尾巴等处都是设置雕塑物的理想之处。其中陵区入口广场、庙前广场、祭祀大殿、功德坛和陵园是陵区雕塑规划设计的重点部位。
8.3.1 陵区入口广场雕塑
(1)陵区标志雕塑:
桥山与印台山之间的山前空间是整个陵区的枢纽。其中庙前区不仅是轩辕庙的前导空间,亦是陵园的总入口。陵园入口广场位于轩辕桥南陵轴线与庙轴线交点稍北处。规划在此设置巨型标志性雕塑。
a.位置、形式与体量:标志雕塑的位置在广场西段陵轴线上。形式为花岗岩圆雕。入口广场面积约9000平方米,该标志性雕塑的体量应适应广场空间的尺度,并考虑山前空间尺度的要求。
b.建树意义:点醒南山(印台山)——北陵(桥山主脊)的陵区主轴线;作为陵园的标志,在入口处为谒陵者提示“入境”的精神感染源;通过“启鸿蒙、创文明”的主题,启迪人们对悠悠古史的联想;以巨大而沉实的体量领挈湖(印池)南面近万平方米的入口广场空间,并与轩辕桥南端疏朗的望柱、桥栏形成对照和互补,丰富广场空间的灵变性。
(2)类摩崖砌石雕塑壁:
a.设置地点:位于入口广场正南印台山北麓坡底。
b.设置意义:入口广场除标志雕塑外,尚须有更进一步“点题、起兴”的雕塑物将谒陵人对远古历史的遐想导向“人文初祖”。入口广场南沿即沮水北岸,是长约150米的直线防洪堤,就视觉审美而言,这一长而直的岸线影响了入口广场的完整性,也与其北临印池自然弯曲的岸线不谐调。在沮水南岸印台山坡根设置大型类似摩崖的砌石雕塑壁,并通过石桥与入口广场相连,不仅可改变上述不利因素,还可为陵轴线和庙轴线“收气”,并将沮水和印台山“纳入”陵区入口广场,使之更有机地融于自然山水环境,符合风水理论的“收、纳”之说。该雕塑壁还是庙轴线的端景,具有庙前照壁的作用。
c.体量与题材:体量:考虑入口广场的东西宽度及面积、印台山的体量,雕塑壁初步拟定为高7米、东西长40米左右。其形可凹凸变化,曲不离直,周边与印台山体自然融合。因其坐南向北,崖面背光,可适当采用较大手法的高浮雕与透雕处理,并选用近似黄土崖色彩的花岗岩构砌雕刻。题材:应是标志雕塑内涵的引深和发展。
8.3.2 庙前广场雕塑
(1)山门两侧雕塑:
山门两侧设一组圆雕,以增强庙院的肃穆、庄严之感,并含“守护”山门之意。其形象须古拙浑朴,体量应与山门相称。
(2)庙前广场雕塑墙:
从轩辕桥北广场经缓冲平台到庙前广场高差15米。共有上万平方米的逗留通过性空间,在此利用石挡墙做雕塑墙,以远古文化内涵为拜庙祭祖者作心理准备。可改善庙前通视效果,有利于砌石挡土高墙与两侧黄土崖面的衔接。
a.设置部位:龙尾道两侧缓冲平台与庙前广场间的挡土墙面。高约8米,东西长约100米。
b.题材与形式:题材:宜选有关黄帝以及黄帝时代之前中国远古与上古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形式:不作满墙雕刻,宜上下错落、疏密有致,大小相间,高低结合,应有较大的跌宕起伏,但整体效果宜含蓄,点到为止。
8.3.3 庙院和祭祀大殿雕塑
(1)庙院的人文环境:
庙院的人文环境是展示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为人类所作贡献,完成“教化”功能最理想的场所。宜结合碑廊、陈列室和纪念馆的设计,进行系统规划。
a.碑廊:以嵌壁刻石形式将古籍中有关黄帝的史、传、纪、传说和神话分类刻出并注明出处。刻石上下以汉画像石手法作雕刻装饰。
b.陈列室:陈列黄帝陵、庙经清理后存下的碑石,历史遗留的黄帝画像和历朝历代祭祀黄帝的记载、祭文、其他文献以及黄帝庙的始建—变迁、黄陵县志、今次陵庙整修等新刻碑石与模型。
c.纪念馆:结合黄帝陵周围48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陈列,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充分展示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为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如叙事性浅浮雕墙面、绘画和实物、复制品、模型、书籍、图、表等。
(2)祭祀大殿雕塑:
a.祭祀大殿暂定为正方形石建筑。宜在南门和东、西两门前月台上各设一石鼎。体量应与大殿相谐调。
b.殿内暂不设黄帝像。设“轩辕黄帝之位”花岗岩“神主”。形式可为方形,高9米左右,宽约2米。
c.大殿内部装饰雕塑:应与大殿内部结构有机结合;具有远古历史文化内涵,创造出祭祀空间应有的肃穆、庄严、神圣氛围,给人以幽奥、深邃、博大精深的联想;烘托、突出“轩辕黄帝之位”。
8.3.4 功德坛环境配套雕塑
功德坛选址在黄帝陵风水轴线南段桥山前缘临印池的天然台地上。东临轩辕庙,西望黄陵县城,南对印台山,北接陵园神道。不仅是隔水望桥山的醒目提示点和标识物,也是陵区结构中组织实质性空间序列的重要结点。整修黄帝陵总体规划中,把雕塑与建筑、结构融汇为一体,进行了整体构思,将其设计为一个露天的纪念性空间,兼具祭祀功能,有祭天、祭地、寓黄帝同天地共存之意。
