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陵
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
泰陵是隋王朝的创立者——文帝杨坚的陵墓,位于陕西省杨凌区。
1956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
泰陵位于杨凌示范区五泉镇王上村东北约200米处。杨凌是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南距渭河约5公里,北临为*(左氵右韦)河约2公里,西临王上村。北、东隔*(左氵右韦)水与武功、扶风县相邻,南至渭河与周至县相望,西与扶风县接壤,总面积94平方公里。
泰陵陵区地处渭河北岸三峙塬上,地势北高南低,从北向南呈阶梯跌落,平均海拔516.4—540.1米,相对高差24米,坡降5‰。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2.9℃,平均降雨量635毫米,蒸发量993毫米,无霜期211天,农作物一年两熟热量偏紧。泰陵所处地质土壤为黄土塿土类,地下平均水位80—120米,中等富水带,水质好,是栽培小麦、玉米、果树的优质地带。
农业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猕猴桃、苹果、桃、山楂、梨、葡萄等果业为主。养殖业主要有猪、牛、羊、鸡等家禽。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交通方面: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直贯东西,周边五胡路、五杨路、武杨路、孟杨路等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二、历史沿革
泰陵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氏的合葬墓。
(一)建置沿革
杨凌古称邰,相传因后稷教民稼穑有功,被舜帝封于邰。这里曾是我国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周人迁徙周原以后数百年间,这里一直属于西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
泰陵被当地群众称为“杨家陵”,杨陵地名便由此而产生。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置邰县。东汉明帝永平八年(65),废邰县,迁武功县至邰城,境域归武功县。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废武功县,置美阳县于邰城,境域归美阳县管辖。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复置武功县,在周原设三龙县,本境域西半部归三龙县,东半部归武功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三龙县为岐山县,境域西半部亦改属岐山县,东半部归属未变。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在今扶风县城置*(左氵右韦)川县,境域西半部遂归*(左氵右韦)川县,东半部归属依旧未变。贞观八年(634),改*(左氵右韦)川县为扶风县。此后至1949年前的1315年间,关中行政区划多次变更,本境域区划亦随关中区划变更而变更。西半部一直归扶风县,东半部一直归武功县。
1949年至1982年,本境域西半部属扶风县的五泉公社,东半部属武功县的杨陵公社。1982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在武功县杨陵镇设立县级行政区——杨陵区,辖域包括原属武功县杨陵公社、杨陵镇和扶风县五泉公社的管辖范围。1997年7月国务院成立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二)人物简介
隋文帝杨坚(541—604),小名那延,弘农郡华阴人。汉太尉震八代孙,父杨忠,母吕氏。杨坚初封大兴郡公,后居北周隋国公,任大将军,隋州刺史。他的女儿是北周宣帝的皇后,静帝年幼时即位,杨坚以皇太后(宣帝皇后)父任丞相,封隋王,总揽国政。大定元年(581)春,杨坚在长安发动宫廷政变,废周静帝(其外孙)夺取帝位,国号隋,改元开皇,都长安。并立鲜卑女独孤氏为皇后,子杨勇为皇太子,后历时六年灭后梁,俘陈后主,结束了南北朝分立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统一。在位(581—604)期间,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扩大垦田面积,免除盐酒商税,搜查隐漏农户,重新编查户籍,削弱豪强势力,使封建国家管辖的人丁数字大增,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统一钱币和度量衡,使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政治上,确立三省制,简化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官制,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加强中央集权。他在位初期克奉节俭,治世严明,“盗一钱以上弃市,三人共盗一瓜均死”,但晚年猜忌群臣。开皇十三年(593)大筑仁寿宫(今陕西麟游),丁夫死者竟以万计。开皇十八年(598)又发动30万大军,攻打高丽,大败而归,士兵死者十之八九。开皇二十年(600)废太子杨勇,改立子杨广为太子。仁寿四年(604)被太子杨广弑杀于仁寿宫,时年63岁,在位24年,死后与其皇后独孤氏合葬于泰陵。谥号文皇帝,故后世称他隋文帝,庙号高祖。