(1)坛上各雕塑的意义:
功德坛上各部位的雕塑应与地形地貌、古柏林、坛的形态与结构、神道等有机结合,共构苍茫古远、深厚幽奥、庄严古朴的祭坛神圣氛围。是谒陵者在谒陵前极为重要的心灵净化空间。
(2)坛上各雕塑布局:
a.设置部位:位于功德坛上平面的后半圆、后环壁,坛外围和坛南缘向下的砌石崖面上。
b.题材内容、数量与尺度:前环“壁”以红色花岗岩雕刻16~18个造型原始古朴的石人,男女老少错杂,各执传为黄帝或其时代发明创造的成果以及当时各方交流互贡之“宝物”,作缅怀、奉献的肃立敬祀状。后环壁向坛心之面有一定凹凸错落的块石拼砌墙体,不规则地嵌、雕远古图纹、符号等。坛外围东西两侧环坛设置风格古拙的花岗岩圆雕。如“十二神”(或称十二兽)类。体量应与坛的大小相称。坛南缘向下的立崖面结合坛缘砌筑工程,以大小不等、凹凸变化的石料拼嵌、镌刻出神人与龙、虎、龟、蛇、凰、鸟等的组合纹像浮雕。空隙部分以凿石法饰以史前岩画作“底纹”。
8.3.5 陵园环境配套雕塑
黄帝陵园位于桥山主脊最高处的古柏林中。历史留下的土冢虽不高大,但在苍翠参天的千年巨柏环抱中,显得十分古穆、幽静。这种特有的祖陵氛围要求其各处的雕塑物不可繁杂,设置要尽可能的少而精。各雕塑物的体量不宜过大,虽经大力“既雕既琢”,却要“复归于朴”,达到“天然去雕饰”之美,切忌“雕缋满眼”。
(1)设置部位:分别在陵园阙门、陵冢前、龙驭阁(台)及其周围。
(2)题材内容:
a.阙门内卧碑:阙门内正对神道的适当部位,设置黄色花岗岩河石卧碑。正面浮雕、镌刻象征“黄帝之权位”和“祖先崇拜”之图像或古文字。
b.陵前墓碑:以似方似圆的新刻立碑取替原“黄帝陵”碑。新碑通高宜为6~7米左右。正面以篆书镌刻“轩辕黄帝陵”碑名。大形应端庄沉稳,纹饰应古朴凝练,神势应永恒浑一。
c.龙驭阁(台)配套雕塑:龙驭阁(台)位于黄帝陵冢之北约百米处的桥山顶峰,高出古柏林树顶,既是陵园位置和远望桥山的标志,又可供人登高远眺,使谒陵者产生远古之时“黄帝驭龙长天”的联想。规划在阁(台)的东、西、北三面结合古柏分布,以“循石造型法”雕置黄帝治下十个主要氏族族徽(图腾)动物形象。
8.3.6 黄帝陵徽号雕刻与雕塑小品
在整修黄帝陵总体规划设计的点、线、面序列空间结构中,以上雕塑布局仅是“面”空间的规划。除此之外,尚须有纽结、贯通庙轴线和陵轴线,以及凤凰岭等谒陵道路、轩辕街北端、县城广场、公园和西安方向、延安方向、店头方向通向陵区道路各适当位置处的黄帝陵徽号雕刻和具有原始审美意向与远古文化内涵的雕塑小品等,以营构“点、线”空间,“组织”黄帝陵群雕的完整“乐章”。
9 黄帝陵陵区的保护
9.1 陵区保护的内容
黄帝陵陵区的保护是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陵区保护的内容应包括陵区内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包括陵区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以及陵区外围的风景资源。
9.2 陵区保护范围的规定
(1)一级保护范围:为墓园和庙院。
(2)二级保护范围:为陵、庙所处的桥山山体与山前空间。
(3)三级保护范围:包括桥山周围山体、沮水两岸沟峪、黄陵县城,以及周围景点景区。
9.3 对不同保护范围的要求
9.3.1 一级保护范围
(1)绝对保护墓园、庙院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包括黄帝陵墓冢、“桥山龙驭”碑、“汉武仙台”,庙院内古碑、名碑,以及“手植柏”、“挂甲柏”等庙院和墓园内现有古柏。
(2)对于非属于文物古迹的现有建筑,包括祭亭、庙门、照壁、“诚心亭”、碑亭、碑廊、大殿等,可加以重建改建,但必须按规划进行,并经省文物管理部门审批。
9.3.2 二级保护范围
(1)对于未列入古树名木保护的古柏,也应重点加以保护,不得损害。
(2)凡不属于黄帝陵陵区规划所有的单位和居民均应迁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陵区用地。
(3)一切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并经省文物管理部门审批。
9.3.3 三级保护范围
(1)应采取措施加强整个桥山柏树林的保护,使其不受破坏。
(2)县城一切新建筑和工程设施建设项目,必须与陵区规划相协调,除经建设部门审批外,应同时经省文物管理部门审批。
(3)沮水两岸及周围山体,必须防止人工建筑化,防止污染,应大量植树绿化,以保持水土,保护陵区大环境。
9.3.4. 对二级、三级保护范围内的文物古迹也应按照文物管理条例予以保护
9.4 文物古迹(古树名木)保护
(1)应按照文物保护管理的要求做到“四有”:有保护范围,有标志,有说明,有科学资料。
(2)对国家重点文物黄帝陵墓冢及珍贵古树名木“手植柏”、“挂甲柏”,应划定安全保护范围和协调保护范围。
(3)“汉武仙台”、古城墙遗址、仰韶文化遗址等,应划定重点保护范围。
9.5 景观环境及生态环境保护
(1)严格保护陵区植被和地形地貌,维护自然生态。陵区内严禁砍伐林木、破坏植被和进行开山取石、挖沙、取土、开荒造田等破坏地形地貌的活动。
(2)植被保护:制定陵区植被及绿化规划。增加绿化覆盖面,并从有利于柏树林生长发育出发,调整植物群落,改变陵区树种单一的状况。
(3)动物保护:捕杀黑线姬鼠。保护鸟类,尤其是食虫鸟,陵区禁止捕猎鸟类。应大力灭杀害虫,尤其是侧柏松毛虫。
(4)水土保护:控制游人进入桥山柏林区。所有规划道路、场地铺面,均应在树根周围留出足够面积,以保持树木生长条件。增加植被绿化,禁止开山取土,禁止毁林造田,防止水土流失。
10 陵区环境的治理
黄帝陵陵区川源相接,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桥山脚下的沮水发源于子午岭,东西横贯黄陵全县,在龙首乡注入洛河,全长128公里。泾流总量为1.109×10的9次方立方米。地下水约为0.63×10的9次方立方米,故沮水多为地表水与潜水流入。
陵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9.29℃,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夏季凉爽,适于植物生长,惟冬季多风沙。
黄帝陵陵区山丰土厚,雨量充沛,植物生长茂盛。桥山林木覆盖面积达86.67公顷,现有柏树8万余株,为我国少见的侧柏林。陵区四周广布侧柏、油松、刺槐等大乔木和荆条、酸枣、黄花蒿、铁杆蒿等灌木群落。乔木覆盖度约为60%~80%,灌木覆盖度约为50%~70%不等。
陵区陆生脊椎动物总计有38种,其中鸟类22种,鼠类10种,蛇类2种,兔、蛙、伏翼、雉类各1种,昆虫49种,隶属9目27科。
陵区黄土质地疏松,土层厚度较大,有机质含量高,特别是黄帝陵墓周围的有机质含量更高,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这是桥山柏林旺盛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但是,综观黄帝陵的景观及生态环境,面临遭受严重损害的危机,有些破坏已成事实,并继续扩大和发展,令人十分忧虑。对黄帝陵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大事。
10.1 大气污染的治理
据对县城、黄帝陵墓、轩辕庙三处进行监测的结果表明,各测点的TSP值均超过国家标准,县城区超标2.8倍,黄帝陵墓区超标1.4倍,轩辕庙区超标2.47倍。导致本区TSP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粉尘量和烟尘量过大,并随着车流量增加而加剧污染。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的身体有害,而且会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严重的还会影响植物生长的光合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消烟除尘,净化大气。陵区附近的水泥厂(年产50万吨)距陵区过近,粉尘排放度大,扩散面积广,对古柏的危害极大,应及早进行解决。
10.2 水质污染的防治
沮河是陵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质好坏对整个陵区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据监测报告,对河水质量有重大影响的COD指标在沮水上游段严重超标。其中,在河腰段超标达到2倍;沮河桥山段的酚、铅、铜三项含量均超过标准,挥发酚的含量竟超标5.4倍。沮河水质已经受到污染。
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店头矿区沿河布置的几十个煤矿的工业废水、其他工业的废水、生活污水等均未经处理,即排入沮河所致。地下水也因此而受到轻度污染。
沮河水质的防治应以上游为重点,对各工矿企业进行综合治理,落实“三废”治理措施,并改革工艺,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应通过化粪池生化处理后再行排放,以减少GOD的有机污染。
10.3 噪声污染的防治