独孤氏,名伽罗(543—602),隋朝云中(今大同)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故将女许配为婚,时年14。隋文帝即位之后,封为文献皇后。文献皇后柔顺恭孝,谦卑自守,受隋文帝宠爱。平日生活俭朴,不好华丽,专喜读书,识达古今。仁寿二年八月,文献皇后病逝永安宫中,终年59岁,葬泰陵。
三、基本状况
泰陵陵园占地7顷余,陵冢位于陵园中央偏南的地方,封土呈覆斗形,夯筑,高27.4米,陵顶东西长48米,南北宽38米,陵底东西残长166米,南北残宽160米。陵园平面近方形,东西长756米,南北宽652米。发现有四面门庭建筑及四角有阙楼遗址。陵冢前南约20米处现存清代石碑一通,石灰岩质,圆首有座,碑文“隋文帝泰陵”为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陵园东南塬下1.25公里处的高台地上,建有文帝祠庙一座(亦称祭坛),宋碑文称“隋文帝庙”。陵底四周已被挖掉3—5米。
泰陵及祠庙遗址内,遗物多为建筑材料,其中有铺地方砖和砌墙砖两类。铺地砖有莲花和菱形网纹砖两种,多采集于祠庙遗址中。莲花方砖长宽均为32厘米,厚5.5厘米,砖中央图案为浮雕莲花图案,角隅饰以蔓草,四边低,饰阴刻联珠纹。菱形网格纹方砖边长31厘米,厚5.5厘米,一侧为网格纹,另一侧为素面。另外还出土有粗绳纹素面条砖。出土的板瓦和筒瓦,均为轮制,筒瓦保存完整的很少。瓦内纹饰以粗布纹居多。瓦当有单瓣莲花当、双瓣莲花当、兽面当、云纹当和菩萨当。图案风格生动逼真,工艺考究,其中最为珍奇的菩萨瓦当,仅发现一件,已残,直径13厘米,当面中心有一尊双手合十,结跏趺坐的菩萨,其衣着纹饰现已不清,这种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瓦当是极为罕见的。
泰陵对研究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隋朝延续了秦汉时期“封土为陵”的规制,因之,泰陵作为中国现存隋代唯一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帝王陵,在中国陵寝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四、调查与发掘情况
1958年3月21日,武功县文物局对泰陵进行调查,主要对泰陵陵冢高低形状、封土大小、保存情况以及清代所立石碑、泰陵的历史年代等进行调查。
1970年至1984年扶风县博物馆根据《扶风县志》、《隋书》、《太平寰宇记》等史料的记载,多次对泰陵进行勘查,核实了陵冢的高度、面积,陵园的面积、现状、遗存以及相对位置等,对采集文物进行研究。并对泰陵祠进行勘查与考证,确认了文帝祠庙的的具体位置,为泰陵的进一步保护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1988年7月24日,咸阳市文物局调查泰陵的封土形式、占地面积、地理位置、陵园范围、附属碑。有调查的登记表,无调查报告。
1990年4月25日,杨陵区文物部门对泰陵进行文物调查,注重调查泰陵陵冢和附属物,记录了陵冢尺寸、陵冢植树上千株、陵冢周围的城墙城地基夯土,有调查的登记表2份,无调查报告。
五、保护管理
(一)保护标志情况
泰陵正南树立三块标志碑:
清代乾隆岁次丙申(1799)年陕西巡抚毕沅立一通,青石质地、元首有座,表面光洁。
1984年2月由杨陵区人民政府树立标志石碑一通。
2004年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一通。碑质地为青石,规格为(碑长)150厘米×110厘米(碑宽)×15厘米(厚度)。
(二)保护机构情况
泰陵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8月6日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保护机关设置扶风县。1984年由于行政区划变更划归杨陵区,由杨陵区保护,设置保护机关、划立保护范围、落实文保员、树立保护界碑。2002年成立泰陵文物管理所,(杨编发[2002]02号)。专职管理机构,担负着泰陵文物的安全保护和发展建设工作。
由泰陵文物管理所负责并制定了《田野文物保护制度》、《田野文物防盗、防抢安全预案》、《田野文物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安全保护制度,并对预案进行了演练。每周派专职文管干部进行巡查,文物保护员每天巡护,多年来未发生安全事故。
陕西帝陵档案/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12