陵区噪声主要来源于游客、公路交通、铁路交通,三项噪声均超过陵墓区的允许界线。为保护陵区宁静、肃穆的气氛,必须对噪声加以治理。如在陵区禁止噪声大的车辆(拖拉机、10吨以上货车等)穿越陵区道路通行,限制使用汽笛、高音喇叭等;禁止游人大声喧哗,利用绿化降噪等。
11 道路与交通
11.1 陵区内部交通
陵区内部交通构成陵区的骨架,不仅担负着组织谒陵人流和满足陵区管理的作用,而且是组织空间和景观的重要因素。内部交通的组织应根据总体规划的结构合理布线,并按其性质和功能分等分级,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力求自然、古朴、富有野趣。
陵区内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均应构成环线,并自成系统。所有道路和建筑不得伤害古柏。
11.2 外部交通
外部交通规划的总原则是,过境交通不应穿越陵区,以保持黄帝陵陵区应有的庄严、肃穆的整体环境。交通组织应从大系统入手进行分析,对现存道路系统进行适当改造。
为满足黄帝陵的谒陵旅游需要,建议210国道高等级路面铜黄线(铜川—黄陵)尽快上马。210国道铜黄线修建时应尽可能远离陵区。
1992年,新修210国道黄陵段(二级公路),不仅仍然穿越陵区东部,且严重破坏了印台山的山体和景观,虽采取绿化措施,仍无法弥补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该段公路远期应予废除,并尽可能恢复印台山山体。近期要限制车辆类型、吨位和车速。
黄陵县的原煤外运,近期可走马家山原210国道,中远期可考虑铁路运输或另辟专用道路。
12 陵区防火工程
桥山黄帝陵陵区现存古柏8万余株,是我国最大的次生侧柏林区,亦是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桥山古柏林,是桥山黄帝陵赖以存在和延续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历史见证。为保护好古柏林,做好古柏防火工程设计,落实消防措施,对古柏林的抗旱灭火、灭虫防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整修黄帝陵的一项重要任务。
(1)黄帝陵防火问题,关系重大,不能有半点疏漏,要做到万无一失。应本着保护、抢救文物的宗旨,切实把古柏消防问题落在实处。
防火规划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设计原则,制定严格的防火措施,建立可靠而完善的消防系统。
(2)黄陵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继续重视古柏防火工作。在防火工程设施未建成之前,应一如既往,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搞好黄陵古柏的防火工作,对于居民和谒陵旅游客人做好防火宣传教育工作,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建立和搞好火情察控和报警指挥系统,培训群众扑火队伍,切实加强防火、灭火意识,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3)黄陵县政府应按公安部、陕西省政府关于组建黄陵县公安消防中队的批复,尽快组建县公安消防中队,并完成相应的建设工作。
(4)黄帝陵古柏防火工程应纳入整修黄帝陵总体规划,并与黄陵县县城规划相结合。
防火工程的所有管线与构筑物(高位水池、水泵房等)的设计必须符合整修黄帝陵总体规划的要求,做到隐蔽可靠,不影响黄帝陵的总体格局和景观特性。
要建立固定的林火观测点,加强对林区的观察瞭望。观察点的设置应能保证不留观察死角。报警、通信方式应以无线通讯为主,有线电话为辅。
消防道路应结合陵区内部交通道路规划,以现有道路和整修规划道路为主。
林区应采取可行的避雷等措施,防止自然火灾的发生。
13 工程设施
13.1 给排水工程
由于谒陵与旅游人员的服务基地设在县城,故给水工程应与县城给水规划统一考虑。陵区给水工程可在县城给水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给水工程应满足生活用水和消防、林木灌溉的需要。给水用高位水池可兼作消防用水。
目前陵区没有任何的排水设施,雨水及污水多系漫流并靠自然渗透排入地下及河道。陵区排水规划应妥善解决雨水、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的分流和排放。
13.2 电力
陵区用电与黄陵县城的用电均由城关变电站供给,现装机容量为2×3150千伏安,基本可满足陵区规划容量的要求。
陵区内的输电线路原则上均采用埋地电缆暗敷,以保证景观不被破坏,防止火灾发生。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满足春秋大祭的特殊要求,供电线路应考虑安全供电措施,如两路供电等。
13.3 电讯
电讯应以黄陵县城为主体统筹解决。
陵区内,通讯联络要自成系统,陵区内可设电话总机,各景点及防火观察点除利用电话分机外,并采用无线对讲机进行联络。
要加速改变黄陵县城通讯设备落后的现状,除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外,应充分考虑黄帝陵的地位和谒陵旅游的发展。
13.4 防洪、滑坡及泥石流治理
黄帝陵所处地区是受山洪及河洪严重威胁的地区。历史上由暴雨而形成的河洪频繁,且该地区滑坡、泥石流现象较为普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损失。为保证陵区所有文物、景点建筑物和古柏林的安全以及谒陵旅游者的生命安全,应切实做好陵区的防洪工程规划及滑坡、泥石流的治理规划。
(1)认真贯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制定陵区完整的防洪体系和滑坡、泥石流治理措施。
(2)充分利用现状防洪设施,按照黄帝陵总体规划要求,做到:近期与远期相结合;规划与现状相结合;陵区与县城相结合;陵区排水和防洪工程相结合;滑坡、泥石流治理与防洪系统相结合。
(3)所有防洪设施和滑坡、泥石流的治理应结合陵区建设统一考虑,不应破坏规划意境和景观效果。
14 黄帝陵陵区与县城建设
黄陵县县城已包括在黄帝陵区范围之内,是陵区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黄陵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鉴于黄帝陵的特殊重要地位,要对黄陵县城的城市发展做合理的控制与引导,黄陵县城的规划和建设应与整修黄帝陵总体规划相适应。从总体上看,整修黄帝陵将带动黄陵县经济文化的发展。
(1)当前,县城及其附近的建设已对黄帝陵构成严重威胁,桥山周围多被城市房屋挤占,山体受到侵蚀;工业污染严重,黄帝陵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保证整修黄帝陵规划目标实现,应尽快着手调整全县经济发展规划和工业布局,修订1985年县城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设规模。
(2)黄陵县县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要根据其历史特点和其特定的地位加以确定。今后,既要考虑有利于逐步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又必须充分考虑县城在黄帝陵陵区内的地位和作用,保存和发扬其固有的历史文化特点。
(3)全县工业中心应向店头镇转移。县城必要的用地应向秦七铁路黄陵车站方向发展。县城主要发展以商业、服务、旅游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和文化事业。
(4)陵区东部,石山区的建设未按1985年县城规划进行,一部分已经进入陵园范围之内,对黄帝陵造成损害。应立即停止石山区的房屋建设,并在2000年前逐步拆除轩辕庙周围及210国道以西的建筑物。
(5)陵区内所有项目的建设应按照整修黄帝陵总体规划和新修订的县城规划的要求,并报省整修黄帝陵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进行。
(6)过去在县城及其附近已经建成的工矿企业单位,凡三废污染严重的,要限期治理,危害特别严重的,要结合经济调整,实行关停并转或搬迁(如黄陵水泥厂等)。
已经建成的工矿企业或其他单位,凡是有损于黄帝陵陵区的项目,也要逐步迁出;正在建设的工程项目,应立即停止建设重新审批,妥善处理。今后在县城安排的建设项目,必须经省黄帝陵建设领导小组的批准。
(7)认真执行国家关于加强历史文物的保护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历史和文物以及名胜古迹的保护,禁止乱占、乱拆、乱挖、乱建。对已占文物古迹、风景园林,不利于文物保护和妨碍谒陵旅游发展的,不论涉及哪个部门、单位,都应限期迁出。
(8)县城的建设应特别注意风格问题。在桥山上视线所及的地方,都要控制建筑物的体量和造型,外观上要古朴,乡土味重一些,使其成为黄帝陵整体的一部分。
祖陵圣地——黄帝陵 历史·现在·未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帝陵基金会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